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自然地理学 —— 历史地貌学 ——历史气候学 ——历史地震、火山学 ——历史水文 ——…… ——历史政治地理 ——历史经济地理 ——历史文化地理 ——历史民族地理 ——历史城市地理 ——……
历史地理学—— ——历史人文地理学
☆历史自然地理学: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动物分布、植被变迁,湖泊水系演变,海岸 变化,地貌(沙漠)景观的推移,人地关系和 环境等。
☆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仅在于“复原” 过 去时代的地理景观,而且还必须探索其发展演变的 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 历史地理学更要探究历史时期人类群体为生活如 何组织空间这一现象,也就是“人地关系”,地理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归根到底在于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珍惜大自然, 人类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千万别忘记了大自然对 我们的一次次警告。
●《西域水道记》。
(清)徐松著,正文5卷,附录在2-5卷之后的水系地图,也是构成 《西域水道记》非常重要的内容。本书在详细记载个条河流情况的同时, 对于流域内政权的建置沿革、重要史实、典章制度、民族变迁、城邑村 庄、屯田游牧、名胜古迹等都有丰富的考证。 在敦煌学方面,如对敦煌的历史沿革和地理风貌÷莫高窟碑刻和洞 窟的考证与论述上,都已著先鞭。
●后人辑佚资料 。
《楚汉诸侯疆域表》(刘文淇) 《三国郡县表》(吴增仅) 《补三国疆域志》(洪亮吉) 《十六国疆域志》(洪亮吉) 《三国疆域表》(谢钟英) 《三国郡县表补正》(杨守敬) 《东晋疆域志》(洪亮吉) 《补梁疆域志》(洪齿奇之)等
●后人研究资料 。
《汉书地理志稽疑》(全祖望) 《新 注地理志》(钱土占) 《新 注地理志集释》(徐松) 《汉书地理志校本》(汪远孙) 《汉书地理志校注》(王绍兰) 《汉书地理志补注》(吴卓信) 《汉书地理志补校》(杨守敬)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毕沅) 《新校晋书地理志》(方恺) 《宋书州郡志校勘记》(成孺) 《魏书地形志校录》(温曰鉴) 《延昌地形志》(张穆) 《隋书地理志考证》(杨守敬) 《五代史地理考》(练恕) 《辽史地理志考》(李慎 )
● 《汉书·地理志》
《汉书 · 地理志》在沿革地理中简称汉志,至今仍在沿 用,其构成包括《尚书 · 禹贡》及《周礼·职方》,西汉郡 县统计资料及其注记,刘向《域分》和朱赣《风俗》三部 分。 第二部分列出西汉成帝元延(前12——前9年)、绥 和(前8——前7年)间103郡国、1587个县(实际上列出 1578个县,缺9个县),加之历史、地理内容都很丰富的 注记,毫无疑问,是《汉书 · 地理志》的主题部分。
☆关于自然地理方面的文献资料。
●正史关于河流水利中的有《河渠书》、《河渠志》、《沟 洫志》5部及《水经注》等。 《史记· 河渠书》 《汉书· 沟洫志》 《宋史· 河渠书》 《辽史· 河渠志》 《元史· 河渠志》
●《水经注》。
共40卷,作者郦道元,记载我国古代河流分布的情况,以及与山河 有关的人物史迹、传说谣谚、名胜异产等等,是一部富有史学和文学价 值的古地理文书。 从明代开始就有人研究《水经注》,遂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名之 曰“郦学”。 如: (明)朱谋玮笺《水经注笺》 (清)赵一清释《水经注释》(40卷,刊误12卷) (清)王先谦《合校水经注》 杨守敬纂疏、熊会贞参疏《水经注疏》 科学出版社1957年、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学:
沿革地理学研究历代王朝的更替、疆域的扩张与收缩、行政区划的变 迁、古今地名的更易和城市的兴衰、河流水道的变迁、民族的迁徙等。这 些都包括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之内。以前沿革地理学,曾一度代替了 历史地理学。实际上研究沿革地理只是历史地理学的起步而不是目的,更 不是历史地理学的最终目的。历史地理学的目的在于探讨同一地理环境在 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从而深刻理解当前这一研 究对象的形成和特点。因此,沿革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部分。
●《大唐西域记》。
共12卷,作者玄奘(602-664),是一部有关我国新疆和中亚、南 亚、西亚的重要历史文献。 本书叙述了138个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山川、物产、 气候、城邑、道路、风俗、文化、宗教、政治、经济,具有珍贵的史料 价值。
●《元和郡县志》。
