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也是指引图书馆前行和发展的动力。在新世纪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应与时俱进,改革与创新并行,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145-02

1 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图书馆哲学、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精神、图书馆道德、图书馆风貌等内容,是图书馆意识形态的总和。图书馆精神文化是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的,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图书馆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图书馆的上层建筑。

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实质是图书馆价值观,一个图书馆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就意味着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统一,就有了共同努力的目标,有了实践活动的执行方向。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的本质是图书馆精神,它包含图书馆的目标、管理员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几方面的内容,是鼓励和制约管理员思想和行为的

精神力量,代表了图书馆精神文化的特点。同时,图书馆精神文化也是图书馆哲学、道德品质和思想风尚的高度概括,是一种含义广泛、持续稳定的文化现象,是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和思想规范的概括。

2 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的特点

2.1 时代性

图书馆是社会运行系统中的一分子,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图书馆文化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奋斗目标和群体意识,价值取向往往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比如图书馆的宗旨,从“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到“为人民服务”再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就可以看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大,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的。

2.2 开创性

不同的行业由于性质、服务方向、功能不相同,图书馆精神除了要继承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开创符合时代特色、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性的精神风貌。因此,做为图书馆管理员,一方面要把本馆的特色文化的闪光点发扬光大,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研究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继承、丰富、发展、创新,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图书馆精神文化。

2.3 整体性

图书馆精神文化反应在图书馆运行的各种活动中,需要把各种层次、各个方面的群众团结在以实现图书馆服务精神为最高目标的旗

帜之下,形成一个整体利益的有机联合群体,达到统一的行动。准确的说,图书馆精神文化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人行为,或者是一个领导的指示,而是一个整体图书馆的文化和价值的统一体,它是图书馆群体观念整体价值的统一表现。图书馆精神文化的整体性也是稳定、持久的,它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选择、去粗取精、凝炼了无数代人的精华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会引导图书馆的办馆方针、服务方式和运行模式,但图书馆精神文化的总体趋势应该是持续稳定,继承发展的。

3 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建设

3.1 高校图书馆价值观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价值观是指图书馆在追求发展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理论和奋斗目标。价值观是人们的价值理论体系,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文体评价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的总体评价。图书馆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包含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表现,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相应的馆规、馆纪、馆训,这样可以统一馆员的言行举止,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图书馆的活力。图书馆价值观可以运用舆论和教育的方式,指引管理人员的心理和意识,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从而产生馆员相对集中共同追求的理想。做好高校图书馆价值观的建设,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加强凝聚力、创造力,使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得到提升。

高校图书馆价值观渗透在图书馆的具体活动中,既影响着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标、办馆宗旨、图书馆精神,又制约着高校图书

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正确的图书馆价值观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并且经过了实践的多次检验,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心目中的真理。因此,图书馆价值观的形成,要联系实际,从客观现实出发,研究和确立优秀的价值观,树立优良的作风,才能使图书馆快速稳定的向前发展。

3.2 高校图书馆道德规范的建设

图书馆道德规范是图书馆及其管理人员在处理内部和外在关系时所应遵行的具体的行为准则。它通常以“图书馆守则、公约、须知、条例”等简明公示牌的方式呈现给馆内的人员,为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和开放提供必要的思想保证和支持。具体的操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①爱馆爱国,关心集体;②爱岗敬业,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③互帮互助,乐于奉献;④精益求精,服务第一;⑤勤奋好学,勇于创新;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要求管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和工作水平,分工明确,合作愉快,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使图书馆协调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是传播知识、教育学生,为社会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才。因此每个馆员都要有一种为国家奉献的责任感,开拓进取。

高校图书馆道德规范应遵守诚信、合作、互利、共建、共享的的宗旨,在处理与读者的关系时,要做到热情、周到、便利、快捷、公平公开的服务模式。加强图书馆道德规范的建设,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中开始,加强道德建设教育,强化道德意识,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道德建设在现代化图书馆中的主导地位。在图书馆内

普及法律知识、伦理知识,为图书馆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道德规范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广泛的针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道德规范成为约束自我行为的标准和指引,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起到行政和法律所无法起到的巨大精神的作用。

3.3 高校图书馆精神文明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精神是在长期的图书馆实践中形成的共同观念、价值观、道德准则等文化观念的集中表现,这代表了图书馆全体服务人员的意志和愿望。它是把图书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转变为图书馆的一种群体意识,从而根植于管理人员灵魂深处。图书馆精神贯穿于图书馆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工作、管理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并不同程度地在图书馆哲学、职业道德、服务品质、馆风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而全方位指导、培育图书馆文化系统工程的建设。图书馆精神所反应的思想,不仅延伸到图书馆行为和观念的深层结构中,而且可以借助这些行为和观念,深化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网络化已经运用到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在网络社会中,图书馆要注重资源共建、资源共享的守则,以开放的精神服务于社会。在目前资源短缺、资源重组的时代,共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只有兼顾集体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图书的需求。现代意义的图书馆,肩负着输送文明、开启心智、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做为高校图书馆,是社会的教育机构,把信息资源最大化的传递给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