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第四课文化创新

【课堂目标】

1、理解、识记和应用“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2、理解、识记和应用文化创新的途径

【知识归纳】

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是什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提示:注意区分“源泉”和“动力”的区别(看课本)。“源泉”强调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动力”强调社会实践推动和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条件。“动力”体现在:一方面:

另一方面:

2、为什么——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

(2)

3、怎么做——文化创新的要求

(1)文化创新的主体是

(2)文化创造者应该怎样做:

〖合作探究——重点突破〗: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讴歌新时代和新人物,中国作协和有关地方作协组织开展“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风活动。组织作家亲身体验长征的艰难险阻,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征沿途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多出精品力作。

结合“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风活动,谈谈你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关系的认识。

考点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

具体要求:

(2)

具体要求:

3、

具体要求:(1)把握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把握的关系,克服“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3)我们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总结升华】

结合第五课所学知识,概括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

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文化创新可以

〖合作探究——活学活用〗

号称“高密四绝”之一的扑灰年画是山东高密一地仅存民间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时至今日,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乏人。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艺,有必要对其进行拯救和挖掘,使其焕发生机活力。

作为一个高密人你认为应该如何通过文化创新来改变扑灰年画的现状?

【当堂检测】

1、“恶搞”是当前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批评者普遍认为胡编乱造的恶搞影片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票房业绩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作品就是现实生活B.文化创作不能脱离社会实践

C.不能以获奖与否作为评价文化作品的标准 D.中西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2.每年4月10日,江苏省无锡市都要举办吴文化节。举办方认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吴文化的创新品格,有助于促进吴地经济发展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主要说明( )

A.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B.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C.文化创新能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新能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2013年广东韶关一模)一位参加“走转改”(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记者在采访手记中写道:越走近基层,越能触摸到现实的坚硬,也越能感受到希望的生长。这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4.动漫不仅使电视荧屏更精彩,而且形成了动漫游戏出版物、音像制品、动漫游戏产品的动漫产业。这说明( )

A.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决定5.“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在新的社会发展转型期,注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应成为广东探索粤文化创新的要义。这说明( )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7.“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了( )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政府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8.(2012年广东珠海三模)据我国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介绍,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需要,运载火箭系统在此前成功发射“神一”至“神七”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进行了170余项技术改进,其中应用新技术20余项。运载火箭系统的技术改进说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

B.科技创新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C.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D.文化必须在全面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

9.加多宝公司在广东省经济转型政策的浪潮中,对传统凉茶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做足苦功夫。在保证凉茶原味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罐装工业化生产的华丽转身。这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B.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民族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10.(2013年广东揭阳调研)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D.彻底改变传统文化

11.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 )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2.被称为“国粹”的京剧,集我国戏曲艺术之大成,它在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长处的过程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这说明要( )

A.全面挖掘和保护古代优秀剧目 B.保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C.综合各种艺术的精粹 D.博采众长,不断推陈出新

13.广东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是“转型升级”。为了实现转型升级,发展自主创新,你认为广东在文化创新方面必须(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抵制外来文化④立足社会实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12年广东深圳宝安模拟)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这种观点( )

A.正确,文化创新的实质就是扬弃B.正确,古代教育思想已完全不适应现代教育形势C.错误,文化必须交流、借鉴和融合D.错误,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精品】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频考点9:文化传承与创新(含答案)

