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电自学院教师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简介
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杨尔滨,男,1958年生,副教授。
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
主讲电路理论、电工仪表、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
从事电路理论及信号网络及电磁场理论等方面研究。
发表过多篇论文,曾获院1999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目。
杨欢红,女,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讲课程:电路、电磁场、信号与系统、自控原理、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
发表了十几篇高质量论文。
主编及参编的教材有:电路、工程电磁场基础及应用、电路学习指导书。
专长:MIS的开发与研究。
刘蓉晖,女,1975年生,讲师,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讲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电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
从事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发表文章数篇,参与编写《电路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电磁场基础》和《电路原理》等书。
肖鸿杰,男,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系,获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有关电机及电力系统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同步电机过渡过程、电机学、控制电机、大型同步发电机运行、电机动态分析与仿真、自动控制原理、C程序设计、电机与拖动等课程。
发表论文多篇。
编写教材1本。
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多项。
参加的教改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朱丹平,男,讲师。
长期从事电路和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教学工作。
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效果良好。
研究方向:学生快速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教学应用软件的设计和效果评估。
宋金煜,男,1957年生,讲师。
1989年上海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过《电机学》、《控制电机》课程。
王如玫,女,1954年生,副教授。
上海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高级访问学者。
主讲《电机学》、《电机与拖动基础》、《控制电机》、《工厂电气控制》、《电机与运行》、《C程序设计》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
编辑出版《电机学》教材。
主持进行的理论性及实践性课程教改项目有《电机学》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电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电气控制综合性实验设计及创建等。
主要研究方向有变压器动态磁场的计算机数字模拟,电力系统的谐波补偿等。
有《多元化多层次教学研究》、《异步电动机重合闸综合实验研究》、《动态磁特性模拟》、《电力系统谐波治理与有源滤波器》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
为了学校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参与了教学大纲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组建新实验室,毕业设计指导,实验实训工作等。
魏书荣,女,1980年出生,讲师,毕业于河海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主讲:电路、电磁场、电路实验与测试技术等课程。
研究方向:电力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现已发表论文多篇。
杨启平,男,1951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现为我校电力系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故障诊断、传感技术、在线监测等。
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0篇,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25篇)。
科研项目中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华东电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王禾兴,男,1963年生,讲师。
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并任教于上海电力学院。
主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
主要从事理论电工新技术方面的研究。
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优秀班主任及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王鲁杨,女,1963年生,副教授。
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学士),199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硕士)。
主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工学(Ⅰ、Ⅱ)、电能计量、工业用电设备。
主要从事理论电工新技术方面的研究。
高小飞,女,1980年生,讲师。
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个电力电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力电子技术。
周键,女,1962年生,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系,现在我院电力系任讲师,主讲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试及实验技术。
张健伟,男,1959年生,副教授。
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通讯专业。
长期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符杨,男,1968年生,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分析与配电网规划、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风力发电并网控制等。
工作以来,主讲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多门专业课程,主编和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2篇,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10多篇),承担科研项目40多项(省部级以上8项),科研经费一千多万元。
其中“大型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2004-2008年主持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4项,2006年“城镇配电网柔性规划技术的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领衔“电网规划与风力发电”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
胡荣,女,1962年生,副教授。
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1983.8~1997.12.在中南电力设计院从事电气设计工作,担任过多个大型电厂和变电所主要电气分册的设计以及主设人、工地代表工作。
参与编写的《厂用电设计软件包》获电力规划总院一等奖和国家建设部二等奖。
1998年1月至今在我院电力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讲《发电厂电气主系统》和《电力工程》专业课,主持和参与多个配电网规划项目的研究工作。
获2001~2003年院优秀教师奖,2001~2003年度院优秀科技成果奖等荣誉,并于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市“育才”奖。
曹炜,女,1963年生,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教学和研究,专业知识广博扎实,研究经验丰富。
主讲本科和研究生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
近年来承担的研究项目主要在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短路电流计算的理论与实用方法、大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等。
靳希,男,1947年生,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1987年至1988年赴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进修。
主要研究方向有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暂态与稳态计算;电力市场,电力需求侧管理等。
主讲《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电力专业英语》等课程,主编与合编“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等教材3册。
主持完成十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上海电力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及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
张永健,男,1953年9月,副教授。
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学士。
主讲《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直流输电》、《电力系统监控系统》等课程的主讲教师。
