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风险自留” 重疾险应为家庭第一配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面对重大疾病带来的财务风险,除了提前留足资金之外,没有其他的应对方法。人们不得不一直采用这种典型的“风险自留”式财务安排,直到南非出现了一位充满人文情感的医生——Marius Barnard。面对诸多身患重疾,治愈后却家庭破产,甚至有望治愈但经济上无法继续的病人,Marius Barnard医生只能无奈地感慨:“我们在身体上治疗病人, 却在财务上杀死他们”。久而久之,这位医生为身患重疾的病人设计了一种金融工具——提前缴纳费用,在缴费者罹患重大疾病之时,向他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偿,帮助他渡过难关。这就是最初的重大疾病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的诞生过程也决定了其基本形态——只要被保险人被确诊罹患重大疾病,保险人一次性赔付一笔约定数额的资金(即保额)给被保险人,以供被保险人的疾病治疗所需。重大疾病保险解决了人们面对重大疾病时经济储备不足、短期现金流困难等问题,在经济上帮助罹患重大疾病的人渡过难关。这种从诞生之初就打上了深刻人文关怀烙印的产品,一直作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第一配置而不可或缺,同时也是用于抵御重大疾病风险最有力的工具。

一、重大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据卫生部统计,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为72.18%。我国每年新发癌症200万,新发心脑血管疾病150万。用精确测算形式,即每分钟,全国就有3.81人新发癌症,2.85人新发心脑血管疾病。

重疾频发与我们日常生活变化是分不开的。就像网上流行的一种调侃:“早餐吃着地沟油炸出的油饼;午餐吃一碟海南毒豇豆;晚餐来两对苏丹红烤翅;最后喝上一杯三聚氰胺牛奶安睡……”说的虽比较夸张,但这些食品的工业化加工确是不争的事实。而环境、食品的改变,正潜移默化的摧残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重大疾病治疗效果的变革

纵观整个重大疾病治疗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很多致命的“重大”疾病变成了不再致命的“常规”疾病。例如在青霉素被发现之前,身体感染任何炎症都可能丧命;而在青霉素广泛使用后,炎症的治愈率已经很高了。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重大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实际存活率同样也在大大提高。所以面对72.18%这样的数字,我们不用失望。

据相关统计,大部分器官移植手术术后存活率已达到90%以上;45岁以下患有心脏病的成年人,手术后3年存活率达到80%以上;即使是“第一杀手”癌症,5年存活率也已经达到男性65%、女性78%。

今时今日,罹患重大疾病而正常生存的并不在少数。著名歌手蔡琴,早年间曾罹患乳腺癌,现在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年逾八旬的意大利指挥大师阿巴多,在1999年罹患胃癌,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经治疗后重返舞台,去年还带领琉森节日乐团在北京连续演出四场……可见,只要能够合理应对,重大疾病并不一定等于绝症。

有一句老话“此物有病治病,没病防身”。“此物”在今天看来,完全可以理解为“财务”。合理规划个人财务,不要让自己或亲人再得上“经济绝症”。充沛的资金不仅在紧急时刻(得病时)可以以备不时之需,更重要的是在紧急过后(治愈后)也能为自己安排舒适的生活。

三、应对重大疾病的财务安排

1、医保不是“万能保”

长期以来,“医保”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承担着基础性的作用,是我国普通百姓面对疾病威胁的重要保障措施。特别是2010年以来,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医保”制度还在不断完善——在更多的城市和地区,“一老一小”正在普及,大学生医保正在深入,特别是范围最广的城镇职工医保也在不断进步。以北京为例,今年就有提高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高住院大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在职职工门诊的医保报销比例等几项措施。在这几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市在职职工医保的全年支付上限将达到30万元,目录内的支付比例也将达到85%以上。

尽管在不断完善,但医保并不是“万能保”。目前,我国医保制度的主要风险缺口有以下几项: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支付比例之外、目录以外。

对于北京的一般职工来讲,如果某一次治疗都在三级医院进行,在目录范围以内,起付线以下部分合计3100元,支付上限达到30万,在30万额度用满的情况下,支付比例以外部分共4.4万元。

