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速程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P-R间期固定,在正常范围心率时,P-R 间期>0.20S,小儿>0.18S
I 度房室传导阻滞
(13)II度I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脱漏一 次QRS波群 ②R-R间期逐渐缩短 ③长R-R间期小于短的R-R间期的两倍
II 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呈规律的P波后脱落QRS波群,房室 传导可3:2、3:1、4:3等 ②QRS脱落前P-R间期固定不变
(五)电轴(QRS波群平均电轴)
目测法: 1、电轴正常:I、III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都向上
(五)电轴(QRS波群平均电轴)
目测法: 2、电轴左偏:I 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上, III 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下
(五)电轴(QRS波群平均电轴)
目测法: 3、电轴右偏:I 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下, III 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上
右室肥大
2、急性心肌梗死
(1)朝向梗死区的导联,出现: ①坏死性Q波 ②凸面向上的ST段抬高 ③T波倒置
(2)背向梗死区的导联,出现: ① ST段下移 ② T波直立
急性心肌梗死
3、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①窦性P波:PII正向,PaVR负向 ②P-R间期:0.12—0.20S ③P波频率>100次/分
交界性早搏
(5)室性早搏
①提前出现的QRS波群畸形增宽,QRS 波群的时间>0.12S ②其前无相关P波 ③其代偿间期完全
室 早
(6)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①异位P/波连续出现,频率160-220次/分 ② QRS波群正常 ③ P/-R间期>0.12S
房
速
(7)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①QRS波群连续出现,频率160-220次/分 ② QRS波群正常 ③ 逆行型P/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P/-R 间期<0.12S),也可出现在QRS波群之 后,也可出现在QRS波群之中而看不见。
心电图速成教育
一、如何阅读心电图
律 率 间期 轴 P QRS ST T U
(一)确定心律
窦性心律:1)PII正向,PaVR负向 2)P-R间期≥0.12S 异位心律:非窦性心律
(二)心 率
1、心房率:P波的频率:60/P-P间期 2、心室率:QRS波群频率:60/R-R间期
(三)P-R 间期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7)左前分支阻滞
① I、aVL 导联出现qR型,II、III、aVF 导联出现rS型 ② QRS电轴左偏-45o~-90o
左前分支阻滞
(18)左后分支阻滞
① I、aVL 导联呈rS型, II、III、aVF导 联呈qR型 ② QRS电轴右偏>+100o ③除外其它疾病,如右位心,右室肥大等
(2)窦性心动过缓
①窦性P波:PII正向,PaVR负向 ②P-R间期:0.12—0.20S ③P波频率<60次/分
(3)房性早搏 ①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② 房早的P/-R间期正常 ③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正常 ④代偿间期多不完全
房 早
(4)交界性早搏 ①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正常 ②提前出现的逆型P/可出现在QRS波群 之前(P/-R间期<0.12S),也可位于 QRS波群之后,也可埋没于QRS波群之 中而不得见 ③代偿间期完全
3:2 传导 II 度 II 型房室传导阻滞
(14)III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①P-P与R-R间期各有固定的时间,P波与 QRS波群互不相干,P波的频率大于QRS 波群的频率 ②QRS波群的形态与频率: 由交界区控制时,QRS波群形态正常,频 率>40次/分; 由心室异位激动点控制时呈室性型,即出 现QRS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扑动伴4:1房室传导
按摩颈动脉窦协助诊断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交界性早搏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QRS波群关系
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V1导联)
Ron T 型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U波出现在T波后,电压0.05—0.2mv。 U波增高见于低血钾,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二)异常心电图
1、房室肥大
(1)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P波电压≥0.25mv 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宽,P波时间>0.11S
2)P波双峰,峰间距>0.04S
(2)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增高:
RV5≥2.5mv, RV5+SV1≥4.0mv(男) ≥3.5mv(女)
2)QRS波群时间延长0.10—0.11S
3)QRS波群电轴左偏
4)ST-T改变:
V5V6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 V1V2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左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增高: RV1≥1.0mv, RV1+SV5≥1.2mv RaVR≥0.5mv 2)QRS电轴右偏 3)ST-T改变: V1V2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 V5V6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2、临床意义
抬高: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下移:见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某些药物等
(九)T 波
1、I、II、V4—V6导联的T波应直立. 2、aVR的T波倒置,III导联的T波可直立、 平坦、双向或倒置。
3、aVL、aVF如果QRS主波向上,并且 R波电压高于0.5mv,则其T波一般是直立的, 相反R波电压小于0.5mv,其T波可以是平坦 或倒置的,其T波深度<0.25mv.
