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失败案例水门事件和尼克松下台

公关失败案例水门事件和尼克松下台
公关失败案例水门事件和尼克松下台

水门事件和尼克松下台

197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

1974年8月,理查德-尼克松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辞职的总统。他是旷日持久的水门丑闻最高级的牺牲品。

8月8日,是尼克松当总统的最后一天。早上他打电话叫白宫办公厅主任黑格拿来否决国会通过的农业拨款法案的声明,签上了他的名字,这是尼克松处理的最后一个法案。中午,尼克松向副总统福特谈了国际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和一些人事安排的看法。下午7时半尼克松和国会领导人作了简短的会见。当晚9时,尼克松通过电视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辞职演说。尼克松说,“在过去几天,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在国会里已经没有足够有力的政治基础来继续进行这种努力”,“因此,我将辞去总统职位,明天中午生效。”

这样,担任了6年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在度过了2027天的政治生涯后,成为美国的一个平民。

导致尼克松辞职的直接原因是“水门事件”。这一轰动一时的事件是《华盛顿邮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华德所进行的一场坚持不懈的斗争结果之一。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在华盛顿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办公楼被捕。水门饭店是一座豪华的旅馆,兼作办公室和公寓之用。这5个人被控潜入民主党办公大楼安装窃听器和偷拍民主党文件。这些盗贼受到了对于他们所犯罪

行而言的最大刑罚。此时,离尼克松以共和党候选人身份参加1972年总统选举的时间还有5个月。6月2O日,《华盛顿邮报》头版以醒目的标题称,白宫顾问与窃听人物有关联,其中的一个叫霍华德-亨特的人是尼克松的助手科尔森的顾问。民主党据此发动了政治攻势,对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提出诉讼,控告它侵犯私人秘密,违反人权。

尼克松矢口否认他和他的班子曾插手于这种“不可饶恕的行为”。但是随着时态的发展,尼克松完全处于守势,被人认为有重大的隐瞒。到1973年4月30日,他的最亲密的助手霍尔德曼、埃利希曼和米切尔先后辞职。当日,尼克松走上电视力陈他对此事的震惊和自己的清白,保证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以让疑惑满腹且日益加深的大众相信“白宫没有文过饰非”。可是尼克松拒绝接受指定调查此案的参议院特别委员会对他本人的调查,也不愿按法院传票的要求交出白宫电话录音带。当这些录音带最终交到调查人员手中时,法院查明录音带中有18分钟是空白的,人们怀疑白宫为了掩盖真相而将它故意抹去。

1974年3月1日,法院大陪审团对尼克松手下的一批得力助手起诉,其中包括米切尔、霍尔德曼、埃利希曼、科尔森等。在这种情况下,共和党中许多人认为水门事件给他们当选总统投下了阴影。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也通过决议决定考虑弹劾问题,并在7月27日以2 7票对11票通过弹劾案。于是尼克松面临两种选择;辞职或被弹劾。如被弹劾,他将在参议院接受6个月的审讯,这将遭到巨大屈辱。8

月6日尼克松召集内阁会议,表示录音带里曾讨论过将压制对水门事件的调查,他扣留了有关此案的材料。尼克松辞职已势在必然。

8月9日早上,尼克松在办公桌上的一张写有“我谨此辞去美国总统之职”的纸上签了字,而后走出白宫和接替总统职位的副总统福特告别,然后尼克松一家人由专用直升机飞向安德鲁斯机场,在那里由“空军一号”把尼克松送到加利福尼亚的老家去。

不过,“水门事件”的背景至今众说纷坛。尼克松政府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称,“在水门事件这场悲剧里,有两个主要的谜”。首先是谁、为了什么下令破门而入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微不足道的破门偷窃事件,或者按尼克松的说法,这个“三流企图盗窃案”,怎么会发展成为美国政治史上一次最大的丑闻,并最终迫使尼克松辞职的?

1972年6月,正当“水门闯入事件”爆发时,尼克松的声望奇迹般地达到了最高峰。为了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尼克松已不需要什么有用或无用的政治情报。此外,华盛顿任何一个了解内幕的人都知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只不过是一个空架子,有用的政治情报可到总统候选人办事处去找。既然如此,麦科德等人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闯入水门大楼民主党总部去安装窃听器呢?

