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综热点: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文综热点: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2013年高考文综热点: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一、背景材料

日本“购岛”闹剧的过程:

2012年4月16日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

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

提议。

7月7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政府正

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

进行综合研究。

7月24日

野田在参议院接受质询时称,政府已着手筹措预算,正式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

8月19日

包括数名地方议员在内的10名日本人登上钓鱼岛,并将日本国旗绑在岛上的灯台上。

8月24日

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并谴责中国“保钓”人士登岛。

9月2日

日本东京都调查团25人乘坐包船,在钓鱼岛海域展开非法调查。

9月3日

日本中央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展开正式“购岛”谈判,日本政府准备出价20.5亿日元。

9月10日

日本政府经决定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的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

钓鱼岛地理位置:

钓鱼台岛位于台湾基隆港东偏北约186公里(100海里)处、浙江温州港东南约356公里(192海里)处、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公里(208海里)处、日本冲绳那霸空港西偏南约417公里(225海里)处。钓鱼台呈番薯形,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4.3平方千米。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中央山脉横贯东西;最高山峰海拔383米,位于中部;其他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地质特征: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藏石油。岛上长期无人居住。中国最先发现并命名为钓鱼岛。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钓鱼岛列岛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日本统治台湾长达50年,钓鱼岛等台湾周围附属岛屿也被日本长期霸占。

【来源《地理教学》:钓鱼岛列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二、知识精析:

历史学科:无论是中国的历史文献,还是日本的官方文件都明确记载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从国际法理上看,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也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1972年中关系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就同当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就这一点达成共识:将钓鱼岛挂起来。可以联系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外交及成就。地理学科:从地理和地质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岛是中国东海大陆架向东自然延伸的部分,是中国固有领土无疑;从《大陆架公约》和《国际海洋公约》的相关规定都可以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不容置疑。可以联系海洋等深线、洋流、季风及

气候类型,分析钓鱼岛渔业、石油资源丰富的原因。

政治学科:我国的主权问题,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钓鱼岛问题事关中国的利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领土争端,宗教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等;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三、创新精练:

历史试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先民探察东海,已经确知“列姑射(yè)在海河州中”所谓“列姑射”,即指台湾岛附属岛屿东北海上诸海山岛屿,其状似龟形,或俯或仰,故以“姑射”名之。...... 与此同时,中国先民还探明并记载:“姑射国在海中,属[燕],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彼时,已属于燕国的藩属之“国”。(《山海经·海内北经》)

(1).据以上解读分析,可以确实证明,中国先民早在公元前------世纪以前就已经在钓鱼台列屿海域和琉球列岛海域留下了海山探险者的身影与历史足迹。

A.公元前7---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

C.公元前11-----公元前9世纪

D.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2).该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思想上出现什么局面?

【答案】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百家争鸣。

(3).这一时期统治者是如何加强地方管理的?

【答案】主要是分封制,郡县制开始出现;

(4).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铁器牛耕的出现

材料二:汉代,东鳀人(台湾人)和东鳀壑(即中琉海沟,古称沧溟,东溟(溟,为大海,溟又为暮色,夜色;明清俗称“黑水沟”)周边“二十馀国”以时向汉朝廷进献贡品,表示臣服。当包括姑米山“国”、宫古八重山之“岛国”及台湾岛东鳀人所建之“国”。(《汉书·地理志》及《初学记》)直至魏晋之际,仍然继续履行臣属进献的制度,即“於时东鳀即序,西倾顺轨”。(晋左思《魏都赋》)

(1).概括该材料的主要观点。

【答案】表明中国汉至魏晋时代,自中国沿海至台湾岛及中琉海沟水道交通已经为中国沿海官、商、民等所熟知和掌控。

(2).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从汉至魏晋之际东鳀人(台湾人)和东鳀壑周边“二十馀国” 一直履行臣属进献的制度,这说明什么?

【答案】从汉至魏晋之际国家已经向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征收赋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3). 中国汉代至魏晋又是如何进行地方管理的?

【答案】汉初是郡国并行制,之后是郡县制;

材料三:三国时代,吴大帝黄龙二年(公元230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等,卒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即古琉球).......但得夷州数千人还。(《三国志·吴志》)

隋朝,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羽骑尉朱宽和海师何蛮率水军自建安

郡(福州)入海访流求。.......大业四年(608年),炀帝复令朱宽招谕流求。.....大业五年(609年)炀帝派武贲郎将陈稜与朝请大夫张镇州,......泛海招谕流求......每次皆有数千人乃至万人水军航行于台湾岛附属岛屿东北诸岛的海域和水道之上......

南宋与元朝商人常往琉球经商,贩卖白磁玉缘碗、白磁端反碗等中国商品。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冬十月,命杨祥充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礼部员外郎、阮监兵部员外郎,并给银符,往使琉求。成宗元贞三年(1297年),遣福建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赴瑠求(琉球)国。

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派遣杨载传告洪武帝诏书,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弟泰期等进表文,贡方物,表示臣服。洪武十六年(1383年)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亦相继臣服明朝,进表贡方物。

清顺治三年(1647年)琉球王遣使随大将军贝勒入北京投诚,清政府立即决定派遣招抚通事谢必振前往琉球,向该国王传宣清帝敕书,直至顺治六年(1649年)才到达琉球,琉球国王遣使随谢必振入京,正式奉表投诚。顺治十年(1653年)琉球缴还明朝敕书和国王之印。

(1).综合材料一、二、三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从地理发现的机缘关系上可以证明,纵观自春秋战国时代,历两汉、三国吴、魏晋,经隋、唐、两宋,直至明清两代,是中国人最先开辟了通往夷洲(即琉球)的航路,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屿。

(二)、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岛上建立了军营,......澎湖列岛、台湾和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在军事上都隶属汪大猷驻扎在澎湖军事机构的统辖,在行政上则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

材料二:元朝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至1295年),朝廷在澎湖设立巡寨,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钓鱼岛则属澎湖巡寨所辖。

材料三: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抗倭名将福建总督胡宗宪幕僚郑若曾著《筹海图编》,其中《沿海山沙图》中不但记录了台湾、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属于福建海防范围以内的情况,而且标明了这些岛屿的位置与统管区域。

材料四:清朝监察御史黄叔璥巡视台湾后于1722年撰写的《台海使槎录》,详细地记载了中国清朝水师营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情况。

材料五:琉球海沟位于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等岛屿之间,东北端与日本海沟相接,西南与马里亚纳海沟相连,从地理上把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架截然分开,而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却与台湾岛一起,都坐落在水深只有二百米的大陆架上。按照《大陆架公约》确立的“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之原则,钓鱼列岛毫无疑问归属中国。

材料六: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的《对日宣战布告》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同时发表《开罗宣言》:......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26日的美、英、中《波茨坦公告》,第八项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指定其他小岛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