文化传承与创新 1、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百门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工作目的正在紧张进行。2018年6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外介绍称,通过发据和比对,初步推断遗址距今8万至10万年,该遗址为凌云县首次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该遗产能展现历史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②该遗址是凌云县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文化遗址是汉民族的伟大历史创造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团队,此前他们设计的南京青奥会会徽,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关于“衷情中国文化”,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说:“世界各国的优秀设计师都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 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 ③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民族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7月10日至2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40届会议,对今年的26处申遗遗产地进行审核。这其中包括申请自然遗产的中国湖北神农架和申请文化遗产的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中国有望成为继意大利后,第二个世界遗产50+俱乐部(世遗数量≥50)的国家,赶超意大利(51处)指日可待。 世界之所以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 ①让文化的记忆得以传承 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对展现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④必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江苏省射阳县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的创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的创新 【学习目标】 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 3.理解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理解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5.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利用课前15分钟,通读教材,在教材上做好勾画,初步掌握课本 重点) 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②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③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与标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4、综合说明为什么要鼓励文化创新?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也可更好的推动世界的发展 3.理解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①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②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 (2)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着眼于文化的继承,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①一方面,我国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2019版人教版一年级上《汉语拼音》精编创新导学案(全集,31页)

全册备课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学习目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详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详案 今年暑期档上映了几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期中票房最高的就是这部。(呈现PPT)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播放《捉妖记》海外宣传片) 同学们暑假去看《捉妖记》了吗?你觉得《捉妖记》和你以前看的国产电影有哪些不同?(同学谈)这些不同源于什么?(创新)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文化创新有哪些途径呢?诶,这便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探讨的话题。(PPT呈现课题并板书) 《捉妖记》是目前为止在中国内地上映获得票房最高的电影。为什么会这么成功呢?我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PPT播放材料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材料一,思考这部影片的场景来源于什么?给我们什么文化启示? 生:读材料并回答。来源于实地考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师:同学们回答地非常好。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进行文化创新时必须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这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呈现PPT并板书) 任何的文化创新只有基于社会实践,才会接地气、有灵气,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PPT呈现)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既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好了,《捉妖记》的场景通过实地考察制作好了,可是电影创作最难的往往是构思和创意阶段。他们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呢?(PPT呈现材料二)我们一起来看看。 《捉妖记》取材自哪里?(《山海经》和《聊斋》)那他们为什么要从《山海经》和《聊斋》中去挖掘素材呢?(因为它们有我们的可取之处)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生:我们进行文化创新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这也是我们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PPT并板书)同学们思考一下,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是不是一味地照单全收呢?(不是,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推成出新,革故鼎新。这就是文化创新第一个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具体内容。 好了,《捉妖记》有了取材,有了创意,那么透过捉妖记,作为导演的许诚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三,并思考下面的问题。(PPT呈现材料三) 生:取材于《山海经》说明我们在对文化进行创新时必须要注意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捉妖记》倡导的是“尊重、平等、和谐”的价值观念,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时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师:同学们总结地非常好。所以在进行文化创新时,我们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呈现PPT)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捉妖记》吸引人眼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人物形象别具一格,特别是胡巴这个妖王的形象。你觉得胡巴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呆萌) 这么呆萌的形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我们看看许诚毅导演还有什么本领。(PPT呈现材料四)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四,思考《捉妖记》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生:《捉妖记》汲取了好莱坞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加以利用。同时又模仿了《山海经》里的取名风格,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这是它成功的地方。给我们的文化启示就是我们不单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到位。(PPT呈现)所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是文化创新的第二个重要途径。想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必须要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那么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五课第一框导学案 公开课