不少人认为,这跟尼克松的性格有关。“他把人生视为战场,确信美国到处都有执意要毁掉他的仇敌”;“他把政治生涯中的每个重大事件都视为一场危机,在这种危机中,他总是处在敌人包围之

中”。尼克松生性多疑,连基辛格也说,“我们都深知尼克松生来不会完全信任别人的”。为了对付他的政敌,尼克松可以无视法律,为所欲为。正如比尔-加利指出:“ 尼克松是一个有强烈竞争精神的人。”

尽管当时他对击败麦戈文已经十拿九稳。但是,在他看来,除非能赛过他“所嫉恨、畏惧同时又钦佩的肯尼迪兄弟,否则这种胜利就不算彻底”。对此,尼克松的部下也是一清二楚的。在此背景下,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白宫宫员制订一项破坏民主党竞选的全面计划,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闯入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肯尼迪家族的亲信奥布赖恩的办公室安装窃听器,似乎并不奇怪。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1863.1.1 林肯签署《解放宣言》。 1879.12.21 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 1903.12.17 莱特兄弟首次成功地驾驶由发动机推进的飞机。 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4.6.6 美国军队及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1945.7.16 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1949.8.24 美国、加拿大和14个西欧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一项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2.11.1 美国在太平洋实验场爆炸一颗氢弹。 1954.12.1 美国一黑人妇女在蒙哥马利城的公共汽车上拒绝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白人男子。联邦法院非法宣布公共汽车种族隔离命令。 1959.1.3 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第49州。同年8月21日,夏威夷成为第50州。 1961.4.17 美国策动猪仔湾事件,企图推翻古巴政府。 1963.11.22 肯尼迪总统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 1968.4.4 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遭暗杀身亡。 1969.7.20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1972.2.21 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8天的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访问结束时,中美签署上海公报。 1974.8.9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去总统职务,由副总统吉拉尔德·福特继任总统。1975.12.15 福特总统访问中国,并与毛泽东主席及邓小平副总理会谈。 1979.1.1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 1982.12.2 在盐湖城,美国医生成功地为一患者进行人工心脏移植手术。 1984.4.26 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 1989.12.20 美国军队入侵巴拿马。 1991.1-2 在中东海湾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国打败伊拉克,解放科威特。 1863.1.1 林肯签署《解放宣言》。 1879.12.21 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 1903.12.17 莱特兄弟首次成功地驾驶由发动机推进的飞机。 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4.6.6 美国军队及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1945.7.16 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1949.8.24 美国、加拿大和14个西欧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一项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2.11.1 美国在太平洋实验场爆炸一颗氢弹。 1954.12.1 美国一黑人妇女在蒙哥马利城的公共汽车上拒绝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白人男子。联邦法院非法宣布公共汽车种族隔离命令。 1959.1.3 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第49州。同年8月21日,夏威夷成为第50州。 1961.4.17 美国策动猪仔湾事件,企图推翻古巴政府。 1963.11.22 肯尼迪总统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 1968.4.4 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遭暗杀身亡。 1969.7.20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1972.2.21 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8天的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访问结束时,中美签署上海公报。 1974.8.9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去总统职务,由副总统吉拉尔德·福特继任总统。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一、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中国名牌》杂志社的公关创意《中国名牌》杂志社会组织策划了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活动,产生了深刻的政治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创意如下:一、背景:项目调查1、历史:香港问题是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2、立场: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属于“殖民地”范畴。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表示1997年要收回香港。 3、结论: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回归,使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一个民族的沧桑荣辱将在这时刻凝聚升华。二、项目策划1、目的:高扬爱国主义旗帜。2、切入点:倒计时(让它分分秒秒叩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弦)。3、规模:每字高度不小于1米,总面积150平方米,可视距离1000米以上。 4、焦点:倒计时牌建在祖国心脏——首都北京。具体建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正中。 5、层次:报呈新华社领导、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澳办,直到中央领导。 6、时间:启动在199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10周年)至1997年7月1日,运行925天。三、项目实施1、高层公关:中央支持;2、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关:热情赞许;3、横向公关:全国人导振奋。四、项目评估1、中央领导高度评价;2、925天中,参观率最高,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世界之最:面积、时间、目睹、参与人数、新闻报道。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此案例主要体现了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个知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形成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而自觉、科学的公共关系活动又必须在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指导下进行。 1、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动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这一公关活动就通过项目调查、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等公共关系操作实务,紧紧围绕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这一主题策划并实施了这次公共关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中国名牌》杂志社的这一公关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从1994年12月19至1997年7月1日这925天中,倒计时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创造了数项世界之最。公众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引导、规范组织行为不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员正是通过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和服务观念,策划并实施了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1036——传情五环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员工为台庆五周年设计了一个方案:立足将城市之声5周年台庆与申办奥运活动相结合,通过电子传播媒介,传达“城市人盼奥运”的城市之声电台的时代强

