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眼中的中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斯人眼中的中国

本书的重点,与其说是“波斯和中国”,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波斯人(乃至伊斯兰世界)眼中的中国”。这为我们理解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以中国为中心的视角。

作者选取了发生在帖木儿王朝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五个故事,包括流行于欧亚大陆的“中国公主”传说、帖木儿朝王子对中国玉杯的痴迷、波斯皇宫收藏中国瓷器的方式、中国的鬼怪形象进入帖木儿朝绘画的途径,以及中国佛教造型与帖木儿朝艺术的关联。这五个故事无一例外地讲述了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波斯人是如何认知和理解来自中国的人、事和物。他们眼中的中国虚实相生,如作者所说,“是各种情感的聚焦点――好奇、艳羡、渴慕”。这种对中国的理解也未必全然是对现实的反映,其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美化、虚化甚至误读、曲解。可以说,中国之于这一时期的伊斯兰世界,是他者,但在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发展中却从未缺席,始终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一只中国的玉杯启发了撒马尔罕的宫廷匠人,从而开创了伊斯兰世界的制玉传统。

蒙元之后至十五世纪的数百年间,波斯和中国的交流已经超越了一般人概念中的“影响”范畴,而是直接参与形塑了中世纪及近代早期波斯-伊斯兰世界

的文化景观。这一点乍看颇近似于十八世纪左右流行于欧洲的“中国风”,但事实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欧洲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诸“东方文化”的认知和浪漫化,如爱德华?萨义德所说,是建立在“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有关东西方差异之上的,“东方”是作为“西方”的对立面存在的。但是,这一现象并未出现在十四至十五世纪的东部伊斯兰世界。就《波斯和中国》一书所谈的内容看,中国在此时此地的文化景观中始终是作为对照者,而非对立者出现。这一看似细微的差别决定了对待中国的不同态度,后者将中国置于貌似典雅的空中楼阁,以把玩的姿态将其异域化,而前者则全方位地对中国文化、美学、艺术进行接受和吸收。这是否和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国力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了解波斯对中国文化的接纳,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全球性”。所谓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曾甚嚣尘上,直到今天仍以各种变异的版本方兴未艾。与之相较,中国对外的文化传播却并未被严肃地讨论,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要矫正近年兴起的“言必称西域”

的风气,必须正视中国美学在西出阳关的地域曾扮演的重要角色。

此外,不同的文化传统如何融合,进而产生新的活力,是值得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波斯和中国》中讨论的“瓷厅”,是伊斯兰世界一种专门用于收藏和展示中国瓷器的建筑类型,这种形式显然从未出现在中国本地。这种建筑类型的出现,当然是源于这一时期伊斯兰世界对中国瓷器的珍视,同时也作为一种炫耀财富的手段成为帝王显示权力的途径。摆放瓷器的壁龛,是典型的伊斯兰式,但瓷器却来自中国。说瓷厅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不为过的。中国瓷器曾外销海外,但是在当地究竟如何使用、收藏、装饰、布置乃至展示,却鲜为人所知。至于它曾刺激并因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更是在意料之外。《瓷厅》一篇有趣地展示了文化传播可能引发的无限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