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蛤壳(《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帘蛤科动物文 蛤和青蛤的贝壳。生或煅,
捣末或水飞用。
苦泄寒清,清肺热,化痰浊。可治肺热咳嗽, 痰热喘满。
咸能软坚,以治痰火痰浊壅结之瘿瘤、瘰疬、 痰核。
制酸止痛,能治胃痛吞酸。 外用收湿敛疮,适于湿疹、烫伤等。 又有利尿功效,可治水气浮肿、小便不利。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来源】为蔷薇科 植物山杏、西伯利亚 杏、东北杏或杏的成 熟种子。
生用或炒用。
杏仁: 苦泄润降,兼可温宣疏散,善于宣降肺气而止咳
平喘,为治咳喘要药。 咳嗽喘息,无论新久寒热,不论外邪犯肺、宣降
失职,还是痰浊内蕴、肺气不利所致者,均为常用。 有热者配清热药,有寒者配温化药,有表邪者配
解表药,每获良效。 因含油而质润,能滑肠通便而治肠燥便秘。 有小毒,服用不可过量,大便溏泻及婴儿慎用。 入汤剂以生品捣碎后入为佳。
滞,善降肺胃逆气而消痰行水、止噫止呕。 对于痰壅气逆、痰结胸痞、咳喘痰多、顽
痰胶结、胸痛胀满、呕吐噫气等症,均常应用。 古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指本
品长于下气消痰,降逆止呕)。
使用注意: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者慎用。
白 前(《名医别录》)
【来源】 为萝藦科 植物柳叶 白前或芫 花叶白前 的干燥根 茎及根。 生用或蜜 炙用。
浙贝母(《轩岐救正论》)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切厚片或打成碎块。生用。
浙贝母: 性味苦寒,功能清肺化痰止咳,解毒散结
消痈。 本品润肺之力不及川贝母,但清肺热作用
较川贝母强,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所致 的咳嗽、咯痰黄稠之证。
其清热散结功用同川贝母,但效力较川贝 母更强。
反乌头。
川贝母 浙贝母
同:清肺化痰,止咳散结,用于痰热咳嗽,痈疮、 瘰疬、痰核。
异:浙贝母,苦寒,开泄力大,偏于清泄肺气,多 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痰多黄稠之咳嗽; 散结力强,痈肿瘰疬多用。多用于表邪实证。
川贝母,苦甘微寒,滋润性强,偏于润肺,多 用于肺虚久咳或燥热伤肺,咽燥痰少之咳嗽;散结 力缓,痈肿瘰疬少用。多用于虚证。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性多寒凉,清化热痰,主治热痰证,症见 咳嗽气喘、痰黄质粘。质润者适于痰稠难咯、 唇舌干燥之燥痰证。
还可用于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 火瘰疬等。
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
wk.baidu.com寒痰、湿痰证不宜用。
川贝母(《神农本草经》)
暗 紫 贝 母
川 贝 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
梭
物川贝母、暗紫贝母、
常配伍温散寒邪、燥湿健脾药。
使用注意:温燥性强的不宜用于燥痰、热痰。
半夏(《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 物半夏的干燥块茎。一般用 姜汁、明矾制过入药。或生 用。
半夏: 辛温行散,行水湿,降逆气,水湿去则脾健,脾健则痰涎
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胃和则呕吐自止。痰消气顺则升降复常, 痞满自除。
△凡湿痰寒痰所致的痰多咳喘、痰饮眩悸、痞满呕吐,以 及痰湿入络结为痰核等证,皆为常用之品。
天南星辛燥之性较强,具开泄走窜之力,善 祛风痰而解痉止厥,善治风痰证。其散结消肿之 功显著。
芥 子(《新修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 燥成熟种子。生用或炒用。
芥子:
辛温气锐,性善走散,温肺寒、豁痰涎、利气机、 宽胸膈、散结滞、通经络。
△寒痰壅肺、痰饮停滞胸膈,咳嗽痰多、胸满胁 痛,或痰留经络,肢体关节麻木疼痛,皆可应用。
天南星(《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 天南星的块茎。用姜汁、明 矾制过用,为制南星。或生 用。
天南星: 辛温燥烈,开泄走窜,燥湿作用很强。 △尤善祛经络之风痰,对中风痰壅、风痰眩晕,
或由风痰引起的麻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 惊风、破伤风等最为常用。
△亦可用于湿痰引起的咳嗽喘满、顽痰咳嗽。 △生品外用,对痈肿、痰核、瘰疬、蛇咬、跌打 损伤等,有散结消肿定痛的作用。其治癌肿,亦是藉 其散结消肿之效。
吐。(又能凉血安胎,治 胎动不安、妊娠 呕吐) 竹 沥:清热化痰力强,善透经络之痰,又治中风 痰壅昏迷、惊痫痰热较重者及痰滞经络之 肢体麻木急。
