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纪录,心灵凝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纪录,心灵凝视
作者简介:郭媛,女,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2011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两个热爱潜水的电视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十年间这对夫妇义无反顾地将镜头伸向海底,拍摄三亚海域的海底真相,《潜水十年》揭示了海洋生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人类无知开采之间某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提出了更深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真实的画面、恰当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三个大方向展开论述,以《潜水十年》为例浅谈纪录片的三个基本审美视点。
关键词:审美视点;画面美;语言美;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o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渔民大量贩卖珊瑚、开采珊瑚烧石灰,使珊瑚礁以令人惊恐的速度被破坏,当潜水发烧友出现在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时,蜂拥而来的潜水旅游热潮使珊瑚礁再次受到致命的摧残。金钱搅动的海洋残杀中,谁会是最终的受害者?让我们听听海洋的声音······
一、真实的影视画面美
两个喜欢潜水的电视人马小钢和方燕妮在十年间连续跟踪拍摄了海南三亚海底珊瑚礁发生变化的点点滴滴,他们对海底珊瑚和鱼群的生存状态所做的影像纪录,让人们强烈感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环保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观察和忧思。该片利用水下摄影
机进行水下拍摄、航拍、长镜头的时空流转等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给观众带来平常无法见到的视域或视点,使纪实跟踪手法的运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潜水十年》的拍摄者从环保视角出发,一开始就以令人难以忘怀的实景镜头,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纪录片对画面的要求就是:用镜头说话,少用解说词,做到声画同步,声画合一。”
《潜水十年》的画面创作视点,离不开纪录片的创作手段。在《潜水十年》中,两位创作者恰恰把握到了生活底蕴的真实,深刻赋予了人物生存状态的喻体,焕发出一种寓意的现实主义,呼吁人们用“纪录之眼”关注和谐生态。
由此可见,纪录片的“还原真实”虽然有别于艺术作品的“再现”,但它更加尊重我们生活中原原本本的模样,将生活的真实形态真实地还原并记录下来展现给观众,体现了《潜水十年》的一种“真实”的精神与态度。这种审美视点,将不再是画面构图、剪辑、声音配合上的刻意雕琢,它是镜头拍摄对象所真正蕴含的“真”、“善”、“美”或者“假”、“恶”、“丑”。
二、流畅的影视语言美
“传统艺术如绘画,用画面来塑造形象,但没有声音;音乐,则用声音来塑造形象,但缺少画面。古代人们便幻想能将绘画和音乐结合起来,创造出声话相融的艺术。”
中,其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与创作者所拍摄的画面相配合,精彩的语言弥补了画面传播的局限,达到了画面美和语言美的统一,
做到了声画同步,声画合一,片中有几处台词的设置恰到好处。《潜水十年》中有一段台本是这样的:“[三亚蜈支洲岛孙总同期声] 孙洪杰总经理,渔民经常围攻我们出去保护珊瑚的人
出去以后有时候就跟他发生冲突
有时候还打起来
他们连鱼孙子都给捞走了
他现在这个网跟咱家那个纱窗一样,就那么细
方燕妮,他们渔民一点都不懂吗?他们知道不知道
孙洪杰总经理,他现在是其它的都不想,我现在就是捞鱼,珊瑚都被炸完了,就为了眼前这点利益,搞点鱼。哎,把珊瑚都炸了。”
[解说]
“听了孙洪杰先生的一番话,我们决定到这一带海域去看一看。
当我们下到海里时,看到的景象确实让人心寒,被炸碎的珊瑚白骨累累,触目惊心。这里几乎变成了珊瑚的荒原和坟场。有些人为了捕获更多的鱼,不断地把炸药扔到海里,这样做的后果,不仅大鱼小鱼统统被炸死,就连这些生长了千百年的珊瑚礁也都在顷刻之间被炸得粉碎了。”
这段同期声和解说对画面的切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使观众看起来简洁、自然、又不唐突,恰到好处的衔接,使得整部片子的节奏更加准确、到位。
在纪录片创作逐渐改革的今天,我们已经从“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那种制片方式中前进了一大步,进入到用同期声来表现现
实了。纪录片创作者在创作影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发挥汉语自身的艺术魅力,音节整齐匀称,自然会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理所当然,也会在观众面前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丰富的情感美
一位资深电视人说的很好:一部好作品必须要能打动人的七情六欲。情感是人们审美心理最活跃的因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纪录片不仅仅要做到单纯的纪实,打动观众也很重要。纪录片工作者们扛着机器,深入世界环保工程的每一个层面和细节,用他们的“视角”记录下环境保护的发展状况和成果,用纪录之眼呼吁人类关注整个世界的生态和谐。“在纪实性或散文化的电视作品里,观众则必须到故事的内层中去体会,平凡的生活事件、人物关系,自然、质朴的形式如同生活本身的流程一样,需要观众认真思索一番才能动情。”
在《潜水十年》中,创作者重视以“场”为载体:充分利用“场”的信息,“以小见大”、用环境气氛的渗入去隐射深层意味。特殊的“场”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表达情感的载体,但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当观众看到海底被炸碎的珊瑚白骨累累,看到创作者历经十年之久,用心血著就的一本“潜水日记”,会不由得被这样一种情感所感动。
结语:《潜水十年》让我们在痛惜大片的珊瑚礁和海洋资源被毁而为之震撼之余,更为两位纯净品格的纪录片人而感动。该片不仅能够准确无误地运用镜头再现和还原生活,形成强烈的直接美、逼
真美和生动美,而且能够隐射出整个社会内在的精神和情感变迁,形成强烈的抒情美、表意美和内在美,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烨,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 曾耀农:《现代影视美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 胡安仁:《电影美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4] 杨晓:《海南日报》,200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