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工程第二章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生物催化性 专一性 催化效率高 调节功能 酶的应用特点 酶是以活力、而不是以质量购销的。 质量等级:工业用酶、食品用酶、医药用酶。 (必要使用比工艺条件所需纯度更高的酶)
酶催化反应过程分为:均相酶催化和非均相酶催化。 均相酶催化反应 定义: 指酶和反应物系处于同一相(液相)中的酶催 化反应. 特点: 不存在相间的物质传递,分子水平上的反应 研究目的:阐明反应机理及设计反应器及其操作. 非均相酶催化反应 定义:指酶和反应物系不处于同一相(液相)中的酶 催化反应,同时还存在固相或另一个液相,因而存 在相间的物质传递。
解之,得

式中:
采用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竞争性抑制曲线
非竞争性抑制反应机理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解之,得
式中:
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解之,得
式中: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令 可变形为:
令 可变形为:
产物抑制:酶促反应中,有时随产物浓度提 高,产物与酶形成复合物,阻碍了底物与酶 的结合,从而降低了酶促反应的速度。
反应机理: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解之,得
式中:
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解之,得
式中:
可见,产物抵制属于竞争性抵制
解之,得
式中:
非竞争性抑制曲线
底物抑制:对于某些酶促反应,当底物浓 度较高时,反应速率呈下降趋势,称为底 物抑制。 r
CS
CS
底物抑制反应机理: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学方程:
解之,得
式中:
2.2.3 多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般的多底物酶促反应可表示为:
这里讨论:双底物双产物情况
反应机制:
关键问题:底物A、B哪个先和酶结合? 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先与酶结合 (随机机制) A先与酶结合或B先与酶结合 (简单机制)

两底物同时与酶结合
(可能性极小)
随机机制(分支机制)
EB E EA EAB EPQ EQ
双倒数法(Linewear Burk): 对米氏方程两侧取倒数,得
,以 作图,得一直线, 直线斜率为 ,截距为 ,根据直线 斜率和截距可计算出Km和rmax。
1/r
1/rmax
斜率-Km/rmax
-1/Km
1/CS
图2-2 双倒数法求解Km和rmax
例2 已知某一酶促反应属均相化操作,其动力学 200cscE0 方程为 (mol/L.min) r= 2+cs
2.2.2 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 2.2.2.1 米氏方程 根据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假说,对 单底物酶促反应 ,其反应机制可 表示为: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几点假设: (1)CS>>CE,中间复合物ES的形成不 会降低CS。 (2)不考虑可逆反应。 (3) 为快速平衡, 为整个反应的限速阶段,因此ES分解 成产物不足以破坏这个平衡。
EP E
(不形成三元复合物)反应模型
+A
-P
+B
-Q
E
-A
EA
EG
+P
-B
EQ
+Q
E
( EG:修饰过的酶 )
简单机制
+ A + B - Q -P
E
- A
EA
- B
EAB
EPQ
+ Q
EP
+P
E
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之,得
式中:
根据假设建立动力学方程
令 则
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几点假设: (1)CS>>CE,中间复合物ES的形成不会 降低CS。 (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 (3)CS>>CE中间复合物ES一经分解,产 生的游离酶立即与底物结合,使中间复合 物ES浓度保持衡定,即 。
根据以上假设,可建立如下方程组
令 则
已知cE0=10-3 mol/L, cs0 =10mol/L,求cs =0.025mol/L 的时候,所需时间为多少?
2.2.2.2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失活作用 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可逆抑制 不可逆抑制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S
S
I
I
E
E
竞争性抑制反应机理: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2.2 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 2.2.1 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 零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 一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一次方成正比 A B 二级反应 对酶促反应 A + B
C
,有:
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建立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 对酶促反应 ,有:
对连锁的酶促反应,
例1:卵状假单胞菌在分批反应中先将葡萄糖转变为 葡萄糖内酯,再转化为葡萄糖酸,此反应为一级反 应,反应式如下, k1 k2 G L P 求中间产物浓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时间tmax级最大浓 度值。已知反应常数k1和k2分别为0.87/h和0.7/h。
第二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2.1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酶的基本概念 酶是生物体为其自身代谢活动而产生的生物催 化剂。 酶的分类 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 酶,连接(合成)酶
酶的催化共性 降低反应活化能 加快反应速率 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酶的保藏方法 低温 添加保护剂 固定化
米氏方程 r
rmax
rmax/2
Km
CS
图2-1 酶浓度一定时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米氏方程的讨论:
• 当CS<<Km时,
• 当CS>>Km时,
,属一级反应。
,属零级反应。
• 当CS=Km时, 。Km在数量上等 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 物浓度。
2.米氏常数的意义 (1)物理意义: Km值等于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Km 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Km值愈小,酶与底物 亲和力愈大。 (3)Km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性质,酶所催化的底 物和酶促反应条件(如温度、pH、有无抑制剂等)有关,与酶的 浓度无关。酶的种类不同,Km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作 用时,Km 值也不同。各种酶的 Km 值范围很广,大致在 101~10-6 M 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