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国癌症学会ASC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解读

2020美国癌症学会ASC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解读
2020美国癌症学会ASC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解读

2020美国癌症学会ASC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解读

美国宫颈癌筛查始自50年代,美国癌症学会(ACS)关于宫颈癌筛查指南已经进行了多次更新。最近一次筛查指南由ACS,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和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SCP)2012筛查指南共识。2012 ACS指南指出21岁开始筛查,细胞学3年一次直至29岁;30-65岁妇女细胞学和HPV共同筛查5年一次,或者细胞学筛查3年一次。美国在过去20年里,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大约130O0例,变化不大。美国2020年估计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13800例以及4290位妇女因宫颈癌死亡。2020年4月ASCCP发表了ASCCP 2019临床管理指南。2020年7月30日,ACS在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表了2020年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 [1] 。

一、筛查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美国的宫颈癌筛查已经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HPV持续感染,尤其是HPV16和18型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虽然HPV感染和宫颈癌上皮内病变(CIN)常见,但极少病例进展为癌症。

宫颈癌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可治疗的、能发展成浸润性癌症的癌前病变(CIN2,CIN3和原位腺癌(AIS)),从而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与治疗相关的发病率。次要目的是发现早期浸润性宫颈癌,这也有助于降低死亡率、降低治疗相关的疾病。理想情况下,筛查策略应最大

化发现容易进展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所带来的获益,同时避免检出一过性HPV感染和良性异常而导致的过度治疗和筛查相关的其他危害。最优筛查方案应能够检测出可能进展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检测出早期宫颈癌。

认识到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以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提供了理论基础。HPV检测开始作为和细胞学的联合筛查,逐渐发展成为单独的一线宫颈癌筛查。

二、宫颈癌预防和早期检测的演变

因为美国FDA批准HPV检测用于临床,2002 ACS宫颈癌筛查指南推荐细胞学结合HPV检测(联合筛查)3年一次。2012 ACS 指南推荐对30岁及以上妇女联合筛查5年一次或细胞学筛查3年一次。2018美国预防工作小组(USPSTF)首次对30岁及以上妇女增加HPV一线筛查作为可选方案之一。

HPV疫苗于2006年推出后,在美国最初的普及速度很慢,但目前加强的普及工作已使建议的11-12岁年龄段的疫苗接种水平和人口覆盖率稳步上升。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充分接种疫苗的妇女达到符合筛查的年龄。根据2018年国家健康访问调查(NHIS)数据,39.9%的18-26岁成人表示曾接受过至少一剂HPV疫苗(妇女中为53.6%)。全国青少年免疫调查(NIS-Teen)的最新报告显示,13至17岁的青少年中2018年≥1剂HPV疫苗的覆盖率在女性和男性中分别为68.1%和51.1%。

在接种HPV疫苗人群中细胞学筛查的有效性降低了。主要因为异常细胞学不成比例地检测出低危HPV感染所引起的轻度异常。由于疫苗接种妇女高度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所以如果仅用细胞学筛查,假阳性发现比率会明显增高,所以宫颈癌筛查建议需要考虑HPV疫苗的应用状况。

三、 ACS 2020筛查指南建立的方法和主要考虑因素

a) ACS指南指南制定小组(ACS 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 GDG)根据循证医学负责筛查指南的制定。

b) 为更新子宫颈癌筛查建议,ACS指南制定小组(GDG)使用了建议(Recommendations),评估(Assessment),发展(Development)和评价(Evaluation)分级原则(GRADE)、证据到决策(EtD)框架进行推荐制定。GDG对证据的评估和审议主要关注从个人患者或人群的角度对以下标准进行判断:(1)良好效果与不良效果之间的平衡:良好效果与不良效果之间的差异越大,则促成强烈建议的可能性越大。差异越小,则促成合格建议的可能性越高;(2)证据的质量:证据的质量越高,则促成强烈建议的可能性越大;3)价值和偏好: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的可变性或不确定性越大,则促成合格建议的可能性越高。GRADE EtD框架中的其他标准有: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筛选策略对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可接受性;可行性Feasibility–考虑在当前医疗情景中实施筛查策略可行的证据;公平性Equity–判断如果实施筛查策略是否会导致健康不公平性;成本/资源分配Cost/Resource Allocation -尽管ACS未正式将成本和资源使

用作为制定建议的标准,但仍会评估潜在的患者负担以及与指南建议相关的个人决策考虑因素。

四、筛查效果和平衡利弊

GDG进行了系统证据回顾作为本次指南更新的主要证据来源,评估了使用HPV检测(无论是否合并细胞学检查)作为筛查宫颈癌方法的利弊。制定小组优先将发现、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从而减少宫颈癌发病率、减少死亡率作为筛查的主要获益效果。与其他癌症相比,美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由于癌症病例数量少,很少研究有足够的效力来评估这些结果。因此通常将检出患有CIN3 +作为发生子宫颈癌发病率的最佳替代指标。尽管阴性结果排除癌症的心理安慰效果也被认为是筛查的获益,但指南对此没有进行强调。宫颈癌筛查最重要的公认危害包括潜在与治疗相关的生殖不良后果(特别是早产); 对于自愈性CIN的诊断所导致的相应临床处理、临床操作和检测造成的身体不适(阴道镜检查,活检和治疗);以及假阳性结果促成的焦虑。阴道镜检查的数量往往被用作衡量损害的主要指标,因为阴道镜检查是有创治疗的前提,而短期和长期的损害风险更大,并且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数量通常会在对照研究报告中提及。

五、患者对筛查的偏好、接受度和依从性

尽管每年一次的宫颈细胞学检查已经多年不作为推荐的筛查策略,患者对目前推荐的更长间隔检查的依从性并不稳定。进行比推荐更频繁的检查将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和受害风险。一些研究表明,妇女对更长筛查间隔

