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知识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1、历史背景----殖民体系瓦解

1950年前后,形成了发展中国家。

摆在这些国家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发展经济?政治可以独立,经济却无法独立。

2、政治背景----两极世界的形成

3、理论背景----传统理论的失败

因此,在西方,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了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学。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和对策的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在不发达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科学。

主要内容:

发展经济学并无完成整的体系,只是一种流派的集合。

一、结构主义的思路

二、新古典主义的思路

三、激进的马克思主义主义

四、制度学派的思路

(一)结构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1、理论概况

结构主义又称为非均衡发展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他们号称发展经济学的先驱,是最早一批研究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代表人物包括: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刘易斯、辛格、赫希曼,他们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主张非均衡分析。

2、理论基础

一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评。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是不适应的:

一方面新古典理论的核心是市场-价格机制,而发展中经济一般是市场发育不足,价格体系不健全,市场支离破碎。

另一方面新古典将经济发展看成是边际的,增量的调节,而发展中经济需要的是大规模的经济变化和重大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通过结构变化实现经济的宽化。

二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推崇。欣赏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受凯恩斯经济学中关于失业问题的研究的启发,主张要重视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3、理论特征。

一是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关注发展中经济的刚性状态,认为发展中经济里供给与需求之间不会自动向均衡点移动。发展中经济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是均衡体系,而是持续的不均衡。

二是发展了结构分析方法。使结构分析方法50年代-70年代有一种直觉的假设具有不断增长的经验效力和分析严密的多维模式。

三是提出了结构改革的战略和政策建议。实施工业化、重视资本积累、强调计划化、主张平衡发展战略、重视分配政策的改进。

(二)新古典的经济发展理论

1、理论概况

认为发展中经济落后的原因来自于错误的价格政策,以及太多的政府干预。主张运用市场力量解决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称这种理论为:“新古典的复活”。代表人物是舒尔茨、鲍尔、约翰逊、明特、巴拉萨、拉尔。

2、理论基础。

一是渐进和谐与乐观的经济发展过程。一方面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即经济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一个和谐累积的过程。知识可以不断增正,技术便可以不断的进步,社会的生产总量会不断的提高。同时经济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经济发展的利益会自动地分配到全社会,出现纵向的“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和横向的扩散效应,这种效应会使经济发展的利益自然的得到普及。

二是市场均衡理论。主张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经济的发展。

3、理论特征

一是对价格机制的充分关心。鲍尔明确使出发展问题的分析不应当是没有价格的

二是对资本积累的充分关心。认为资本和劳动力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本存量的增加,意味着国民收入与人均收入的增加。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单位劳动的资本量增加时,成为“资本深化”(capital deeping),资本增加与劳动力增加保持相同比利时,形成“资本宽化”(capital widening)

三是对国际贸易的新观点。对比较成本学说进行了新的推演,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提出了贸易保护问题

(4)政策主张

一是保护个人利益与私人产权

二是反对国家干预,校正价格扭曲

三是经济自由化。主张贸易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

(三)激进的经济发展理论

1、理论概况

20世纪60年代针对拉美国家的失业和收入分配而提出的理论。代表人物有:巴兰、阿明、弗兰克、伊曼纽尔

2、理论特征

一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激烈批评。

二是从发展中国家的依附关系入手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

3、政策主张

一是改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

二是主张经济一体化

(四)新制度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1、理论概况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开始广泛地应用到了发展领域,为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发展经济学开始把制度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障碍。代表人物科斯、诺斯、青木昌彦、拉尼斯、奥斯特罗姆、林毅夫。

2、理论基础

一是新制度经济学。美国70-80年代形成的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

二是新政治经济学。即公共选择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研究政府的集体决策问题。

三是演化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因阿尔逊、温特、多西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进一步兴起,和制度变迁理论结合在一起被引用到发展问题的分析之中,对发展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的产业演化、企业生存、制度变迁、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用演化博弈的观点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变迁,

3、理论特征

一是坚持使用新古典的分析工具,突出微观分析,修正了理性假定。新古典的制度均衡分析方法、成本收益计算都在发展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修正了理性假定,认为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有限理性尤为重要。

二是重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认为经济学不应成为脱离历史、社会、政治的纯粹科学,

在对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历史、社会和政治都应作为内生的变量。

三是重视制度因素与时间因素的作用。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规则体系和组织体系,决定了人们的相互关系,构造了社会的激励结构。在制度研究重要把制度融入到历史之中,考虑时间的影响。

四是关注个体自利行为与集体行动的相互关系。新制度经济发展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延伸,是新古典主义复兴思潮的再革命,因为他重新强调了经济发展决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而且经济发展受到了政治、法律、制度等因素的深刻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

4、新制度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经济的制度结构理论。发展中国家不仅资源禀赋、市场发育程度与发达国家悬殊,而且制度背景也有巨大的差异。所以,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要深化对市场经济制度的认识。在市场经济制度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市场体系和价格校正问题上,重点必须深入到支撑市场运作的生产制度结构和制度环境的认识上,重视“制度校正”的重要性。

二是公共选择问题和寻租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法规约束,权力机关从事着大量的寻租活动与专制行为,浪费了资源,阻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三是国家的职能问题

新古典的经济发展理论基本未涉及国家问题的研究,认为国家外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而新制度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把国家在产权界定与强制执行中的有效性作为核心。例如,诺斯认为成功的国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一套产权制度安排,以利于经济发展,二是在一套产权框架下发展出一组旨在增进绩效与国家收入的法律制度。

四是制度变迁问题

认为经济发展从来都是动态的过程,长期的经济发展主要源泉在于人口、技术、产权等结构的变化,而制度是上述结构变迁的基础。在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思想要点:(1)制度变迁内涵: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化和交易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外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是由供求关系而引起。制度的需求的约束条件是边际替代成本(机会成本),制度的供给是制度的生产过程,其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2)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有效的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因为制度与组织的连续交互作用是制度变迁的核心问题,组织和企业家的最大化活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3)制度变迁的源泉:制度变迁的代理人是企业家,而制度变迁的源泉是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原因是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激励结构。(4)制度变迁的轨迹: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质,路径依赖产生于自行强化机制的作用。(5)制度变迁的形式:一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一群人在相应由制度不均衡而引起的获利机会使所产生的自发性制度变迁。它是由原有制度框架下无法得到的会立即挥而引起。二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由政府法令和政策而引起的制度变迁,其主体是国家。

三、发展经济学的新趋势

1.发展目标的转变:贫困福利和人文发展成为发展的目标。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发展内涵及其目标即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平分配和民主的参与。相应地,发展经济学家也相继提出了:满足基本需求理论、实际生活质量指标(PQLI) 理论、贫困指标和福利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阿玛迪亚·森(A. Sen) 于1985 年提出的评价发展的新方法.

2.研究领域的扩展与深入: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和经济运行机制成为分析重点。

早期的发展经济学侧重宏观分析,而近来的发展理论越来越注重对微观层面的研究。

(1) 新古典学派的“新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