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中国教育史:民初、新文化运动 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立 民国教育方针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因素
纵向构成
蒙养园,初小4年,高小3年;中学4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至4年;大学院
除普通教育外,还有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
壬子癸丑学制的体系
横向构成
男女同校(第一次)
废除读经,学堂改学校
蔡元培组织,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初等教育阶段4一2分段,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体系
1922年“新学 制”
中等教育是改革的核心,中学选课制,高中分科制,兼顾到了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
特点
取消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 究。
历史意义
1922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教育独立议》
率先举起大旗
提高了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教育,注意课程 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
毛泽东称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教育方面的代表作有《蔡元培教育论集》。 军国民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公民道德教育
自由、平等、博爱:根本
世界观教育
教育最高境界
蔡 元
美感教育
1921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 长沙 船山学社
办学宗旨:“平民主义的大学”
湖南自修大学
教学组织: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


自定课表,自己看书,自己摸索


蔡元培称它为“可以为各省的楷模”


培养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和建设新文艺的革命人才


上海大学
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勤工俭学运动 科学教育思潮
新文化 运动影 响下的 教育思

以“全民族利益”,提高民族的“自信心”、“自强心”相标榜
在教育中强调“民族性”、“国性”的教育。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重视情感教育
清末西方教学法输入中国,最早的是德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新 文
美国和欧洲兴起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以儿童为中心的各种教育法 相继传入,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葛雷制等
倡导工农大众教育和青年教育
论教育与社会改造的关系 教育的改造
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月3日蔡元培

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


蔡元培:1912年2月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教
育 方 针
提出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 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缩短了学制年限

癸 丑
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

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 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



规定了明确的学年制度
成 立
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科”课


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如小学修身课突出孝悌、亲爱、信实、义勇、
颁布课程标准
恭敬、勤俭等传统德目,中学修身课要求注意“本国道德之特色”,大学文科中的文学、历 史、哲学各门都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史、哲的教授、研究与发扬。


没有一个是读书不做事的


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也是全国农民运动研究中心


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4年7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后更名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短训班形式,每期3个月
苏区干部教育
在职教育,又以随营教育、领导队、短训班形式进行 红军学校和红军大学、马克思主义大学
“世界基督教学校同盟”在中国清华学校举行第十一次大会,爆发了非基督教运动
导火线
1923年余家菊在《少年中国》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
率先提出“收回教育权口号”
收回教育权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1925年 五卅运动
高潮
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且受政治制约,改造中国教育光靠教育本身的努力不行 阶级性
论教育的本质
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化 运 动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20

谋个性之发展


注意国民经济力
标准


注重生活教育
使教育易于普及
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考虑到了学前儿 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
参照美国,亦称:六三三学制
壬戌学制
根据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

李大钊、毛泽东、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平民教育思潮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1917年 中华职业教育促进社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潮
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 蔡元培提出
在法国成立“勤工俭学会”,提出“勤于工作,俭于求学”的宗旨 “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
世界教育主要途径,以美育代宗教
培 的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深学问之地”
教 育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授治校,民主管理
评议会、教授会
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经费、教育行政、教育学术和内容、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教育独立议》、《非宗教运动》
中国近代教育史
教育的个性化、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
观念变革


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


教育普及有所发展。


推行中国语和白话文

学校教育内容的改革。
教育改革

中等教育开始注意科学和实用。


1913年教育部ຫໍສະໝຸດ Baidu整全国师范教育布局。

师范教育和大学改革。

大学改革风气日浓--北大最早进行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