以上缺口还并非全部。除了上述缺口以外,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还有一个严格的目录限制,目录外的项目都不予承担。就目前的情况,目录主要包含了一些常规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在药品方面,大部分进口药和最新研制的特效药以及补品等都不在保障范围之内;而在诊疗的费用方面,很多诊疗项目也不在报销范围之内,特别是在住院费用方面,空调费、取暖费、膳食费、特需服务费等诸多保证治疗、休养效果的基本项目费用都不在其列。

不要忽视这个目录的限制。笔者认识的一些医生甚至说过,30万额度虚无缥缈,大额花销一点不少。究其原因,就是报销目录的限制。

举两个常见的例子。如果罹患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根治的方法是换肾。寻找肾源+换肾手术一般需要30-40万元,肾源的费用医保目前也不负责。这些暂且不论,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抗排异。现在在很多医院,换肾术前医院会要求患者注射德国产“苏来”抗排异药,共两针,费用19000元,且不提供发票和依据,更不要提医保报销了。术后,效果较好的进口抗排异药物第一年费用大约6万元,之后稍有递减,医保不报销;国产药物每年费用便宜约2万元,而且医保可报销约80%。但国产药物副作用相对大,另外药物的血药浓度及稳定性相对差些,直接影响术后存活时间,所以一般医生也会推荐用进口药。

国产药物与进口药物的直观对比如下图:

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肾源+进口抗排异药物这些医保目录外但治疗必须的花费,第一年就要消耗30万元左右,此后根据术后排异反应的情况还要有每年的常规开销。以上这些费用,都需要患者自己承担。

再如,针对肺癌,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即“分子靶向治疗”,我国也已经引进并对部分满足要求的人群采用这种疗法,而这种疗法所需的药品没有一种在医保目录内。这类药品需要多少费用呢?以一种市面上流行的药物“易瑞沙”为例,这种药分为英国版、印度版两种,英国版是原产,印度版是仿制品,治疗稳定性相比英国版略差。这种药的服用频率是每日一粒,每粒的价格是:英国版500元,印度版250元。一个月下来,采用英国版“易瑞沙”就要花费15000元,即便采用稍差的印度版“易瑞沙”也要7500元——这部分费用,医保完全不能覆盖。

两个实际的例子,让我们对医保的风险缺口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上述缺口分析针对的是北京市在职职工,对于“一老一小”,保障额度还要更低一些,这里不再详细讨论。我们也必须清晰地了解一个情况: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下,每个参保人在起付线下、报销比例外、封顶线上,特别是保障目录外,还存在着不小的风险缺口,需要我们自己承担。面对这样的风险缺口,我们应当如何准备呢?

2、不能再“风险自留”

今天,面对重大疾病带来的这种“几乎必然”的财务风险,很多人依然选择“风险自留”,这种做法通常会伴随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是资金的占用成本——大额资金本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被束缚在重大疾病的财务风险上未免可惜。另外是流动性——资产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重大疾病的确诊往往“病来如山倒”。一旦确诊罹患重大疾病,治疗的时机分秒必争。到那时再将股票、房产等资产变现,往往是来不及的。以上问题的解决,仅靠自己,“风险自留”,是行不通的。

面对重大疾病,我们需要的金融工具是:有一定杠杆,能够以较小的资金成本换取相应保障水平;同时有很好的流动性,保证疾病一旦到来就能够迅速带来资金,第一时间发挥作用。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产品,就是重大疾病保险。面对重大疾病带来的资金缺口,最重要的财务安排就是提早规划并为自己配置好重大疾病保险。

四、重大疾病保险的选择

重大疾病保险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才出现,但发展迅速,目前市场上形态各异,种类繁多,投保者需要在市场中认真选择。而在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保障病种、观察期、保险期间、缴费期间、有无分红、给付方式、保额限制等产品元素。

1、保障病种

一直以来,市面上所售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病种各不相同。为了规范重大疾病保险市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还特别在2007年8月颁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定义了6种核心重大疾病和19种其他疾病,规定6种核心重大疾病必须纳入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范围,对其他19种疾病选择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