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_学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过程中西方文学与文论的作用,而低估、忽略、漠视了中国文学传统的渐变,因而所下的一系列的结论都是片面的,这对继承优秀文学遗产与建设当下的文学都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我觉得当前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演变时,特别要注意总结与梳理这种/渐变0的过程,因为在这里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中国文学传统,认识/古0与/今0的关系。
第三点是/文学史书上的变0与/文学史事实的变0,要关注/文学史事实的变0。
任何一部文学史著作乃至所有的有关文学史的研究,归根到底都是在研究文学的演变,但这些书写,都是经过了时代与作者的筛选和重塑,往往反映了某些真实,但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夹带着某种偏见或疏漏。
因此,研究中国文学的演变,应当努力避免炒冷饭,走老路,而要抱着求真的态度、有用的目的,用自己的眼光去梳理材料,解释历史。
比如,就中国近现代小说的激变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重复五四新文学家们的话语,将所谓/旧派小说家0说得一无是处,给他们戴上了/金钱主义观念的文学0、/纯粹的封建思想的文艺0等帽子,对他们的作品与文论,或遮蔽,或歪曲,在中国文学演变史上就将他们定性为/一股逆流0,似乎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完全是由五四新文学家们登高一呼,一蹴而就的。
其实,在清末民初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突变过程中,所谓/旧派0小说家在理论上倡导/以兴味为主0,对梁启超/小说界革命0起了很好的救弊补偏的作用。
同时,他们重视小说翻译,成绩斐然,且注重中国读者的接受与中西小说的融合;他们力促小说的白话化,包天笑主编的5小说画报6最早宣称/本杂志全用白话体0,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们以/短篇小说0为突破口,以传统小说为根基,借鉴了西方小说的一些艺术技巧,在写人、叙事及环境描写等方面多有突破与变革,在小说艺术表现技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呈现了难得的多元性、平民性、自由性与趋新性。
因此,历史的事实是,中国近现代小说的转型,是经过了梁启超们的/小说界革命0、民初小说家的大力提倡/兴味为主0、五四新文学运动而逐步完成的。
在这一转型的/三部曲0中,每一阶段的历史功绩都不容否定,而且也不容夸大。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小说演变的过程。
因此,研究中国文学的演变,不能简单地被已往陈说所牢笼,一定要从历史的事实出发,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在以上所谈的三点之中,有一点是贯串始终的,即在研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临界演变0问题时,务必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尊重传统,努力关注、认知、发扬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不要将/新变0都归功于/今0,归功于/西0,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始终是一个贯通古今、中外交融的过程,在中国文学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和文学精神的血液。
1黄霖(1942)),男,上海市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
2关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学理的思考
梅新林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4)
一、/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意涵
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顺。
0因此,对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学理思考的逻辑起点应从正名,即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关键词的意涵辨析开始。
1./中国文学0之辨。
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中,/中国文学0是第一个关键词,辨其意涵,一是确定主体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中国文学0,而非其他国别文学,或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等;二是确定主体研究对象与内容是通代/中国文学0,而不是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这是对中国文学从起源到当今时代的古今贯通。
2./古今0之辨。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中的第二个关键词/古今0,这本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基于对中国文学/古0、/今0两大时段划分,同时又具有/古0、/今0两大时段中的两种不同文学形态)))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分属两个不同学科,治中国古代文学者不知中国文学流向何方;治中国现代文学者不知中国文学源自何处。
章培恒先生最初由/重写文学史0倡导开展/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目前这一人为的学科壁垒,融合古今,贯而通之。
当然,/古今0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相对概念,今天之/古0曾是昨天之/今0,今天之/今0又将成为明天之/古0,以此类推,以至无穷。
换言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古今0之别,这只是一个绝对变动中的相对界定。
就当今对中国文学的/古今0划分与学科设置而论,则/古今0分别对应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通常以五
河北学刊2011#2
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诞生为界,或由此往前追溯至1840年前后为近代文学,作为/古今0之间的中介与过渡。
以此衡量当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中的古今贯通、就古论古、就今论今的三种取向,严格地说,只有第一种才真正契合/古今0这一关键词的内在意涵。
3./演变0之辨。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演变0反映的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发展变化过程。
但/演变0一词的意涵较之/古今0宽泛得多,因而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就困难得多。
对此,黄仁生教授新近提出以下三种思路:一是中国文学观念的古今演变;二是中国文学内容的古今演变;三是中国文学形式的古今演变,可以视为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中的/演变0这一关键词内在意涵的方向性理解与阐释[1]。
需要略加补充的是,在观念、内容、形式之外,还有一类交叉性、综合性、影响性的演变研究,如文学原型研究,即合内容与形式于一体而难分彼此;如有关区域文学的古今演变,同样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特点;如古代文学精神、内容、形式以及某一文学经典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影响等;又如文学形态与规律的演变研究,这不仅兼具观念、内容、形式三者,而且更具宏观性、本源性意义。
4./临界点0与/关联点0之辨。
由于/古今0的游动性与/演变0的宽泛性,不同的学者对此多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意涵辨析,需引入/临界点0与/关联点0这两个概念。
/临界点0研究重在探索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态与规律,葛永海教授的5文学古今演变的临界点之辨6[2]、范伯群教授的5文学语言古今演变的临界点在哪里?6[3]分别从理论范畴与具体形态两个层面对此作了比较精辟的阐述。
葛文指出,所谓文学演变的临界点也就是文学古今演变的关键时间点,具体指的是文学体系各要素在由古而今的演进中发生重大改变的转折点,它可能是一个时间点,亦可能是一个时段。
/临界点0之于文学演变的意义,譬如江之入海,其境始阔大,铁之淬火,焕然已成钢,在古今贯通的文学视域中, /临界点0的辨析与判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正是它的存在使文学古今演变的概念被赋予了完整的内涵而获得了合法性的意义,同时具备了方法论的内涵。