是唐代地理志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古代总地志。编撰者 李吉甫(758-814)。 原名《元和郡县图志》,依据唐代元和年间的郡县,以当时10道47 节镇为篇,记有关内、河东、河北、山南各4卷,江南6卷,岭南5卷,剑 南3卷,陇右2卷,淮南1卷,河南道最多为7卷,合计40卷,另加目录2 卷。 每镇篇首有图,分镇记载府、州、县的户数、沿革,道里、贡赋、 古迹、物产、山川、城邑等。反映了唐代强盛的具体情节,其史料价值 超过了新旧唐书的地理志。 此书成书一千多年,历代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方志,基本上都继承了 它的编撰方法,其影响深远。
因此从事历史地理学问题的研究必须走出书斋,通过田 野观察,能够将文献所记与今日地理景观进行对比。
五、历史地理学的文献资料
☆以《禹贡》为代表的先秦地理文献。
《尚书· 禹贡》、《山海经》、《周礼· 职方》、 《吕氏春秋· 有始览》、《尔雅· 释地》。
●《尚书· 禹贡》。 全文1193字。被称为“古今地理志之祖”。以天然山脉、河流、海 岸作为划分州境的地理依据。详细记载了古代的政治制度,九州的划分, 山川的方位和脉络,物产分布,土壤性质等。 关于《禹贡》的考证专著有23种。所以1934年3月1日创刊了《禹贡》 半月刊,1936年5月成立了“禹贡学会”,从其英文译名来看,就是中 国历史地理学。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网站名为“禹贡网“。
顾颉刚、史念海 《中国疆域沿革史》
《 唐 代 历史 史念 地海 理 研 究 》
《 历 史 地 理 学侯 的仁 理之 论 与 实 践 》
《 中 国邹 历逸 史麟 人主 文编 地 理 》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目的
历史地理学是以探索历史时期自然环 境与人文活动的演变过程、规律和发展趋 向为研究目的,并以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参考资料和 有意义的建议为主要宗旨。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是历史学和地理学的 交叉、也必然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融合。
☆历史文献研究法。
☆野外考察和考古学成果的利用 。
☆地理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
☆历史文献研究法 历史地理学主要借助文献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上地理现 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很多地理现象是人 类生产活动形成的。如运河的开凿、都城的建置、疆域的形 成、政区的划分。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主要讲三个问题: ☆历史地理学的含义及其与其相关学科的关 系。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方法。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目的。
一、历史地理学的含义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的一切地理现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发生、发展规 律的科学。概括地说,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其内容为:
☆考古资料。 考古发掘报告、野外调查等。 ☆今人研究论著。如: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侯仁之《步芳集》、谭其骧《长水集》 史念海《河山集》、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 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 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 王恢《中国历史地理》 李恩军《中国历史地理学》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历史人文地理学:历史时期的国家疆域和 行政区划沿革,人口分布与移民,民族的分 布与迁移,工商业及其市场网络,水路交通 道路的开辟,城市的选址、形态和兴衰,各 个地区的开发过程,文化区域的形成和演变。
二、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学科上来说,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历史时期的 地理环境。然而,地理学较为发达的是:古地理学、现代地理学,对 于需要依靠大量文献资料才能作研究的历史地理学,却是个薄弱环节。 而历史地理学在中国,长期以来依附于历史学,古有沿革地理学,今 亦治历史学者多研历史地理学。目前在中国教育或学术部门的学科分 类法中,将历史地理学划入历史学科(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山海经》。