的接受度有所增加。但仍然有的学者担心,更长的间隔可能会导致拖延超过建议的筛查时间,从而降低整体筛查指南的遵从。妇女在接近停止筛查的年龄对定期筛查的遵从尤为重要,否则可能会减少本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获益。同样,若未能在建议的起始年龄附近开始筛查,同样会减少筛查的获益。

六、不平衡现象和未筛查、筛查不足的人群

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稳步下降,但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某些种族、族裔少数群体、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更高。这些不平衡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宫颈癌筛查随访项目参与度的不同、保健行为的不同、以及接受筛查治疗障碍的不同。年轻时筛查不足或在未达到停止筛查年龄之前停止筛查是年老罹患宫颈癌的重要预测因素。有学者担忧,较长的筛查间隔可能会更多影响一些种族、族裔少数群体、医疗资源有限人群中的妇女对筛查的遵从,从而致筛查不足。

七、2020 ACS筛查指南

该指南适用于所有具有子宫颈的无症状个体,无论性生活史或HPV疫苗接种状态,包括宫颈以上子宫切除术后的女性、保留子宫颈的变性男性该指南适用于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人群、既往筛查结果正常的人群以及根据ASCCP基于风险的管理共识指南(Risk-Based Management Consensus Guidelines)重新开始常规宫颈癌筛查的人群。该指南不适用于因实体器官或干细胞移植、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其他原

因导致免疫抑制、宫内暴露己烯雌酚(DES)从而导致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的人群。

1、开始筛查年龄,25岁(强烈建议)

2、25-65岁的女性(强烈建议)

a) 5年一次单独HPV检测(首选)。

b) 如果无法进行HPV一线筛查,可5年一次HPV检测和细胞学联合筛查

c) 或每3年一次单独细胞学检查

3、ACS建议年龄65岁以上的女性在过去25年没有CIN2 +病史并且在65岁之前的10年内已记录了充分的阴性筛查的前提下停止任何形式的宫颈癌筛查。(合理建议)

4、子宫切除术后的女性,没有宫颈且在过去25年中没有CIN2及以上病变的不应进行筛查

5、HPV疫苗接种的女性与未接种HPV疫苗的女性筛查方法相同

ACS筛查指南所提及的HPV一线筛查必须是FDA批准的可以用于一线筛查的HPV检测方法(2014 年批准的cobas HPV ,2018年批准的onclarity HPV )。由于FDA批准的一线HPV检测方法尚未广泛在临床应用,故将联合筛查和单独细胞学检查作为可接受的筛查方案。随着向一线HPV筛查方案的过渡,联合筛查和单独细胞学检查将可从未来的筛查指南中删除。

充分的阴性筛查目前定义为2次连续HPV阴性检测或过去10年中有2次阴性联合检查或3次阴性细胞学检查,最近一次测试在过去5年内进行。该标准不适用于因异常筛查结果而被监测的妇女。

65岁以上的妇女,无影响预期寿命因素而没有明确筛查记录的,应继续筛查直到符合退出标准为止。

任何年龄的妇女,有限制寿命因素的,可停止宫颈癌筛查。

强烈建议和合格建议的定义

a) 强烈建议表示:执行该项干预和筛查的利大于弊。

b) 合理建议表示:有明确证据表示可以获益,但不能断定利弊是否平衡、是否符合病人自身价值观与偏好,可能因此形成不同的筛查决策。

宫颈癌诊疗指南

卫生部宫颈癌诊疗指南(2013年版)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的基本情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 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 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 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 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有必要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为了降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做到早诊早治,本指南补充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原则,希望能降低宫颈病变的危害,同时减少国家对宫颈癌的诊治支出。 1 范围 本文规范了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

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4 诊治流程图 5 诊断依据 5.1 病因

宫颈癌筛查指步骤、流程图

2015年宫颈癌筛查步骤、处理流程图 ——中国两癌筛查学会推荐宫颈癌筛查步骤: 第一步: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 第二步:液基细胞学检测 第三部:阴道镜+组织活检 宫颈癌筛查流程图:

一我离HPV有多远 HPV,又称为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元凶。90%以上宫颈癌由十几种高危型HPV病毒引起,其中最为危险的是HPV16型和18型。 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 有% 女性感染一种或多种HPV病毒。而感染了高危型的则占15.2%。 HPV通过密切的皮肤接触感染。80%感染者可以用1-2年的时间,通过机体的免疫能力将其清除。不能清除而持续感染者,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怎样发现HPV感染 可以在宫颈癌的筛查的过程中,由医生用小刷子在宫颈上采取细胞,测定HPV病毒的存在。一种检查是HPV分型,可以检测出20余种HPV高危型和两种低危型。另一种检查可以检测最常见13种高危型HPV的病毒感染量。 HPV检测通常是与细胞学筛查(TCT)同时进行的。 三发现了HPV感染我怎么办 如果单纯高危型HPV感染(非16型和18型),没有TCT异常,可以观察6-12个月,然后复查HPV和细胞学筛查(TCT)。 如果感染了最危险的HPV16型和18型,应当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看看有没有癌前病变。 如果感染了HPV高危型,同时TCT也不正常,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看看有没有癌前病变。 如过没有检测到HPV,但是TCT结果显示低度病变(LSIL),或者更严重的TCT异常,也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及时发现可能的高度癌前病变。 TCT和HPV,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这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三阶梯诊断程序。 四发现了HPV感染,我距离癌有多远 很多人发现了HPV感染,变得非常恐慌,以至于寝食不安。实际上80%以上的HPV病毒可以经过1-2年被机体清除掉。一年清除不掉的,或者是清除掉了以后又反复感染的,或者感染了HPV16型或18型的,应该给予特别的警惕,需要阴道镜下的宫颈多点活检。 五感染了HPV病毒,需要怎样治疗 目前对HPV感染无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可以治疗。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癌前病变也可以治疗。通过治疗这些病变,HPV病毒会随之而去,这就是所谓的“治病即治毒”。 由HPV引起的宫颈癌前病变,随其严重的程度,依次为CIN1,CIN2,CIN3,宫颈原位癌。CIN1可以观察,也可以用宫颈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激光,电灼,冷冻)。CIN2和CIN3可以做LEEP(环形电切),或手术锥切(电刀锥切、激光锥切、冷刀锥切)。 由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的湿疣可以用物理或药物治疗。 六我怎样预防HPV感染 l 避免与HPV感染者进行密切的皮肤粘膜接触,是最可靠的方法。 l 保持与非感染者单一稳定的性关系,最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感染。 l 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伴侣(10)之间的HPV传播。但是避孕套是不太可能提供对病毒的传播完全的保护。 l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两种HPV疫苗:Gardasil 和Cervarix ,对于预防HPV16型和18型效果显著。Gardasil 还可以预防HPV6型和11型低危病毒感染。

