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唐宋诗 课程讲义

第三章 唐宋诗 课程讲义
第三章 唐宋诗 课程讲义

第三章唐宋诗

一、唐诗

1、唐诗基本知识

(1)唐诗盛况

一是作家作品多

二是内容题材广泛

三是形式题材完备

四是风格众多流派纷呈

五是艺术手法丰富多彩

(2)唐诗的分期:

初(唐建国至睿宗);

盛(玄宗至代宗永泰元年);

中(代宗大历元年至文宗大和末年);

晚(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四个时期

(3)诗体知识

七大类: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长律(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此外,四言、六言、七言长律,但数量不多。

这七言诗又按是否讲求声律归位,古体诗和近体诗,凡不合声类的诗皆为古体诗;凡讲求声律的诗皆称近体诗,又称格律诗,个体诗。

绝句的显著特征是每首四句,分为五绝和七绝。

律诗有五律、七律和五七言长律。

2、唐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1)初唐

上官体——注重诗歌对仗;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定型和规范化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

(2)盛唐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

李白——飘逸豪放、浪漫主义,“诗仙”

杜甫——沉郁顿挫,现实主义,“诗圣”

(3)中唐

韦柳——韦应物、柳宗元

刘长卿——自诩为“五言长城”

大历十才子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诗事而作”,

韩孟诗派——韩愈和孟郊,追求奇险

张籍王建——张王乐府;此外,李贺,刘禹锡

(4)晚唐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主要倾向:一是皮日休、聂夷中二是司空图、韩偓

(二)宋诗

1、北宋诗

(1)初期,三个流派

白乐天体——李昉、徐铉

晚唐体:寇准、魏野

西昆体:王若钦、杨亿

(2)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王安石、苏轼——主要代表人物

王安石——王荆公体(半山体)

苏轼—北宋诗坛的顶峰人物,“以文为诗”,对“江西诗派”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3)后期:

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

“一组之宗”一组: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南宋诗

中兴的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褒

南宋后期两个诗派:“四灵”诗派,江湖派

(三)唐宋诗的地位和影响

唐代诗歌登上了古典诗歌的最高峰

宋诗分群疆域,形成特色鲜明的“宋调”

二.唐宋诗选

(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问答题:1.本诗的内容

本诗是一种优美的抒情诗,内容是男女离别相思,但作者加以开掘有了诗的思想意蕴。此诗与三部与美八句集中描绘了一幅月夜春江花林的画卷;中间八句侧重写面对自然美景而产生的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末二十句写花月春宵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全诗既有对自然美的和留念,也有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概叹,更有对男女离别相思的伤感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字里行间,隐约透露出一种感世气象和充满活力的时代风貌。

2.本诗的艺术特色

一、构思精妙,结构严谨。

二、情、景、理交融

三、语言精美

(二)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1、了解孟浩然生平及其在山水田园诗派中的地位。

孟浩然,襄阳人,早年隐居于襄阳鹿门山。与王维、张九龄等相交,与王维并称“王孟”,开山水田园派诗风气之先,语言平易清旷,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形成冲淡自然而又不乏壮逸之气的艺术风格,有《孟浩然集》。

2、分析此诗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描写隐逸生活,登山所见之景,抒情。全诗将怀人之情和薄暮时分所感发的淡淡愁绪完全融入景物之中,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诗显得典雅浑成。

3、分析此诗的语言特点。

(1)用入声韵,节奏短促;(2)语言淡雅质朴,有接近口语的效果。(3)擅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

(三)李白《将进酒》

1、了解李白生平及诗歌成就。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博览群书,游历各地,经人推荐,供奉翰林,被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入永王李璘幕府,后被流放夜郎,遇赦放还,流寓江南以终。(2)李白是继屈原以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众体兼长,而以五、七言乐府和绝句的成就最高。诗风飘逸豪放。有《李太白集》。

2、分析《将进酒》中李白豪放的自我形象。

(1)全诗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有外在和内心两个方面。(2)从外在看,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物,充分表现了他无拘无束,坦荡豪放的个性。(3)从内在看,他的自信,傲岸不屈,不慕功名富贵以及他的悲愤和无奈,都得到充分展示。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豪放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

3、分析《将进酒》中“愁”的内涵。

此诗为劝酒诗,但主要表达借酒浇愁的思想,他想建功立业,但屡遭挫折,壮志难酬;既慨叹岁月如流,又标榜及时行乐;既藐视功名富贵和古圣先贤,又对自己的才干和前途充满信心,诗中充满了积极与消极,理想与现实的激烈斗争,实际上反映了李白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郁和苦闷。

