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酸红霉素在临床静脉滴注中合理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糖酸红霉素在临床静脉滴注中的合理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的合理应用。
方法在溶媒选择、配制方法、药物浓度、静脉滴注速度、给药总量、个体差异、辅助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方面,对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中性、弱碱性溶媒,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生理盐水或者电解质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药物浓度<0.1%,滴速控制在30~40滴/min,儿童酌情降低,避免空腹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前口服胃黏膜保护剂,给药量控制在1~2 g/d,儿童酌情减量,分3~4次/min滴注,与盐酸头孢吡肟等存在配伍禁忌。
结论合理应用乳糖酸红霉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合理应用;安全用药乳糖酸红霉素作为红霉素的乳糖醛酸盐,通过阻断转肽作用,以及mrna的位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该抗生素抗菌谱相对较窄,通常浓度为抑菌剂,高浓度为杀菌剂[1]。
本研究中,在溶媒选择、配制方法、药物浓度、静脉滴注速度、给药总量、个体差异、辅助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方面,对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乳糖酸红霉素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输液配伍浑浊、用药后疼痛或胃肠不适、疗效不显著,以及不合理用药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1.2 研究方法在溶媒选择、配制方法、药物浓度、静脉滴注速度、给药总量、个体差异、辅助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方面,对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2 结果
2.1 溶媒选择根据美国《药品注射剂手册》,乳糖酸红霉素可以与生理盐水配伍,与5%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及生理盐水,以及乳酸盐林格注射液等配伍时,存在可变性因素,与10%葡萄糖溶液、林格注射液配伍时,存在配伍禁忌。
2.2 配制方法由于乳糖酸红霉素与生理盐水及其含无机离子
溶液配伍时,容易产生沉淀,所以,配置时不要选用其进行配制,应该将灭菌注射用水,加至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剂瓶,摇匀溶解后,加入生理盐水或者其他电解质溶液,进行稀释。
2.3 药物浓度一般情况下,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药物浓度过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所以,最终稀释浓度应<0.1%。
2.4 静脉滴注速度静脉滴注过快容易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所以,建议滴速控制在30~40滴/min,儿童用量酌情降低,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
2.5 给药总量成人静脉滴注总量为1~2 g/d,分3~4次滴注,儿童用药量为30~50 mg/(kg·d),分3~4次静脉滴注。
2.6 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患者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时,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发热等现象,甚至空腹静脉
滴注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所以,避免空腹静脉滴注。
2.7 辅助用药胃肠道不适是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最常见的
不良反应,静脉滴注前口服蒙脱石散、麦滋林等胃黏膜保护剂,能够有效降低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2.8 配伍禁忌乳糖酸红霉素与盐酸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呋塞米、多粘菌素e甲磺酸钠、氯唑西林钠、利奈唑胺,以及盐酸甲氧氯普胺等,存在配伍禁忌。
3 讨论
乳糖酸红霉素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溶媒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它与药物稳定性、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息息相关[2]。
由于药效降低的快慢与溶媒ph相关,所以,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建议选择中性、弱碱性溶液作为乳糖酸红霉素的溶媒,不选择酸性溶液作为其溶媒。
临床常用的溶媒葡萄糖溶液的ph为3.5~4.5,当与乳糖酸红霉素混合后,混合溶液ph为4.2~4.8,当混合溶液ph值<5~6时,室温放置会大幅降低其药效,而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往往需要24 h左右,势必会降低药效,所以,与含葡萄糖溶液配伍时,在5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 g维生素c注射液或者0.5 ml 5%碳酸氢钠注射液,使混合溶液ph升高至6左右,然后再将灭菌注射用水配制好的乳糖酸红霉素加至其中。
事先使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乳糖酸红霉素,然后再加入氯化钠溶液,这样混合液就不会发生盐析现象,避免浑浊、沉淀的发生。
根据ph 值结果分析,与乳糖酸红霉素水溶液ph值最接近的是生理盐水,
所以,在药物稳定性、配制过程的简易程度分析,生理盐水是当前最理想的溶媒[3]。
理论上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给药方式,完成整个滴注过程,但实际临床应用中,很难按照理论方法完成,尤其是对于耐受性相对较差的患儿,多次给药更是不现实,所以,临床医师采用一次性静脉滴注一日的给药总量,此给药方式虽然克服了给药次数多的不利因素,但是同样相应带来一些缺陷,例如药物稳定性和药效降低。
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给药方式,一般情况下,对于依从性相对较好的患者,采用常规性多次给药方式,而对于依从性相对较差的患儿,则采用静脉滴注加口服用药的联合给药方式,以此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及药效[4]。
总而言之,在溶媒选择、配制方法、药物浓度、静脉滴注速度、给药总量、个体差异、辅助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方面,做到合理应用乳糖酸红霉素,才能确保药物稳态时的有效血药浓度,发挥最大药效,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贾心红,张美英,李秀华.阿沙吉尔对减轻乳糖酸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观察与分析.山东医药,2007,42(2):57—58.
[2] 李学兰,姜隆梅,张红,等. 乳糖酸红霉素药物浓度和给药次数对血管刺激性的影响.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3(3):227—228.
[3] 秦立忠,胡晓红. 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给药的几个问题.
儿科药学杂志,2007,9(5):62—63.
[4] 黄铁荣. 乳糖酸红霉素在临床静脉滴注中的合理使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9(1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