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性

【摘要】漠化的问题是严重的自然现象,但是产生的作用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重视,这件事情就不能够得到解决,因为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投入大,产出小,没有多少人愿意拿钱去治理,属于公益事业,必须由政府承担这个责任。

【关键词】荒漠化;西部;经济

我国各类荒漠化土地最近发展的趋势如下:

(1)水蚀引起的荒漠化,即狭义的水土流失。由于降水减少,几率明显减少,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减少的趋势。水利部第二次全国性普查(1998—2000年)结果比第一次全国普查(1983—1989年)减少14万平方公里。但新疆及相邻的甘肃河西地区西部近年夏季暴雨较多,水土流失加重,约增加4万平方公里。

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风蚀引起的荒漠化,即狭义的沙漠化,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继续强烈发展。这次水利部普查获得的面积数比林业局1995年发布的数字又多了6万平方公里(实际上由两个单位作的普查,虽然方法雷同,但所采取的指标体系不同,不能比较)。

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沙漠化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差异。①草场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严重发展;②由于重点在农牧交错地带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措施,这一地区由于滥垦引起的耕地风蚀荒漠化开始逆转,并且有光明的前途;③西部水资源利用不当,河流下游地区生态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在严重发展,有两个区域采取了措施,出现逆转的前景。一是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为从博斯腾湖向下游放水,挽救了地区生态条件继续恶化的势头。二是额济纳河(黑河),上游采取强制性节水,向下游放水的政策,已经看到了下游生态恢复的前景。

(3)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俗语说“盐随水来,盐从水去”。从全局讲,由于干旱化的发展,普遍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也有局部恶化的地方,如新疆焉耆盆地地下水位随博斯腾湖水位上涨而升高,整个盆地盐渍化发展。

西部现有耕地5014.17万公顷,约占西部总土地面积的7.3%,占全国耕地的32.25%。西部生产了占全国26.28%的粮食、22.84%的油料、28.58%的棉花、15.67%的麻类、59.53%的烟叶和18.20%的蔬菜、瓜类。退化耕地占西部耕地面积的40%,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耕地占52%。

西部耕地的特点是多灾害、生产潜力大。消除自然灾害和土地退化不利因素,

发挥西部土地的巨大潜力,21世纪我国食品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西部农业的发展。

我国5大牧区均分布在西部,天然草地的总面积为33144万公顷,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48.2%,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4.37%。由于草原开垦,可利用草场面积尤其是优质牧场的面积不断缩小,超载过牧严重。目前90%以上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地退化之中,其中,中度退化的草地面积达到1.3亿公顷,并以每年1.9%的速度扩大。

西部林业用地14324.83万公顷,约占20.8%。由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及改变统计标准后部分郁闭度0.2—0.3的疏林地统计为有林地,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73—1976年间第一次清查的 6.8%提高到1994—1998年间第五次清查的9.8%。但森林的质量仍在下降,表现为天然林遭受破坏,成熟林面积和蓄积量大幅度减少,生态功能削弱。

其他类型土地所占比例较小,如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别占3%和1%;园地和交通用地更小于1%。难以利用土地12864万公顷,占18.7%。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长城沿线土地的旱作垦殖使农牧交错区成为沙漠化强烈发展地区;草原牲畜超载过牧使草场退化,进而沦为沙漠化土地;西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集中在河流下游绿洲与沙漠过渡带,主要原因是内陆河水资源调配不当,上游盲目扩大绿洲,截用水资源,使下游断水,下游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环境全面旱化引起的。

沙漠化在内蒙古草原、西北、青藏高原严重发展,并导致近年西北和华北强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

上述农、林、牧业用土地的退化,不但阻碍了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并使生态环境出现灾难性变化。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因素较多,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发展,使西部经济更加落后。西部地区是以牧业和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牧业绝大部分还是游牧放养,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有些地方还保留刀耕火种的落后经营方式。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7671.13亿元,而西部为15354.02亿元,仅占17.51%,尚不及广东(8464.31亿元)和江苏(7697.82亿元)两省的总和。农民人均收入1587.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3.4%,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据《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考察报告》(2000年)载,广西石灰岩地区的古兰屯林区无一分水田,停止森林采伐后,只有靠人均0.77亩石头田种包谷维生,年人均有粮140公斤,收入300元左右,可算我国贫困之最。

发展滞缓拉大了东西部经济的差距。据有关资料,1999年西部12省区市国民经济增长为15354.02亿元,增长率为4.64%,低于全国增幅3个百分点,所占份额下降。长此发展下去,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欠发达必然导致文化落后,全国15034万文盲,有5269.9万人分布在西部,比例为35%,高于人口比例6.5个百分点;而全国3474.8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者,却只有703万人在西部生活和工作,比例为20%,低于人口比例8.5个百分点。落后的农业方式和手工生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多生育可以多占有生产资料;加之社会福利底数差,人们“养儿防老”,自然地做出多生育的选择。西部有7个省区无论人口的出生率还是自然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6岁以上人口的文盲达到53.5%,大专以上水平者只有2000人,而出生率为23.2‰,自然增长率为15.8‰,都是全国之冠,经济最贫困的贵州两项指标均排第二。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目前设市的668个城市中,东部300年,中部247个,西部只有121个,而西部城市中又以小城市居多,共有81个,比例为67%,与东中部比,多数西部城市规模结构呈畸形,缺乏综合型工业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不大。[科]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水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