(四)李白《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之广陵》

1、此诗在叙事中的抒情特色。

此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叙事中抒情。全诗看似客观的叙事和描写,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文字,实际上处处渗透着诗人对挚友的深情。在最好的时刻送友人到令人神往的地方,处处是眼前美景,而处处融进了诗人的肺腑真情,可谓情意无限,感人至深,正是本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五)杜甫《新婚别》

1、了解杜甫生平及诗歌成就。

(1)杜甫字子美,20岁开始壮游,安禄山反,曾被俘后逃出长安,投奔德宗。任左拾遗,因事被贬。后入蜀,严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漂泊,病逝于岳阳附近的舟中。(2)杜甫诗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关心人民命运和国家安危,被称为“诗史”。杜甫诗各体兼备,尤以五、七言律诗、长篇五古和七言歌行成就最高。诗风沉郁顿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有《杜少陵集》。

2、分析《新婚别》中女主人公形象的时代特征。

(1)本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新嫁娘的生动形象。(2)新嫁娘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未来的憧憬。新娘子既是战乱的受害者,又是正义战争的积极支持者。在她身上寄托了杜甫爱民与爱国两种思想,使这一人物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3、分析《新婚别》借新婚写离乱的表现手法。

(1)这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代表作。(2)通篇模拟新娘子的口吻,写新娘子的心灵独白,借新婚即别来写时代的离乱和人民的痛苦,正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之作。

(六)杜甫《登高》

1、分析《登高》对仗的艺术特色。

(1)本诗为七言律诗。七律严格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杜甫此诗通体对仗,即四联都对仗。(2)首联中又自然成对,十分工整;且两句中自对,极富节奏感。加之首句入韵,又给人韵律悠长之感。其他各联也联联对仗,句句、字字合律。

2、分析本诗的抒情特色。

(1)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所闻之景。有仰视天空,又有俯视江流所见;更有深山两岸和眼前之景,景色壮观,空旷开阔,而又有凄凉、肃杀之气。(2)后四句抒写登高远眺的感触之情。既有羁放之愁,又有孤衰之态,更有白发与戒酒。全诗情景交融,含蓄不尽。

(七)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了解岑参的生平及其边塞诗的特色。

(1)岑参出生于已衰的官宦之家。多次前往边塞,对边塞军旅生活颇为熟悉。(2)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他的诗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边地各民族间的融洽生活与风习;抒发为国安边的豪情;歌颂壮士的英雄气概,极大地开拓了边塞诗的表现领域,丰富了其思想内容。(3)岑参边塞诗在艺术上极具特色。在诗歌形式上,不再沿用乐府旧题而自立新题,以舒卷自如的七言歌行,创造出音节流畅,用韵多变而和谐的诗体。在表现手法上以奇特壮丽为主,长于描写,寓情于景,想象丰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有《岑嘉州集》。

2、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特色。

(1)描写边地九月的奇特景色;(2)描写边地的奇寒;(3)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对烘托将士们的精神状态起了极好的作用。

3、分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1)善于描写动态的奇景;(2)运用比喻和夸张;(3)句句用韵,三句—转韵,变偶为奇,节奏急促,写出他们军中的气氛和谐统一,具有进行曲的效果。

(八)白居易《长恨歌》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成就。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生平遭际,可以贬为江州司马分为前后两期。(2)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建立了较系统的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3)元和年间,与元稹等人倡导并创作新乐府诗,是新乐府运动的首创者和领导者。(4)白居易将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以讽喻诗成就最高。(5)白居易的讽喻诗主题鲜明,语言明白晓畅,对后世诗坛有重要影响。有《白氏长庆集》。

2、分析《长恨歌》的双重主题说。

双重主题说,是指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有双重性:既讽刺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又同情李、杨之间坚贞专一的爱情,从诗作的实际情况看,诗的前半部分讽刺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荒淫误国,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多据传说写他们死别后的故事,突出他们的刻骨相思和绵绵长恨,对他们的爱情悲剧深表同情,对他们坚贞不渝,给予了渲染和歌颂。

3、《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1)叙事、写景与强烈的抒情相结合,在叙事中抒情。(2)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3)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4)语言精美,声调流畅。