浅谈水门事件

浅谈水门事件 一、水门事件的过程 水门事件,是19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一起震惊世界的政治丑闻,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事件开始于1972年6月17日,当时美国民主党全国总部地下车库通往大厦的门锁两次被胶布贴住,当时所在地水门综合大厦的保安人员偶然发现这一情况,于是立刻报警。前来的两名特警出其不意地抓获了5个嫌疑人,他们潜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安装窃听器和拍照文件。之后联邦调查局找到了这些钱中有不少联号的百元大钞,由此追查发现这是这伙人的活动资金,究其来源竟是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政治费用。 随着案件的展开,种种证据的出现包括前白宫幕僚在联邦参议院水门委员会的证词,这些都开始指向白宫幕僚。而受到调查的白宫幕僚主动交代出总统上任后曾在整个白宫安装有由语音自动启发的录音系统,并录下了白宫中几乎所有的谈话,这些证词的提出是为了自保。而根据对这些录音磁带进行监听后发现,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水门窃听案发前后,都曾经明示或暗示过应该掩盖其上任后无论是由其本人还是下属所有过的一些并不完全合法的行动。经过一系列漫长的司法诉讼,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总统必须交出录音带,尼克松总统最终服从了最高法院的判决。面对国会众议院几乎可以肯定会通过的弹劾总统的动议,并且也很可能会被参议院定罪。1974年8月7日晚,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休·斯科特,众议院约翰·雅各布·罗德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尼克松,告知尼克松已全部失去国会的支持。罗德告诉尼克松,条款一旦众议院被投票,弹劾势在必行。戈德华特和斯科特告诉总统,参议员不仅有足够的票数给他定罪,而且不超过15名参议员愿意投无罪票。意识到自己没能留在办公室,尼克松决定辞职。1974年8月8日晚,尼克松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职。当天早上,辞职正式生效。尼克松夫妇携家人在东厅与白宫人员告别。直升机把他们从白宫带到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尼克松后来回忆:“直升机转移到安德鲁斯时,我考虑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我现在还能怎么办?”在安德鲁斯,尼克松家登上空军一号,飞往加利福尼亚州海军陆战队员,随后抵达圣克拉门托的家。 尼克松主动辞职下台后,国会中止了弹劾案的进程,但他仍然有可能受到来自联邦或州的刑事起诉。继任总统的杰拉尔德·福特于1974年9月8日宣布给予尼克松全面且无条件的豁免权,让他不会再因为任何担任总统期间“犯下或可能犯下或是有部分责任”的罪行遭到起诉。 二、事件过程中的媒体监督 1972 年6 月17 日凌晨, 五个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的人被值勤警察逮捕。这便是水门事件的萌发, 常被称为“水门盗窃案”。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早晨,《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霍华德·西蒙斯派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艾尔雷德·刘易斯去采访。次日《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此事的报道, 并在报道中指出窃贼中有前联邦调查局人员。6 月20 日,该报又刊文直接指出夜贼与一位前中央情报局探员有直接联系,可能白宫有人员涉案。不久,两名政府官员因涉案被捕。此时,华盛顿邮报开始察觉到水门事件不是一个普通的入门盗窃案,很可能与白宫内部密切有关。1973 年1月,华盛顿邮报记者证实了水门闯入者与白宫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从而将水门事件的调查进一步深入。

