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及其洄游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及其洄游特点

求锦津1水产学院 A12资环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渔业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我国海域的现状,概述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大致分布及其洄游特点。

关键词:渔业资源;分布;洄游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Qiu Jinjin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ocean. China is rich in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Marine fishery of our country will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waters in our country, and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fishery resources;distribution;migratory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海洋渔业资源的国家之一,有海域面积354.7万平方公里。海洋渔业资源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食品,因此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进行生物经济理论分析和生产能力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此之前,必须了解我国渔业资源的分布情况,以针对性地对各个海域做出相应的策略。

一、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我国海域由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相连而成,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缺乏大洋寒流分布,均属太平洋西北部的陆缘海,但各海域的封闭程度不尽相同。4个海域中,除渤海内海属性较强、直接接受大洋暖流的注入量不够显著外,南海、东海和黄海的大洋暖流注入量均较充沛,且各海域均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虽然中国大陆架海域海洋渔业资源种类十分丰富,且近海区和外海区间存在着广泛的物种交流,但世界性的广布种分布却极为稀有,特别是渔业资源量大的动物种类,更是少见。据《中国渔业资源调查和区划》记载,我国海域游泳性渔业资源种类数约2700余种,其中鱼类1700余种、虾蟹等甲壳类900余种、头足类100余种,种类数由北向南呈逐渐递增趋势。

依据各资源种类的栖息分布水域属性特点,可将我国经济渔业资源划分为以下几个生态类型:

1、沿岸资源

沿岸资源主要栖息于20 m以浅的河口、港湾、岛礁、潮间带和浅海水域,其栖息环境长年受沿岸水控制,具盐度低、温度年变化大等特点。多数种类是土

1作者简介,求锦津(1994—),女,浙江绍兴人,本科在读,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著种,一般不作离岸长距离洄游。常见且渔获量较大的优质水产品种类主要有棘头梅童鱼、刀鲚、凤鲚、花鲈、叫姑鱼、褐鲳鲉、半滑舌鳎、黄鳍鲷、中国毛虾、脊尾白虾、短蛸等。

2、近海资源

近海资源主要栖息于20-120 m的沿岸水和外海高温高盐水之间海域,由于受不同水系和不同水团的影响,该类资源具对环境适应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多数种类具长距离集群性的产卵、索饵和越冬洄游习性。常见且渔获量较大的优质水产品种类主要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白姑鱼、海鳗、鲐鱼、蓝圆鲹、竹筴鱼、马鲛鱼、银鲳、黄鲫、多种对虾、三疣梭子蟹、曼氏无针乌贼等。

3、外海资源

外海资源主要栖息于120 m以深的大陆架斜坡附近的深海海域,其栖息环境长年受外海高温、高盐水控制,具高温高盐、且年变化小等特点,多数种类一般不具向岸长距离洄游习性。常见且渔获量较大的优质水产品种类主要有澳洲鲐、方头鱼、黄鲷、马面鲀、金线鱼、水珍鱼、大眼鲷等。

4、大洋性资源

大洋性资源主要栖息于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架斜坡外侧深海海域,多为暖水性中上层大洋种类,具有个体大、行动敏捷、游泳速度快、逐海流行动的特点,常见种类主要为金枪鱼、旗鱼、鸢乌贼等,但我国海域的捕捞量不大,且上市量极低。

二、我国海域渔业资源种类的洄游特点

洄游是多数渔业资源种类为保证其种群繁衍、摄食和避开不良环境条件而采取的主动性选择行为,一般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定向性长距离集群迁移特点,是多数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基本属性。根据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生理需求,通常多数渔业资源种类的周期性洄游由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夏)洄游三个过程构成,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其特定的洄游路线;但也一些地方资源种类的洄游习性并不明显,一般仅在其栖息地附近区域作短距离往返移动。

我国海域绝大部分渔业资源种类的产卵、索饵、越冬基本上是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部完成,一般不存在越海跨洋性洄游习性,其洄游规律基本自成体系。主要洄游类型可依据其迁移距离的长短,分为短距离移动资源、长距离洄游资源和跨域洄游资源三类。

1、短距离移动资源

该类资源多数为沿岸资源和外海深海资源,一般分布在沿岸水域、岛礁水域和大陆坡边缘底层水域。其洄游特点是距离不长,一般只在其栖息水域附近作往返移动。现以分布于我国近岸水域的梅童鱼为例说明。

我国海域的梅童鱼有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两种,均为沿岸性种类,洄游不甚明显,一般仅作东、西之间或深、浅海域之间的移动,产卵期黄渤海为5~7月,东海为4~6月,南海为3~5月。黑鳃梅童鱼主要分布在渤海近岸水域,其越冬场在38°00′N、119°00′-121°00′E周围海域。棘头梅童鱼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均有分布,其中黄海棘头梅童鱼主要分布山东和江苏近岸水域,其越冬场有两处,一处在石岛东南的35°00′-36°30′N、123°00′-124°00′E附近海域,另一处是在黄海南部的32°00′-34°00′N、123°00′-125°00′E附近海域;东海棘头梅童鱼的产卵、索饵和越冬行为均在拖网禁渔区线以内的浅水区完成,群体尤以河口、港湾一带最为集中;南海棘头梅童鱼主要分布在水深为40 m 以内的珠江口一带,群体尤以20 m以内的近岸水域为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