(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了解李贺的生平及其诗歌特色。

(1)李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因避父讳,未能考取进士。李贺怀才不遇,生活窘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李贺诗歌的体裁主要为五言乐府歌行。(3)艺术上,主要继承《楚辞》、《九歌》、古乐府传统,他的诗境界奇特,追求出新,形成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浪漫主义风格,称为“李长吉体”,有《李长吉歌诗》。

2、《金铜仙人辞汉歌》的思想内容。

本诗借历史上魏明帝派人到长安搬迁汉武帝的金铜仙人的故事,讽刺唐宪宗求神仙之虚妄,哀叹唐王朝危机四伏,国运将尽,寄寓着诗人深沉的兴亡之感和宗国之忧,也暗寓诗人自己功业未立,被迫离京的身世之感。

3、掌握此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1)构思奇特,想象丰富。(2)描写生动,注重环境渲染。(3)运用拟人化的手法。(4)造语新颖奇特,比喻精妙。

(十)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诗歌特色。

(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因深陷“牛、李党争”,仕途坎坷。(2)诗文创作甚丰,尤以诗歌成就最高,诗歌包含内容广泛,他的爱情诗,特别是《无题》诗尤为著名,其诗各体兼备,七律成就最高。(3)他继承杜甫诗歌风格的特色,精于用典,寄托幽深,色彩瑰丽,意境优美,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有《李义山诗集》。

2、《无题》诗中的比喻用法及其象征意义。

本诗主要特色是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其中“春蚕”和“蜡炬”两个比喻尤为著名;“东风无力”象征爱情遭遇了不可抗拒的外来压力;“百花残”象征爱情的枯萎;“蓬山”、“青岛”象征了绝望之中的一线希望。

(十一)黄庭坚《登快阁》

问答题

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和诗歌成就(教材P.90,作者简历)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黄庭坚写这首诗的时候,已有了十几年的官场生涯,目睹朝政腐败,而自己又无力改变,厌倦官场的情绪日渐滋生。此诗在描写自己登快阁,观赏秋江壮美之景的同时,产生了怀才不遇之感,并表达了决心归隐湖山的雅志。

黄庭坚诗的基本特点:从字句上看,体现了黄庭坚锤炼字句的动力。从句法看,“能移太白歌行于律诗”,将单行之气寓于律诗之中。诗中每联两句不管对仗与否,均能一气盘旋而下,每联的下句皆由上句引发,但都能够构成诗的意境。此诗颔联对仗之稳,意境最佳,后为传世各句。从用典上看,此诗用典繁密,手法灵活。

(十二)陆游《关山月》

1、了解陆游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陆游一生坚持抗金。(2)陆游诗、词、文兼长,尤以诗歌成就最高。诗歌内容丰富,全面地反映了南宋中期的社会面貌。(3)陆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诗歌中表现爱国思想的诗歌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他的田园诗、闲适诗也很有特色。(4)陆游诗作近万首,题材广泛,体裁完备,他的诗有人誉为一代“诗史”。其诗兼有李白、杜甫诗歌之长,基本是现实主义,也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5)其诗想象丰富瑰丽,夸张奇特,语言平易晓畅,精练自然,形成豪迈雄健、悲壮奔放的总体风格。有《剑南诗稿》。

2、《关山月》的主旨及时代特色。

(1)这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名诗。全诗精确地描绘并剖析了“和戎诏下十五年”以来的社会现状,将矛头指向南宋统治集团,揭露南宋朝廷投降政策的本质及造成的后果。(2)对戍边壮士和沦陷区人民寄以深切同情。(3)表现了诗人终身不忘北伐,恢复中原的爱国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分析《关山月》的结构特点。

(1)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层,共分三层。(2)第一层写上层统治者的妥协苟安,文恬武嬉,表现对南宋政权的强烈不满。(3)第二层写戍边壮士报国无门、徒死边地的可悲现实。(4)第三层写遗民渴望恢复而又遥遥无期,表现对统治者不思恢复的悲愤和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

中国古代经典诗句大全

中国古代经典诗句大全、经典名句、经典诗词、优美诗词、经典句子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最经典的100首宋词

苏轼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 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 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 乐府》等传世。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5.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7.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4、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1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6、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17、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1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0、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4、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3、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3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3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8、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3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初高中唐宋古诗词