第五课文化创新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能力目标 能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及文化创新的作用。 ★预习案★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及两点作用。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1思考交流;2、3、4书面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探究案★ 材料新中国成立65年来,从起步、成长,直到今天的发展、繁荣,国产动画片给每一代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合作探究(5分钟) 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的国产动画片能深受喜爱,并成为众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不同时期我国的动画片的主题、形式各异?这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三:有人说,动画片给儿童的一种娱乐,对它创新没有太大的价值。举例说说你的看法。合作探究四:有人说,中国原创动画的发展振兴,不仅需要动画创作者的坚持不断的创新和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你认同吗?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的国产动画片能深受喜爱,并成为众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思考: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我国自己制作的动画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优美的写意画面,配音与音乐方面也充满时代气息。创作者以本身的生活体验结合我国传统题材当家,在此基础上更充分地展开想象,注入现代元素。思考: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为什么? 材料:1、萌芽期(1949-1959)特点:初露光芒。代表作品:《神笔马良》、《猪八戒吃西瓜》、《三毛流浪记》等。主要类型:木偶片、黑白片。 2、崛起期(1960-1969),特点:美术电影盛行。代表作品:《小蝌蚪找妈妈》(1960)。主要类型:水墨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 3、蛰伏期(1970-1979),特点:民族风。代表作品:《哪吒闹海》(1979)。主要类型:水墨动画片、剪纸片。 4、繁荣期(1980-1989),特点:百花齐放,代表作品:《葫芦兄弟》(1986,剪纸),主要类型:剪纸片、水墨片、系列片 5、转折期(1990-1999),特点: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代表作品:《宝莲灯》(1999),主要类型:系列片。 6、活跃期(2000-2014),特点:技术转型,代表作品:《喜洋洋与灰太狼》,主要类型:系列片、flash动画。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不同时期我国的动画片的主题、形式各异?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文化创新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精选.

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教材分析】 本课题共设三目,第一目“继承传统,推成出新”。教材通过陈述雕刻艺术的发展和中国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一个问题的设计说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通过对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古今的发展对比和一个问题的设计阐明文化创新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注入时代精神。第二目“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首先,教材先引导学生列举实例印证面向世界,借鉴交流文化进行创新的实例。通过对《梁祝》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第三目“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教材设计三种观点的辨析如何正确处理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教材最后一段意在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的启迪。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三课“世界文化多样性”第四课“传统文化继承”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基础上学习文化创新的三条途径,在理解上没有阻碍,但是学生在如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进行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过程中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如何面向世界。如何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些问题学生不能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1)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4)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文化创新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的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学习目标】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利用课前15分钟,通读教材,在教材上做好勾画,初步掌握课本重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传统文化: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①传统习俗——风尚、礼节、习惯,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传统文化在其延续中体现了了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是历史中形成的,对今天生活具有影响的文化。 3、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加以分析、区别对待。 (2)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佳节倍思亲;大陆与台湾同祖、同根、同源)

创新导学案高考总复习1-2

1-2 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30分钟) 1.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命题“若x >y ,则x >|y |”的逆命题 B .命题“若x >1,则x 2>1”的否命题 C .命题“若x =1,则x 2+x -2=0”的否命题 D .命题“若x 2>0,则x >1”的逆否命题 【解析】 对于A ,其逆命题:若x >|y |,则x >y ,是真命题,这是因为x >|y |=? ????y (y ≥0)-y (y <0),必有x >y ;对于B ,其否命题:若x ≤1,则x 2≤1,是假命题.如x =-5,x 2=25>1;对于C ,其否命题:若x ≠1,则x 2+x -2≠0,因为x =-2时,x 2+x -2=0,所以是假命题;对于D ,若x 2>0,则x >0或x <0,不一定有x >1,因此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 【答案】 A 2.“如果x 、y ∈R ,且x 2+y 2=0,则x 、y 全为0”的否命题是( ) A .若x 、y ∈R 且x 2+y 2≠0,则x 、y 全不为0 B .若x 、y ∈R 且x 2+y 2≠0,则x 、y 不全为0 C .若x 、y ∈R 且x 、y 全为0,则x 2+y 2=0 D .若x 、y ∈R 且x 、y 不全为0,则x 2+y 2≠0 【解析】 “x 2+y 2=0”的否定是“x 2+y 2≠0”,“x 、y 全为0”的否定是“x ,y 不全为0”. 【答案】 B 3.(2015·河北唐山一模)已知命题p :?x ∈N ,x 33b >3”是“log a 3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高二(4)班齐映燕2018年4月19日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围绕“文化创新的途径”这条主线,分析文化创新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而向学生强调对待文化应避免的两种错误倾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创新观念;由于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结合《文化生活》的特点,本课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和开展活动探究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学生感受文化进而思考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本课内容;另外,随着“四个自信”的提出,文化自信成为社会的重要课题,因此学好文化创新的相关内容对于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际生活中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最后,本课是在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和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探究文化创新的相关内容,本课在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联系所学知识及分析能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并 能够辨别文化创新的主体。 2.通过讲解学生能够推论和说明出文化创新两个基本途径的含义、原因 及做法。 3.通过对错误观点的探讨和清晰的知识连线学生能够辨别两种错误倾 向。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问题的导向和小组探究锻炼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2.通过对错误观点的分析增强学生分辨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创新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介绍增强学生在传统文化上的兴趣及自信心。 2.通过文化创新的作品展示增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教师寄语激