从新闻角度对电影《水门事件》的分析

《水门事件》观后感 电影《水门事件》以1974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两位《华盛顿邮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历经艰辛揭开政治黑幕的过程。作为新闻人,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该影片的几点感想。 首先从记者应具备的能力谈起。 记者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上瘾的职业。在事实和诱惑面前,如果我们能毫不犹豫地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所得到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将是无与伦比的。对正义的信仰,对真相的渴求,对证据的坚守,足以让我们对记者这个行业保持高涨的热情。 一个优秀的记者不是权高位重的人,而是那些不断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并且有着对职业特殊的敏感度、较强的推理能力以及巧妙的采访技巧的一线工作者。 在影片中,两位主角鲍伯和卡尔,是就职于《华盛顿邮报》的最底层的小辈记者,他们拿着卑微的薪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正是由于他们对职业特殊的敏感度,让他们在一件看似普通的入室盗窃案中看出了门道,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味。这种职业的敏感度是他们一切调查行动的开始。 当我们惊羡于这种敏感度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敏感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知识的沉淀,一种经验积累的质变。作为新闻人,我们要善于观察细微,从细节中获得信息,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引起质变。 其次是对记者精神和记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理解。 整部影片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两位记者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不屈和对事实真理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当事件最后直指政府核心成员时他们没有向政府屈服,没有向金钱或是危险低头,而是依然坚持着对事实的、对新闻真实性的还原,这样的精神不得不让人敬佩。 记者是一个诱惑与危险并存的职业。当我们的报道涉及到某些人的核心利益时,我们是坚守新闻的真实性还是屈服于诱惑与危险——如何做出选择是需要我们树立了对社会、对公众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守住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 身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不是在多少高级的报纸杂志工作过,而是我们最初的那份对事实和真理的执着可以坚持多少年。民族的觉醒,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辛勤记录社会点滴、揭露社会真相的记者,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极为严格乃至苛刻的个人操守,需要我们对新闻真实的坚守和执着。 最后从影片中看新闻行业与政府的关系。 在电影中,当事情的全部真相即将被公布前,布莱徳利(总编)对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说了这样一段经典的话:“这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关系到宪法第一修正案,关系到新闻自由,也许还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兴衰荣辱”。这段话体现了电影要表达的核心价值,那就是任何权力组织都不得阻止言论和出版自由,新闻媒体是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的,绝不能沦为维护权力机构腐败统治的工具。 作为舆论监督的工具,政府的工作有必要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这不仅是对政府工作的宣传,也是对政府工作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公众知情权的践行。在现行体制下,如何让新闻工作更加自由,我相信还是一件需要多方努力的长期任务。

企业危机公关成功与失败案例

对于企业来说,危机公关不可避免,虽然大部分企业在危机公关面前都会出丑,但是也不乏成功案例。具体说到快消品行业,去年的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就是个不错的案例!据说事件后期是知名的危机公关公司关键点公关协助处理的。 7月下旬,一篇发表在天涯论坛的题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网文,揭发了国内包装水行业龙头——康师傅“用自来水冒充优质水源”的内幕。随着事态的不断升级,深陷“水源门”的康师傅终于扛不住了,于9月2日“公开道歉”,并作出停播广告、更换产品外包装等行动。 然而,记者昨日采访发现,尽管康师傅控股公司的公关部门透露“暂时没收到消费者和采购商可退货的通知”,也不担心包装水产品的销售情况出现长期下滑的惨状,但涉及的水产品在广州市场的销量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而网上调查显示,八成水民已明确表示“不敢再喝康师傅的水”。 声音 康师傅矿物质水及大部分饮料行业和瓶装水行业所选用的水源皆为公共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GB5749卫生标准,加上采取了国际先进的处理技术,这是康师傅之前的广告称其为“优质水源”的原意,但是没有向媒体和消费者解释清楚,结果产生了误解。康师傅为此表示遗憾与抱歉。——康师傅 抛开虚假宣传不提 康师傅抱歉“没解释清楚” 从“不作正面答复”到“公开道歉”,康师傅扛了近一个月。记者昨日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获悉,未来数周,康师傅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将前往华南、华东、华中等市场,对当地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 新瓶标删除“优质水源” 9月2日,康师傅在天津举行了面向华北地区知名媒体的“开放日”活动,活动上就其“优质水源”事件首次向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此前,有网友爆料称,曾潜入康师傅杭州水厂探秘,