III 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5)右束支传导阻滞 ①QRS波群时间≥0.12S ②V1V2导联出现rSR/型,V5V6导联S波增宽 ③V1V2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6)左束支传导阻滞
①QRS波群时间≥0.12S ②V5V6导联R波出现切迹增宽,V1V2导联 S波增宽 ③V5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2、Q 波:
1)正常Q波:Q波时间<0.04S 电压<同导联后继R波的1/4 光滑,不应有切迹 2)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可偶出 现QS型波群
3、QRS 电压
几个有意义的导联的R波电压的正常值 aVR<0.5mv V1<1.0m v V5<2.5mv
aVL<1.2mv aVF<2.0mv
左后分支阻滞
右心房肥大 右心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
右心室肥大(收缩期负荷过重型)
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 束 支 传 导 阻 滞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充分演变期;完全性右束 支传导阻滞,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正常的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伴 I 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缓
室性心动过速伴房室分离
Ron T型室性早搏诱发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
前间隔旁路
I 度房室传导阻滞
典型的和不典型的 II 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
不典型的 II 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阻滞/干扰性房室分离
1、测量: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 一段时间 2、时间:0.12S--0.20S 3、临床意义: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阻滞,缩 短可见于预激综合征等。
(四)Q-T 间期
1、测量:从QRS波群的开始至T波结束的一 段时间 2、时间:0.32S—0.44S 与心率快慢相关
3、临床意义: 延 长:见于长Q-T间期综合征、低钙等 缩 短:见于高血钾、高血钙等
4、V1、V2、V3的T波可以直立也可以 倒置,倒置的深度一般<0.25mv,最多不 能超过0.4mv,如果V3的T波倒置,V1、 V2的T波必须倒置,如果不倒为T波异常。
5、临床意义
1) T波低平、倒置:可见于心肌缺血、电 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肌炎和心肌病等。 2)T波高耸:可见于高血钾等。
(十)U 波
4、临床意义
1)Q波异常:见于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等
2)QRS波群电压增高:见于心室肥厚等
3)QRS波群时间增宽:见于束支传导阻滞 4)QRS波群电压降低:见于心包炎等
(八)S—T 段
测量:从QRS波群结束至T波的开始 1、抬高与下移
抬高:除V1—V3导联向上移位不应> 0.3mv外,其它导联不应大于0.1mv。 下移:除III导联<0.1mv外,其它导联均< 0.05mv。
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8)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
①连续出现畸形增宽的QRS波群,QRS波 群的时间>0.12S ②QRS波群的频率150-200/分 ③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 ④常伴有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等
阵发性室速
(9)心房颤动 ①P波消失,代之的形态不同、大小不一、 间隔不均的颤动波,即“f”波,其频率 400—600次/分 ②QRS大致正常 ③R-R间期绝对不规则
(六)P 波
时间:<0.11S 从P波开始量至P波结束
电压:<0.25mv 从等电位线的上缘量至 P 波顶点的距离 临床意义: 电压的增高见于右心房增大 时间的延长见于左心房增大或房内阻滞
(七)QRS 波群
1、QRS时间:0.06—0.08S 最长不超过0.11S 测量:从QRS波群开始至QRS波群 结束的一段时间
房
颤
(10)心室颤动
①QRS波群基本图形消失,代之大小、 形态、间距不一致的基线颤动波 ②其颤动波的频率:250-500次/分
室 颤
(11)预激综合征 ① P-R间期缩短<0.12S
② QRS时间延长>0.1.S
③ 有△波
预激综合征
(12)I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每个P波之后都跟随出现一个QRS波群
I 度房室传导阻滞
(13)II度I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脱漏一 次QRS波群 ②R-R间期逐渐缩短 ③长R-R间期小于短的R-R间期的两倍
II 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呈规律的P波后脱落QRS波群,房室 传导可3:2、3:1、4:3等 ②QRS脱落前P-R间期固定不变
(五)电轴(QRS波群平均电轴)
目测法: 1、电轴正常:I、III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都向上
(五)电轴(QRS波群平均电轴)
目测法: 2、电轴左偏:I 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上, III 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下
