(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它们都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因此,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它重要,不仅是因为文言文阅读在试卷中占的比例比较大,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对我们整个语文学习的重大影响。无论是从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而言,还是从提高中考语文学科成绩的实际出发,提升学生准确地解读和推断文言词语的阅读思维素质,都理应是富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就是理解,理解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文意。而作者在表情达意时,并不是孤立地运用某个词、某个句子,他总是将一个个的词语搭配起来组成句子,又将一个个句子连缀起来成段成篇。因此,我们在理解某个词、某个句子的意义时,也就可以——而且应该,跳出该词、该句,着眼于句子、句群,通过对词的组合,对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词义,理解句义。语法掌握牢固了,对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就掌握牢固了,所谓的“语感”也就强了。

一、通过分析词的组合,辨明用法,理解词义。

一个词,尽管义项繁多,但当它进入句子,就只能有一个恰当的解释。所以解释文言词语时,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了解这个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意义。词和词的组合,总有一定的意义关系,有一定的规则,分析词和词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如:(侯生)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孤立地看这句中的“微”,许多学生是很容易草率地回答“微小”的。“微”是有这个意义,但我们的目光如果放宽一点,就会发现,“微”是修饰动词“察”的,与“察”构成偏正短语,译为“微小的观察”显然是不通的。侯生怎样“观察”?结合“微”的“小”这一意义,联系一下“察”,学生是不难想出“悄悄地、暗暗地”这一意思的。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活用词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临时性,而这一点是受一定的语言环境限制的,在分析时要注意活用词前后的修饰成分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如果我们平时只是告诉学生,它本来是什么词,现在活用为什么词,意即什么什么,学生是难以理解透彻,也是难以记住的。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分析一下前后词的组合关系,再讲活用现象,学生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记忆也一定能保持得持久些。当然,学生如果养成了分析的习惯,有些东西也就无需死记硬背了。

如: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这是一道翻译题,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根据我们平时所讲,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做主语的话,一般就是名词作状语。如果学生能够注意到“廷”和“面”的后面分别是“折”和“从”两个动词,而且这里已经有了主语“裴矩”,也就能把这两个字翻译为“当廷”、“当面”,从而准确地把句子译为“裴矩竟然能

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古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这就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笔者称之为“句式结构分析法”。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宜《过秦论》),是个“正对”对偶句,根据对偶句特点可知,处于同一位置的“固”与“地”词性相同,都是名词,那它们的意思也必然接近,据此推知,“固”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译为“坚固的地方”。

二、通过成分的分析,把握句式特点,理解语义。

文言句式和活用是多年中高考必考的内容,2005年语文考纲又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必考内容,显示了它的重要性。掌握文言句式,关键是要把握住句子内部的句子语法特点。这里笔者称之为“语法结构分析法”。

《师说》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讲解这个句子,我们一般总是问学生:句中“之”是什么用法?然后强调:这个“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学生听了记了,过后也忘了。后来,我从语法分析入手,叫学生先分析句子的主谓宾(该句无宾语),并提醒他们可以从“久”字入手。学生很快就划分好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主语的特征,再思考“之”字的用法,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同理,《爱莲说》中的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半句经常被作为断句题型考察,就是因为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较弱。同上,先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并提醒学生从“爱”字入手,“爱”什么呢?那么后面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主谓短语就作“爱”的宾语,应在此处断开。相信如此一番分析,学生会理解领会得更好,就绝对不会出现在“之”后面停顿的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

前几天的期中考试试题中有这样一句:“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王羲之学书》),试题要求解释“使”,很多考生想当然地信笔答出“让”,因为平时课内学的“使”大多数都是动词“让、派”。可是,我们的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懂得“让、派”等行为动词后必须要接宾语的语法规律,那么,此题就迎刃而解了。此句中的“使”应作假设连词,当“假使、假若”讲。

如翻译“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转》),其中“乃令以物色访之”是一个祈使句,承前省去主语“帝”,“令”后省略兼语“人”。该句的翻译难点就是“物色”。如果将“物色”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寻求” 含义的话,它用在介词“以”之后就说不通——介词之后只能跟宾语。由此可见,“物色”应是个名词。它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上下文“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和“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分析,光武帝可能在让人凭着长相寻找严光,所以“物色”作“形体相貌”讲最合适。

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句:

忌不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