2014NCCN宫颈癌筛查指南

2014NCCN指南:宫颈癌筛查热点更新摘要 NCCN指南专注于宫颈癌筛查的近年建议,并对筛查异常者进行处理。NCCN专家组在更新宫颈癌筛查指南工作中,为了避免重复工作,决定采纳其他机构的指南。因此,2013年7月,NCCN专家组在审查并核实这些来自由美国癌症协会(ACS)、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SCP)达成共识的指南后,终止宫颈癌筛查的NCCN指南。 概述 宫颈细胞学筛查已被证明可以减少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增加宫颈癌的治愈率。1-4尽管如此,2013年美国约有12340名妇女被检出患有宫颈癌,其中4030人死亡。高危人群包括没有医疗保健者和那些来自无宫颈癌常规筛查国家的移民妇女。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如HPV16和HPV18,约占宫颈癌的70%。6-10然而,女性中大多数HPV16或18型不是持续感染,尤其是年轻女性(年龄<30岁)。11-13宫颈癌的其他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分娩、使用避孕药、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性病史和慢性免疫抑制。鳞癌约占宫颈癌的80%,腺癌约占20%。10 宫颈细胞学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如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s)。在选择宫颈细胞学筛查病人时,使用DNA检测HPV高危亚型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宫颈细胞学筛查技术包括宫颈液基细胞学或巴氏涂片,研究数据表明,这两种方法的效能相似。1,2这些技术被统称为宫颈细胞学。在美国,现今大多数宫颈细胞学检测为液基细胞学。14与传统的巴氏检测相比,液基细胞学的优点包括(1)可以用同一标本检测HPV,指联合检测(同时)或进一步检测(序贯);(2)结果比较容易判读。14同时检测HPV比单独检测宫颈细胞学更敏感,但特异性较低。15,16 NCCN宫颈癌筛查小组召开会议,更新NCCN指南,他们决定采纳其他机构的指南,以避免将来的大量重复工作。1,17因此,2013年7月,NCCN专家组在审查并核实这些来自由美国癌症协会(ACS)、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SCP)达成共识的指南后,终止宫颈癌筛查的NCCN指南。1,17筛查指南包括工作组对证据的系统回顾和引用,侧重于制定最佳的筛查策略,以权衡筛查的利弊。为处理异常筛查结果而修改的指南包括使用新筛查指南、彻底审查证据(包括审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统计学家Kaiser Permanente对北加州统计的数据库中证据的权重、风险或预后的概述),和取得共识的发

宫颈癌怎么检查出来,5种方式参考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虽然近些年,宫颈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也要做好防范工作,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确诊宫颈癌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应在宫颈转化区取材。 2、宫颈碘试验 正常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碘溶液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糖原,可能有病变。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3、阴道镜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Ⅲ级以上、TBS分类为鳞状上皮内瘤变,均应在阴道镜观察下选择可疑癌变区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4、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为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依据。所取组织应包括间质及邻近正常组织。宫颈刮片阳性,但宫颈光滑或宫颈活检阴性,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5、宫颈锥切术 适用于宫颈刮片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者;或宫颈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需排除浸润癌者。可采用冷刀切除、环形电切除或冷凝电刀切除。 患上宫颈癌患者也不要认为就是被判了死刑,宫颈癌虽然比较难治,但是并不是不治之症,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治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治疗宫颈癌的方法主要西医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其中中医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适用于各个阶段,防止复发和转移,减少手术、放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整体疗效。单独作用于晚期患者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宫颈癌检查方法的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宫颈癌方面的知识,做好预防工作,积极段炼身体,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对于患上宫颈癌的患者也要积极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

