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语言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濒危语言的保护
2000年《剑桥语言大百科全书》统计表明约有500种语言只由不到100人使用,不到1000人使用的语言达到
1000种,占语言总数的25%还多,虽然使用者人口不是语言存在的唯一理由,但是这些语言所面临的危机
都是相当严重的。
政府政策倾向:1、保障小语言的平等地位,提高小语言的社会威望,如使用小语言的报刊、杂志的出版
以及电视电台的广播;2、保证小语言的使用机会,创造小语言的教学条件,如实行双语教学。许多土著语言中包含着有关周围生态环境的丰富知识。例如太平洋岛屿土著语言中的词汇包含着土著群体
对海洋生物独到的见识;菲律宾的豪努人(Haunoo)对动植物和土壤有独到的见识;非洲的凯佩勒人(Kpelle)
有特殊的炼钢技术;印度尼西亚巴厘人(Balinese)的农业管理方式十分先进。
从精神层面上说,1、语言消失意味着民族历史、各种神话、宗教、民俗的中断,有书面记载的历史人们
将无法读懂,
而口头流传的历史更将永远不为人知。2、语言多样性的减少,语言学的研究样本减少,新的语言现象
的发现将越来越少,同时,语言中亲属关系的词汇包含了社会关系的思考,将是社会学家好奇的对象,同
时词汇使用中反映出人们的世界观。3\各种语言中收集外来词,可以考察人类的迁徙模式和途径,语言样本
越多,准确率越高.
网络时代的语言竞争:文化生态学的思考
作者:黄长著主题类号:H1/语言文字学【文献号】1-181
【原文出处】国外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101
【原刊页号】20~25
【分类号】H1
【分类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105
【标题】网络时代的语言竞争:文化生态学的思考
【标题注释】本文原为2000年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原用英文撰写,译成汉语在本刊发表时,作了部分删改。——作者
【作者】黄长著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语言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特别是探讨了人类进入信息和网络时代以来,在英语等大语种的冲击下,大批使用人数很少的小语种逐渐成为濒危语言的不利境遇,而这些语言的最终消亡将导致它们作为其载体的文化的消亡。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部分濒危生物物种的死亡,为此人类发出了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呼吁。这当然无可指责,但是为什么许多人对大批濒危语言的消亡却熟视无睹呢?文章认为,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一样可怕。为此,应该像保护秃鹫、大熊猫和白鳍豚等珍稀生物物种那样保护那些濒危语言。
【关键词】语言/网络/文化多样性
【正文】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类了解自己历史的工具。不管该历史是有文字记载的还是口传形式的,均需靠语言来代代相传。语言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却是最容易被人类忽视的问题之一。这是一个极大的不幸。
语言本身并无优劣之分。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们所执行的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每种语言又以各自独有的方式来认识、理解和解释世界。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千姿百态的语言,才能创造出光辉灿烂、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许多人认为,有些语言天生就优于另一些语言,这种认识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语言学上也站不住脚。像拉丁语和希腊语一类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的文化语言,确实是在某个特定时期具有比其他许多语言更高的声望,但是这多半应归因于这些语言的使用者在各相关时期所处的优越地位,而并非出于语言本身的原因,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由于种种原因已有1,000多种语言消亡。同时,我们不难预见,在今后的大约一个世纪中,目前世界上尚在使用的6,000余种语言中,有一半左右将不再使用。也就是说,3,000种或更多一点的语言在21世纪中将不复存在。而这意味着,在世界上,每两周之内便会有一种语言消亡,余下的许多语言将会开展一场争夺使用者的激烈竞争。
根据美国夏季语言学学院(SIL)1999年公布的一项调查,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使用的语言就有51种,而不足100人使用的语言有近500种,不足1,000人使用的语言有1,500 种,不足1 万人使用的语言则多达3,000种。我们应该记住,世界上多达96 %的语言只有占全世界人口中4%的人在使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紧随其后的是英语和西班牙语)(Upchurch,M.,2000). 这一分析给了我们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世界上许多语言正面临日益严重的死亡威胁。
冷战时代以后的全球化预示了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一发展趋势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的经济合作方面显然起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加快了不同文化系统的同化过程。
