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气对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破坏质膜 ,破坏叶绿素合成,可使活性 氧防御酶系统活性下降,引起伤害 ; PAN: 初期叶背呈银灰色或古铜色斑点, 然后叶背凹陷、变皱、扭曲,呈半透明。 更严重时,叶子两面都坏死,开始时呈水 渍状,干后变成白色或浅褐色的坏死带.
第三节 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一、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物的机理 1. 吸收和吸附:体表附着和叶内积累; 2. 代谢降解:降解或分解 3. 植物转化和固化:转化成其他形态或同化 固定; 4. 中和缓冲作用:离子交换
3. 氯气:
氯气进入植物叶片后很快破坏叶绿素,产 生褐色伤斑,严重时全叶漂白,枯卷甚至 脱落。氯气对植物的毒性要比SO2大,在同 样浓度下,氯气对植物危害程度大约为SO2 的3~5倍。不同植物对氯气的相对敏感性 是不同的。
4. 光化学烟雾
汽车废气中的一氧化氮和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升到 高空后,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各种 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二氧化氮、醛类和硝酸 过氧化乙酰(PAN)等气态的有害物质,再与大 气中的粒状污染物(如硫酸液滴、硝酸液滴等) 混合成浅蓝色烟雾状。由于这种烟雾的污染物主 要是光化学作用形成的,故称为光化学烟雾。
二、净化作用 1. 对化学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CO2、 NO2、 HF、Cl2 、乙 烯、苯和光化学烟雾,汞、铅等重金属蒸汽及大 气飘尘中的重金属化合物;
平衡CO2和O2,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 不同品种植物对化学污染物的吸收能力不同。
2.对物理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1)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有吸收、 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限 从而起到 净化空气的作用 影响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的因素 叶片宽大、平展、硬挺而且不易被风抖动、叶面粗糙的植 物吸滞粉尘的能力较强。 植物叶片的刺毛、绒毛和粗糙的树皮以及树脂、粘液等是
(3)N2: N主要来自生物固氮、雷电、火山爆发、 生物分解等自然途径、及工业固氮; 是构成生命物质(蛋白质)的最基本成分。 增施氮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氮过多,大量氮沉积在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 散失到空气中。促进全球变暖、增加大气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4) O3:在高层大气中,O2吸收了短于
危害:CO与血红蛋白Leabharlann Baidu合能力比氧化强 200倍。
(4)碳氢化合物
主要成分:烃类及其衍生物,如烷烃、烯 烃和烷基苯; 来源: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燃烧和焚烧 等; 危害:温室效应、致癌、爆炸等。
(5)含卤素化合物
主要成分:氯氟烃类、氟化物;
来源: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矿 物加工和煤炭燃烧等; 危害: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腐蚀性。
飘尘表面带有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
(二)主要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
主要成分: 大多是二氧化硫,部分是三氧化硫。
在气体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在城市中分布很广、 影响较大。
来源:主在来自于燃煤。
危害: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二氧化硫聚集在低
空,与水生成亚硫酸,当它氧化为三氧化硫时其 毒性更大。
(2)氮氧化物:
0.24μm的紫外线而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 很活泼与O2结合成O3。O3主要分布在10~ 40km的大气层中。
O3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到达地球 表面的紫外线含量大大减少一方面可以使地球 表面温度不致过高,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地球表 面的生物免遭强紫外线的杀伤。
4. 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因此,滞尘效应没有稀疏森林明显。
(2)减噪效应