宫颈癌筛查方法及应用现状

宫颈癌筛查方法及应用现状 发表时间:2019-06-12T11:01:16.8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作者:邱春利 [导读] 在临床筛查宫颈癌的过程中,要规避采用单一筛查方法,要尽量探索多种筛查方法的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有效性。 自贡市自流井区妇幼保健院四川自贡 643000 宫颈癌为女性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也是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宫颈癌的病因与自然病程已经明确,且干预措施有效性明显,特别是宫颈癌预防性疫苗得到了普遍应用,为预防宫颈癌提供了必要帮助。虽然宫颈癌疫苗已经普及,但筛查方法始终是宫颈癌前病变与早期宫颈癌诊疗的主要方法。那么,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主要有哪些?其应用现状如何?怎样有效预防宫颈癌呢? 1 宫颈细胞学筛查方法与应用 在早期筛查宫颈癌方面,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宫颈细胞学检查。最初,选择使用宫颈涂片细胞学的方法对宫颈癌进行检查与筛查。在刮取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位细胞后,将其制作成涂片,并在染色的处理下,即可对细胞变异情况进行观察,以确保可以尽早对宫颈病变进行发现。但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学的检查方法很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涂片诊断技术、取材与制片技术等多个方面,所以也很容易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在长期实践研究中,标本制作已经逐渐发展成薄层液基细胞学,实现了机器设备自动制片的目的。另外,阅片的方式也明显改善,在对细胞学自动图像分析仪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借助计算机即可自动阅片并初筛玻片,保证细胞学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异常病例中,使得筛查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较之于巴氏涂片,选择使用液基细胞学可有效提高检出宫颈病变几率。这种普通的初筛检查方法,在细胞学诊断中,也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宫颈上皮的内病变低估,甚至会过度诊断反应性改变。而且,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的应用,需具备较丰富的经验技术工作人员与先进医疗设备,直接提高了成本与技术的支出,因而适用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 2 HPV-DNA检测筛查方法与应用 HPV检测方法,即人乳头状病毒检测,方法相对较多。其中,细胞学方法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并不高,而斑点印迹方法放射性特征明显。对于原位杂交方法,敏感性更高,且可以对蜡块包埋组织内部进行检测,并了解人乳头状病毒的状况,然而检测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针对核酶印迹原位杂交方法来讲,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操作相对复杂,无法实现大规模地运用。而杂交捕获的方法则相对成熟,主要是扩大核酸信号以后,借助化学发光信号完成检测工作。此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程度,且阴性预测数值高,能够实现定量检测的目的,操作简单且没有放射性,备受认同。通过对杂交捕获的运用,能够对宫颈癌发病风险做出判断,而且为治疗宫颈病变后的随访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帮助。然而,此检测方法的投入较高,甚至会发生交叉反应,因而一般常见于经济发达区域。 3 肉眼观察筛查方法与应用 所谓的肉眼观察,具体指的就是将醋酸亦或是碘涂抹在宫颈表面并开展试验,在不运用放大装置的基础上,使用普通的光源肉眼,对宫颈上皮染色反应进行观察,并对宫颈病变做出客观地诊断。此筛查方法的主观性明显且敏感性不高,所以临床诊断的价值不明显。 4 阴道镜筛查方法与应用 对于阴道镜来讲,即带有强光源的低倍显微镜,而主要的放大倍数处于4-40范围内,可对宫颈表面的血管与上皮形态结构进行直观性地观察。如果细胞学检查出现异常亦或是临床结果可疑,应接受阴道镜检查,并在必要的指导之下接受定位活检。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癌病变方面发挥着辅助性作用,能够对难以使用肉眼发现的宫颈病变进行鉴别,且活检的准确程度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使得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结果发生率下降,患者无需承受痛苦且不存在交叉性感染,能够及时拍片,并对有价值资料信息进行保存,为临床会诊与科研提供必要帮助。较之于单纯细胞学的检查,对阴道镜筛查方法的应用,使得早期宫颈癌诊断几率明显提高,假阴性结果减少,有效弥补细胞学检查缺陷,为尽早发现并治疗宫颈癌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阴道镜筛查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即无法对颈管内部的病变进行观察,而且此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医生识别阴道镜图像能力会对阴道镜的诊断结果准确程度产生直接影响,要想掌握这一技术,就一定要接受专业化培训与教育。 5 宫颈活检筛查方法与应用 很多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宫颈癌与宫颈癌前病变的过程中,一般要结合宫颈活检病理的结果做出最终判断。通常,宫颈活检的适用范围就是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和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两方面。针对阴道镜或者是肉眼所选择的可疑部位展开活检工作,能够使临床诊断的准确几率明显提高。如果是单纯点的活检,很难对宫颈浸润癌进行排除,若仅在阴道镜下诊断多点活检,很容易出现诊断结果过低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漏诊浸润癌的情况。在选用宫颈活检对高级别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严重病变可能性做出综合分析与考虑,通过对宫颈锥形切除手术的运用,可以对宫颈活检的缺陷加以弥补,尽可能优化诊断宫颈病变的几率,对手术的范围加以确定。另外,如果细胞学呈阳性而活检呈阴性的情况下,则需要开展细胞学随访,亦或是重复开展宫颈活检以后,对颈管进行搔刮处理,以对颈管内部的状况加以了解,降低漏诊发生率。 6 宫颈管搔刮术筛查方法与应用 若宫颈细胞学呈阳性,阴道镜检查结果呈阴性,根据提示结果发现为腺上皮病变,亦或是阴道镜检查后结果提示不满意,患者则需要接受宫颈管搔刮手术,进而对宫颈管的内部状况加以了解。 7 宫颈锥形切除术筛查方法与应用 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即将宫颈鳞柱状上皮转化区域与周边部分宫颈管组织同时切除处理,为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明确措施。这种筛查方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可对宫颈癌的早期病变分级做出诊断,有效规避开腹盲目而对临床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可以应用在有生育要求且具备随访条件的宫颈癌患者中。若接受若干细胞学筛查后结果呈阳性,而宫颈活检结果为阴性,则要接受宫颈锥切手术治疗。此手术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即激光锥切手术、冷刀锥切手术、宫颈电环切除手术三种。其中,冷到锥切水会严重影响患者妊娠,而宫颈电环切除手术的影响最小。若以,如果宫颈病变患者有生育要求,应以宫颈电环切除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由此可见,当前在宫颈癌筛查工作中,方法诸多且各具优势,应用效果也逐渐增强。所以,在临床筛查宫颈癌的过程中,要规避采用单一筛查方法,要尽量探索多种筛查方法的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有效性。