主编教材《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
《电力工程概论》,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
科研项目,运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分析华东电网暂态稳定性与稳定裕度;上海地铁I号线II号线迷流测试与数据综合分析评价;绍兴小电网稳定性研究;上海虹桥机场配电网安全性评估;宝钢微机保护仿真平台研制;上海浦东机场配电网安全性评估。
高亮,男,副教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
主要从事微机继电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等方面科研工作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监控技术等课程教学工作。
杨平,男,1954年12月生,教授。
1984年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仿真、控制系统CAD、模糊控制、误差理论与计量技术等。
从1984年起已发表论文45篇,出版教材和著作3本,主持科研14项,获省部级奖3次。
程启明,男,1965年7月生,教授。
1988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研究生毕业。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与智能控制及其在电力企业应用、工业仪表及电气自动化等,主持或参加过国家、部/省、厅/局、校/厂资助的近24项纵横向科研项目,发表过14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35篇、被EI 收录论文19篇。
近几年来参加过国家863计划研究发展课题, 主持过上海市教委科研发展基金项目和上海市教委重点科研项目,还参与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两个学科的建设工作。
另外,编写过9部有关教材或著作,申请过7项国家发明专利。
1998年江苏省跨世纪省学术带头人,1992、1994、1996年连续三次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1年上海电力学院优秀骨干教师。
余洁,女,1972年12月生,讲师,硕士。
已发表学术论文7余篇,参与高校教材编写1本,曾负责一项课程建设,参加过五个重点项目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多年来先后讲授过多门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对智能控制、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实践、信号系统及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都有深入的研究,上课生动自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获得学生的普遍认可。
孙宇贞,女,1975年9月生,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厂热能工程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模糊控制、C语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主持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项目1项,参与《自动控制原理》教改项目。
徐进,男,1957年11月生,讲师,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本科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仪表、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集散控制系统与通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长期从事微机应用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数字仪表和智能仪表的设计方面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楼俊君,女,1977年7月生,讲师,2002年中南大学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
长期从事本科的《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的教学,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态度认真负责,公开发表论文数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场总线、组态软件。
黄伟,女,1966年10月生,副教授,1990年湖南大学工业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保护与程控、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过程控制、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参与编写教材1本。
发表论文数篇;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王志萍,女,1971年10月生,副教授,199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原理及应用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讲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仿真、系统辨识、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NumericalComputing。
发表论文数发表论文数篇;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参与科研项目多项。
罗静,女,1980年生,讲师,硕士。
主讲课程有:c语言、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软件技术、微机原理。
参与高校教材编写2本,曾公开发表《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算法设计》等论文。
张佳民,女,1970年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
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自学院测控教研室教师。
主讲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测控仪器仪表,化学分析仪器仪表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信号检测及处理,超声测量技术等。
曾发表《微小差分电容检测技术的研究》,《用放大器反馈控制消除电桥非线性误差》,《功率超声波在废橡胶再生中的应用》,《基于峰值校准的超声测距的研究》等多篇论文。
李志斌,男,1974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
主讲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检测理论与技术》、《光电测试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精通VC++编程,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EI收录6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任务,包括上海市科委、教委及企业项目。
2003、2007年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优秀青年教师。
研究方向为测控技术、PLC技术、软件编程及数字全息等。
黄云峰,男,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上海电力学院自动控制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1999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学习。
主讲过《微机原理》、《单片机》、《计算机基础》、《C语言》、《智能仪表》、测量仪表等各类软硬件实验。
张玲芳,女,1974年生,1997年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专业学士毕业,同年7月留本校信控系多媒体
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讲授过的课程有:《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
鲍克勤,男,1965年生,汉族,中共党员。
198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电系获学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电厂自动化,主讲《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
论与分析》、《电厂控制系统》、《热工过程自动调节》、《模糊控制》等课程,发表论文十余篇,担任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
获浙江省电力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丁斌,女,1973年11月生,讲师。
200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电自学院测控教研室教师。
主讲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化仪表,电站自动化仪表,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
长期从事DCS、自动化仪表方面的工程及教学工作。
郭平,女,1963年生,副教授。
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专业,获工学硕士。
长期从事计算机测控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
主持、参加科研项目多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测量、DCS的工程化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
贾再一,女,1965年6月生,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硕士。
主要教学经历: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导论》、《数值计算方法》、《离散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发表论文十余篇。
李芹,女,1977年生,讲师。
1999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西华大学(原四川工业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
