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的十年成果(2003--20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体制改革”的十年成果(2003--2013)
导语:文化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成效显著。

这十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反映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的进程。

纵观取得巨大成果的这十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路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初到2005年12月,主要是开展试点、探索经验。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办、国办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北京等9个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开展试点。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面推开改革提供了示范、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从2005年12月到2010年7月,在试点基础上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全国扩大试点、逐步推开。

改革的目标任务不断细化、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进展。

截至2010年7月底,全国转企改制院团总数达312家,仅2010年新增数即达190家,超过了2008年以前转企改制院团的总和。

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范围逐步由省级院团向地市级和县级
院团延伸,在已列入统计的312家转企改制院团中,地市级和县级院团达238家。

改革推动了演艺领域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三阶段,从2010年7月到2011年10月,主要是加快推进、全面展开。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三加快、一加强”的重点任务。

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展开、纵深化拓展,部分领域基本完成改革任务,重点难点取得重大突破。

第四阶段,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重大部署,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迅速兴起文化改革发展的热潮,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

全国共有26家文化企业上市,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长为A股市场的一个新兴板块。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据统计,截至2013年4月,我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9.8万家。

2005年至2012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23%,高于
同期GDP年均增速。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目前,我国图书出版、电视剧生产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居世界第二。

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0.73亿元;2013年1月至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亿元,同比增长34.86%。

2013年1月至9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18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 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35.3%。

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正为转变发展方式,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增添一抹亮色。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围绕文化改革发展新目标,一系列新改革举措正在或即将实施。

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探索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具体实现方式;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和改进网吧、娱乐、演出、艺术品等市场监管,制定艺术品市场经营规范;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探索形成中国演艺和艺术展览“走出去”交流交易新机制,加快建立推动中国演艺和艺术展览“走出去”的企业联盟、保税物流仓库、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更好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直面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公共文化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需要回答一
系列新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