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 重庆高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邓兴书400039 一、概况 子宫颈癌(cervial cancer)是威胁妇女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宫颈癌在女性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位。全球每年宫颈癌新增病例50万人,其中8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增病例13.15万人,占世界发病人数的1/3。近年来,宫颈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三大突破:①病因明确,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②宫颈癌筛查、早诊早治方法取得重大进展;③HPV预防性疫苗成功上市。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关健,而且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最佳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筛查的结果有目共睹。在发达国家由于开展了子宫颈癌普遍筛查,死亡率下降了50%;而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估计有95%的妇女未进行宫颈癌筛查。因此,新增宫颈癌78%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发现时多数已经是晚期。所以,在我国开展子宫颈癌筛查十分重要。 二、筛查方法及评价 1、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方法。1941年George Papanicolaon首先采用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称为巴氏涂片。过去50年里,巴氏涂片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至今在我国许多基层医疗单位仍然在使用此方法筛查子宫颈癌。通过在宫颈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刮取细胞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可以观察细胞变异,达到早期发现宫颈癌变的目的。由于细胞学检查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取材、制片技术、涂片诊断技术等不可避免导致假阴性出现,甚至有时高达50%。巴氏涂片报告系统已经不适应现代医疗服务的需要。人们已在如何提高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方面作了很大的尝试,标本的制作由手工涂片发展到薄层液基细胞学——机器设备自动制片;阅片方法也有很大的改进,细胞学自动图像分析仪通过计算机对玻片进行自动阅片初筛,从而大大提了准确性。与巴氏涂片相比较,液基细胞学检出率提高了18%-75%,同时标本满意度提高了58%。②-⑤Thinprep(TCT)和Autocytoprep (细胞学全自动阅片系统)两种液基细胞学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获美国FDA认证,被批准用于替代传统巴氏涂片作为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中国中科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在山西省襄垣县大规模宫颈癌筛查,采用TCT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和94%,另一项近9000人的筛查中,应用Autocytoprep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和81.2%。⑥⑦ 液基细胞学设备昂贵,费用高,在我国大城市机会性筛查中已广泛应用,然而,在经济条件差和广大农村地区无疑受到极大的局限。 2、HPV-DNA检测新技术(HC2,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 目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有细胞学、斑点印迹法、核酸印迹原位杂交法、原位杂交法(ISH)、Southern杂交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杂交捕获法(HC)等。细胞学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斑点印迹法具有放射性,核酸印迹原位杂交法灵敏度高,但操作复杂,不宜大规模临床应用;原位杂交法灵敏度高,可在蜡块包埋组织内检测HPV,但检测范围受限;杂交捕获是临床使用最多最成熟的一种HPV检测技术,其把核酸信号扩大后利用化学发光信号来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高,可定量检测,无放射性,易使用,重复性好。美国Digene公司研发的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技术,是目前美国FDA 唯一认证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将HC2作为宫颈癌筛查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具有以下优势:①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②仪器高度自动化,操作简单,易于培训;③诊断标准化,以RLU/PC(相对光单位/标准阳性对照)≥1.0pg/ml为阳性,结果客观可靠,重复性好;④对宫颈病变(≥CINⅡ)的灵敏度达95%以上,宫颈癌几乎100%阳性;阴性预测值99.9%; ⑤浓缩高风险人群,预测发病风险,决定筛查间隔。HC2能有效判断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对

2012第2版NCCN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

2012第2版NCCN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 吴妙芳、谢玲玲、李晶、林仲秋 2012年5月,NCCN对宫颈癌筛查指南进行了更新。现对新指南进行简要介绍和解读。 一、主要更新内容 1、强调宫颈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21岁。应避免对年龄<21岁的女性进行筛查,因为这些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很低,即使发生癌变,21岁后筛查发现早期病变的可能性也很高;过早筛查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有些治疗甚至是有害的,会使早产的风险增加。如果已经对年龄<21岁女性进行了筛查并发现了异常,患者应转诊至有经验的阴道镜医生处理。 2、新增了原位腺癌(adnocarcinoma in situ, AIS)的处理方法。 3、对于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单独HPV阳性的女性,新版指南更新了后续处理方法,指出这些患者可做HPV16或HPV16/18基因型分型检测(1级证据)。 4、对于HPV阴性、细胞学阴性或为ASC-US的女性,推荐每3-5年进行一次筛查。 5、不推荐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单独使用HPV检测进行筛查。在21-29岁女性,推荐只用细胞学筛查,不加用HPV检测。 6、突出了HPV16和HPV18型的重要性,只要出现HPV16(+)或HPV16/18(+)就是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指征。 7、对于原位腺癌或浸润性腺癌,进行诊断性切除术时首选冷刀切除术(cold knife cornization, CKC)。但如果医生能够保证电环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达到足够的切除范围,也可选择LEEP。 8、增加的其他内容详见下述。 二、概述 年龄推荐筛查方法筛查结果的处理备注 <21不进行筛查不适合进行HPV 检测,ASC-US者 也不使用HPV检

宫颈癌筛查临床指南

宫颈癌筛查临床指南 2014 年在美国预计有12000 个宫颈癌新发病例,因宫颈癌死亡4000 例。年龄小于50 岁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最高,在西班牙裔和黑人女性中更为普遍。诊断出患有宫颈癌的女性有50% 从未接受过筛查,另外有10%在确诊前 5 年未进行筛查。 数十年来,宫颈癌筛查系通过在宫颈上皮移行带取细胞进行的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检查)。最近,HPV 检查也成为筛查方法的一部分,HPV 是与大多数宫颈癌发生有关的病原体。 在2014 年12 月 3 日出版的JAMA 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妇产科医生 协会(ACOG) 制定的宫颈癌筛查指南。 推荐意见要点: 宫颈癌筛查应从21 岁开始,之前不论是否有性行为或是否为风险人群均不筛查。 21-29 岁女性,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30-65 岁女性,每五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检查,或每三年进行细胞学检查作为替代筛查方法。 宫颈癌高危女性须增加筛查频率(HIV 感染、免疫功能不全、子宫暴露于己烯雌酚或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CIN3 或癌变)。 如筛查阴性结果明显并且没有CIN2 级或以上的病变,年龄超过65 岁的女性可停止筛查(此前10 年的最近 5 年间,连续 3 次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或连续 2 次联合检查结果阴性)。

