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难以承受之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中的难以承受之重
[摘要]小说《喜福会》讲述了四位华裔母亲和她们女
儿的故事。
虽然她们彼此所处的时代不同,价值观也不一样,
但是人类本质所具备的承重感――母亲对女儿的期许,女儿
所承受的压力在小说中无处不在。
[关键词]喜福会生命承受感力度
小说《喜福会》讲述的是四个华裔母亲和她们女儿的故事。
小说中四位母亲勇敢地在命运中寻找自我,并将更多的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帮助女儿在各自的生活中找到生活的真谛。
关于这部小说,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对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矛盾、冲突以及和解、中西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大多突出了一个矛盾的主题;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喜福会》龚琳达、韦弗利这对母女来探讨另外一个人类本质性的话题――承重感。
一、华裔母亲对女儿的期许和中美文化冲突
《喜福会》中描写的母女矛盾,是中美文化之间差异与冲突的具体表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组织形态,是造成母女之间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
首先,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多数人
还处于温饱阶段;而美国则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生活在美国的人已经不必担心物质生活的贫乏,而更注重于追求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成了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种差异在母爱的表达上有着很明显的体现:中国的母亲表达爱主要通过默默地为孩子准备准备吃的、穿的,而美国的母亲更倾向于亲吻、拥抱、赞扬来肯定自己的孩子。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男尊女卑的思想造成了一些女性悲剧。
《喜福会》中四位华裔母亲都不甘于被命运摆布,最终孤注一掷,离开故土移民美国,才得以摆脱中国文化对女性不公正的待遇。
她们希望自己的女儿从此拥有幸福的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女性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不再受男性文化的束缚。
当她们把这种期望注入女儿身上时,母亲们用了中国传统的方式来实现,并把这种期望转化成行动,比如小说中龚琳达韦弗利这对母女,琳达竭力地把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灌输给女儿,对女儿百依百顺,结果得到的反而是女儿韦弗利的抵制和反抗。
母亲无数次的带着她去唐人街炫耀,让她感到羞愧难当,终于引发了一场母女冲突性的对话,冲突让母亲从此沉默。
这应该说是两种文化不同造成的悲剧:母亲很难完全背离传统,又很难完全融入新的价值观,因此出现了文化断层,使这对母女的矛盾逐渐加深而爆发。
由此可见,中美地域的差异、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母亲对女儿期许的落空和母女的冲突。
二、母女沟通的困境及达到平衡的艰难
女儿们接受的是美国奉行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想,对母亲的中国式教育感到不满,但是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又在女儿心里生根发芽,女儿非常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但是由于彼此认识的疏离使得母女都没有意识到矛盾的根本所在。
在母亲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却藏着深厚的母爱,就如小说中所说,母亲希望女儿们在美国成为白天鹅。
韦弗利的反抗让母亲选择了沉默,从某种程度上母亲在竭力的适应美国的文化,尊重女儿的选择。
但是这种观念的突然转变却让女儿不适应,也因此造成母女间的失落感。
由于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她们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状态,只是盲目地去迎合对方。
这使得母女朝着两个方向越走越远,母亲固有的传统教育方式和后来的美国式的民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突。
母亲把握美国式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美国崇尚的心灵交流,这给女儿韦弗利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直到有一天,韦弗利突然发现那个看似凶悍的母亲“只是一个用铁锅当盔甲,用毛线针作利剑的老妇人,一个因久等女儿的邀请而不得,正在变得脾气暴躁的老妇人”。
母女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但是矛盾就此消解了吗?在这种看似冷漠的关系里,沟通很难完全突破文化的差异,母女间更多的还是沉默。
当然,小说中母女也开始渐渐意识到沟通的必要,但是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仍然横亘在母女之间,双方的谅解只是暂时的动态平衡。
三、悲剧不能突破的根源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终极意义上是不可能的。
有的时候你对别人付出,但是得到的却是未知的回报,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回报。
有人说,我们活着,不要期待别人给你什么,不要别人给你什么回报,但是当你真诚地面对一个人的时候,你真诚地付出了,而你又需要她的帮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期望回报呢?
这样的要求在家庭里也是存在的。
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更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期望孩子用好成绩好工作来回报。
这部小说中,母亲对女儿的期望也是如此,她们的付出,也是期望孩子用出色的表现作为回报,但是孩子却不领母亲的情,让母亲失望。
母亲的这种做法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相抵触,美国的父母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中国的父母和孩子却是一个整体,所谓的“母以子为贵”、“母子连心”等等都体现出中国式的家长制教育方式。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语言信息与所指的概念或事物之间无法构建预期的联系。
对信息的误读,使母女之间产生了交流障碍,并直接导致了“失语”的产生。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差异巨大,又由于太多的文化空白无法填补,使得同样的语言对母女传递出了完全不同的信息。
母亲们在对抗的过程中,本能地选择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她们没有和女儿据理力争,而是选择忍让的方式。
当母亲们承受着沉
默带来的巨大痛苦的时候,女儿们也在经历着困惑。
母亲们没有打破这种沉默的格局,使得母女间的误会加深。
四、结束语
小说《喜福会》成功地塑造了4对母女的形象,虽然她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但是经历却有相似性:女儿遗传了母亲的性格,经历着迷失自我、寻回自我的过程。
母亲们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女儿们如何去追求幸福,认识自我的价值,在懂得承受、学会承受之后渐渐走向成熟,并做了自己的主人。
小说中的亲情得到了升华,感情也得到了新的认识和巩固。
参考文献:
[1]张学良.中国母亲悲惨的遭遇对美国女儿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2)50-52.
[2]牛晓林.从母女交流障碍看小说《喜福会》中的“失语”现象[J].广西学院学报,2007(1)
[3]袁美洁.由等待到奋斗的女性跨越――浅析《喜福会》中四对母女的命运观[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9(2):65-67
[4]曹雯.在优越感和自卑感中挣扎的华裔女性――《喜福会》中的女儿形象[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6):11-13
[5]党伟.《喜福会》中母女矛盾的文化解读[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