前 胡(《雷公炮炙》)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 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 根。生用或蜜炙用。
前胡: 苦辛微寒。苦降,辛散,微寒清热。 功能降气祛痰兼能疏散。 苦降肺气祛痰浊以除肺气壅滞,降上逆之肺气;
砂 贝
甘肃贝母、梭砂贝母、
母
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
干燥鳞茎。生用。
川贝母: 苦泄甘润,微寒清热,
既能滋润肺燥以化胶固之 痰,又能清泄胸中郁结之 气火以止咳嗽,凡热痰、 燥痰所致的咳嗽及阴虚劳 嗽,均常应用,对肺虚久 咳、痰少咽燥者尤为适宜。
兼有清热散结之效,可治痈肿疮毒、 瘰疬痰核等症。
研粉冲服,1次1~2g。 反乌头。
紫苏子(《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唇形科草本植物 紫苏的成熟果实。生用或微 炒,用时捣碎。
紫苏子: 长于降肺气化痰涎,肺气降则胸膈通利而痰不复
聚,痰涎消则肺气宣畅而不复上逆,故为止咳平喘之 佳品。
△临床主要用于痰涎壅盛、肺气阻滞、宣降失司所 致的胸膈满闷、咳嗽气喘之证。
△对上盛下虚之久咳痰喘、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咳 喘痰黄亦常应用。
胆南星: 天南星经牛胆汁制后,称为胆南星,其
性味转为苦凉,燥烈之性消减,长于清热豁 痰定惊,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及中风、癫狂 诸病证。
天南星 半夏
二者辛温有毒,均为燥湿化痰要药,善治湿 痰、寒痰。经寒凉药炮制后又能治热痰、风痰。 治风痰湿痰常相须为用。
然半夏辛散之性较弱,重在治脏腑湿痰,又 能降逆止呕、消痞满。
白前: 既长于祛痰,又善于降气。 气降则痰涎易消,痰消则逆气自降。故为肺家咳
嗽要药。 常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之证。 因其微温不燥,故不论寒证热证、外感内伤皆可
应用,但总以肺气壅实而有痰者为宜。
本品之配伍随证而宜,如寒痰壅肺配半夏、紫菀; 痰热蕴肺配桑白皮、地骨皮;风寒咳嗽配荆芥、桔梗; 风热咳嗽配薄荷、桑叶;久咳气阴两虚配黄芪、北沙 参等。
△辛散走窜,又能散结消肿,治阴疽漫肿,不论 内服外敷,皆可取效。
△用本品调糊外敷,对寒痰哮喘、胸胁刺痛亦有 捷效。
本品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故有“痰在胁下皮里膜 外者,非此不能除”之说。
旋覆花(《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的 头状花序。生用或蜜炙用。
旋覆花: 辛散消痰、咸能软坚、苦降下气、温通壅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含义: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主要治疗 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 息,治疗咳喘为主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每有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 每兼化痰作用。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
二、性能特点: 化痰药多苦、辛,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行。性 温者可温化寒痰,苦燥者可燥化湿痰;寒凉者可清 热化痰;甘而质润者能润肺燥、化燥痰;味咸者能 软坚散结。有的化痰药兼有止咳平喘、散结消肿功 效。 止咳平喘药主要归肺经,或寒或热,多具苦味, 或兼辛、甘,分别具有宣肺降气、润肺化痰、泻肺 平喘、敛肺止咳等作用。
主归肺经,或辛或苦或甘,或温或寒,其止咳平 喘机理分别有宣肺、降肺、清肺、润肺、敛肺及化痰 之别。有的偏于止咳,有的偏于平喘,有的兼而有之。
本节药物主治咳喘。咳喘之证,病情复杂,有外感 内伤之别,寒热虚实之异。临床应用时应审证求 因,随证选用,并配伍相应的有关药物,不可见咳治 咳,见喘治喘。
苦杏仁(《神农本草经》)
△本品祛痰,以脾不化湿而成痰者为主,因其性温燥,故 对寒痰、风痰亦可用之,如属燥痰或热痰,则须与竹沥、竹茹 等清化热痰之品同用。
△本品止呕,以痰饮气壅、胃逆不和者为主,然经适当配 伍,可以用于多种呕吐。
△又能散结消痈,可治痈疽肿毒、瘰疬蛇伤等。
使用注意: 本品药性温燥,易伤阴助火,故阴虚燥咳, 血热出血、热痰、燥痰等症当慎用。 又为有毒之品,故除外敷治疗疮痈肿毒、 瘰疬痰核可用生品之外,内服均须经过适当炮 制,以确保用药安全。 反乌头。
辛散微寒清热宣散肺经之风热。痰热壅肺及外感风热 咳嗽痰多者多用。
寒性不著,适当配伍,亦可用于寒痰及外感风寒 咳嗽。
取其宣散,常用于麻疹初起之咳嗽。
前胡 白前
降气化痰,治疗肺气上逆,咳喘痰多,常相须为 用。
