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教学设计与反思

苯酚教学设计与反思
苯酚教学设计与反思

苯酚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苯酚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差别将为以后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判定奠定好基础。

重点难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学会使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注重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理解,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水平,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

学法指导:首先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来得出苯酚的物理性质,在讲述苯酚的化学性质中的酸性时让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分析比较水平和创新水平。

教学手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四节苯酚

[讲述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试验来探索苯酚的性质。

讲述: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上和医药上经常使用。大家到手术室里常闻到一种气味,家庭的药皂中也可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一)、实验(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实验)

1、苯酚分子结构如何?它与醇类结构有和区别?

2、苯酚有那些物理性质?

3、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说明苯酚具有怎样的性质?

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

4、苯酚溶液分别与浓溴水及FeCl

3

5、苯酚分子中原子团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讨论

新课学习过程

师:请同学们边做实验一并看书总结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物理性质

1、色、态、味。

2、溶解性。

3、毒性(实行安全教育)。

[师设问]( 做实验二并看书后总结)

(1)苯酚的浑浊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何现象?

生:溶液由浑浊变澄清。

(2)根据上述现象请你预测苯酚可能具有怎样的性质?

生:酸性。

(3)苯酚为什么具有酸性?

(追问)物质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结构。

[过渡]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苯酚的分子结构。

[板书]二、苯酚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苯酚与醇类物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你认为苯酚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否相同?

生: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它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不完全相同的。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过渡:从实验二我们判断苯酚的水溶液具有酸性,那么苯酚的水溶液为什么显酸性呢?

师:引导、启发

生:讨论、归纳,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氢原子易电离,其水溶液呈酸性。

[板书]1.苯酚与NaOH溶液的反应

师:启发苯酚水溶液的酸性如何?你怎样用事实来证明它酸性的强弱呢?

生:激烈讨论(联系旧知识培养水平)

师: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大胆设想,不怕出错。

发生的简易装置)点突破:你能否用现有药品证明苯酚的酸性强弱(实验仪器中已放好:石蕊试液,CO

2

生:总结(1)在苯酚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不变色。

,有浑浊出现。

(2)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

[板书]2.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做实验三并看书总结)

师: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现象如何?

生:生成白色沉淀。

引导:苯和液溴与苯酚和浓溴水哪个反应更易发生?为什么?

师: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原子团之间也不例外。

生:总结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三个氢原子变活泼而易被取代。

[板书]3.苯酚和FeCl

溶液的反应(做实验四并看书)

3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后得出结论

师:现象如何?

生:无色变成紫色。

师:有何实际意义?

生:可用于鉴别和检验苯酚。

[板书]四、苯酚的用途(通过性质的学习及看书总结)

①.苯酚的稀水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②.苯酚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

③.苯酚也是很多医药(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及磺胺药等)、合成香料、染料的原料;

④.苯酚用于生产卤代酚类。能够制得除草剂;木材防腐剂;杀螨剂、皮革防腐剂和杀菌剂,抗

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石油产品添加剂。

考题:

、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除去苯中的苯酚

2、为什么乙醇和苯酚分子中都有羟基,苯酚具有酸性而乙醇的水溶液无酸性?

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发现:在苯酚分子中,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上的氢原子,促使它比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易电离;而羟基则反过来影响了与其相连的苯基上的氢原子,使邻、对位的氢原子更活泼,更容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从而充分说明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我们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反映”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作业:

教学反思:对苯酚的酸性与二氧化碳及碳酸氢根的酸性强弱比较是个难点,本节是苯酚学习的第一课时,所以不做多的讲解。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会在后面学习和练习中详细讲解。

苯酚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苯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苯酚是芳香烃的重要羟基衍生物,本节教材安排在苯和乙醇之后,想让学生认识到多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与制约。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还要注意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辩证关系。本节课在整个有机化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边的有机化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几种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实验,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3).通过与乙醇、水、苯的对比,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2、过程方法 (1).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 (3).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 (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珍视生存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 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以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五、课前准备 1. 试剂:苯酚晶体、苯酚稀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酸氢钠溶 液、浓溴水、蒸馏水、乙醇、苯、钠、稀盐酸、酚酞试液、石蕊试液、蒸 馏水等。 2. 用品:火柴、试管、玻璃棒、表面皿、角匙、胶头滴管等。六、教学设计

