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VANGJSIH GYAUYUZ语文研究·教学创新
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
□玉林北流市桂塘小学陈丽
【摘要】本文论述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的做法,提出课内教授方法,课外拓展延伸;确定联结点,做到课内外阅读相呼应;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保持阅读期待等主张,从而将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衔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95-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语文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资源,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衔接起来,使课内与课外阅读相融合,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课内教授方法,课外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立足于课内,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且要关注课外,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多种方法读书,做到“把书读厚”“把书读薄”,提高阅读的能力。
(一)“略读”“精读”“深读”相结合,拓展延伸
“略读”是指粗略、快速地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略读能够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籍,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数量,扩大知识面,它是精读的前提。略读的特点是“抓关键”,通常采用“一目十行”的浏览方式。略读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从而掌握大致内容,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略读,学生也可以决定要不要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进行精读,或者是需要精读哪些内容。当学生略读文本时,教师既要依据文本内容,给予一定的指导或点拨,也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再适当向课外阅读拓展、延伸,逐步过渡到课外独立阅读。“精读”是指以掌握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知识为目的的一种读书方法,它的特点是“细嚼慢咽”,在读书过程中字斟句酌。精读一般针对优秀的文学作品逐字逐句地深入研究,透彻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章节所表达的思想,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动手做笔记。“深读”是指深度阅读,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学生通过深
度阅读文本,除了理解文本内容,还能习得一定的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略读”“精读”“深读”三种方法结合起来,着眼于阅读的广度、深度,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生成阅读体验。
(二)读写结合,加强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做到眼到、心到、脑到,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水平都十分有益。首先,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及时将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感悟、疑问等写出来,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其次,要指导学生做好摘录,将读到的好词佳句、片段章节等抄录下来;最后,鼓励学生适当进行二次创作,如结合读书心得,对文本进行创编、补白等。通过读写结合,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一般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二、确定联结点,做到课内外阅读相呼应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那种以教材、教参为内容的做法,学会开发和利用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努力寻找课内与课外的阅读联结点,引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给予学生阅读辅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目的。
(一)以课文疑难问题为联结点,拓展课外阅读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且在理解这些问题时存在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促进对课文疑难问题的理解,甚至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首诗歌,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歌时出现一个问题,即无法理解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时为什么会十分惊喜。对此,课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安史之乱”的历史故事,给学生讲述作者生活的背景,这样学生就知道“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四分五裂,作者看到叛军烧杀抢掠,人民生活疾苦,而自己也是生活颠沛流离,有家不能归。将课文疑难问题作为学生拓展阅读的联结点,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惊喜的心情,而且还能让学生对阅读历史故事产生兴趣,大大地开阔了阅读视野。
(二)联结单元主题,拓宽阅读面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语文教材里的一个单元通常围绕某一个主题安排几篇文章。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的这个特点,围绕某一个主题或知识点进行延伸阅读,让这个主题或知识点成为课内外阅读的联结点,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如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5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感悟(下转第114页)
GVANGJSIH GYAUYUZ 教学创新·英语教学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vehicle?Can you guess?
新标准英语教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提出的
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想象,预测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和想象力。
2.学生自主式提问。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
起点)四年级下册第六模块第一单元“Were you at home yester⁃
day?”时,根据课文内容,笔者先鼓励学生自发提出问题:
Can you ask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 text?
Who answered the phone?
Where were grandma and grandpa yesterday?
…
然后教师追问:
Why did Tom ask the weather?
Why did grandma laugh?
教师的追问,是对学生自主提问的一种补充,帮助学生找到
忽略的点,便于他们对语篇理解。
3.拓展式设问。例如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
六年级下册第七模块第二单元“She couldn’t see or hear”时,笔者
设计了拓展问题:
Do you like Helen Keller?Why?If you are in trouble,what
would you do?
这些问题是文本内容的延伸,能拓展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
建立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进行渗透德育,升华文章主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课堂提问
的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英语课
堂中,采用灵活、机动的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
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责编黄健清)
生命”,教材围绕这个主题安排了《触摸春天》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永生的眼睛》等课文。学习这些课文之
后,学生很有感触,对生命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单
元教学结束后,笔者觉得学生的体会还不够深刻,于是对这一类
主题进行更深的挖掘,即围绕“生命”这个主题,推荐一些文章、
书籍给学生阅读,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轮椅上的梦》《绿山墙
的安妮》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进一步领会生命的真正意
义和价值,进而学会珍惜生命,奉献社会。这种紧扣文章主题并
以其作为联结点进行拓展阅读的方法,学生易于接受,且在拓展
阅读的基础上丰富了情感体会。
(三)将学习内容作为联结点,由单篇课文到整本书的阅读
开展语文教学时,除了学习教材上的课文,教师还可以找一
些与选文相关联或相类似的文章和书籍推荐给学生,这样学生
既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课文内容,还可以深入体会选文的
写作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比如,《临死前的严监生》出自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文中描写的严监生十分吝啬,教学时教
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儒林外史》这本书,让学生由阅读节选过渡
到阅读整本书,从而深入理解严监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
《草船借箭》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特点,更多地了解“桃源结义”“三
顾茅庐”“空城计”等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样以一篇课文带
动整本书的阅读方式,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
的阅读视野。
(四)将文章体裁作为联结点,拓展阅读
其实,拓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种,我们
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进行拓展阅读,给学生推荐与课文一样
体裁的文章,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
要。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课文,
在教学时可以从童话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
习课文之后,再向学生推荐《丑小鸭》《夜莺》《豌豆上的公主》等
童话故事。由于这些都是安徒生的作品,有了《卖火柴的小女
孩》的学习铺垫和引领,学生就会产生继续阅读这类文章的欲
望。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体会童话故事的魅
力,甚至主动学习童话故事的写作技巧。以文章体裁作为课内
外阅读的联结点,由一篇文章拓展到一组类似的文章,能收到
“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的效果。
三、开展阅读活动,保持阅读期待
一旦学生在课内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教师就要思考开展多
样化的阅读延伸活动,从而让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维持较浓郁
的阅读兴趣。
(一)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活动
学生间的行为举止是有传染作用的,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一
特点,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使其为阅读教学服务。如学习了课
文《草船借箭》,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共同阅读名著《三国演
义》。在学生确定了阅读书目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
平和阅读水平,制订内容不同、层次不同的阅读报告单(如阅
读报告单包含我喜欢的三国人物、三国故事、读后感……)。
待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不同的
报告单。当然,教师也要及时调研学生的阅读报告单,了解学生
阅读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利用阅
读课开展阅读汇报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在阅读中的体会和收
获。这样的课外阅读形式,阅读氛围浓厚,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
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外阅读注入了持久的动力。除了
“全班共读一本书”活动,还可以开展亲子阅读、师生共读一本书
活动等。
(二)开展读书演讲活动
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前留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讲讲
自己读过的书,和同学分享读书心得。这种形式比较灵活,内容
不确定,学生可自由决定看什么书、讲什么内容。而且每个学生
都有参与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收获,这对于促进学生的阅读和思
考都有重要的意义。
广泛的阅读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在课内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开
展课外阅读,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责编黎雪娟)(上接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