宫颈细胞可经由液体或传统的宫颈涂片收集。 单独的HPV 检查不可作为筛查结果。 如联合检查的结果出现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细胞学结果及HPV 阴性,仍按年龄继续常规筛查。 如联合检查的结果出现阴性细胞学结果和阳性HPV 结果,则应在12 个月内再次进行联合检查或进行HPV 基因型特殊检查。 不论女性是否注射了HPV 疫苗,筛查推荐意见一致。 指南的源特征 宫颈癌筛查指南由ACOG 发布,后者是一个非公立性非营利的志愿组织,有55000 医生会员。由妇产科医生组成的两个临床评审小组参与了这一指南的制订,最终版本由ACOG 的执委会审查并批准。本指南与美国癌症学会/ 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学会/ 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CS/ ASCCP/ ASCP)以及美国联邦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的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在同一年度发布。 循证基础 ACOG 审查了1990 年1 月至2012 年3 月发表的有关文献。优先选取原创性研究文章的同时,也纳入综述、评论和前期的指南。由于研究有限,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机构的模型研究为确定筛查的起止年龄和筛查的时间间隔提供了依据。21 岁以前开始筛查或65 岁以后继续筛查,或筛查频率小于 3 年或 5 年一次,对于接受了足够筛查的人群来说对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 —HPV基因分型检测 一、概述: 宫颈癌是目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范围统计,在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占10% ,每年有471,000例新发病例以及215,000例死亡病例,近年来,宫颈癌患病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现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大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乳头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HPV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年轻性活跃的女性HPV感染率非常高,子宫颈至少感染一种HPV的终生累积机会非常高,可达70-80%。HPV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危及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宫颈癌筛查的首要检测是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测,其中HPV 检测主要是去确定筛查对象目前是否感染了HPV病毒,特别是高危型HPV病毒,从而分流高危人群即HPV阳性患者和普通人群,此外也是治疗前后判断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的临床指标。细胞学检测主要是检测由于长期感染了高危HPV病毒而导致的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相比细胞学检测,HPV检测有无法比拟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大量数据显示,普通女性的HPV阳性率在12%左右,门诊人群的阳性率在20%左右,而细胞学检测阳性率仅为3%左右。因此,在宫颈

癌早期就筛查和治疗过程,HPV检测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 二、宫颈癌筛查的进展及意义: 近年来,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经清楚,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illoma virus, HPV),可以引起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因而加强防治和监控HPV 的感染状态已成为预防和诊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 2004年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推出宫颈癌筛查指南: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其中高危型HPV检测是筛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对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高危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治疗和追踪随访,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低危型HPV检测对于普通性病、皮肤病的诊断、治疗以及交叉感染的预防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可快速、准确检测人临床样本中23种HPV病毒亚型,包括5种低危型(6、11、42、43和44)和18种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MM4)。该系统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分析通量最大的检测系统,对于HPV的临床诊断、药物疗效的观察及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可广泛用于临床高效诊断和女性体验以及普通性病的临床检测,具有高效低成本、适于人群筛查的优点,该法已得到临床广泛的认可,用于宫颈癌的普查与复查及部分普通性病的检测。目前,全国各地区三甲医院或妇科重点医院科室均引进了和大量

宫颈癌筛查指步骤、流程图

——中国两癌筛查学会推荐宫颈癌筛查步骤: 第一步: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 第二步:液基细胞学检测 第三部:阴道镜 +组织活检 宫颈癌筛查流程图: 一我离HPV有多远?

HPV,又称为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元凶。90%以上宫颈癌由十几种高危型HPV病毒引起,其中最为危险的是HPV16型和18型。 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 有% 女性感染一种或多种HPV病毒。而感染了高危型的则占15.2%。 HPV通过密切的皮肤接触感染。80%感染者可以用1-2年的时间,通过机体的免疫能力将其清除。不能清除而持续感染者,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怎样发现HPV感染? 可以在宫颈癌的筛查的过程中,由医生用小刷子在宫颈上采取细胞,测定HPV病毒的存在。一种检查是HPV分型,可以检测出20余种HPV高危型和两种低危型。另一种检查可以检测最常见13种高危型HPV的病毒感染量。 HPV检测通常是与细胞学筛查(TCT)同时进行的。 三发现了HPV感染我怎么办? 如果单纯高危型HPV感染(非16型和18型),没有TCT异常,可以观察6-12个月,然后复查HPV和细胞学筛查(TCT)。 如果感染了最危险的HPV16型和18型,应当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看看有没有癌前病变。 如果感染了HPV高危型,同时TCT也不正常,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看看有没有癌前病变。 如过没有检测到HPV,但是TCT结果显示低度病变(LSIL),或者更严重的TCT异常,也应该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及时发现可能的高度癌前病变。 TCT和HPV,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这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三阶梯诊断程序。 四发现了HPV感染,我距离癌有多远? 很多人发现了HPV感染,变得非常恐慌,以至于寝食不安。实际上80%以上的HPV病毒可以经过1-2年被机体清除掉。一年清除不掉的,或者是清除掉了以后又反复感染的,或者感染了HPV16型或18型的,应该给予特别的警惕,需要阴道镜下的宫颈多点活检。 五感染了HPV病毒,需要怎样治疗? 目前对HPV感染无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可以治疗。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癌前病变也可以治疗。通过治疗这些病变,HPV病毒会随之而去,这就是所谓的“治病即治毒”。 由HPV引起的宫颈癌前病变,随其严重的程度,依次为CIN1, CIN2, CIN3,宫颈原位癌。 CIN1可以观察,也可以用宫颈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激光,电灼,冷冻)。CIN2和CIN3可以做LEEP(环形电切),或手术锥切(电刀锥切、激光锥切、冷刀锥切)。 由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的湿疣可以用物理或药物治疗。 六我怎样预防HPV感染? l 避免与HPV感染者进行密切的皮肤粘膜接触,是最可靠的方法。