公共关系填空题和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填空 ?020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 1.公共关系观念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_______、协调观念、_______、_______等等。 ? 2.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共同构成的。 ? 3.公共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_______的关系,二是特指_______的关系。 ? 4.公共关系收集的信息具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对组织实现整体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5.公众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共同性、_______、变化性和相关性五个要点。 ? 6.影响公众的态度包括影响公众的认知倾向、_______和意图倾向。 ?7.组织的媒介关系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新闻媒介是组织与广大公众沟通的_______; 另一方面新闻界人士又是需要特别争取的_______。 ?8.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主要是_______、随时性、双向性、_______情感性、_______。?9.倒金字塔的新闻稿结构由_______和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 1.传播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 ? 3.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 4.宏观性社会性 5.整体性多样性 ? 6.情感倾向7.重要中介公众对象8.直接性反馈性主观性9.导语事实 ?0501 ? 1.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 ? 2.“公共关系”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___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关系。它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____________ ,二是特指____________。 ? 3.危机处理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 4.公共关系的内部分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5.社区关系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6.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7.知名度需要以美誉度为____________,才能产生正向的社会效果,美誉度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____________,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 ?8.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____________,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____________,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9.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____________。 ?一章 ?公共关系的--------这类定义侧重于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他的管理手段是现代讯息社会的___________手段 ?公共关系既是现代传播学发展的一个应用分支,也是_________的一个构成部分。 ?“社会舆论状态”指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__________和评价的情形状况。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__________和管理哲学。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__________、实施者、行为者。 ?舆论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__________的基本态度和行为。 ?__________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公共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的两个特征:一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二是______ 的关系。 ?人群关系主要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_________是公共关系的基础。 ?咨询说传播沟通现代管理学认知经营观念承担者组织传播沟通信息交流内部关系 ?二章 ?考古学家发现在公元前1800年________的一种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的宣传资料。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作者:————————————————————————————————日期:

2007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岁末年初,如果让我们回顾2007年中国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的话,就不难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更多的企业经历了危机公关之痛。从手机、汽车、IT到食品、服饰、超市等行业,众多企业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公关危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诸多危机公关案例事件中筛选十大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以全面还原2007年中国企业的危机公关现状。(以事件发生先后为序) 1、LG翻新事件 LG翻新事件起源于2006年,在2007年上半年愈演愈烈。2007年1月,在地下翻新工厂遭曝光后,LG声称背后有人敲诈;2月份又有媒体曝光工商局封存5台LG疑似翻新空调,随后LG承认更换部分产品包装;3月,湖南省消费者张洪峰披露了湖南省质量检验协会的鉴定结果,确认“其购买的五台LG空调都是翻新机器”,5月份张洪峰通过博客再次披露了LG空调的质量问题。LG翻新事件随着全国媒体的不断报道,从LG冰箱翻新、LG空调翻新到LG彩电翻新,不断有新的猛料被曝光,LG品牌一时陷入了空前的品牌危机。 点评:在系列产品的翻新事件被曝光之后,LG方面躲躲闪闪,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广大网友在网络上对LG翻新行为的声讨,其品牌形象与企业声誉大打折扣。由此我们也看出了,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LG在危机公关方面的无知与短视。 2、摩托罗拉手机爆炸事件 2007年6月19日在甘肃金塔县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事件,作为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未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事发大约10天之后,以推卸事件责任为出发点,将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