主讲课程:“计算机仿真”、“模糊控制”、“自动化专业英语”,“过程控制系统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PHYSICS”和“COMPUTER LITERACY”。
主持上海电力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一项,获2003上海电力学院青年优秀教师,2004年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7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
彭道刚,男,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
2004年硕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2009年3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
2004年至今在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工作。
教学方面,主讲“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分散控制系统”、“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与编程技术”等课程;完成学校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5项。
科研方面,近几年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E、EI、ISTP收录30多篇。
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另申请和公开发明专利6项。
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和宝钢电厂科研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人员先后参与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十五”863计划、上海市教委、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曙光跟踪计划、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
获2005-2006年度上海电力学院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目前主要感兴趣的方向为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网络、工业以太网、火电厂热工自动化、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等。
钱虹,女,1967年生,副教授。
1990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
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微机原理》、《DEH》等课程,发表论文多篇。
王海燕,女,1976年出生,讲师。
1999年7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
主讲:UML建模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等课程,教学认真负责,深受学生欢迎。
夏飞,男,1978年生,硕士,讲师。
2003年7月毕业于普瓦提埃大学信息处理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3年7月到9月,在SIC实验室实习。
2003年12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数据融合,故障诊断,图像处理与分析.科研项目“基于可靠性函数的纹理分析”2004年获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资助。
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多篇。
主讲课程:检测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Matlab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处理,离散数学。
徐晓丽,女,1972年10月生,副教授。
1999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主讲“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仿真”“信号与系统分析”等课程。
曾参与多项课程教学改革和科研,发表论文数篇。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徐耀良,男,1953年7月生,教授级高工,硕士导师。
1981年毕业于上海电力专科学校,1994年毕
业于上海工业大学自动化系,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电厂自动化及智能仪器仪表,主讲《智能仪器仪表》等课程,发表论文十几篇,担任多项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科研项目的研究。
1997年《LRB智能热量流量仪》产品开发获国家级新产品奖。
叶建华,男,1955生,教授。
1981年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
后在同济大学任教。
曾就读法国巴黎大学、法国高等电力学院。
并曾先后在法国电力公司研究中心,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院作研究工作。
主讲的课程有:《自动控制理论》、《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热工过程动态学》、《系统辨识》、《电厂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等专业课程。
已出版《过程辨识技术》专著、参编《电厂热工过程自动调节》高校统编教材、参编《火力发电技术手册》、《机电一体化应用》等著作。
发表论文多篇。
承担科研项目有《900MW 压水堆核电机组蒸发器水位动态仿真》、《过热汽温状态变量控制》、《大机组顺序自启停控制系统》、《130MW 机组CCS,SCS,DAS系统设计,调试》、《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动态特性测试》、《核电机组仿真系统研制》等。
于会群,女,1978年2月生,讲师,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讲课程:可编程控制技术、热工自动调节、火电厂计算机控制、顺序控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主持上海电力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践》教改2项,参与1000MW机组OVATION系统和Quantum PLC大型实验平台建设,发表论文多篇,2006年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陈炯,男,1977年5月16日出生,祖籍浙江奉化。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取得工学硕士学学位。
2005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学位。
主要从事绝缘在线监测和高电压试验设备等方向的研究。
近期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3篇被EI、SCI收录。
黄福珍,女,1976年5月生,副教授,2003年12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讲过《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机器人视觉。
参与完成了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
李东东,男,1976年生,博士,副教授。
2000年9月起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硕博连读,2005年6月博士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IEEEMember。
主讲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计算方法、Matlab在电力系统计算与仿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可靠性等课程。
主持和参加了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科技项目、重点学科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和企业科技项目等7项;近3年来发表论文13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EI收录9篇。
李晓华,女,1974年10月生,2005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
发表论文3篇;1998年7月开始进入济南市纺织建筑设计院,主要从事中低压系统的配电工作,有民用和工业建筑的配电设计经验。
现在主讲课程为电路。
刘刚,博士,讲师。
200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获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8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完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红外目标检测成像与识别技术》项目一项,开发了红外成像与识别系统一套,完成《高性能红外目标检测成像与识别》软件并于200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2004年完成《多传感器图像融合软件》一套。
2002年到2005年间参与并完成的项目达7项,发表高质量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6项,合作撰写专著《图像融合》1本。
梅柏杉,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特种电机及控制系统的高新技术科研和军工产品开发工作,曾任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的教学与科研领域有:高性能移动电站技术,电力牵引设备及控制技术、交流变频调速、特种电机、大型风力发电、海上钻井平台独立电网系统、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
主持完成二十多项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五项,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2004年批准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王磊,男,1979年生,助教。
2005年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电能质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