实际上,/临界点0是从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从/古今0/演变0研究的游动性与宽泛性概念落到实处的关节点。
因此,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范畴,对临界点研究的内涵特性进行学术层面的界说、解析和提升,使之转化为有效的学理资源,可以为自觉的学术探索提供足够的启示和借鉴。
/关联点0研究重在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古今具体作家或作品的某种源流关系。
/关联点0之不同于/临界点0,主要在于/临界点0具有明显的时间标志,是指文学体系各要素在由古而今的演进中发生重大改变的转折点,而/关联点0则主要是指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源流关系,并无明显的时间标志。
若要探索和研究古代文学精神、内容、形式乃至某一文学经典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影响,其前提条件是彼此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然后才有可能发现和确认彼此的关联点,包括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后者对前者的借鉴,从而有助于彼此之间的意义互释与重释。
关联性程度越高,关联点的研究也就越有价值。
5./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整体意义。
概而言之,即是力图打破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分学科设置的人为壁垒与鸿沟,而对中国文学发展演变作贯通性的研究。
因此,它既不能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或现当代文学各自演变的研究,也不只是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或加上近代文学的简单连接,而是着重强调在古今贯通中对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的重新审视及探索。
从总体上看,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内涵、外延、理论、范式、方法等重要学理问题的研究。
二是实体性研究,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有关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态与规律的整体性研究;其二是有关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古今具体作家或作品之间存在的源流关系的研究。
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学科定位
对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而言,如果说/正名0重在辨析其名称之争,那么学科定位则旨在辨析其身份困惑。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究竟是一种研究方法、研究领域还是一个交叉学科,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看法。
然而,既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被定位于贯通两个不同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那毫无疑问应该具有某种交叉学科的准学科性质。
所谓学科,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学术分类体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学科的分类,如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二是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与专业密切相关。
目前,高校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门类。
在各门类之下,又由88个一级学科、381个二级学
s文学评论s
科所组成。
例如,在文学门类之下再划分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之下再划分为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八个二级学科。
有关学科的以上两种含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是贯通这两个二级学科的一种交叉性、综合性研究,所以应从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作出跨学科的定位与设计。
从一般的学科含义上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偏重于前者,即重在学术研究之意义。
自2001年9月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新辟/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这一研究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3年9月,又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再至2005年,经国家学位办公室批准,终于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增列为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平行的二级学科,至此,/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总算在国家学位序列中拥有了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二级学科同等地位的/户口0,取得了某种合法身份,同时也因此拥有了学科)))包括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相对完整的意义。
然而,从深层次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身份困惑并没有获得真正解决。
一方面,在目前国家学位序列中,/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仅仅是一个临时/户口0,还没有真正确立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同等的地位,迄今为止,在大部分高校中,古代文学还是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打通彼此的课程、教材都显得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学科归属与定位上还远未达成共识。
鉴于现行学科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依然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状况,倡导和设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人为壁垒而进行贯通古今的研究,因而,它既不能等同或附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等同或附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贯通性研究。
那么,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否真正确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三分天下格局,或者一并合之为中国文学?的确需要学术界一同思考并作充分的论证,但不管那一种方案,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学科定位与建设涉及到学术理念发展、学术分类体系、人才培养体制、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学术组织形式。
学科分类与/身份0确认的负面作用是/画地为牢0,在打破旧的学术壁垒的同时,又可能会制造新的人为壁垒,但其正面意义是对现行学科体制进行重新调整,是对学术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
所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独立设置,从总体上说还是有利于其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
三、/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理论引领
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几个关键问题中,是否具有前沿性、导向性、创新性的理论引领,是一个事关学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事实求是地说,在过去十余年的学术探索过程中,这一核心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整体理论创新不强,直到新近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黄仁生教授从中国古代文史理论中发掘、重释/通变论0并应用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的理论建设[1],才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现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参照相关研究成果对/通变论0加以重释;另一方面以/转型论0、/对话论0为辅助,通过与/通变论0三位一体的组合,一同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提供理论支持。