苯酚教案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苯酚)教案 汫洲中学江惠远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酸性、取代反应和显色反应。 理解乙醇和苯酚性质对比,苯酚和苯取代反应性质对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促进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的教学,树立辨证分析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方法论。 通过虎门硝烟视频,加深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探究实验,启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化学软件、ppt、化学物质模型 四、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演示实验与讲解三者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视频虎门硝烟 【提问】大家知道鸦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罂粟碱和吗啡 【展示】吗啡的酚结构上用长方形标注 【讲解】像这样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板书】苯酚 一、苯酚的结构

【展示】苯酚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练习】请根据模型写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板书】 1.分子式:C 6H 6 O 2.结构简式: 分析酚和醇的结构特点不同。掌握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式。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实验录相演示】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苯酚晶粒,再加一些水,振荡,观察试管中的现象,然后加热试管里的物质。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讲述】苯酚的毒性,沾到皮肤的处理方法。 【展示】总结前面的探究实验现象。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结构分析】由醇、苯分析引入苯酚结构,苯酚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决定。 【板书】化学性质:1.苯酚的酸性 【实验录相演示】苯酚俗名石炭酸,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苯酚显酸性呢?甲乙丙的方案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板书】 【思考】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说明了什么? 酚羟基中的氢原子比醇羟基的氢活泼。苯环的影响 【设问】苯酚和乙醇均为烃的羟基衍生物,为什么性质确不同? 分析、对比苯酚和乙醇的性质不同,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寻找原因,初步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过渡】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的氢原子部分电离出来,

苯酚教学反思

篇一:苯酚教学反思关于苯酚的知识是烃的衍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实验能力是化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本节实验内容在烃的含氧衍生物中是最多的,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优势,所以将本节课设计成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现代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采用探究教学模式,意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酚类的定义;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②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特点,推出苯酚应具有的性质;分析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推出苯酚易发生取代反应,培养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培养唯物主义的思维观点和思维方法;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教学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有机官能团的相互影响(一)教学的成功之处1、本节课的以实验探究为手段,不但进行了教材安排的实验,还补充了3个对比实验,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处处铺垫,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符合思维逻辑,符合认知规律。课堂教学引入素材来自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2、通过设计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堂我不断的设计情境,学生的思维也不断的一次次的得到升华,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与积极思考问题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认真、积极,都能进行思考,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补充,互相启迪,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尽管问题是教师帮助提出来的但解决主要靠的是学生,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4、本节课设计的较特别的点是运用了很多对比方法,来认识物质,其优点一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再认识,其次也可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另外,更能使学生通过比较对结构决。篇二:苯酚教学反思苯酚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性质(尤其是与苯、乙醇的对比教学)上表现出的差异反映出结构差异的作用,对于今后学生分析有机物结构预测有机物的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体现有机物中结构与性质关系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也是一个给学生很好的辩证法教育的例证,同一物质内不同结构间会有相互的影响,亦即事物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基于这个考虑我把苯酚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这一科学学习方法从结构角度进行探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几个地方是我特别考虑,值得推广的:1、学习任务的引入,学习情景的创设方面我力图还原我们认识物质的本来程序。在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一陌生物质感兴趣时,我们会仔细研究有关它的文字说明,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实验或找寻实证证明或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阅读一块上海药皂的成分以及了解医院用的消毒药水来苏水来统领苯酚性质的教学,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结构上进行分析。这样的安排还有一个想法,是希望借此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多关注化学,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2、在教学中,物理性质的教学显得那么地不经意,比如,为了证实苯酚的酸性,我们要配溶液,就必须从试剂瓶中取出晶体,此时就可以观察它的物理性质了,因为要溶解成溶液,而常温下苯酚溶解情况不佳,就考虑加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苯酚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苯酚的教学设计 玉环县楚门中学张礼聪 1.教学设计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初步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那些试剂反应及反应发生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想和预测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从学生分析苯酚的结构出发,回忆和比较苯、醇的性质,讨论分析,猜想和预测苯酚性质,再通过学生“活动探究”方式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设计思路如图1: 图1 酚教学设计思路 2.教材分析 2.1课标教学要求分析 新课标《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从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上看,“更多的是从如何研究一类化合物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更多地需要从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上的区别去认识其性质和应用的区别,更多地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提出了“通过对典型代表物——苯酚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认识,上升到对酚类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课标教学要求。 2.2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有机化学基础》酚的内容是以苯酚为典型代表,认识酚类物质的主要结构特征(苯环与羟基)和性质;以苯酚为研究对象,探索酚羟基和苯基官能团的性质及基团间相互影响。具体的教学主干内容归纳为图1: 3.学情分析 本课时内容安排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专题4,是学生在《化学2》有机化合物和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基础上,对新一类化合物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在前一课时醇的学习后,已学会醇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醇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4.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能认出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能描述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溶解性情况及原因;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性质差异,能书写酚羟基弱酸性的相关常见方程式;能比较苯与苯酚中苯基的化学性质相似和差异,了解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知道苯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中国“三宝”酚漆的了解,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观,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通过实验前的讨论分析、猜想假设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苯酚和酚类物质的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