发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 (二)教学难点 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及怎样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 四、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在学习了第三课和第四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加深,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他们能够联系所学的知识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理解;在生活中学生也能较多地接触到文化创新,无论是从电视上还是学校提倡的文化创新活动中,学生都有所了解,在课程中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例来进行本课的讲解,学生能够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 1、教法: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分析归纳法。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2、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有答案)

2021届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学考学案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班别姓名学号 [考点要求] 1.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2.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对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作用。 3.掌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知识梳理]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必要性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 2.创新与交流、借鉴、融合的关系 (1)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的过程。 (3)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的过程。 (4)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对待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1)正确态度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 不同民族文化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2)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为我所用。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文化创新的两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拒绝接受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即一味推崇推根本否定的倾向。 2.坚持正确方向,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 (3)发扬中华民族,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导学案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学习侧重点】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创造倾向。对本专题所选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逐一进行鉴赏。 课前预习案 1、专题内容概说: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诗坛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这一时期的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艺术风格或高雅闲淡,或雕琢炼饰;其审美趣味有外拓趋向内敛,有昂扬趋向低沉,有浓郁趋向高秀。唐诗可谓是风格种种,流派多多。中唐时期“创新”与“求变”是其诗歌的主要创作趋向,中唐的社会背景(如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科举考试的弊端以及用人制度诸因素),为诗人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也促使不同群体形成风格各异的诗歌流 派。 2、中唐诗歌大约有以下几派: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出色。 (3)韩、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4)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一、 3、结合注释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课中学习案 一、《寄李儋元锡》 1、诗人见到了哪些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愧俸钱”可看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及点评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一、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分析判断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分析判断文化现象中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雅与庸俗等的能力。 (2)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的正确方向。 难点: (1)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四、教学构思 (一)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观察文化现象、体验矛盾冲突、引发辩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生成构建知识、启发正确观念、反思践行提升,体现新的学习观、知识观。 (3)教学过程中大胆突破教材局限,重新生成和整合知识结构,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深化对文化正确方向的理解。 (4)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文化现象——“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品评、设计、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和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5)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五.教学过程

2021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查政治试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查政治试卷含答案 本试卷共10 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如需用2B铅笔将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2年12月11日,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xx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①文化由人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人②民间艺术元素决定了文化作品的成 败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④文化即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第八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12年5月21日落下帷幕。截止当日,本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245.49亿元,比上届增加156.93亿元,同比增长 14.42%。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④我国应把大力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3.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②耳濡目染③卧薪尝胆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国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地之中”等历史建筑群 ①代表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成就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③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建筑史上达到了顶峰A.①② B.①③C.③④D.②④ 5.“给力”的词义与潮汕方言的“到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知识梳理导学案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知识梳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要记住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3、能够把握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辨证统一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知识准备 1、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在继承的基础上,都包含着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实践是一种、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 3、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提出,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出了,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4、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又表现为。 5、文化源于,又、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 6、,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7、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应当关注,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造出无愧于 和的文化作品。 四、学习内容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3、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采风活动对文化创新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相关联接:采风原指民歌的采集,现泛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调查研究。) 4、请列举文化创新有利于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5、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 五、学习小结 1、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所起的作用------源泉、动力 2、文化创新的作用:(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做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 知识拓展 东亚的文化交流与创新 中国、韩国、朝鲜,东亚大陆上的这些国家,并没有因海而与日本隔绝,而是通过海与日本紧密连接在一起。实际上在很久以前,东亚大陆上就有很多的人、多样的物品、多样的文化过海传到日本,又从日本传到国外。最近每年从日本到韩国或中国旅游的人超过了400万,从韩国或中国去日本访问的人每年也达到200万以上。以这样的从古至今继续下来的交流为背景,中国或朝鲜半岛与日本在文化上有不少的共同的方面。但是与此同时其他不同的部分很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化创新。 六、达标检测

