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14种市售酱油的化学成分及风味物质的比较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14种市售酱油全氮含量的比较 Figure 2. Comparis on on total nitrogen content of 14 s oy
s auce s amples in market
由图2可知,14种市售酱油的全氮含量为0.80g/100mL ̄ 1.82g/100mL,均达到国家标准。最高为 3 号 样 品 全 氮 含 量1.82g/100mL,最低为14号样品全氮含量0.80g/100mL, 其中2号、3号样品达到国家特级标准,1号、5号、8号、11号、 12号样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6号、7号、8号、13号样品 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号、9号、10号、14号样品达到国家 三级标准。1号、7号、8号、9号、13号样品未达到其标签所标 注的国家等级标准,此项目的达标率仅为64.3%。 2.3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检测结果( 见图3)
图1 14种市售酱油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比较 Figure 1. Comparis on on the contents of s oluble s altles s s olid
components in 14 s oy s auce s amples in market
2.2 全氮含量的检测结果( 见图2)
气相色谱仪GC-2010:日本岛津公司;KDN-O8B定 氮仪:上海新嘉电子有限公司;PHSJ-4A型实验室pH酸 度计:美国奥立龙公司;微量进样器:Socorex公司;95-1 磁力搅拌器:上海司乐仪器厂。 1.3 方法 1.3.1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氨基酸态氮测定
均按照GB 18186-2000规定检测。 1.3.2 风味成分的气相色谱检测
表3 16种标准品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 Table 3. Linear relations 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peak
分析与检测
中国酿造
2007 年 第 4 期
总第 169 期 · 65 ·
对中国14种市售酱油的化学成分及 风味物质的比较与分析
王冬洁1, 2, 曹小红1*, 鲁梅芳1
( 1.天津科技大学 食品工程与技术学院, 天津 300457; 2.天津市食品加工工程中心, 天津 300457)
摘 要: 对市售的14种酿造酱油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氨基酸态氮等进行了测定,与GB-18186-2000的比较结果显示,14 种样品均达到了2000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对其产品的标签检查中,除个别样品在某个指标上与标签标注有差异外,其余均与标 签标注相吻合。对乙醇等16种风味物质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含有较高的乙醇和乙酸含量,为酱油的风 味作出了贡献。通过抽检说明我国的酱油质量有所保证,市场日趋稳定。 关 键 词: 酱油;化学指标;风味成分;分析;国家标准 中图分类号: O657.7;TS 2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54- 0571( 2007) 04- 0065- 04
油。按照酿造方式区分,其中1 ̄9号样品为高盐液态酿 造酱油,10 ̄14号样品为低盐固态酿造酱油;按市售样 品标签标注的酿造方式及生产等级分,其中1号、2号来自百度文库3 号、8号样品为高盐液态酿造特级酱油,5号、7号、9号样 品为高盐液态酿造一级酱油,4号、6号样品为高盐液态 酿造三级酱油,12号、13号样品为低盐固态酿造一级酱 油,10号、11号、14号样品为低盐固态酿造三级酱油;按 产品产地区分,其中6号、9号、10号样品为粤产酱油代 表,11号、12号、13号样品为沪产酱油代表,1号、2号、3 号、4号、7号、8号样品为外资酱油代表,5号、14号样品 为区域性地方酱油代表。 1.2 主要仪器设备
酱油中风味成分的蒸馏方法:采用蒸馏方 法 。在 圆 底 烧 瓶 中 加 入 50mL酱油,在100℃条件下蒸馏得到馏 出物,用比色管接收25mL馏出物[4-5]。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由于酱油中所含的挥发性 成分的特点,即成分较多,用普通的色谱柱不易分离, 而且样品的前处理方法适合,所以选择毛细管柱气相 色谱法[6]。
由于酱油的质量评价标准除了理化指标外,其风 味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其化合物性质可分为醇 类、酯类、酸类、醛类及缩醛类、酚类、呋喃酮类和含硫 化合物等。日本学术界从1960年开始了较大规模地研 究酱油风味的主要成分,某些风味成分形成途径已清 楚,例如从原料带来、微生物代谢发酵生成及由化学反 应生成等。风味成分的组成与原料品种、原料配比、菌 种、生产工艺及技术管理等也有很大的关联。为了解我 国酱油的风 味 情 况 ,对 14 种 酱 油 的部分挥发性风味成 分进行了检测,为酱油的生产技术改进及深入研究奠 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由 图3可知,14 种 市 售 酱 油 的 氨 基 酸 态 氮 含 量 0.43g/100mL ̄1.20g/100mL,最高为1号样品1.20g/100mL, 最低为11号样品0.43g/100mL。其中1号、2号、3号、5号、 8号样品达到国家特级标准,9号、13号样品达到了国家 一级标准,7号、10号、12号样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号、6