比赛活动教学反思

比赛活动教学反思 学校组织的新课标教学比赛活动已经结束。此次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享受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磨砺自己,提升自己!下面就对这次比赛作以下总结 第一,要精心的备课 选择好课题后,就要对本节课进行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教材的具体内容、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研究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1、在课程标准要求方面。新课程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化学的应用,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在具体的要求上,新课标要求“了解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因此本节课在内容上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注意对比醇羟基、酚羟基、羧基的结构差别,对比乙醇、苯酚、乙酸的性质差别;二是要注意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用变化的观点区思考问题;三是注意从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根据这些要求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教学难点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及酯化反应。

2、在教材的具体内容方面。首先应细读教材,包括书本的每一个例题和本节后面的练习题,研究例题和练习题的立意,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在研读了教材之后,要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编写学案,学案中设置部分有梯度的问题,达成水到渠成的目的。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完全达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这样做不仅避免了照本宣科带来的枯燥无味,而且使课堂充满了生机,通过上课发现这种做法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因此也是十分成功的。 3、在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方面。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苯酚、碳酸、乙酸酸性的强弱,同时对比醇羟基、酚羟基和羧基的氢原子电离的程度,进一步探究酯化反应机理,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是对有机反应特点的再认识。 4、在教法和学法方面。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以复习回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应用活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概括归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

苯酚--优质课教案

课题:苯酚 主讲人:高雪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写出苯酚结构、说出苯酚的物理性质、写出苯酚的化学反应。 能够举出鉴别苯酚的方法,了解苯酚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演示实验及视频能归纳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 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课堂实验激 发对化学的热爱和好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创设情境对比研究探究讨论归纳小结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给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花朵、水果、药物、饮品、日用品等。前两类物质具有芳香气味、后三类物质都出现了“酚”字样,再通过几种物质的结构式,引出酚的概念,并与醇的概念加以区别。 最简单的酚----苯酚 【新课】 1.苯酚的结构 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6H6O 2、苯酚的物理性质 ①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或久置会变为粉红色。(以图片形式展示) ②熔点较低。 ③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试管中放一药匙苯酚,加入2毫升水,振荡,观察其现象,放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冷却,再次观察现象) ④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⑤苯酚有毒,浓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思考:苯酚不小心沾到手上,如何处理?)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在空气中放置:

③遇高锰酸钾溶液: (2)弱酸性 实验: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氢氧化钠,再通入二氧化碳,观其现象。 (3)取代反应 ①和Na反应 思考:和同温度的乙醇比较,哪一种与Na反应更活泼?为什么? ②与溴水反应 思考:溴水为何要过量? 比较苯、苯酚与溴反应的异同? (4)显色反应 实验: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 现象:溶液立即变为紫色。 结论:在溶液中,苯酚与FeCl3反应,生成紫色、易溶于水的物质。 4、苯酚的用途 可用作防腐剂、消毒剂,生产染料、农药,用于合成酚醛树脂、合成香料、合成纤维等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苯酚 一.结构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弱酸性(四个化学方程式) 3. 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 4.显色反应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教学反思示范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教学反思 学校组织的新课标教学比赛活动已经结束。此次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享受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磨砺自己,提升自己!下面就对这次比赛作以下总结: 第一,要精心的备课 选择好课题后,就要对本节课进行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教材的具体内容、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研究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1、在课程标准要求方面。新课程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化学的应用,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在具体的要求上,新课标要求“了解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因此本节课在内容上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注意对比醇羟基、酚羟基、羧基的结构差别,对比乙醇、苯酚、乙酸的性质差别;二是要注意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用变化的观点区思考问题;三是注意从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根据这些要求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教学难点: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及酯化反应。 2、在教材的具体内容方面。首先应细读教材,包括书本的每一个例题和本节后面的练习题,研究例题和练习题的立意,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在研读了教材之后,要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编写学案,学案中设置部分有梯度的问题,达成水到渠成的目的。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完全达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这样做不仅避免了照本宣科带来的枯燥无味,而且使课堂充满了生机,通过上课发现这种做法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因此也是十分成功的。 3、在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方面。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苯酚、碳酸、乙酸酸性的强弱,同时对比醇羟基、酚羟基和羧基的氢原子电离的程度,进一步探究酯化反应机理,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是对有机反应特点的再认识。 4、在教法和学法方面。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以复习回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应用活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概括归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第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在充分分析了以上信息之后,就要动手设计学案和多媒体课件。在这里我借鉴前人的做法,以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和复杂性。考虑到课堂的生成性需要,并不要求把每一个细节都罗列在课件内,而是让课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得课件的实用性得到加强。因此,我在课件的设计上追求简练、明了。这样设计下来可见的内容和页数都得到精简,把更多想象的空间都交给了课堂,交给了师生的互动环节,使得整个课堂简练而不空洞,精准而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云南师大附中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纪中学云南大理671000 )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文所述“苯酚”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可分为四部分,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苯酚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差别将为以后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判定奠定好基础。 3.重点难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酚羟基和醇羟基在性质上的区别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教材的处理:采用“结构-性质一用途”的模式。以前面学习的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的特性”。分析苯酚与芳香醇及乙醇结构的不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同时演示这三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学生清楚的认识酚是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在讲化学性质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羟基是酚的官能团,也是醇的官能团,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但乙醇却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对比苯酚和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注意二者的反应条件的不同,让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法、迁移法、实验法、分析法等方法研究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争辩、交流的勇气;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 ?学情分析: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

苯酚优质课教案

望谟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节醇和酚(第二课时)授课人:胡宇时间:2017.3.16 三维目标知识与 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用途。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苯酚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 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内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引入] 从生活中的芝麻油(含芝麻酚)、百香果(含儿茶酚) 等酚的结构,对比醇的结构,引出酚的概念。 [得出苯酚的溶解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教师]电脑展示芝麻酚儿茶酚的结构 [教师] 醇的概念过渡到酚的概念(学习代表物:苯酚) 课堂练习:(见) 板书二、苯酚 1.物理性质 [学生] 阅读教材P52页,同学归纳回答苯酚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苯酚的分子结构,反问学生苯酚有什么结构特点?板书 2.苯酚的分子结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生活药品:苯酚软膏 (节选部分使用说明书) 【药物相互作用】 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结构引导学生归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1.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2.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如仍未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停止用药,用酒精 洗净。 根据说明书引导学生猜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教师] 由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可知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已被氧化,说 明它具有还原性。 板书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 讲解 ①与氧气反应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1】实验3-3 苯酚的酸性P53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交流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苯酚的教学设计