文化创新作业导学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课导学案 课程标准: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汇及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本课与第三课、第四课之间的联系,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 2、能力目标: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努力学习并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创新的实践中去。 学习重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 学习方法:系统归纳法、辩证分析法 【课前知识梳理】 1、自主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

2、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创新,在文化发展创新过程中,如何把握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4、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课内合作探究】 第一小组:1、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第二小组: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 2、结合漫画分析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自主探究】 作为2011年最强悍的电影,《功夫熊猫2 》在中国电影票房为6亿人民币。它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极、五行拳、针灸、算命、皮影等。其艺术总监对中国媒体说该片制作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际团队,他们热爱中国文化,但不完全拷贝。他们的创作人员特地到中国考查,登长城、坐黄包车;远赴成都实地考察小熊猫生活。最终把这一切定格在电影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关知识,分析《功夫熊猫2》给我们的启示。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说明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②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②通过材料探究,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文化、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赏析汉字、诗词和绘画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 ②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三、【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事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 导语:在电脑科技迅猛发展、许多人已“提笔忘字”的今天,一档于游戏中学习知识、于竞技中领略汉字、诗词之美的文化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好评。这些电视节目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了文化创新。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探究1思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产动画第一片。由此可见,文化要想发展,要想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二、【材料讨论、探究新课】 探究2: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的主人翁图片及其生活原型:美羊羊——生活中善良亲切和爱美之心很强的人;喜羊羊——社会上的台柱子,很重要的人物;灰太狼是社会上奸诈愚蠢的坏蛋,爱老婆孩子。红太郎是毒辣老婆,十分凶悍。 问: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来源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自主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这边影片中的人物来源于生活,这表明文化要创新,就需要立足于实践。由此得出“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结论,具体如下: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设疑: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呢?(此时可让学生结合第五课第一框知识思考,从而使学生温故知新)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那么要想实现文化创新,我们有没有其他途径可走了呢? 三、【突破重点】 材料:《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之所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在情节叙述上学习国外动画片的成功做法,大胆想象,无限夸,如果再能够学习国外动画片细腻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探究3:(1)、灰太狼、喜羊羊与传统国产动画片中的狼与羊的形象有何异同?(2)、找出材料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获得成功的原因,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围绕上述问题,教师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一组的形式分成若干组,组织学生结合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学案(含答案)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案(含答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学案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1.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难点 2.理解文化创新的作用。重点 3.明确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及文化创造的主体。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及必然性1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必然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2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试判断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作者的灵感。提示错误。文化创新需要文艺工作者的灵感,但这种灵感最终来源还是社会实践,因此,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1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的作用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

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请思考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根本目的是一回事吗提示不是。文化创新的作用是它既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1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试判断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化工作者。提示错误。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只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探究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上海文艺家们赴甘肃天水采风,经历了国家级公祭伏羲大典,实地探访了有着8000年文明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以及有着“东方雕塑艺术馆”美誉的麦积山石窟遗址,还与当地民俗.神话专家和艺术家深入探讨交流。在“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沙龙活动上,采风团成员们围绕如何解读“中华魂脉”的精神内涵.挖掘“中华创世神话”的现实意义.推动艺术创作的跨界融合以及下一步的创作设想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1文艺创作为什么要采风2有人认为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有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