酱油是我国的传统调味品,至今仍受到广大消费 者的欢迎。但是国内市场一直以低档产品为主,并且简 单勾兑而成的酱油占一定比重,高档酱油、特色酱油的 品种不足。通过10余年的市场竞争,中国酱油市场现已 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即以广东海天、致美斋为主的粤 产酱油,以上海淘大、家乐、老蔡为主的沪产酱油,以雀 巢美极、龟甲万、李锦记、加加、和田宽为主的外资酱 油,以北京金狮、石家庄珍极、福州民天、湖南双凤等区 域性品牌为主的地方酱油。为了解我国酱油质量是否 稳定,本文根据GB-18186-2000对国内市售14种酿造酱 油进行了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氨基酸态氮3种指 标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Abstract: Fourteen soy sauce samples in Chinese market were analyzed about soluble saltless solid components,total nitrogen and amino ni- trogen,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 GB-18186-2000.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all samples reached the national standard is- sued in 2000. The labels on these products were also checked. Only few samples did not accord with their label specifications on one or two characteristics. Sixteen flavor components,including ethanol,were detect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ents of ethanol and acetic acid were comparatively high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flavor of soy. By the spot test,it was showed that the soy sauces in Chinese market were qualified and the market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table. Key words: soy sauce; chemical criteria; flavor component,analysis; national standard
气相色谱的操作条件:柱温初温:60℃,保持5min, 再 以 10℃/min 升 温 至 200℃,约 20min;进 样 口 温 度 : 280℃;FID 检测器温度:280℃;载气为氮气,分流进样, 分流比为:10/1;毛细管柱:PEG-20M 50m×0.25μm× 0.25m(m ID),进样量为1μL。
分析与检测
中国酿造
2007 年 第 4 期
总第 169 期 · 67 ·
号、11号、14号样品达到了国家三级标准。7号样品未达 到与其标签所标注的国家等级标准,此项的达标率为 92.9%。
又可以化合成为乙酸乙酯,增加酱油的闻香和品香, 对于酱油的风味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11号样品的图 谱中发现了很高的甲醇含量,这会影响到该种酱油样 品的食用安全性。经分析,可能是由于在低盐固态发酵 过程中所产生,也可能是商家为提高产品的风味,后 期添加了某些物质所至,应该值得关注。
s auce s amples in market
在酿造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基本上约为全 氮含量的1/2,1号样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略高,可能是 该产品工艺较先进,发酵较完全的原因。 2.4 风味成分的气相色谱检测结果
成分 保留时间/min
成分
保留时间/min
1-乙醛 2-丙酮 3-乙酸乙酯 4-甲醇 5-异丙醇 6-乙醇 7-异丁醇 8-异戊醇
标准品标准曲线的制作:在恒定的柱温条件下,确 定标准品的出峰次序。然后,以分离度为指标,通过柱 温及载气的流速的选择,确定最佳色谱分离条件。配置 4% 、2% 、1% 、0.1% 、0.01% 、0.001% 不 同 浓 度 的 标 准 溶 液,以多点校正法、外标法制作出标准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检测结果( 见图1)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lavor components of 14 soy sauces in chinese market
WANG Dong-jie 1,2,CAO Xiao-hong1*,LU Mei-fang1
表2 标准品的色谱保留时间 Table2. Chromatogram retention time of s tandard s ample
图3 14种市售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比较 Figure 3. Comparis on on amino - nitrogen contents of 14 s oy
由如图1可知,14种酱油样品的可溶性无盐固形物 含量 10 . 44 g/100mL  ̄35 . 05g/100mL ,最 高 为 12 号 样 品 35.05g/100mL,最低为14号样品10.44g/100mL,均达
到国家 标 准 。其 中 1 号 、2 号 、3 号 、6 号 、7 号 、8 号 、9 号、 12号、13号样品均达到了国家特级指标,5号、11号样品 达到了国家一级指标,4号样品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10号、14号样品的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相对较低,但 也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国家三级标准之上。
( 1.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 2. Tianjin Food Engineering Center,Tianjin 300457,China)
收稿日期: 2006-06-26 作者简介: 王冬洁( 1978-),女,工程师;曹小红*,教授,通讯作者。
2007 No.4
·66· S erial No.169
China Bre wing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
1.1 酱油 酱油来源:分别采集华北、华中、华南地区酿造酱
3.192 3.795 4.471 4.784 5.206 5.383 8.519 11.017
9-乳酸 10-乙酸糠醛
11-糠醛 12-丙酸 13-异丁醛 14-异戊醛 15-4-乙基愈疮木酚 16-乳酸
13.731 15.302 16.068 16.681 17.077 22.784 25.255 29.6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