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耐药性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细菌的耐药性
[各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multiple resista nee
2、 acquired resista nee
二、填空题
1、耐药性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_________ ;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 __________ 表示。
2、细菌耐药性分为_______ 和___________ 。
3、获得耐药性的发生有三个因素_________ 、________ 禾口__________ 。
4、转座因子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___ ,前者仅编码转移位置时所需的 ____________ ,后者常带有_____________ 。
5、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固有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6、最早使用人工消除R质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7、最常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介导的耐药菌是____________ 。
8 耐药质粒在细菌间可通过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方式传递。
9、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包括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10、在耐药谱方面,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是____________ ,而R质粒导致的耐药性
三、选择题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耐药
A、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小于其最小抑菌浓度
B、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大于其最小抑菌浓度
C、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等于其最小抑菌浓度
D、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小于其最大抑菌浓度
E、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大于其最大抑菌浓度
2、抗菌药物对细菌能够起作用的首位条件是
A、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
B、抗菌药物进人细菌细胞内
3、细菌的耐药性突变特点
A、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B、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突变无关
C、细菌的耐药性基因突变可发生回复突变
D、细菌的耐药性基因突变具有相对稳定性
E、以上都是
4、有计划地将抗菌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其原因是
A、节约抗菌药物
B、使耐药基因发生回复突变
C、按照病程要求
D、使疗效最好
E、可将细菌彻底杀灭
5、关于B—内酞胺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A、青霉素和头胞菌素类耐药的菌株可产生B、革兰阳性菌的3—内酰胺酶位于胞外
只能由细菌染色体编码D、1940年首次发现E、分为四类
B 型题
(1〜5题)
A、磺胺药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唾诺酮类药物
E、红霉素
1、靶部位是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S12蛋白
2、靶部位是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L4或L12蛋白
3、靶部位是细菌DNA 旋转酶
4、靶部位是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5、靶部位是细菌RVA聚合酶的3亚基
(6〜10题)
A、插人序列
B、R质粒
C、耐药性传递因子
D、耐药性决定子
E、转座子
6、与耐药性基因或非接合性耐药质粒结合形成多重耐药的接合性质粒
7、以接合和转导方式转移
8、只编码转座酶
9、插入基因中,是细菌产生耐药性
10、即非接合性质粒
X型题1、哪些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
A、染色体突变的频率
B、细菌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
C、耐药R质粒的播散
D、耐药菌株的存活
E、敏感菌株的淘汰
2、关于R质粒的叙述哪些正确
A、存在与细菌的核质中
B、R质粒是染色体以外的基因
C、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D、R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与基因突变产生的耐药性显著不同
E、R质粒在肠道杆菌中通过转导方式转移
3、氨基糖甙类钝化酶对耐药性机制是
A、耐药菌株产生磷酸转移酶
B、耐药菌株产生乙酰转移酶
C、耐药菌株产生腺苷转移酶
D、耐药菌株产生甲基化酶
E、耐药菌株产生3-内酰胺酶
4、细菌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
A、以单一耐药性为主
B、易丢失
C、一般稳定
D、抗菌药物敏感基因不能经过基因突变成为耐药性基因
E、是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途
径之一
三、问答题
1、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并举例说明?
2、世界卫生组织早己发出警告——如果不努力控制耐药问题,在“超级耐药细菌”面前,人类将面临毁灭的危险!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们应如何控制细菌耐药性?
[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多重耐药性:某些细菌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的特性。
2、获得耐药性:指细菌DNA 改变而获得了耐药性曲于是遗传物质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故可稳定地传给后代。
二、填空题
1、相对抵抗力,最小抑菌浓度
2、固有耐药性,获得耐药性
3、染色体突变,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
4、插入序列,转座子,转座酶耐药基因
5、对抗菌药物的通透性比其他阴性菌低,存在主动外排机制
6、高温溴化乙啶
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8、接合,转导
9、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 R 质粒决定的耐药性
10、单一耐药,多重耐药
三、选择题
A 型题
1、细菌对于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过程实质是染色体或质粒上基因表达的过程,其产生机制包 括:(1)钝化酶的产生:耐药菌株通过合成某种钝化酶作用于抗菌药物,便其失去抗菌活性。
如对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耐药的菌株产生 3■内酰胺酶,可特异性作用于药物分子结构中的
3■内酰胺环,使药物完全失去抗菌活性。 其他钝化酶还有氧基糖贰类钝化酶、
氯霉素乙酣转 移酶、甲基化酶等。钝化酶可以是细菌质粒或染色体编码; (2)药物作用的靶发生改变 :耐药 菌株通过改变药物作用靶位,使抗菌药物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耐药性。如红霉素作用靶位 是细菌核糖体50S 亚基的L4或LI2蛋白,当染色体上的ery 基因突变,使L4或L12蛋白构象改 变,便影响了红霉素的结合而产生耐药性。 (3)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 :某些革
兰阴性菌 (如铜绿假单胞菌 )通过基因突变造成细胞壁上孔蛋白的丢失或降低其表达,
而影响 药物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的运输。 另一方面,某些细菌 (如大肠埃希菌 )中发现有四环素主动外 排系统,将四环素从细胞内排出细胞外,由质粒编码。 (4)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株的选择作用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形成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使占小比例的耐药性突变菌株被选择并 不断扩大。 l 、 B 2、 D
3E 4、 B 5、 C
B 型题 l 、
C 2、
E 3、 D 4、 A 5、 B X 型题
l 、 CDE 2、 BCD 3 ABC
4、 四、问答题
6、 C
7、 B
8、 A
9、 E lO 、 D 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