/通变论0可以上溯至5周易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0。
西汉司马迁自述编纂5史记6宗旨为/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0,遂以/通变论0运用于史学研究。
南朝时期,以沈约、刘勰等为代表,又以/通变论0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与文学理论建构。
沈约率先承接和借鉴/通变论0论述文学源流变迁,在5宋书#谢灵运传论6中首倡/文体三变0说:/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0论汉魏至晋宋两段文学,文体各有/三变0,实为两个/文体三变说0。
刘勰5文心雕龙6则进而承接和借鉴/通变论0运用于文学理论建构,其第二十九篇经直以/通变0为名,提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趋时必果,乘机无怯。
忘今制奇,参古定法0。
第四十五篇5时序6进而结合时代变迁,论述上古至于当代的文学演变进程与规律,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0可以说是对当时自古而今文学演变研究的典范论述,富有理论创新性与历史深邃感。
作为文学/通变论0的一种更为具体的文学史观,由沈约首倡的/文体三变0说在南朝之后,一再得到各代学者的回应和重释,进而演变为中国文学史的一种基本论述模式。
比如,梁代萧子显5南齐书#文学传论6提出/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0;北周庾信5赵国公集序6提出/自魏建安之末晋太康以来,雕虫篆刻,其体三变0。
而后到中唐,梁肃5补阙李
河北学刊2011#2
君前集序6提出/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0的/唐文三变说0。
北宋宋祁、欧阳修5新唐书#文艺列传序6提出/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0的新/唐文三变说0。
北宋杨龟山、南宋刘克庄等提出盛唐、中唐、晚唐的/唐诗三变说0。
再到南宋周必大5广昌县学记6、楼钥5北海先生文集序6、元代脱脱5宋史#文苑传序6提出/宋文三变0说;南宋刘克庄5江西诗派序#黄山谷6提出/宋诗三变说0,汪莘5方壶诗余自序6提出/宋词三变说0;元末陈基5孟待制文集序6提出/元文三变0说,杨维桢5玩斋集序6提出/元诗三变0说;明代黄佐5文体三变6提出/明文三变0和/明诗三变0说;清钱谦益5题怀麓堂诗钞6、邓显鹤5岳归堂全集序6亦有/明诗三变0之说。
由上可知,沈约的/文体三变说0在其后的一千多年里影响深远,已成为历代文学史的基本论述模式。
李定广教授总结由沈约首倡的/文体三变说0的主要理论意义在于:一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论述的基本模式,是古代文学史论述最富理论形态、最有方法论意义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论述模式。
后世的理论家从此掌握了一种最简洁、最有效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论述模式,并广泛运用于各个朝代各种文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二是开辟并规范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视角,即从/文体0角度来观照文学史的演变。
三是确立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即以/变0来观照和研究文学史。
5周易6从哲学上强调/变0的精神,有所谓/变化日新说0,唯有/变0才能/久0,是为后世文学新变思想的哲学依据。
四是创立了一种推尊某些作家或流派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地位并使之合法化的基本论述方法,尤其是将某些作家放在第三变上,突出其崇高的文学史地位,从而树立文学偶像和文学经典。
这也许是/文体三变说0最重要的理论意义[4]。
明清时代,随着大量区域性文学流派的产生以及诸多区域性文集的问世,区域文学的意识与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重视,相继出现了一些总体性或专题性的有关区域文学古今演变的论述。
比如,明末清初屈大均在5广东文集序6称:/广东居天下之南,故曰南中,亦曰南裔。
火之所房,祝融之墟在焉,天下之文明至斯而极。
极故其发之也迟,始然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故今天下言文者必称广东。
0是为区域文学的古今通观之论。
/通变论0的核心意旨在于通观古今之变,洞悉和把握文学演进的形态与规律,臻于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这是通中之变与变中之通的互动和结合,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蕴涵与重释价值,因而可以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理论支撑的基石和主轴。
/转型论0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0不仅标示着中国文学从古代延续于现代的不同时段之意义,而且标示着中国文学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不同形态之意义,因而需要/转型论0对/通变论0加以补充和完善。
所谓/转型0,是指事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在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不同转型主体的内质与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必然性与多样性,/转型论0即是对这一现象和规律的深入思考与研究而形成的系统理论及模型。
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0而论,/转型论0要系统解释和回答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动因与动力、方向与模式、过程与结局、成效与影响等问题,并对其成果与不足、经验与教训加以历史性的反思和总结。
/对话论0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0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既有内在的相通性,又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因而需要/对话论0对/通变论0与/转型论0加以补充和完善。
/对话论0既源于古老的先哲智慧,更有现代的理论创新意义。
现代对话概念的提出与对话理论的发展,是与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英国物理学家、思想家戴维#伯姆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巴赫金强调了对话的必然性,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对话为基础,/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
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
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
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0。
/意识的对话本质,人类生活本身的对话本质,用话语来表现真正的人类生活,唯一贴切的形式就是未完成的对话0(巴赫金5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6)。
布伯强调了对话的平等性,认为因为原初之词/我)你0和/我)它0是双重的,所以,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也是持双重的态度,世界也因此变成双重的了。
由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构成了/你0之世界与/它0之世界的对立以及/我)你0与/我)它0人生的对立。
/存在0并非/我0自身所具有,/我0只存在于/我)你0或/我)它0之间,个体之/我0不应当把/他者0视为客体而形成/我)它0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0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0,这种/我)你0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话0(马丁#布伯5我与你6)。
伯姆则强调了对话的创造性,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
s文学评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