初、高中唐宋诗词鉴赏材料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 1.这首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悲伤之情,写的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2.你认为首联里那些字用的比较好? 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二、《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3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100句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100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唐宋诗的不同

唐诗和宋诗的不同特点 1.题材相同而它们的侧重点则不同。一般的说,唐诗多具抒情性,而宋诗多具哲理性: 同写庐山: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只有居高临下地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不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2.宋诗不仅在章法上,在音调上也一改旧观,多挺拔瘦劲,以黄庭坚诗为代表,与唐诗的浑雅之音迥异。此外,严羽曾指摘黄庭坚和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实际这也正是宋诗区别于唐诗之处,是宋诗的一大特点。 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富于理趣。同是写庐山,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又如像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这便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讲的“不涉理路,不落言诠”。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清人赵翼评论道:“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 3在说理诗上唐、宋诗各有各的特色,写景诗亦然。再如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北风卷地百草折),虽然极尽描摹之能事,但款款道来,数换韵脚以作停顿,步骤合拍。宋诗中例苏轼的《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效仿韩愈《送石处士序》中的比喻手法,一气呵成,使人应接不暇;且中间不换韵脚,大有直下之势。诗的优美与文的流畅兼有,写作技巧可说比岑诗有进步,但不免失之急迫,没有唐诗的雍容之态。 4宋人既求新求变,于是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入文章,独辟蹊径。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这主要是唐末出现并在宋代发展起来的词,其体裁形式适于言情,故宋人的这类情感大多转注到了词中。

唐宋所有经典古诗名句

唐宋古诗名句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杜牧)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杜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500句).

古诗文名句五百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5.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3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唐宋诗之别

唐宋诗之别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具有永恒的魅力。然宋诗之于唐诗,就一般学术史上的看法,似乎前者远不及后者。1.唐、宋在时间上相近,但就开国的气象来说,唐远胜于宋。唐朝国力强盛,物质充裕,声威远播,唐太宗甚至被称为“天可汗”。而宋朝则承五代败乱之局面,国力孱弱,且一直受到辽、金、西夏的武力骚扰与侵略,国势日见衰落。正是唐、宋两朝不同的国力根基,促成了唐、宋两朝知识分子不同的生命类型和精神气质。唐朝的知识分子在其强大的国力和充裕的物质条件之下,尽情地挥洒自然生命的才气,表现自然生命的华彩。而宋朝的知识分子在其孱弱的国力和宽和的世风条件下[2],尽情地发掘理性生命的灵光,表现人格生命的高致。关于这两种不同的情形。唐朝人的生命精神,若用牟宗三的话说,即是综合的尽气之精神,即其精神是服从自然生命的强度原则,让自然生命充沛而不滞[3]。虽然唐朝人是服从自然生命的强度原则,但“若能尽气则不自觉中亦有近道者存焉。其尽气中的…自然的强度?亦含有精神的,而非为纯物质的也”[4]。故唐朝人总的来说,亦表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这在知识分子中尤为如此。“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都是这种精神的表现。但这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是停留在主观状态中,始终不能客观化出来而成为规范者。则这种尽气之精神在气尽时即提挈不住,堕落而为纯物化之气,于是便产生了以李林甫、李德裕为代表的一大批毒民病国之臣。更有甚者,迨及唐朝灭亡,竟没有一个洁身自守之臣。3,把宋代的心性之学,道德人格的全体大用给表诠了出来。可以说,唐代近三百年,乃依其自然生命之霸力;宋代三百余年,乃赖其理性生命之坚韧。正因为如此,迨及宋王朝祚竭数尽时,其情形与唐王朝时大不相同。《宋史·忠义一》中说:“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节相望,班班可书,匡此可见,宋代诗人因受宋儒心性之学的影响,较之于唐代诗人,多能向内在修养用功,以“治心修性为宗本”,在生活上更为严肃,更为理性。虽然他们在学问上没有像宋儒那样做“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工夫做得如此深切,但他们由生活之严整持正自然要会归到修养工夫之上。故陆放翁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剑南诗稿》卷四十二)。可以说,宋代诗人的“学”与“养”都接上了心性之学的内蕴,不只是唐代诗人的广见博闻。从唐代诗人和宋代诗人不同的“学”与“养”中,我们来看他们各自的诗或诗论。直辅翼之功,盖非一日之积也。”“盖非一日之积也”七字,道出了宋代的社会风气和士人的修养之功。5因唐代诗人的“学”与“养”皆是外在的,致使他们的诗作多停留在对现象世界的描述和情感世界的抒发上,这两种表现方式从创作方法上说都属于模仿,只不过前者是对事实或事件的模仿,后者是对感情或情绪的模仿[6]。就前者而言,杜甫的“三吏”、“三别”及白居易的“讽喻诗”即是其典型代表。本来,歌咏生民艰难,社会悲苦,乃伟大同情心之表现,但他们不能由此进一步收束凝聚,“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考诸圣人哲士,推明章典文物,以见天德天理之流行,为世间立千年之人极。而其歌咏不离于一代,取材不离于一身,使其篇什终不免于史实,意境总不能开阔流长。6 唐代诗人不从涵养方面开掘诗之表现深度,徒从广见博闻中求诗之表现广度,使得他们的诗完全是现象的、平面的,虽然亦有阔大之气象,然完全是由自然生命的气与力所促成,此气与力可承载一时之事迹,却不可承载人间之气运。