共18卷,,分为《山经》5卷(或称《五臧山经》)和海经13卷两大 类。是西汉刘秀(歆)校书时整理出来的一个本子。其作者据刘秀的说 法时大禹、伯益,此说一直沿袭至清代,但并不可靠。实际上不应出自 一人之手,也不是作于一时,大约成书于周秦之间。 《山海经》的经,并不是经典的“经”,而是经历的“经”。全书 31000多字,,记载了约10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对这些邦 国、山水的地理关系都做了一一交代。 不过,本书不论是内容或语言,都显得荒诞奇伟,作为历史资料来 运用,必须经过分析研究,即便是山脉、水道,也要祥加考证。
因此,必须具备历史学的基础训练,熟悉并能够系统收 集、阅读、整理、运用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并能运用历 史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分为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两大类。
☆野外考察和考古学成果的利用 。 是否重视野外考察是区别中国旧式传统的沿革地理与现 代历史地理学的标志。
研究历史地理借助的文献资料毕竟有限,有时必须借助 考古资料,才能解决所研究的历史地理问题,如研究唐长安 城、魏晋洛阳城的城市布局情况,没有考古发掘是不够的。 研究沙漠历史地理学,也必须依靠考古学的成果。
☆方志、总志。
●方志:指各省的通志、县志等记载地方性的志书,这些方 志是搞历史地理主要参考资料之一,利用方志必须注意一 个问题,一般修方志的人都喜欢附会古代,所以方志记事 越接近修志年代,记载的事实越可靠。 ●总志:指记载全国性的地理志书,最早的一部是《元和郡 县图志》,后又有《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 《元一统志》、《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从沿革地理的窠臼中渐渐脱离,不仅仅以历史学
的辅助学科立于学林之中,还成为从属于地理学的一部分,是新中国现 代地理学阔步前进和当年禹贡学会前辈齐心致力的结果。 下图为20世纪在北京出版发行的历史地理刊物
下图为20世纪在上海、西安广泛出版发行的历史地理刊物
四、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
古地理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以前的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之主要演变规律。 历史地理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类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地理变化。 现代地理学:研究现代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 三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即地理学,但三者在研究时间上是有区别的。
☆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
由于历史地理研究的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状况,与人类的历史活动息息相关,并需要借 助历史文献的记载,所以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因此历史地理学的性质,既是地理的,又与历史有密切 的联系。
☆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来看,它属于地理学研究 的范畴。 ☆从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凭借资料(历史文献)和研究时间主 要是人类历史时期看,又基本上与历史学相同。
三、历史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历史地理学是由历史学、地理学两个母体中孕育出的一门学科,因 此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历史地理学与相关学 科之关系:
☆正史中的《地理志》类及后人辑佚研究资料 。二十四史中
有《地理志》的共16部,无《地理志》的8部。加上《清史稿》、《新 元史》共18部。
●二十六史中关于自然地理的有5部: 《史记· 河渠书》《百度文库书· 沟洫志》 《宋史· 河渠书》《辽史· 河渠志》《元史· 河渠志》
● 二十六史中“地理志”类的有18部: 《汉书· 地理志》《续汉书· 郡国志》《晋书· 地理志》 《宋书· 州郡志》《南齐书· 州郡志》《魏书· 地形志》 《隋书· 地理志》《旧唐书· 地理志》《新唐书· 地理志》 《旧五代史· 郡县志》《新五代史· 职方考》 《宋史· 地理志》《辽史· 地理志》《金史· 地理志》 《元史· 地理志》 《明史· 地理志》 《清史稿· 地理志》 《新元史· 地理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