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兴趣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兴趣的培养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发顽强的学习精神,形成活跃的学习气氛,以达到学生想学、爱学、乐学的学习目的,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兴趣是不断地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经由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在这里我就兴趣形成中的三个阶段浅谈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做法:关键词:数学教学、有趣、乐趣、志趣
一、在有趣阶段对学生要有熟悉而又新颖的刺激,这是与这一阶段的特点紧密相联的
这阶段学生的兴趣与刺激物的外部特征相联系,具有直觉性和不稳定性。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学生所学的内容设计的新颖而有刺激。
1、运用教具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觉得新颖而有刺激。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一般都比较具体、形象,他们的注意力也往往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教师还应该在挖掘教材本身所含的快乐因素上下功夫,并巧妙运用直观教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例如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用一根细绳拴住一个小物体,用手握住细绳,不断地甩圆圈,让学生说说小物体转过的形状像什么。教师这样做,学生就觉得所学的内容很有趣,从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
《心理学》中讲到:“情感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是有所不同的,光靠讲授是不能奏效的,而要充分运用情景陶冶的手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在课的导入阶段可以这样设计:“有一天,小猴向猴妈妈要桃吃,猴妈妈把12个桃平均分成3份,分给小猴1份,小猴死活不同意,猴妈妈就把12个桃平均分成6份,分给小猴2份,这时小猴以为自己比原来多了1份,就高高兴兴地拿着桃子出去玩了。大家想想,小猴第一次与第二次分到的桃子是不是一样多?猴妈妈用什么巧妙的方法哄住小猴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利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一开始就觉得新鲜而又刺激,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3、巧用比喻使学生增强兴趣。
小学生的感知往往都是从兴趣出发的,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特点,有意设计一种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时钟的认识”时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把钟面上三根长短、粗细不同的指针比作身材不同的“三兄弟”在同一平面内散步、走、跑来说明时、分、秒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形象的比喻,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他们听得入神,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乐趣阶段要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后,学习就会很投入,就会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当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肯定,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一过程往往用在尝试练习阶段。
1、尝试成功,激发兴趣。
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经过艰苦的努力而获得成功。在教学让教师应该让学生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觉得学习能达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到兴趣盎然,可以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尝试成功的乐趣。比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的例题后,教师让学生做书中的尝试题,或者教师自己出一两道针对例题难易程度比较适中的题目,当学生顺利地完成以后,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加以肯定并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也更能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与更浓厚的兴趣。
2、及时评价,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进步更快,所以教师必须以喜悦愉快的情感,认真分析来自学生的信息,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评价学生要以表扬、鼓励的方式为主。当学生受到鼓励、表扬时,他们的兴趣就会更高,注意力就会更集中,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三、在志趣阶段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练习题的质与量之间的关系
到了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与个人的志向相结合,兴趣具有了自觉性、方向性,他们能在兴趣的调控下克服内外干扰而入迷地学习。这时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如果没有适当的量,学生就不可能进入入迷阶段,所学的知识就不可能得到强化。但如果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他们丧失已有的兴趣。因此,教师只有正确地处理好练习题的质与量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劲头更高,思维更活跃,达到的效果就更好。比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后,在对学生提升练习时,布置了如下作业题:1、五(1)班和五(2)级共为希望小学捐了2000元钱,五(1)班和五(2)班所捐的钱的比是3:2。他们两班各捐了多少元?2、小明藏书的本数与小强的比是5:4。小强藏书80本。小
明藏了多少本? 3、王老师存钱是李老师的1/3,王老师存了3万元。李老师存了多少元?(用多种方法解决)。上面3个题目中,第1题是已知两个数的总数及这两个数的比,分别求出两个数,这是一个基础题;第2题是已知两个数的比和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这是一个逆向思考的题目;第3题是利用对分率的不同理解,采取多种方法来解决的题目。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每个环节兴趣形成的不同特点,合理、灵活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