3.1.2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酚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3.体会苯酚结构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 4.了解苯酚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培养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 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培 养求实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展示几个分子结构,判断是醇还是酚,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苯酚 一、苯酚的物理性质 【探究一】苯酚的物理性质 实验一:取少量苯酚于试管中,观察色态后加入2ml蒸馏水,振荡 实验二:加热苯酚浊液。 实验三:取少量苯酚于试管中,加入2ml乙醇,振荡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描述现象,并得出结论: 【总结】苯酚的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放置时间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加热可增大其在 水中的溶解度。 注意:使用苯酚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二、苯酚的结构 【展示】苯和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分子式:C6H6O;结构式:略;结构简式: 【思考】所有原子均一定共面吗?(学生:不一定,至少12个原子共面,可能13个原子都共面) 【过渡】分析苯酚结构,联想乙醇和苯的性质,苯酚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重点学习。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探究二】苯酚是否具有酸性? 实验一: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二: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 实验三: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苯酚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苯酚显酸性。苯酚不能使指示剂褪色,说明酸性很弱。 【板书】1、苯酚的弱酸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苯酚和碳酸酸性的强弱比较 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师生互评。 【多媒体视频】观看多媒体视频:苯酚酸性和碳酸的比较,加深印象。 【总结并板书】酸性:盐酸> 碳酸 > 苯酚 > HCO3- 【表格对比】乙醇和苯酚结构性质的差异 【结论】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的氢原子部分电离出来,因此显示弱酸性。 【探究三】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演示实验】课本P54:实验3-4 【学生活动】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实验,观察,叙述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分析原因。 【讲解】实验说明,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浓溴水,既不需要加热,也不用催化剂,立即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强调三溴苯酚中三个溴原子的 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板书】2、苯环上取代反应

苯酚教学设计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苯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学生掌握苯酚性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教材的这一安排以及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可能。 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而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基相连)又为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将该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极佳。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探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苯酚中羟基和苯基性质的探讨(官能团共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二是苯基和羟基性质的相互影响的探讨(官能团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通过醇的学习,已学会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等。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苯酚的结构和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重要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苯酚的性质;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苯酚及酚类物质的学习及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工业中酚类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求实进取的品质。

《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教学设计 河北平山中学谷小平 设计理念:在诱思探究教学理念的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设计多个探究活动,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结论,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媒体设计:自制PowerPoint课件,插入一些与本课题内容有关材料。 学习目标: 1、认识苯酚的结构式,能够描述苯酚的的结构特点。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掌握苯酚的酸性、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能够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描述有关的实验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实验能力。通过体验不同的烃基对同一官能团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3、通过苯酚的用途,认识化学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投影: 19世纪末期,英国爱丁堡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发现在某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原来,这是从化工厂流出的石炭酸混杂在沟水里,石炭酸(即苯酚)是化工厂提炼煤焦油时排出的废弃物。李斯特用石炭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一系列用品进行了消毒,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立即减少了,由此,爱丁堡医院手术伤口感染率一度成为全世界外科医院中最低的。李斯特也成为全世界著名的外科医生。 提出问题:李斯特医生所用的石炭酸(即苯酚),其结构与性质如何呢? 二、诱导探究:酚类与醇类的区别 同学们先来看几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分析它们结构上的共性与不同。 (投影) CH3CH2OH 学生讨论后可总结出:它们的结构中都有相同的官能团―OH,但它们所连接的烃基不同。 依此给出酚的概念(并对比醇的概念): 酚—羟基跟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醇—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 苯酚是最简单的酚,其分子式为C 6H 6 O,结构式为或C6H5OH。 三、诱导探究:苯酚的性质 (一)提出假设阶段 投影: 分析苯酚的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及阅读材料,你预测苯酚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学生讨论、预测:从乙醇的角度考虑: 1、能与金属钠反应 2、能发生消去反应 从苯的角度考虑: 1、能与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2、能与H 2 发生加成反应 投影给出: 实验事实1:苯酚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事实2:苯酚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醇酚——酚》教学设计

《醇酚——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酚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且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苯酚具有弱酸性;学以致用,设计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案,学会对比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学法】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是苯的结构与性质,醇、甲苯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2、学生已有的能力状况 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3、学生的心理分析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同样

