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尺码,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有效的课堂练习,既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又能活跃课堂,提高课堂效果。笔者通过对本学期所听公开课、精品课的课堂作业练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一些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方法,力求课堂练习形式多样化,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具有实效性,真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练习课堂效果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无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促成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语言训练需要一个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文本,以文本语言为基础,从学生学习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教师适时、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有意识安排学生的语文实践,是有效语言训练的良好载体。通过课堂练习,既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又能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这是语言发展与思维、情感发展一致化的过程。

因此,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生成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

一、目前我们语文课堂练习中存在的困惑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阅读感悟,阅读感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现象是,训练,特别是语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却不断下降。语言教学的弱化、语言训练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通过以上对语文课堂练习作业形式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语文课堂练习在“质”和“量”两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练习密度不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发现很多语文课堂40分钟下来。只有五分钟作业练习或根本就没有设计任何练习。语文课就上成了纯粹地学习生字词和分析课文。以笔者本学期所听的校内外15节语文课为例,课堂练习时间

低于10分钟的比例占26.7%,无任何课堂练习的比例占20%。现在课堂上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训练时间太少,老师问的时间太多,学生思维的时间太少,太多时间都被老师的“讲”和“问”占用,学生的读写训练和思维训练往往因时间而落空,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围着老师的“讲”和“问”转。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因素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形势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抄写、感悟写话,构成了小学生语文课堂练习作业的主要内容。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如上述15堂课中,以生字抄写作为主要课堂练习的占33.3%,以感悟文本,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也占33.3%。除去无课堂练习的20%,纯粹地完成配套作业,剩下仅13%左右的课堂是根据文本,自己设计相关课堂作业练习。事实证明,没有精心设计过的练习,既不能很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又体现不出教学的分层,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硬性要求多,自主选择少笔者的调查显示,很少有教师,在课堂练习作业的设计上体现分层性。如,抄写生字新词一项,教师几乎都让学生抄写完所有要求识记的生字,而很少会有教师允许学生有选择地抄写,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抄。课堂练习的作业形式也比较单一,主要以抄写、说话写话、完成填空、做配套作业为主。因此,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小,兴趣也不浓厚。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作业上学生应有自己的选择权。只有自己选择的,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分层作业需要教师十分用心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并运用发展的眼光,不断依据学生的情况改变自己的作法。因此,分层作业使教师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发展能力。

二、语文课堂练习作业设计从何处着眼

(一)以文本语言为基础和落脚点

课堂练习的设计,首先要考虑以文本语言为基础进行语言的训练,在动态的语言训练中,使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课文是范例”,文本语言是学生语言模仿的对象,是学生语言生成的基础。课堂教学其实是一种以课文范例为中心的案例教学,课文是例子和凭借,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而获得发展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让

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篇课文,逐渐地积累语言材料,从感受、体会文本中规范、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感情,从而使学生逐渐掌握运用语言的规范,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

语言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层次、有目的地读,读与思、议、练结合。在这样反复接触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能读出形象、读出画面,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深刻领悟文本语言,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师的分析、讲解不管如何细致、如何精妙,只能是教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在没有对文本有充分的感知前,任何强加给学生的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都是学生无法体会的,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或者低效的,因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是理解、感受、体验文本语言和文本内涵的基础。只有有了充足的时间,学生才能对文本语言以及语言中蕴含的情感,思想、文化予以充分的感悟,也因此而感受语言的所指与能指,领悟语言的魅力,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积累语言材料,内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

(二)以语言文字训练为目的和导向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而知识要转化成能力,必须要有语言训练环节的介入和支持。正确认识语言训练,遵循教学原则,在课堂中设计好最优化最合理的语言训练,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准课文语言的发散点,立足文本,让学生进行超越文本的语言训练,能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语言学习生长点。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设计语言表达拓展题作为课堂练习:“多么痛苦的三十六小时啊!。”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着当时的情景。声声泪,句句情:“父亲没吃没喝,体力不支,憔悴不堪。”“灰尘满天,石块太重,父亲伤痕累累。”“余震不断,在废墟里的父亲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发散的思维,自由的表达,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亲不顾一切的拳拳爱子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语言训练的迁移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出句式仿写的途径。如,教学《火烧云》中火烧云颜色变化的一段,可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教学《虎门销烟》一课中销烟的过程时,教师可让学生用“先……然后……又……再……”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又如,在教学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我设计了这样的说话练习:我先出示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图,然后分别出示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再用“因为……所以……”来说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学生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