(五)电轴(QRS波群平均电轴)
目测法: 3、电轴右偏:I 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下, III 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向上
右室肥大
2、急性心肌梗死
(1)朝向梗死区的导联,出现: ①坏死性Q波 ②凸面向上的ST段抬高 ③T波倒置
(2)背向梗死区的导联,出现: ① ST段下移 ② T波直立
急性心肌梗死
3、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①窦性P波:PII正向,PaVR负向 ②P-R间期:0.12—0.20S ③P波频率>100次/分
交界性早搏
(5)室性早搏
①提前出现的QRS波群畸形增宽,QRS 波群的时间>0.12S ②其前无相关P波 ③其代偿间期完全
室 早
(6)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①异位P/波连续出现,频率160-220次/分 ② QRS波群正常 ③ P/-R间期>0.12S
房
速
(7)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①QRS波群连续出现,频率160-220次/分 ② QRS波群正常 ③ 逆行型P/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P/-R 间期<0.12S),也可出现在QRS波群之 后,也可出现在QRS波群之中而看不见。
心电图速成教育
一、如何阅读心电图
律 率 间期 轴 P QRS ST T U
(一)确定心律
窦性心律:1)PII正向,PaVR负向 2)P-R间期≥0.12S 异位心律:非窦性心律
(二)心 率
1、心房率:P波的频率:60/P-P间期 2、心室率:QRS波群频率:60/R-R间期
(三)P-R 间期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7)左前分支阻滞
① I、aVL 导联出现qR型,II、III、aVF 导联出现rS型 ② QRS电轴左偏-45o~-90o
左前分支阻滞
(18)左后分支阻滞
① I、aVL 导联呈rS型, II、III、aVF导 联呈qR型 ② QRS电轴右偏>+100o ③除外其它疾病,如右位心,右室肥大等
(2)窦性心动过缓
①窦性P波:PII正向,PaVR负向 ②P-R间期:0.12—0.20S ③P波频率<60次/分
(3)房性早搏 ①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② 房早的P/-R间期正常 ③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正常 ④代偿间期多不完全
房 早
(4)交界性早搏 ①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正常 ②提前出现的逆型P/可出现在QRS波群 之前(P/-R间期<0.12S),也可位于 QRS波群之后,也可埋没于QRS波群之 中而不得见 ③代偿间期完全
3:2 传导 II 度 II 型房室传导阻滞
(14)III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①P-P与R-R间期各有固定的时间,P波与 QRS波群互不相干,P波的频率大于QRS 波群的频率 ②QRS波群的形态与频率: 由交界区控制时,QRS波群形态正常,频 率>40次/分; 由心室异位激动点控制时呈室性型,即出 现QRS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扑动伴4:1房室传导
按摩颈动脉窦协助诊断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交界性早搏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QRS波群关系
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V1导联)
Ron T 型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U波出现在T波后,电压0.05—0.2mv。 U波增高见于低血钾,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二)异常心电图
1、房室肥大
(1)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P波电压≥0.25mv 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宽,P波时间>0.11S
2)P波双峰,峰间距>0.04S
(2)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增高:
RV5≥2.5mv, RV5+SV1≥4.0mv(男) ≥3.5mv(女)
2)QRS波群时间延长0.10—0.11S
3)QRS波群电轴左偏
4)ST-T改变:
V5V6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 V1V2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左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增高: RV1≥1.0mv, RV1+SV5≥1.2mv RaVR≥0.5mv 2)QRS电轴右偏 3)ST-T改变: V1V2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 V5V6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
2、临床意义
抬高: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下移:见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某些药物等
(九)T 波
1、I、II、V4—V6导联的T波应直立. 2、aVR的T波倒置,III导联的T波可直立、 平坦、双向或倒置。
3、aVL、aVF如果QRS主波向上,并且 R波电压高于0.5mv,则其T波一般是直立的, 相反R波电压小于0.5mv,其T波可以是平坦 或倒置的,其T波深度<0.25mv.