一种特殊的空气污染,被认为不需要的,使人厌 烦并对人们生活和生产有妨碍的声音。影响身心 健康如头痛、耳、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衰 退等。
植物减噪的原理:
噪声遇到重叠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 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 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 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四、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1. SO2:SO2是大气污染物中最主要的有害气体。 SO2与大气中的水气结合,转化为硫酸雾,硫 酸雾遇冷凝结,以酸雨的形式降落地面,对植 物造成的危害更大。
危害:开始时叶片微失去膨压,有暗绿色斑 点,然后叶色褪绿、干枯,直至出现坏死斑 点。
2. 氟化氢: 氟化氢被植物叶子吸收以后,由于卤素的特异活 泼性,叶绿素会受到伤害,光合作用长时间地受 到抑制,或使某些酶钝化,失去活性。 叶子中若有胶状物硅酸存在,则由于硅氟结合, 形成难溶性的硅氟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会积累 在受害部位。 植物受到氟化物气体危害时,出现的症状与SO2 受害的症状相似,叶尖、叶缘出现伤斑,受害组 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常形成明显界线,未成熟叶片 易受损害,枝梢常枯死。
3. 对大气生物污染的净化效果 (1)减菌效应 :一方面,空气中的尘埃是细 菌等的生活载体,植物的滞尘效应可减少空 气中的细菌总量;另一方面,许多园林植物 分泌的杀菌素如酒精、有机酸和萜类等能有 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如:香 樟、柏树、桉树、松树等。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大气污染
一、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
不同的植物种类其抗性不同,与叶片结构 和生理生化特性等有关。 一般,常绿阔叶 > 阔叶植物 > 针叶树。
2、园林植物的环境监测作用
在研究环境污染问题时,一般用理化仪器和生物方 法 生物方法:主要是植物监测,即利用一些对有毒 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来监测大气中有毒物质,这 些植物在受到毒气危害时会表现一定的伤害症状, 从而推断出环境污染的范围与污染物的种类和浓 度。
大气中的污染浓度升高,植物体对其的积累量也会 相应增加;低浓度下的慢性污染,植物的持久净化 功效较显著。
结构复杂的植物群体对污染物的吸收比单株强得多。
二、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抗性
1. 园林植物的抗性
植物在进行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能吸收一 定量的大气污染物并对其进行解毒,这即 是植物的抗性,
如:紫花苜蓿在SO2 浓度为0.3ul/L时就会表现出受 害症状。
植物检测法分类:
1)指示植物法:通过指示植物对污染的反应了解污 染的现状和变化。 对大气污染区的指示植物生长发育情況进行调查, 根据指示植物受伤害后所表现出的症状或对植物 的生长指标或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推知大气 污染的种类、強度和污染历史。
气团: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的物理属性(主 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比较均匀的大 块空气块。
二、大气成分与温室效应
1. 太阳辐射:太阳常数
2. 大气成分
地球大气是由一些永久气体、水汽、雾滴、冰晶、固体 微粒(如尘埃)等组成,不含水汽和其他杂质的大气称为 干洁大气。

干洁大气主要由氮(N2)、氧(O2)、氩(Ar)、二氧化碳 (C02)组成,这四种气体占对流层内空气容积的99.99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氖(Ne)、氦(He)、氪(Kr)、氙 (Xe)、臭氧(O3)、氢(H2)和碳、硫、氮的化合物。
不同大气成分吸收不同波长的太阳辐射; 云对太阳辐射产生反射作用,云越厚则反 射率越大;
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反射率取决于地表的 性质和状态; 不同大气成分吸收地面的长波反射,造成 “温室效应”。
5. 温室效应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1. 人为污染源:燃料燃烧、工业排放、固体废弃物 焚烧、农业排放;
3. 大气成分的生态作用
(1)氧气的生态作用 :氧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 少部分来自于大气层的光解作用,即紫外线分解大 气外层的水汽放出氧。
氧气是生物呼吸的必需物质。种子萌发,参与氧化 过程。
(2) CO2:主要来源于煤、化石燃料及生物的呼吸和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CO2浓度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温度。
2. 湿沉降:由于云和降水作用,污染物从大气降落 到地表的过程。