古诗词经典名句500句

古诗词经典名句500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南?关雎) 2、昔我往矣,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求。(诗经?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风?采)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诗经?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完整版)最经典的100首宋词

最经典的100首宋词,一生至少要读一次!苏轼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 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 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 乐府》等传世。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及经典句子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及经典句子 古诗文名句集萃 ◎抒情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9.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多行不义,必自毙。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2.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实践。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5.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9.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3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4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5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5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58.言必信,行必果。 5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6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62.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6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国经典诗词名句精华版

中国经典诗词名句精华版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唐宋诗词名句(按时期总结)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代宫廷诗人之第一代唐太宗《帝京篇》、 魏征《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 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 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 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 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 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第二代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第三代沈佺期:代表作 《古意》 卢家少妇郁金 堂,海燕双栖玳 瑁梁。九月寒 砧催木叶,十年 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 断,丹凤城南秋 夜长。谁为含 愁独不见,更教 明月照流黄。 宋之问: 代表作《度大庾岭》、《渡汉江》 等。 杜审言: 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登襄阳城楼》等。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重点掌握)、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滕王阁序并诗》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 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 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 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 杨炯 《从军行》(重点 掌握)。 从军行烽 火照西京,心 中自不平。 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熟读)。骆宾王:《咏鹅》、《在狱咏蝉》(重点 掌握)、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古诗文经典名句500句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500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诗分唐宋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古代文学》课程作业 时间: 2016 -2017 学年第2学期任课教师:江合友 班级: 2015级汉语言文学 2 班 学生姓名:张浩楠 学号: 2015510546

诗之唐宋 【摘要】古往今来,中国之于文学造诣在几千年来都是独树一帜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不乏惊世之作。说到唐宋就固有的认为唐代诗,宋代词。 其实宋代不仅词类众多,诗类篇章也是精品倍出。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来说一说唐宋之诗。 【关键词】诗分唐宋韵律诗风 引言:唐诗和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然而每一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社会环境因而文学必有其独特风格。唐诗宋诗孰优孰劣,一直在南宋便开始争论不休,且褒贬不休。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唐诗多注重生活感受的直接描写和抒发;宋诗的优秀之作也来自生活,但往往先从理性上把握,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形式。所以宋诗即令句句生动具体,总是有某种逻辑思维的潜流贯穿其中,不像唐诗的意境大都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唐诗靠灵感,宋诗靠才学;才学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灵感却不能勉强。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 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样式,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文学样式亦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比较大的文学样式。在宋代,虽然词的发展达到了鼎盛,但在一个诗的国度里,宋诗的发展也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唐诗,它并非唐诗的遗留产物,更确切地说是唐诗高度发展。但是,二者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在唐诗的继承上,宋诗另辟蹊径,走出了自己的心路子。 正所谓诗分唐宋,钱钟书认为,“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1 1选自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

经典古诗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4.黄钟毁弃,瓦釜雷呜。(屈原)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1.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12.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 13.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1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3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3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3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3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3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39.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4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4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4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不过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 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长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 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能够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 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 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 外动人。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 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 后世影响长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 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 是我国宋代一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 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 要的位置。

古诗词中关于人生的经典名句集锦

xx中关于人生的经典名句集锦 1.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2.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佚名《相鼠》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6.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9.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10.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韦应物《简卢陟》 1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1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0.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21.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22.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2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2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25.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邵雍《山村咏怀》 2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2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29.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30.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31.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3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3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36.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3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