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现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猛,但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发展放缓,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其增长速度和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都有较严重的下滑趋势。文章通过国外和国内两方面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现状的原因,并通过总结归纳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对策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

1979-1998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加工贸易增长迅猛,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的年增长幅度在1986年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63.4%和64.7%。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所占比例和其出口所占比例在1998年达到最高的额度,分别是53.4%和56.9%。[1]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加工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1999-2008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发展的平稳阶段。在此期间,由于受到周边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增长缓慢,并且伴有小幅下降。加工贸易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年均增长幅度为23.4%和23.8%。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所占比例和其出口所占比重也下降到了45.4%和50.7%。

2009年至今,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严重下滑阶段。在此期间,由历年数据可知,2009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年均增长幅度下降到5.2%

和5.0%。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所占比例和其出口所占比例也下降到了32.5%和38.8%。

二、我国加工贸易增速放缓、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一)国外影响因素

1、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放缓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资源价格大幅上升,面对的贸易摩擦迅速增加,外资优惠政策和超国民待遇的取消等因素都造成外国商人在中国的投资增速的下降。同时,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等周边发展中国家于外商的劳动密集型产

业比我国更有优势。[2]

2、国外市场需求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两次转折均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有关。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

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对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没有造成的严重

的影响,但是,加工贸易的“微笑曲线”的经营方式,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直接影响其增长速度和其所占比例。

(二)国内影响因素

1、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剩余劳动力的不再充裕,

并且在通货膨胀,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等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劳动力的价格也在迅速增长,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这直接减少了我国本来就生存艰难的企业的利润,甚至导致企业的转产或者倒闭。

2、国家转型升级战略和相关政策的调整

国家相关部门降低甚至取消了钢材、材料等高污染化工材料和皮革、橡胶等高耗能的出口退税率,并且提高高新技术装备,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率。同时,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加工贸易的不利影响,降低经济对外资及外需的依赖,并由限制加工贸易对内销售变成鼓励对内销售。

3、加工贸易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低,品牌影响力弱,尤其是从事出口毛利率较低的附加值产业。[3]我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初衷是发挥人口优势,吸引国际投资,但是对国内产业的带动力较低。加工贸易的大多数企业生产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但是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三、针对加工贸易增速放缓、所占比重下降的对策

1、迎合发达国家经济改革的契机,有低端贸易向高端

贸易发展

部分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单单是简单的制造业回归和振

兴传统企业政策,而是新技术等高端产业的再工业化政策。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加工贸易产业的坚实基础和丰富配套的

优势,在发达国家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产品的技术水平,管理质量及品质保证,引导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2、借助区位优势及相关政策,统筹布局

随着东部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的逐渐下降,受到的不利因素也越来越多,而与其相反的资源丰富,要素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拥有了更多的发展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政府通过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的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并且制定适合中西部共同发展的方式,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成本优势,将我国的东中西三个方位的加工贸易产业有效结合,有效促进,有效发展。

3、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多元化,拓展加工贸易的外延生

产及服务。

通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主导型,在市场销售成本少,经营风险弱的优势下,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因此,鼓励和提倡本土各类表现优异的内资企业进行对外加工贸易,转变以外资为主要依靠的发展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营利水平及抗风险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的界限日趋模糊,加工贸易应与新型的生产制造业,服务贸易甚至是互联网贸易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加工贸易业。

4、创建新型管理体系,开放补偿机制。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加工贸易需要更加有效和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使得管理体系和加工贸易融入全球化进行完美契合。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方式,完善加工贸易的监管机制和便利内销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开放补偿机制是提高本土产业进入对外贸易产业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我国生产要素有效流动、经济转型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赵晓晨.《我国加工贸易“双降”的原因分析及其思考》.天津学术文库(中);2004年;330-337.

[2] 杨昌荣.《危机后转变贴牌加工贸易方式的探索》.港口经济;2010年;54-57.

[3] 张莉.《中国外贸低速增长的背后――2013年中国外贸述评及2014年展望》.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2月上;18-20.

作者简介:李佳敏,女,汉族,研究生,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