2020美国癌症协会ACS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

2020美国癌症协会ACS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是女性的第四大恶性肿瘤。近日,美国癌症协会(ACS)继2012年之后再次更新了宫颈癌筛查指南,发表在神刊CA Cancer J Clin上,医脉通将主要更新内容整理如下: 指南更新推荐 1. ACS建议25岁时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并且在65岁之前每5年进行一次人乳头瘤病毒(HPV)初筛(首选)。如果HPV初筛不能进行,那么建议25-65岁的个体每5年进行一次HPV/细胞学联合检测或每3年单独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 注:联合检测或单独细胞学检查被列为宫颈癌筛查可选项,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通过FDA批准的试剂进行HPV初筛可能受限。一旦完成过渡,将来的指南将不再推荐单独使用细胞学检查或联合检测来筛查宫颈癌。 根据美国的调查显示,年龄在20-24岁和25-29岁之间的女性大约有1,100万。20-24岁女性的子宫颈癌总负担相对较小,在该年龄组中新诊断的病例约为0.8%,而在25-29岁女性中则为4%。约0.5%的

宫颈癌死亡可归因于20-24岁女性,而3%的死亡可归因于25-29岁的女性。 美国2012~2016年按诊断年龄划分的宫颈癌病例分布

美国2012~2016年按诊断年龄划分的宫颈癌死亡分布 2. 年龄大于65岁、过去25年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病史、65岁之前10年宫颈癌筛查记录为阴性者,可停止所有形式的宫颈癌筛查。 ?既往筛查记录阴性定义为过去10年内连续2次HPV检测呈阴性,或者2次联合检测结果呈阴性,或者3次细胞学检查呈阴性,并且最近一次检测是在推荐的检测间隔时间内完成的。

宫颈癌筛查知识培训试卷

宫颈癌筛查知识培训试卷 姓名:工作单位:科室: 选择题:每题10分(可单选或多选) 1、宫颈癌普查,最常用的方法是() A.醋酸试验 B.碘试验 C.细胞学检查 D.阴道镜检查 E.宫颈活检 2、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有() A. 种族 B. 经济状况 C. 过早性生活 D. 地理环境 E. 多产 3、关于阴道镜,下面哪些是错误的:() A.性生活后出血是检查指证 B.在检查过程使用绿色滤镜有助于观察宫颈血管 C.妊娠期并不是阴道镜检查的禁忌症 D.在宫颈表面看到血管就是不正常了 4、关于转化区下面哪些是错误的:() A.宫颈的柱状上皮可被化生的鳞状上皮取代 B.转化区也称为鳞柱交界 C.绝经后妇女转化区经常位于宫颈管内 D.CIN通常发生在转化区 5、醋酸白色上皮可以出现在下面情况,除外:() A.CIN B.湿疣C.成熟的化生上皮D.炎症 6、以下指标是用于阴道镜的RCI评估,除外:() A.病灶的边界B.醋酸白色上皮的颜色 C.卫星病灶的出现D.血管 7、妊娠12周的32岁女性宫颈细胞学为HSIL,应如何处理:() A.在妊娠中晚期复查细胞学检查 B.行宫颈的阴道镜检查 C.行子宫颈LEEP或冷冻治疗 D.随访至分娩后6周 8、腺上皮内病变通常发生在以下部位:() A.宫颈转化区内 B.宫颈转化区外 C.阴道壁D.所有以上部位 9、关于腺上皮病变,以下的信息哪个是错误的:() A.腺上皮病变可发生跳跃变化,至领近的鳞状上皮病变 B.大部分的宫颈腺癌与HPV无关 C.标准的阴道镜术语没有包括腺上皮病变 D.腺上皮病变常与鳞状上皮病变并存 10、CIN3治疗最常用:() A.冷冻治疗 B.LEEP/Cone(锥切) C.激光消融 D.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筛查项目实施1方案

玛丽妇产医院拟配合妇联、计生委针对宫颈 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妇幼保健工作,早期发现和防治宫颈癌等危害广大农村妇女身体健康的主要疾患,我院决定在三.八来临之际在区妇联和计生委的支持下共同组织实施我区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关爱女性健康,天山区妇联、计生委联合玛丽妇产医院针对宫颈癌筛查大型公益活动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强化服务,全区人口计生队伍总动员,发挥计划生育宣传的网络作用,不断提高全区妇女的生活、生命、生育质量,玛丽妇产医院协助妇联,计生委进行生殖保健服务,向育龄群众宣传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优点,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认知程度。 三、原则及目标

(一)原则。认真执行卫生部《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和《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宫颈癌早诊早治工作,全力保障和维护全区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身体安全。 (一)目标:1、使全区适龄妇女预防宫颈癌健康教育覆盖率达80%以上,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2、建立我区宫颈癌筛查可疑病例诊断、重点疾病防治绿色通道,对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3、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农村妇女常见病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切实为农村妇女病筛查工作在我区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开展为户籍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掌握我区妇女健康状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宫颈癌、对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努力降低宫颈癌对妇女健康的威胁,提高广大妇女自我保障意识。 4、建立宫颈癌筛查可疑病例转诊、重点疾病防治绿色通道。 筛查人群:本区居住35-59岁妇女为宫颈癌免费筛查对象。 四、项目内容 1、宫颈癌筛查: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滴虫、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阴道清洁度)检查。 2、宫颈脱落细胞学巴氏检查(或液基细胞学检查) 包括取材、涂片、固定、巴氏染色以及采用TBS报告系统

