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 1.防止概念混淆; 2.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足够大; 3.正确地合并估计频率(或强度)型指标;
4.相对数间的比较要具备可比性;
(1)观察的对象是否同质,研究方法是否相同, 观察的时间是否一致等;
(2)被比较的总体是否具有可比性,在被比较的 总体之间与研究指标有关的其他因素是否一致。
表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疾病种类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传染病
合计
死亡人数
50 30 20 40 10
150
百分比( %)
33.33 20.00 13.33 26.67
6.67
100.00
构成比:定性资料中某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占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的比重。 公式:
(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三)人口登记资料
1.生命事件登记 2.人口迁移变动登记 3.户口登记
二、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1.人口总数( population size )
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数。
2.人口构成及其统计指标
(1)负担系数(dependency ratio ):又称抚养比或抚 养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 比。一般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 上为非劳动年龄或被抚养年龄。
院内感染率 ? 596 ? 0.0047人 / 人日 127859
即平均每天有0.47% 的病人将在医院获得感染。 强度型指标实质上是单位时间内的频率。在统计学 上为频率强度或概率强度的近似值。
3.相对比型指标
指任何两个相关联的变量A与B之比。
相对比型指标 ? A B
说明A是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通常用倍数或 分数表示。
男性人口数
人口总数
100%
人口总数
100%
15~64岁人口数 100 %
15~64 岁人口数 100 %
15~64岁人口数 100 %
≤14岁人口数 100%
女性人口数
100%
频率型 频率型 频率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三、人口死亡统计 1.人口死亡资料的来源 2.常用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child mortality under age 5) 是综合反映儿童健康水平和变化的主要指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
1000
/

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是评价人 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可以评价妇女保健 工作,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
(2)性别比(sex ratio ):指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
表3-2 人口学特征指标
指标
分子
分母
基数 指标类型
老年人口系数 少儿人口系数 总负担系数
少儿负担系数 老年负担系数 老少比 性别比
≥65岁人口数 ≤14岁人口数 ≤ 14岁人口数 + ≥ 65岁人口数 ≤ 14岁人口数 ≥ 65岁人口数 ≥ 65岁人口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变量的分布特征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第一节 定性变量的分布特征
? 定性资料的频数分布 ?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源自文库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
一、定性资料的频数分布
清点不同类别的频数、计算每一类别所占的比重,列于 统计表中,即可反映一个定性变量的频数(频率)分布。
2.强度型指标
通常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概率。 强度是单位时段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
强度型指标 ?
某事件发生的个体数
?K
? (可能发生某事件的个体 数? 时间)
多用于大人群长时间随访的资料。
例:在某医院院内感染调查中,5031个病人共观察 了127859人日(平均25.4日),其中有596人在医 院发生感染,计算该医院的院内感染率。
婴儿死亡率分为新生儿死亡率与新生儿后期死亡 率两部分。
新生儿死亡率(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NMR):
指某地某年活产儿未满28天的新生儿死亡频率
新生儿后期死亡率( post-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PNMR ): 指某地某年活产儿满28天但未满1岁
5.对相对数的统计推断需要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 验。
第二节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 医学人口统计资料的来源 ? 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 人口死亡统计 ? 有关生育的常用统计指标
一、医学人口统计资料的来源 (一) 人口普查资料
人口普查(census )是收集、整理和分析、 一个国家或一定 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 经济和社会资料的全过程。
粗死亡率
?
同年内死亡人数 当年全人口存活的总人 年数
?
K
粗死亡率
?
同年内死亡人数 当年平均人口数 ? 1年
?
K
粗死亡率
?
同年内死亡人数 当年年终人口数 ? 1年
?
K
婴儿死亡率 (Infant mortality rate IMR)
指某年活产儿中不满1周岁(婴儿)的死亡频率, 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婴儿保健工作以及人群健 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比 较敏感的指标。
的新生儿死亡频率。
围产儿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 ) 围生期是指从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以内的时期。 是衡量孕前、孕期、产期、产后保健工作质量的敏感指 标之一。
围产儿死亡率
?
同年围产期死胎数 ? 死产数? ? 7天死亡人数 同年围产期死胎数 ? 死产数 ? 活产数
?
1000
构成比
?
某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 观察单位总数
?
100%
二、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频率型指标 强度型指标 相对比型指标
1.频率型指标
近似地反映某一事件出现的机会大小。
频率型指标
?
某事件发生的个体数 可能发生某事件的个体数 ?
K
其中,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该指标无量纲(即无 度量衡单位),在0~1范围内取值;K是比例基数。
(1)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CDR) :又称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居民总 的死亡水平。分析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时,应 注意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是否一致,否则,应计算死亡专 率或进行标准化。
粗死亡率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