白前性温,祛痰作用较强,多用于寒痰咳喘。 前胡偏寒,兼能疏散风热,多用于风热及痰热咳 喘。
桔 梗(《神农本草经》)
天竺黄(《蜀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 竹或华思劳竹等杆内分泌液 干燥后的块状物。生用。
天竺黄: 既能清热化痰,又善清心凉肝、息风定
惊。 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
痫抽搐之属于痰热者,均可应用。 对小儿痰热壅盛,气急咳喘之证亦可配
用。
天竺黄 竹茹 竹沥 相同点:清肺化痰,治痰热咳嗽。 天竺黄:长于化痰定惊,性缓,多用于小儿惊痫。 竹 茹:善清胃止呕除烦,用于痰热心烦、胃热呕
瓜 蒌(《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 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
瓜蒌: 甘寒而润,上清肺热润燥化痰,宽中下气开胸散结,下滑
大肠而润燥通便。 常用于上焦郁热、痰热蕴结,咳逆胸闷、痰稠难咯之证,
兼有大便不畅或便秘者,更为适宜。 胸痹满闷,心痛背胀之证,尤为常用。 对肠燥便秘亦颇为相宜。 另外,本品兼有清热消肿之功,配入清热解毒方中治疗乳
三、适应证: 1、化痰药的适应证(即与痰有关的病证): ①痰阻于肺-咳喘痰多;②痰蒙新窍-昏厥、癫狂
痫;③痰蒙清阳-头痛、眩晕;④痰扰心神-睡眠不安; ⑤肝风挟痰-中风惊厥;⑥痰停胃脘,胃失和降-恶心 呕吐,胃脘痞满;⑦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⑧痰火(气)互结-瘰疬、瘿瘤、痰核;⑨ 痰凝肌肉、流注关节-阴疽、流注。⑩痰气 凝结咽喉-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梅核气)。
五、使用注意: 痰中带血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温燥强的药物; 麻疹初起兼有咳嗽者,以疏解清宣为主,勿单投
止咳药,尤忌收敛性强及温燥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有温肺祛痰、 燥湿化痰之功。有的外用有消肿止痛作用。
主治寒痰、湿痰证,症见咳嗽气喘、痰多色白、 苔腻,或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疮疡肿毒。
2、止咳平喘药适应证:外感内伤之各种咳喘证。
四、选药配伍: 辨证求因,随证选药,据病因病机适当配伍,以治病求本,
标本兼顾。咳喘因痰者,化痰药与止咳平喘同用。 痰有寒痰、湿痰、热痰、燥痰之不同,分别选用温化、燥化、
清热、润肺的化痰药。脾虚生痰者,配健脾燥湿药;常配理气药, 气行则痰消。
兼表者-解表散邪药;火热者-清热泻火药; 里寒者-温里散寒药;虚劳者-补虚药; 癫痫、惊厥、眩晕昏迷-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 痰核、瘿瘤、瘰疬-软坚散结药; 阴疽流注-温阳通滞散结药。
痈、肺痈、肠痈等,功效亦佳。 瓜蒌以清润为功,肺得清润则痰自化,故能清热化痰,以
治痰热内结之咳喘;胃得清润则中焦痰滞自消,故能宽中散结, 以治痰滞胸膈之胸痹、结胸;大肠得其清润则便秘自通,故有 滑肠通便之功,以治肠燥津枯之便秘。
竹 茹(《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 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 的干燥中间层。生用或姜汁 炙用。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生用。
桔梗: 辛散苦泄性平,能升能降,善于开提肺气,宣肺
快膈利咽,祛痰止咳。 △外邪犯肺或痰湿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嗽痰多、鼻
塞胸闷、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不论属寒属热, 皆可配伍应用。
△又善排脓消痈,为治肺痈吐脓要药。 △肺主通调水道,肺与大肠相表里。桔梗开宣肺气 作用,有通利二便之效。 因其轻浮上升,可载药上行,直达病所,故前人 称之为“舟楫之剂”。
竹茹: 甘,微寒,善清肺、胃、胆三经之热而化痰、止
呕、除烦,为痰热咳嗽、胆火挟痰上扰之烦躁失眠、 惊悸不宁常用之品,尤为治胃热呕逆良药。
清热化痰,可用于中风痰迷、舌强不语。 清胃热、化痰涎,亦常用于胎热及痰饮所致的妊 娠恶阻、胎动不安。 另外,血热吐衄、尿血、崩漏等症,用之有清热 凉血止血之效。 止呕姜制更佳。
竹 沥(《名医别录》)
【来源】来源同竹茹。系新 鲜的淡竹和青杆竹等竹杆经火 烤灼而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液汁。
性能:甘寒滑利,除痰力强,对痰热咳喘、痰稠难咯 及顽痰胶结者具卓效。 对痰热蒙蔽清窍之中风痰迷、惊痫癫狂,其效 亦佳。 尚可用治痰滞经络所致的肢体麻木拘急。 常与生姜汁配伍,一则增强其涤痰之功,一则 减低其寒滑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