女性宫颈癌筛查办法

女性宫颈癌筛查办法 【导读】目前,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当中宫颈癌的发病率牢牢占据在第二的位置,已经非常接近于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都会有2到3万的女性因遭受宫颈癌折磨而失去生命。更加严峻的是,宫颈癌的发病正在趋于年轻化。其实如果女性能坚持做宫颈癌筛查就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那女性宫颈癌筛查办法都有哪些呢? 女性宫颈癌筛查办法 梅艳芳是香港非常著名的歌影星,现在仍然有很多人都还记得梅艳芳。梅艳芳就是因宫颈癌而去世的,宫颈癌在短时间内就夺去了她的生命。但是宫颈癌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有效预防,可以在极早期通过一些简便方法就能轻松发现的癌症,这其中宫颈癌筛查起着重要作用。 有四个方法可以进行宫颈癌筛查,分别为阴道镜检查,病毒学检测,cct检查,tct检查,这几种宫颈癌筛查的方法当中,tct检查是用的最多的一种。tct检查是一种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女性如果出现了白带异常,腰骶部疼痛,或者是平常有下腹坠胀的感觉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症状很可能代表着宫颈正在求救,这是一种健康的红灯警示。 在出现这种症状之后,女性需要通过具体以及规范的检测来确定宫颈是否存在问题,所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做tct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体检对预防宫颈癌,早期筛查宫颈癌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合适 最近几年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几乎都会在早期被检出,已经不像过去只要发现是宫颈癌就已经是晚期所以现在宫颈癌晚期的患者也越来越少,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1/3的患者在发现宫颈癌后就已经出现了宫旁转移。但是宫颈癌作为目前为止最易被发现,筛查方法最可靠的一种肿瘤,如果能定期进行宫颈癌筛女性还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宫颈癌侵害的。 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合适应该先从哪个年龄开始做宫颈癌筛查何时说起。一般来说,21岁以下的女性不建议做宫颈癌筛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宫颈癌的发病率比较低,宫颈癌前病变也是比较少的,做宫颈癌筛查的意义不大,所以女性在21岁之后做宫颈癌筛查比较合适。但是如果女性在21岁之前就有过长时间的性生活,也可以考虑一下做宫颈癌筛查。 一般建议女性每年都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如果连续两年筛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可以将将筛查的频率改为每三年进行一次。如果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间隔的时间短一些为宜,依然应每年都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有必要做吗 有些女性认为自己非常年轻,而宫颈癌只在中老年的女性身上比较容易发生,所以觉得自己的年龄有优势不会得宫颈癌,因此也认为宫颈癌筛查似乎没有什么必要。 年轻女性的这种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在过去,宫颈癌确实好发

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是可怕的妇科疾病,为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筛查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妇科专家在此呼吁广大女性应提高意识,对宫颈疾病应做到早查、早诊,才能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都说女人如花,可是一旦宫颈疾病缠身,再娇艳的花朵也会黯然失色。 据介绍,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且年轻患者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有80%的患者被确诊时已发展为侵润癌(即可扩散,影响寿命)。有资料表明,早婚早育、有流产史、性病史、拥有多名性伴侣的女性,都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比只有一个性伴侣者高2—3倍以上。因此,年满18岁且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平均应该进行一次宫颈防癌检查。 早在1943年被誉为“现代细胞学之父”的Papanicolaou于发表了用阴道细胞涂片诊断宫颈癌的着名论文,建立了巴氏分级法,已延用了60多年。虽然该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取材的局限性、制片背景模糊不利观察等。Papanicolaou 的贡献是巨大的,巴氏涂片已成为宫颈细胞学的代名词,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医院仍在使用。上世纪末,美国两家公司研制出了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的自动装置,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投产。近几年,国内外对此方法又进行了进一步改进,使其更为简便。液基细胞取材广泛,细胞涂片分布均匀,背景清晰,染色层次分明,便于镜下观察,明显提高了阳性细胞的检出率,如果价格适宜有可能完全代替巴氏涂片。本方法可以观察上皮细胞,如宫颈鳞状细胞癌、颈管腺癌2例。本方法除观察上皮细胞外,还可检出滴虫、念珠菌、放线菌、单纯疱疹病毒、衣原体等。 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能在病变早期进行筛查,就能阻止癌变的发生、发展。筛查的重点,是在无自觉症状时期,发现癌前病变,在非癌时期及早进行临床诊治,从而预防、阻止癌变的发生。在TCT测试中,临床医师按通常方法用TCT专门的采样器用采集子宫颈细胞样本,然后不是将其直接涂在显微片上,而是将采集器置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这样就获得了几乎全部的细胞样本。患者的细胞样本瓶就这样被送往实验室,在那里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将样本分散并过滤,以减少血液、粘液及炎症组织的残迹,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薄薄的保存完好的细胞层,以备做进一步的显微检测和诊断。操作过程的不同决定了TCT测试阳性检测率的提升、不满意样本数量的减少。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诊治指南,将自本期开始连续刊登。1990年由原国家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编写了第一版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又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指南。本指南是由国内妇科肿瘤学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目前国内诊治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同讨论制定的第四版,其意义在于规范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我国妇科临床肿瘤医师的诊治水平。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的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有新增病例53万,约25万女性因宫颈癌死亡,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的80%。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癌发病率缓慢下降。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其他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指南不包括这些少见病理类型,但可以参照本指南。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国际上推荐采用最适合

的符合指南的方法诊治患者。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临床医师应灵活应用指南,不适用于本指南的情况下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1 分期 1.1 分期规则宫颈癌分期采用国际上统一使用的FIGO分期(见表1),其他分期作为参考。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与原有分期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1)取消了宫颈癌0期,即原位癌,将宫颈原位癌归为CINⅢ(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2)将宫颈癌ⅡA期根据宫颈病灶大小分为:直径≤4cm为ⅡA1期,直径>4cm为ⅡA2期。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为临床分期,2009年FIGO临床分期委员会再次强调分期原则:(1)需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查体,明确分期,有条件时最好在麻醉状态下行盆腔检查。(2)分期有分歧时以分期较早的为准。(3)分期以治疗前盆腔检查为准,治疗后和术后病理结果不能改变分期。(4)微小浸润癌的诊断必须根据宫颈锥切标本由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做出诊断。(5)输尿管梗阻和无功能肾(排除其他原因)应确定为ⅢB期。(6)分期以临床分期为主,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分期。 1.2 临床分期前检查宫颈癌治疗前分期很重要,应全面检查及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态,避免遗漏转移病灶,以下检查应作为常规:(1)宫颈活检。镜下浸润必要时行宫颈锥切及宫颈管刮术以明确组织病理诊断及病变范围。(2)妇科检查仍然是临床分期的主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