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乐于表达”,就是学生愿意写、乐意写,有浓厚的写作兴趣,感到作文是快乐的。
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呢?
一、作文题材生活化
一堂快乐的作文课,要让学生写得快乐,学生所选择的作文题材必须是生活化的,这样,孩子才能有话可写,才能把作文与以往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写得快乐。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作文要“内容真实,感情具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因此,教师选择话题时应该尽量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
春天,走出校园,学生们就像快乐的小鸟,在树林中,草坪上,小河边,飞过来飞过去,寻找着、观察着大自然美丽的风景。
同学们不断地向我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此刻,我感到学生的心灵之门正向我放开。
我抓住了这一契机,对学生说:“那么,同学们就说一说你所看到的美景以及心中的感受吧。
”于是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赞美春天的大好风光,看着同学们投入的样子,我暗暗地高兴。
看来,生活能够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激发出情感的火花,激活他们的习作欲望。
二、创设情境是学生乐于写作的源泉
在玩中学,在玩中写,很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组织孩子
一起玩游戏、体育活动、竞赛类等活动创设情景。
结束后,让学生将活动进行的时间、地点、玩什么、玩的过程是怎样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想写下来,这样循序渐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加强,同时也会爱上作文。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渲染情景、语言故事营造情境、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意境、以操作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型的作文教育活动,往往离不开口头表达的支持,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个性化特征的载体,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少受限制,在一定限制下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勇于尝试的个性特征。
三、创新的设计形式
一堂快乐的作文课,往往具有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板块形式。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应在原有的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基础上求新求异,设计富有创意的五大板块,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环节设计,再配以声形鲜明的课件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铺好成功的阶梯。
这样,每展现一个环节,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出现更多的闪现,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手也就举到你的鼻子底下了。
采用创新的教学形式,不停地给学生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这样学生更是期待着下一个惊喜的出现,整堂课学生感到有味道。
四、重视积累阅读,积淀孩子丰富的语言
每天利用课前两分钟、晨读时间,背诵精彩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对联、名言警句、古诗文等,做到熟记于心,朗朗上口。
除了课堂
知识的积累,还要让学生重视课外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和朗诵,要求学生将经典诗文摘抄在积累本上,每天课前两分钟进行古诗文的背诵。
同时,加大图书的借阅率,是每个学生都能博览群书,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积累度。
这样学生在写起作文来才能将一些妙词佳句于无意间运用自如。
五、激励成功的评价,激励学生获得快乐成功的体验
俗话说“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
心理学家还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
我每天都要去发现和表扬,每天抽时间让孩子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就是这样通过强化、激励和满足他们的求成欲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爱好和兴趣,巩固他们对语文、对作文的爱好,形成爱语文、爱写作的品质,相信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
”可见,只有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才能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才会调动他们积极地去观察,快乐地去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