3. 化学反应去除: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 成其他气体或粒子而使原污染物在大气中消失的 过程。
三、大气污染物种类
(一)颗粒状污染物:降尘、飘尘和烟、雾;
粉尘颗粒是水分和有毒气体凝结的核心, 形成城市雾,影响呼吸,引发加剧支气管 和肺部疾病。
2)植物调査法:在污染区内调査植物生长、发育及 分布状況等,初歩査清大气污染与植物之同的相 互关系。 主要观察污染区内现有园林植物可见症状。 轻度污染区敏感植物会表现出症状; 中度汚染区敏感植物症状明显,抗性中等植物也可 能出现部分症状;
(6)光化学氧化剂 大气中除氧以外那些显示有氧化性质的全部污染物。
主要成分:臭氧(O3)、二氧化氮(NO2)、 过氧酰基硝酸酯(PAN)、过氧化氢(H2O2) 和过氧自由基;
来源: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危害: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吸收太阳光 所具有的能量,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 遭到破坏,形成新的污染物质。
吸滞粉尘的典型特征。
叶量大、生长旺盛的夏季滞尘能力强 植物的滞尘效应随所滞尘量的增加有所下降
• 成片森林的滞尘效应与其防风效应有关: ——透风的稀疏森林允许较多的灰尘进入,能被植
物较好的吸收,随着尘源距离加大,滞尘效应以
比较稳定的比率逐渐减少。 ——而较密森林允许进入的灰尘较少,速度较大的 风可掠过密林,并将携带质轻的微尘越过森林, 通过密林后尘量迅速上升。
第五章 大气对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一、大气层结构
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性质
1.大气层是指地球表面到高空1100km或1400km范 围内的空气层。在大气层中,空气的分布是不均 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也越稀薄。
可以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 热 层、逃逸层;
2. 气温垂直递减和气团
气温垂直递减:也可以叫做绝热率,是表 征气体随高度增加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 理量。
2. 自然污染源:火山爆发、尘暴、森林和草原火灾、 海浪飞沫。
点源:指集中在一点或小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 物的污染源,如多数工业污染源。
面源:指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物的 污染源,如居民普遍使用的炉灶,郊区农业生产 过程中排放空气污染物的农田等。
二、大气污染物的汇
1. 干沉降:气溶胶及其他酸性物质直接沉降到地表 的现象,其中的气态酸性物质可被地表物体吸附 或吸收,而硫酸雾、含硫含氮的颗粒状酸性物质 经扩散、惯性碰撞或受重力作用最后降落到地面。
1. 对SO2的吸收作用
(1)危害
(2)吸收
2. 对Cl2的吸收作用
(1)危害
(2)吸收 3. 对氟化物的吸收作用 (1)危害 (2)吸收
4.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
(1)危害
(2)吸收
5.对光化学烟雾的吸收作用 (1)危害 (2)吸收
6. 对放射线物质污染的净化作用
(1)危害
(2)吸收
总的来说,园林植物吸收有害气体途径: 主要表现为通过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影响植物减噪的因素:
具有重叠排列、大而健壮的坚硬叶子的植物减噪 效应最好 分枝和树冠都低的树种比分枝和树冠都高的减噪 效应好。
阔叶树的树冠能吸收其上面声能的26%,反射和 散射74% 森林能更强烈地吸收和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 的噪声。
• 提高园林植物减噪效应的途径:
适当密植,特别是常绿树的密植能有效地减弱噪 声。 (常绿乔灌木密植); 人工整枝修剪使枝叶密集形成绿色的墙,其减噪 效果较好。(高篱)
再经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质;
经氧化还原过程使其变为无毒物质;
经根系排出体外;
积累于某一器官,最终化害为利,使空气 中的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影响植物吸收污染物的因素:
植物种类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不同
——银杏、国槐对硫的同化能力强;桑树、枣树 吸氟量高。 老叶、成熟叶对硫和氯的吸收能力高于嫩叶,春夏 季其吸毒能力较大。
主要成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来源:城市地区主要是二氧化氮,绝大部
分来自工业生产(46)和交通运输(51),
汽车排气是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
危害: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危害不大,但
当它转化为二氧化氮时就具有和二氧化硫
相似的腐蚀与生理刺激作用。
(3)碳氧化物:
主要成分:CO和CO2在自然情况下浓度 很小,在污染地区浓度可高达数倍。 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