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节课的落脚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法选择启发引导法、探究对比法。 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迁移对比法。 【教学过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个五教学环节: 1:课堂引入 我为学生提供了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和贝克兰合成酚醛塑料的历史资料。 2: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学生自然对苯酚这种物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展示了苯酚,并认识物理性质和结构。 同时引出问题:苯酚和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二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呢? 3:苯酚的化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和重点突破的地方,要达到知识、能力、方法多重目标的实现。 (1)实验探究苯酚的弱酸性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知道苯酚具有弱酸性,如何证明苯酚具有酸性并检验苯酚的酸性强弱呢?通过讨论最后将认知冲突转化为三个问题,“苯酚能和NaOH反应吗?”“苯酚具有酸性吗?”“酸性强弱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课堂推进到了实验探究阶段。给出试剂,由学生分组探究。1、2组探究第一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苯酚、NaOH溶液、水3、4组探究第二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石蕊 试液、pH试纸5、6组探究第三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Na 2CO 3 溶液、苯酚浊液、 NaOH溶液、盐酸、大理石 一、二组两个方案:1、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2、向等量的苯酚浊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比较现象方案1不如方案2,方案2通过对比解决了苯酚是否溶于水的问题。 三、四组两个方案:1、使用pH试纸测量 2、使用石蕊试液 方案1可以测出为酸性,方案2石蕊不不变色,为什么?五六组的实验探究

苯酚教案

苯酚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2. 以苯酚为例,了解酚羟基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3. 了解酚类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实验、讲解、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过程:[板书] 第二节苯酚 [讲述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试验来探索苯酚的性质。 课前准备 1、创设情景,引出研究主题: (教师活动)讲述: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上和医药上经常使用。大家到手术室里常闻到一种气味,家庭的药皂中也可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学生活动)实验导入

2、师生互动,探究:(实验完毕后,请同学们收拾好药品、和仪器。)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请同学们看书自学。 读书提纲 1、苯酚分子结构如何?它与醇类结构有和区别? 2、苯酚有那些物理性质? 3、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说明苯酚具有怎样的性质? 4、苯酚溶液分别与浓溴水及FeCl 3 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 5、苯酚分子中原子团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二、苯酚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苯酚与醇类物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你认为苯酚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否相同? 生: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它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不完全相同的。 [板书]1 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苯酚的分子结构 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接所得到的化合物叫酚,要注意酚与醇的区别(如: (讲解):(前者属于酚类,后两者都属于醇类),苯酚是最简单的一种酚类物质,所以,苯酚通常简称为酚。苯酚俗称石炭酸,但它不属于羧酸类。 苯酚的分子式为C 6H 6 O,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苯环所在的平面上,苯 酚是一种极性分子。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露置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呈粉红色,因而应密封保存苯酚。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43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 ℃时,则能与水混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苯酚的毒性 (讲解):苯酚有毒,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不

《苯酚》教学反思

《苯酚》教学反思 《苯酚》教学反思 这节公开准备的太过匆忙,对于这节公开,我只给自己打个辛苦分60分。 一直有些惧怕苯酚,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从以前高中的时候就觉得苯酚挺难的,因此,今日也算是对自我的突破把。 程的设计,苯酚的性质相对说比较简单,但是在各种性质中,蕴含了化学学科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基团之间相互的影响,酸碱物质的鉴别,这些思想是高中化学实验设计的思想,本着这个思想,原本简单的苯酚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也正是想训练学生的这种学科思维,所以,才采取了实验探究的模式,而我,因为心太贪,不敢扔下后半部分的题,所以让这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设计的内容太多。所以,才给自己打60分辛苦分。 以下是我的反思: 1、目标不明确,主体内容不突出 我虽然想设计成实验探究的题目,但是却并没有从思想上转变过,让他们真正的探究,心里一直想的是如何把这节内容讲完,如何将别人能够上完的也全部上完。因此,从心里没有将这堂的目标明确,用我师傅的话说,就是在心里没有把这堂给磨熟。因此,要干什么很重要,明确目的才能够打好仗。既然是科学探究模式,那就应该让他们自主探究,探究的题,一个就好,与其全部都抓,不如只深入一个。因此,这节的设计,才能够完整和深入,才可以有效。

