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实践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现有和潜在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场所,是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基础。

2008年8月逐步将各类医疗器械物品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工作纳入cssd
实施集中化管理。

一般资料
本院床位300张。

手术台量每个月300~500台。

工作人员9名,其中35岁以下1人,36~40岁2人,41岁及以上6人。

文化程度本科1名,大专3名,中专2名,高中3名.高级职称0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7人。

负责全院的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工作。

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
人员风险分析:传统的供应室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人员平均年龄偏大,专科知识不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缺乏整体竞争力和危机意识,这都是引起风险隐患的因素,同时与迅速发展的消毒供应专业格格不入,严格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预见性不足:对工作中各个环节隐患认识不足,如清洗过程中分类不明确,清洗剂选择不当,方法不规范,均导致清洗不彻底,影响灭菌效果,存在风险隐患;包装过程中包布有破洞,装配物品时不
考虑临床实用性,配放随意。

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包内主要器具缺失,包的体积,重量不符合要求,直接影响临床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

设备使用不当:在使用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无定期检查维护灭菌器、疏水阀、仪表安全阀、密封圈等。

装载时出现超载或剂量过小。

自我防护意识差:由于操作人员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如在分类过程中裸手接触污染器械。

接触消毒剂、清洗剂时,不戴口罩手套。

手工清洗时不带口罩、帽子、护目镜。

防范措施
护士长对工作人员加强消毒、供应知识培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护士心态调整,肯定他们的成绩,加强沟通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工作中根据科室的工作特点发挥个人的长处,安排合适的岗位及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提高风险的认知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制定书面工作流程,供员工学习参考。

建立科室质控小组采取巡查、督导等监管措施,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与反馈。

召开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提供相应资料和正确指引,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灭菌人员要持证上岗,定期对设备保养和维修,保证其设备的安全使用,装载过程中要规范放置,装载容积不得>90%,不得<5%,减少灭菌失败的风险。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提高工作人员防护意识,降低因防护不当对身体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

成效
风险管理与质量密不可分:通过运用风险管理强化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了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自觉的规范了行为,改善和提高了护理质量。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自我把关,人人注重全程质量管理,使质量缺陷降低致最低限度,有效地控制了不安全因素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士自我约束机制不断增强,素质大幅度提升,从而有效地预防及规避了风险的发生,使各区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加强了主动学习意识还设身处地地为临床着想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临床需要。

参考文献
1尤秀丽,席淑华,卢根娣,等.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管道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杂志,2001,10(2):92-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s].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管理规范[s].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