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二、教学课题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

的联系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算式正确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具小棒、互联网

我是一个一个地分;我是两个两个地分。

小结:同学们的分法都对,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每人分2个,还剩1个。

同学们想想,为什么会剩下1个?这一个还能不能再平均分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通过课件演示反馈,重点突出“这一个不能再平均分下去。”

学生尝试列示,教师注意发现,然后全班交流。

讲解算式的写法:9÷4=2(个)……1(个)(板书)

讲解算式的意义: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这个2就是商,剩下1个,就叫“余数”。

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商2余1.

二、练习巩固。

谈话: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上面的问题,那么其他食品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人能分多少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自己做,然后在小组里交流,看谁解决得好。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列式,帮助他们理解意义。

引导学生表述清楚、完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思考: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通过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真多,商和余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等。

三、体会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现在请你想一想,18瓶酸奶可以平均分给几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么办呢?

请大家先思考,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并把想到的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2.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教师进行板书。

注意引导学生说清算式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