今天,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正有意无意遭到淡化,一种包容了不同文明成分的新文化正在形成,人类的各种文明差异正日益消失,而共性成分却越来越多。在文化同化的影响下,许多民族语言也首当其冲地面临语言同化的厄运。而且,文化同化也加快了而不是减缓了大批语言消亡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当代世界,大批小语种在英语等少数几种使用范围极其广泛的大语言的影响下正濒临消亡。某些被称为“活化石”(living fossils)的没有文字的古老语言的处境甚至更糟糕。
让我们看看美洲印第安语的情况。美洲印第安人最初使用的语言大约有300种,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语言中多一半已经消亡。而在余下的语言中,仅有近50种的使用者超过1,000人,
许多语言只剩下少数老人还在使用。随着这些语言的最后一个使用者死去,这些语言就会随之消亡,而它们所代表的灿烂的印第安文化也有可能最终失传。的确,人类极大地受惠于现代文明,但是如果人类疏于防范,它的那些负面的影响便会接踵而至。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构成的威胁,是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的一个方面。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打破了那个地区的封闭,也带去了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同时新发现了那里使用的许多语言,但在占优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和西方语言(如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包围和蚕食下,那里的许多语言又很快走向消亡。(Crystal,D.,1988)。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达尔马提亚语(Dalmatian)。它是巴尔干地区的一种罗曼语,曾经使用
于前南斯拉夫的克尔克岛(Isle of Krk )及西部沿海和内陆地区。该语言的最后一个使用者已于19世纪晚期去世,而自那以后,达尔马提亚语和达尔马提亚文化也先后消失殆尽(Voegelin, C.F.and F.M.,1977)。
不幸的是,类似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一个对保护小语种十分不利的内在因素是,对许多人而言,假如他们发现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只剩下少数人还在使用,他们通常不愿再费力将这种语言传给他们的孩子,而宁肯让他们去学习更通用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原先所使用的小语言注定会很快消失。有些语言学家据此得出结论说,世界上目前使用人数不足100人的那500多种语言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Kitson, J.,1999)。另一些语言学家在分析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认为,世界上的6,000种左右语言中,至多有1/10的语言是比较安全的,暂时不会受到消亡的威胁。而大批少数民族语言的迅速消亡不仅引起了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而且也引起了所有关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中文化认同问题的人的普遍忧虑(Amazon,,1998 —2000)。
一旦某种语言不再使用,那么它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和它所代表的文化就会随之失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应当记住这个简单的道理。
很显然,如果我们不采取某些抢救性措施,将会有更多的语言和文化在21世纪中不复存在。这一趋势不仅存在于美洲大陆,更存在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洲和其他一些地区。
自从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后,交通、信息和通信技术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生存的地球正在变小,以致被许多人称为“地球村”;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人数少的那些小语言的生存问题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严峻。
因特网10多年前在美国创建之初,仅仅是一批学术团体和机构的数据联通工具,方便人们获得网上信息。现在已发展成为连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和交流工具,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尽管因特网的历史很短,但我们必须承认,它极大地方便了超越国境的数据和信息传递,引起了我们生活方式的革命。同时,因特网也为学术和思想交流开创了一种新的空间和模式。特别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正在把因特网的使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确,人类从因特网上获取了许多好处,但却往往容易忽视它在文化上的某些不良影响。人们常常被网上海量英文信息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往往正是在人们的这种茫然中,英语文化的影响得以大行其道。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英语主导着因特网。网上的英文信息占整个信息的90%以上,法语信息占5%,而汉语信息尚不足1%(有的消息来源甚至认为仅占0.4%),这显然不能反映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