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哲学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的哲学思考
【摘要】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使他卓然于其他诗人之上。自然境界,是陶渊明的精神特质和核心,它既代表着陶渊明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他的实践理性精神和审美价值取向。他的思想中既有道家成分,又有儒家成分,还有他本人从生活中体会出的道理。陶渊明的诗,不论是哲理性,或者是抒情描写之作,常常透露着他特有的观察宇宙、人生的智慧,许多诗都可以看做以为哲人以诗的形式写成的哲学著作。他既谙熟老庄、孔子,又不限于重复老庄、孔子的思想;他既未违背魏晋时期思想界的主流,又不随波逐流;他来自有个人生活实践的独特的思考,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这就是陶渊明之所以为陶渊明的地方。
【关键词】陶渊明哲学思想自然生死态度人生抉择
陶渊明(369——427),名潜,字渊明、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死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世称陶靖节或陶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他的曾祖陶侃,曾有过煊赫的功名,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他的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曾经做过太守;他的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他出生的时候,家境每况愈下,甚至到了“箪瓢屡空”的贫困地步。虽然生活艰难,但他并不以为意,平生耽好儒家六经,又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始终崇尚自然、淡泊名利。出身名流却并非世族,祖上荣耀却家道衰落,加之身处东晋十六国的动乱时期,对他的人生道路、处事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自然”之道
陶渊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如何保持自然,也就是人如何才能不被异化。“自然”二字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这种“自然”不同于近代所谓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认为一切的人为不过是自扰,结果只能自受其害,只有“顺物自然”(《应帝王》),任其自然,天下才得以治,人生才得以安。陶渊明深受老庄这种无为思想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用“自然”一共四次: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感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形影神序》)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归去
来兮辞序》)
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首先,陶渊明所谓“自然”是来自老庄的哲学范畴,指的是一种自在的状态。他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地生存着。陶渊明说自己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矫”字语出《庄子·天下》:“以绳墨自矫”,郭象注:“矫,厉也。”成疏:“用仁义以绳墨,以勉励其志行也。”陶渊明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不受圣魔,只能依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保持自己本来的状态。
其次,陶渊明所谓“自然”,含有自由的意味。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应该这样理解。在樊笼里不得自然也不得自由,归园田居才复得自然复得自由。陶渊明的诗文中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界,而只有具体的山水、飞鸟、树木等自然景物。因此不能把“返自然”直接理解为返回大自然,但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返回山林田园,躬耕以谋生,而无求于世俗,才能真正得到“自然”,从而也就得到了自由。
再次,陶渊明以“自然”为美。这从他以赞赏的态度转述其外祖父孟嘉的话“渐近自然”可以看出。为什么“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呢?因为渐近自然。陶渊明转述的孟嘉的这句话拈出“自然”二字,比较明确地表达了“自然”是美的极致的意思。他既以“自然”为美,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当然也是这样的,他要的是自然的人生,自然的文学,也就是美的人生,美的文学。
最后,更重要的是陶渊明以“自然”化解人生的苦闷,以“自然”作为医治人生各种弊病的良药。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苦于人生之短暂,“影”苦于修名之难立,“神”认为他们的苦恼都源于不明“自然”之义,因而表现为“惜生”。如能辨明自然之义,就没有这些痛苦了。
陶渊明的诗文中用到“自然”这个词虽然只有四处,但表现自然之义的地方不止四处。如“万理自森著”(《形影神·神释》),“贞刚自有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四时自成岁”(《桃花源诗》)。这些诗句都是强调事物自身的质性,不依赖外力的自然而然的规律。
二、生死态度
陶渊明对生死的态度也很通达,如孙康宜所言:“实际上,很少有作家能象陶潜那样带着一份自觉意识和达观来关注现实和死亡。”《饮酒诗》十九中,诗人写到: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於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在生死问题上,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悦生而不恶死,主张及时地享受现世的欢乐,平静地对待死亡。陶渊明对当时普遍信奉的神仙、长生观念并不相信,如《连雨独饮》云:“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明显提出了质疑与否定。他也不相信生死轮回的封建观念,认为人死后是没有感觉、认识的。《饮酒诗》十九中,诗人写到:“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尘。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从中可见,陶渊明对死的看法比较从容、平静、超然,没有对死的恐惧。而另一方面,陶渊明也不恶生厌世,而是追求任性适意的生活,因而在生死的问题上并不极端,而是采取理性的态度。陶渊明的生死观的确立,意味着长期困扰、折磨魏晋士人的生死问题已经得到了解证,标志着魏晋士人在生死观上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境界。陶渊明之所以对生死的问题特别关注,除了汉魏时代战争频繁,人口减员严重的历史背景外,与其自身的经历也很有关系。陶渊明自幼多病,中年之后长期受店疾的折磨,几度面临死亡的威胁,而且他的父母、堂弟,程氏妹都英年早逝,这一切促使陶渊明对生死问题特别敏感。即使生死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