III 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5)右束支传导阻滞 ①QRS波群时间≥0.12S ②V1V2导联出现rSR/型,V5V6导联S波增宽 ③V1V2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6)左束支传导阻滞
①QRS波群时间≥0.12S ②V5V6导联R波出现切迹增宽,V1V2导联 S波增宽 ③V5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2、Q 波:
1)正常Q波:Q波时间<0.04S 电压<同导联后继R波的1/4 光滑,不应有切迹 2)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可偶出 现QS型波群
3、QRS 电压
几个有意义的导联的R波电压的正常值 aVR<0.5mv V1<1.0m v V5<2.5mv
aVL<1.2mv aVF<2.0mv
左后分支阻滞
右心房肥大 右心室肥大
左心房肥大
右心室肥大(收缩期负荷过重型)
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 束 支 传 导 阻 滞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充分演变期;完全性右束 支传导阻滞,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正常的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伴 I 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缓
室性心动过速伴房室分离
Ron T型室性早搏诱发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
前间隔旁路
I 度房室传导阻滞
典型的和不典型的 II 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
不典型的 II 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阻滞/干扰性房室分离
1、测量: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 一段时间 2、时间:0.12S--0.20S 3、临床意义: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阻滞,缩 短可见于预激综合征等。
(四)Q-T 间期
1、测量:从QRS波群的开始至T波结束的一 段时间 2、时间:0.32S—0.44S 与心率快慢相关
3、临床意义: 延 长:见于长Q-T间期综合征、低钙等 缩 短:见于高血钾、高血钙等
4、V1、V2、V3的T波可以直立也可以 倒置,倒置的深度一般<0.25mv,最多不 能超过0.4mv,如果V3的T波倒置,V1、 V2的T波必须倒置,如果不倒为T波异常。
5、临床意义
1) T波低平、倒置:可见于心肌缺血、电 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肌炎和心肌病等。 2)T波高耸:可见于高血钾等。
(十)U 波
4、临床意义
1)Q波异常:见于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等
2)QRS波群电压增高:见于心室肥厚等
3)QRS波群时间增宽:见于束支传导阻滞 4)QRS波群电压降低:见于心包炎等
(八)S—T 段
测量:从QRS波群结束至T波的开始 1、抬高与下移
抬高:除V1—V3导联向上移位不应> 0.3mv外,其它导联不应大于0.1mv。 下移:除III导联<0.1mv外,其它导联均< 0.05mv。
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8)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
①连续出现畸形增宽的QRS波群,QRS波 群的时间>0.12S ②QRS波群的频率150-200/分 ③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 ④常伴有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等
阵发性室速
(9)心房颤动 ①P波消失,代之的形态不同、大小不一、 间隔不均的颤动波,即“f”波,其频率 400—600次/分 ②QRS大致正常 ③R-R间期绝对不规则
(六)P 波
时间:<0.11S 从P波开始量至P波结束
电压:<0.25mv 从等电位线的上缘量至 P 波顶点的距离 临床意义: 电压的增高见于右心房增大 时间的延长见于左心房增大或房内阻滞
(七)QRS 波群
1、QRS时间:0.06—0.08S 最长不超过0.11S 测量:从QRS波群开始至QRS波群 结束的一段时间
房
颤
(10)心室颤动
①QRS波群基本图形消失,代之大小、 形态、间距不一致的基线颤动波 ②其颤动波的频率:250-500次/分
室 颤
(11)预激综合征 ① P-R间期缩短<0.12S
② QRS时间延长>0.1.S
③ 有△波
预激综合征
(12)I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每个P波之后都跟随出现一个QRS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