当然,我知道,这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停的思考的,因此,一堂出彩的,必须是这样才能出。 2提前做题对于备的作用 今天有老师问我,为什么对考点把握那么准,其实我也不知道哪里是考点,只是觉得大多数题目都在考这一个点,那我就应该把这个点给讲透了。 在讲前看看练习题中所出现的题目类型,会方便你找到考点,更会方便你掌握更多的考点。 3孰重孰轻,要心中有数 其实还是经验太少,也是第一次讲这堂,因此,对于重难点的把握,还是有些问题。老师应该强调,学生自学有问题的地方,比如,本节导入部分和物理性质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重难点时间不够,因此,切记面面俱到,切记无轻无重,不然,学生不知道如何把握。 这一点反映到我的性格上,就是要懂得取舍。我是一个太怕做选择的人,因此,还是要克服自己的性格调整。 4科学探究模式的不熟悉 科学探究,意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或者探究实现,允许尝试错误,在今天问学生,如何验证酸性强弱的时候,就存在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答案太多,因此要求老师的基本功功底要相当扎实,对于今天一个学生所说的,取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酸碱指示剂,用等物质的量的强酸和弱酸滴定,看消耗的酸的量,我觉得是可取的,

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 2 1.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结构、物理性质。 2.使学生了解苯酚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的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讲授、演示、练习

第四节 苯酚 苯酚的分子结构 OH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 6H 6O C HC CH C H HC CH OH 或C 6H 5OH 二、苯酚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溶液由浑浊—→澄清 C 6H 5OH + NaOH —→ C 6H 5ONa + H 2O (1) 弱酸性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前面学习了一种含有羟基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醇类。 1.什么是醇?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请给下列物质命名。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OH CH2 CH CH2OH CH2 2OH OH CH2 OH OH OH 〖设问〗结构式为 OH 的物质是否属于醇类?为什么? 〖导入〗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中虽然也含有羟基,但羟基不是跟链烃基相连,而是直接跟苯环相连,所以它不属于醇类,而是属于另一种烃的衍生物—酚类。苯分子中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它的名称叫苯酚。这一节我们就来了解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学习有关苯酚的性质和用途。〖板书〗第四节苯酚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酚:羟基直接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 〖提问〗判断下列化合物,哪种是酚,哪种是醇? OH OH OH CH 3 OH CH 2CH 2OH Cl OH C O (1)(2)(3)(4)(5) 〖板书〗 属于酚类的是(1)(3)(4)。 〖讲述〗 苯酚是最简单的酚,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 〖板书〗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展示〗 苯和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引导〗 引导学生认识苯酚的分子模型,比较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导入苯酚分子的分子式。 〖板书〗 OH 分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C 6H 6O C HC CH C H HC CH OH 或C 6H 5OH 第二课时 〖讲述〗 (1)具有苯环结构 (2)具有羟基官能团 由于苯酚的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决定了苯酚具有特 殊的化学性质。

《苯酚》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19年精选文档

《苯酚》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苯酚的教学内容,放在醇类后面。教材如此安排是有其独特意义。首先,因为苯酚的结构中也含有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其次,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烃衍生物的性质主要由官能团来决定的同时又与官能团所连的烃基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使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学生掌握苯酚性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 二、学生情况 1学生在学习醇类和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衍生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通过对醇类性质的学习认识到之前学过两含羟基的物质――水和醇类,也通过前边的学习掌握了采用对比、探究的方法比较不同类别中羟基性质的不同以及从不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来认识造成这种性质不同的原因; 3在学习醇类的时候,学生的探究激情和问题意识已经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所以当他翻到这一页教材时,不禁会为之一震:①它和醇类有着相同的官能团,为什么不合在同一类别呢?②前边学过苯的同系物,又都含苯环,但从名称上看显然不是一类,为什么呢?③那么酚和醇的最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呢?④含有相同官能团,性质上不会一点相似处也没有,但不是同类别,性质上也一定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相似或区别会在哪里呢?⑤与苯的同系物比较,苯环在影响其性质时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三、教学反思 (一)自我评价:对于自主学习意识强的或善于探究问题的学生来讲,面对似曾相识的陌生物质,产生上述质疑和联想是必然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逻辑性,这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的,而这样的连锁式问题也正好与我们的教学思路相吻合。所以这节课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