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电自学院教师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简介
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杨尔滨,男,1958年生,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讲电路理论、电工仪表、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从事电路理论及信号网络及电磁场理论等方面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曾获院1999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目。
杨欢红,女,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讲课程:电路、电磁场、信号与系统、自控原理、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发表了十几篇高质量论文。主编及参编的教材有:电路、工程电磁场基础及应用、电路学习指导书。专长:MIS的开发与研究。
刘蓉晖,女,1975年生,讲师,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讲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电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从事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发表文章数篇,参与编写《电路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电磁场基础》和《电路原理》等书。
肖鸿杰,男,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系,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有关电机及电力系统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同步电机过渡过程、电机学、控制电机、大型同步发电机运行、电机动态分析与仿真、自动控制原理、C程序设计、电机与拖动等课程。发表论文多篇。编写教材1本。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多项。参加的教改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朱丹平,男,讲师。长期从事电路和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效果良好。研究方向:学生快速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教学应用软件的设计和效果评估。
宋金煜,男,1957年生,讲师。1989年上海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过《电机学》、《控制电机》课程。
王如玫,女,1954年生,副教授。上海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高级访问学者。主讲《电机学》、《电机与拖动基础》、《控制电机》、《工厂电气控制》、《电机与运行》、《C程序设计》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编辑出版《电机学》教材。主持进行的理论性及实践性课程教改项目有《电机学》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电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设计及创建等。主要研究方向有变压器动态磁场的计算机数字模拟,电力系统的谐波补偿等。有《多元化多层次教学研究》、《异步电动机重合闸综合实验研究》、《动态磁特性模拟》、《电力系统谐波治理与有源滤波器》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为了学校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参与了教学大纲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组建新实验室,毕业设计指导,实验实训工作等。
魏书荣,女,1980年出生,讲师,毕业于河海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讲:电路、电磁场、电路实验与测试技术等课程。研究方向:电力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现已发表论文多篇。
杨启平,男,1951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现为我校电力系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故障诊断、传感技术、在线监测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0篇,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25篇)。科研项目中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华东电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王禾兴,男,1963年生,讲师。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并任教于上海电力学院。主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主要从事理论电工新技术方面的研究。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优秀班主任及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王鲁杨,女,1963年生,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学士),199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硕士)。主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工学(Ⅰ、Ⅱ)、电能计量、工业用电设备。主要从事理论电工新技术方面的研究。
高小飞,女,1980年生,讲师。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个电力电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力电子技术。
周键,女,1962年生,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系,现在我院电力系任讲师,主讲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
张健伟,男,1959年生,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通讯专业。长期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符杨,男,1968年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分析与配电网规划、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风力发电并网控制等。工作以来,主讲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多门专业课程,主编和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2篇,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10多篇),承担科研项目40多项(省部级以上8项),科研经费一千多万元。其中“大型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2004-2008年主持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4项,2006年“城镇配电网柔性规划技术的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领衔“电网规划与风力发电”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
胡荣,女,1962年生,副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83.8~1997.12.在中南电力设计院从事电气设计工作,担任过多个大型电厂和变电所主要电气分册的设计以及主设人、工地代表工作。参与编写的《厂用电设计软件包》获电力规划总院一等奖和国家建设部二等奖。1998年1月至今在我院电力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发电厂电气主系统》和《电力工程》专业课,主持和参与多个配电网规划项目的研究工作。获2001~2003年院优秀教师奖,2001~2003年度院优秀科技成果奖等荣誉,并于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市“育才”奖。
曹炜,女,1963年生,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教学和研究,专业知识广博扎实,研究经验丰富。主讲本科和研究生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近年来承担的研究项目主要在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短路电流计算的理论与实用方法、大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等。
靳希,男,1947年生,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87年至1988年赴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进修。主要研究方向有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暂态与稳态计算;电力市场,电力需求侧管理等。主讲《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电力专业英语》等课程,主编与合编“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等教材3册。主持完成十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上海电力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及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
张永健,男,1953年9月,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学士。主讲《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直流输电》、《电力系统监控系统》等课程的主讲教师。主编教材《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力工程概论》,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科研项目,运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分析华东电网暂态稳定性与稳定裕度;上海地铁I号线II号线迷流测试与数据综合分析评价;绍兴小电网稳定性研究;上海虹桥机场配电网安全性评估;宝钢微机保护仿真平台研制;上海浦东机场配电网安全性评估。
高亮,男,副教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微机继电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等方面科研工作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监控技术等课程教学工作。
杨平,男,1954年12月生,教授。1984年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CAD、模糊控制、误差理论与计量技术等。从1984年起已发表论文45篇,出版教材和著作3本,主持科研14项,获省部级奖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