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与语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与语文教学
摘要:接受美学改变了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确立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把这一方法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肯定和提高,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接受美学语文教学主体地位开放性留白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了一种文艺批评理论——读者接受批评。
该理论认为,一部作品仅仅是一种人工的艺术制品,其本身并不能产生单独的意义;而被读者印入脑中,经过领悟、解释、融化后再生的艺术形象,才是真正的审美对象。
接受美学的文学观与其说是对文学的认识,不如说是对读者的发现。
它强调了读者在作品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当我们用接受美学的眼光去审视语文教学时,我们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得到许多新的启示。
那么,接受美学对于语文教学有哪些启示呢?
一、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作品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一部作品的最终意义不是由作者预先埋下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由读者最终完成的。
由此来关照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把作品的“读者”——学生,放到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上,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来看待。
怎样才能真正地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呢?笔者认为,我国
古代的私塾教育是值得借鉴的。
大家一起来看看孔子的讲学吧。
《论语·侍坐章》里面,记叙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畅谈志向的情景。
老师、学生面对面地席地而坐,十分随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接着孔子以亲切和蔼的长者风度,解除学生的顾虑,并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自然而然地确定话题,“以吾一日之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给谈话带来轻松和谐的气氛。
这样,弟子们就能完全放开自己、畅所欲言,大谈自己的志向了。
在弟子们“各言其志”的过程中,孔子并不评头论足,说三道四。
面对子路的“率尔而对”“其言不让”,他没有斥责,只是微微一笑,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他赞许冉有、公西华的谦虚态度,却不满于他们缺乏气度,但孔子对他们的发言并没有当场表态。
对曾皙的志向,孔子虽然很满意,但也只是说“吾与点也”,并不作过多的称赞。
曾皙询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也没说谁是谁非,只答以“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并不正面回答,轻易表态,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在“言志”过程中,孔子还善于引导,当曾皙一说出“异乎三子者之撰”的话语时,孔子便敏锐地意识到曾皙顾虑自己的话会伤害三个同学的自尊心,及时以“何伤乎?各言其志也”加以引导。
又如,孔子高屋建瓴地将学生的发言上升到“为国以礼”的高度,可见其善于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奋发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加强道德修养。
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包容了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的一个浩瀚的大海,老师何不松手让学生遨游于其间呢?让他们充分
去诵读、去咀嚼、去讨论、去欣赏、去感悟、去整合,老师不当裁判,不给结论,不作分析,只尽量去创造好的学习氛围,进行恰到好
处的点拨,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情感渗透作品,鼓励他们按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作品,指导他们及时寻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文
的“再创造”当中。
教师只是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多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去扶掖。
二、要营造一个开放性的课堂
读者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不仅是作品的接受者,更主要的是参与者。
作者写什么不写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读者在阅读时发现了什么,读出了什么,领会了什么。
但是,每一个人,由于所受教育、生活阅历、审美爱好等不同,他对一部作品、一篇课文的解读就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文学理论上阐述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施教过程中意识不到这种特性,那么就会将语文教学简单化,这不仅会使课文的生命力失去,更严
重的是会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摧残他们思维的火花与文学审美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语文课上就要做到“开放”,允许不同“声音”存在。
如《雷雨》,好多教师对周朴园的复杂性格往往用简单、庸俗的社会学进行分析,使之形成一种趋同思维。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阅读熟悉剧情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从多种性格层面上发现周朴园这个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冷酷的阶级性,还具有复杂的人性,他的内心深处残存的人性中也有对侍萍的眷恋和自责。
因此,不能简单地全然归之于虚伪。
这样的分析打破了单一僵化的思
维模式,使学生懂得了该怎样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复杂的人性。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脍炙人口的文章,两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上本篇课文时,大家同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人窥到的是闺房琐事,有的人见到的是“连类取譬”的说理技巧,有的人挖掘了文章背后严肃的政治主题,有的人认为当今领导应该正确对待批评意见,敢于“悬赏纳谏”,改进工作,以推动四化建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不把教参捧作圣经来教学生,让开放的课堂飞扬学生开放的思维。
这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将会越来越宽阔。
三、在教学中要学会“留白”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中留有“空白”,可以允许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填充”。
由此我想到,在进行教学中,我们也要学会“留白”,不能怕学生不理解不明白就什么都讲,什么都把它讲穿,要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如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文字:“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
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作品中项羽无意中透出了“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内情,当时刘邦的心理活动以及回到军营后处置曹无伤的具体细节,文中都一笔带过。
这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想象,对那些作品中没有写出的情节进行想象性还原。
再如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完成本文的教学后,我留给了学生这样的问题:(1)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玛蒂尔德会有什么表现?注意心理描写。
(2)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给学生“留白”,就能激发学生再创造的欲望,从而使其真正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体验。
总之,语文教学倘若能够适当地借鉴和利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
观点和方法,用于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特别是用来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那么这将会使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单位:安顺市民族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