美国丑闻

曾获1971年诺贝尔奖的勃兰特下台 1974年5月16日,西德财政部长海尔穆特-施密特被议会任命为总理,接替了 威利-勃兰特的职务。勃兰特因为被卷入一件大间谍丑闻,已于10天前辞职。他内 阁中的一名高级官员冈特-纪尧姆被逮捕,并被指控为东德充当间谍。德国当局说 负责党务的勃兰特的助手已经承认犯有间谍罪。勃兰特的一位朋友说他决定辞 职,而不是罢免一两个内阁成员。他的这位朋友说,勃兰特认为:“如果那样做 就太懦弱,太不诚实了。” 1.富兰克林·罗斯福(任期1933—1945年) 主要功绩:拯救美国摆脱经济大萧条;领导美经历了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 最大错误:1937年企图改组和操纵最高法院。 历史学家的评语: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美国总统。 富·罗斯福的双重生活 如果说本世纪哪位美国总统最为深孚众望和受到爱戴,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就是独一无二的了。但是,他以及他夫人埃莉诺的私生活却不是道德的典范。有历史学说,罗斯福曾有两个情妇,而且与其中的一个公开在白宫生活过。而第一夫人埃莉诺也曾与她的女友、美联社记者洛雷娜·希科克在白宫的总统住处同居过。在洛雷娜·希科克死后10年,这些信件于1978年被公开,明明白白地揭示了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同性恋关系 2.伍德罗·威尔逊(任期1913—1921年) 主要功绩:建立联邦储备制度;领导美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策划成立了国际联盟。

最大错误:未能取得国内对国际联盟的支持。 历史学家的评语:使美国取得重大进步的具有远见卓识的伟人。 威尔逊:薄幸忘情非君子 在妻子去世不到一年,威尔逊便与高尔特结为夫妇。3年后的9月份,总统登上最高荣誉的宝座,摇身一变,成了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美国人和协约国的“和平天使”。但是,从某一天起,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也没有人同他谈过话,他的内阁成员、参议员或众议员甚至副总统都是如此。 传闻越来越广:威尔逊疯了,得了性病,成了他妻子——一直统治国家到威尔逊任期结束的“高尔特总统夫人”的俘虏 3.哈里·杜鲁门(任期1945—1953年) 主要功绩:使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组建北约组织;在武装部队中废除了种族隔离。

十大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回顾

2015年十大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回顾(一) 核心提示: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危机公关,笔者将拿出2015年最有代表性的10个危机案例,与大家深入分析危机发生的内在逻辑以及应对的策略与方法。案例来自于各行各业,有企业的,有名人的、也有政府的。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大家能够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以及在危机来临时应对的更加游刃有余。 1、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2015年的5月份,网上出现一段时间,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个男司机在成都街头疯狂殴打一名女司机。大家刚看到那段视频后,什么感受?笔者想大家想到的是愤怒,这个男人怎能这样欺负一个女人,这个男人怎么那么凶残等等. 但大家很快发现,网上的舆论发生了变化。大家转变了愤怒的对象,将矛头指向了女司机,都说打的好,幸好没打死,替我打几下吧等等。男司机被判了8个月后,网上仍然是这种态度,尽管打人的行为是严重触犯刑法的。这里面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人会说,是女司机先有违章,先有过错. 说的没错,女司机确实有过错。被打以后,男司机很快公布了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将完整的过程呈现在公众的面前,大家发现女司机先有违章。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即使女司机先有过错,可不可以不这么被动?就是说,我错了,如果采取危机公关的话,可不可以扭转这被动的局面。这是完全可以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女司机的违章,而是她犯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女司机被打后,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接受采访时,她表示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被打,而实质上她知道。公众确认了一个问题,她在撒谎。违章是事实,已经发生了,是改变不了的。能改变的就是应对这个事实的态度。她的撒谎让性质发生了变化。危机处理,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信任,撒谎是破坏信任的最好的办法一旦别人不信任你时,你说的任何一句话、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将不被信任。网友就很生气,对这个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搜到了很多信息,比如她在四川乐山违章的记录。她的爸爸很快站出来说,那个是我违章的,不是我女儿违章的。大家怎么回应的?谁违章还重要吗,反正都是一家人,一个德性。她的妈妈很快站出来表示,我女儿之所以违章,是因为要赶到一个地方做公益活动。网友很快回应,难道做公益就要违章吗?!可能确实是她爸爸违章的,可能确实要赶到另外一个地方做公益,但在别人都不信任你的情况下,这些事实都不再重要。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男司机的公关行为。他除了公布行车记录仪以外,还在看守所第一时间道歉了。危机处理谁先道歉谁先获得大家的原谅。这时女司机仍然不承认自己的问题,网友就更生气了,甚至她过去开房的记录都被搜了出来,很多网友根据开房的时间,将她每个月的大姨妈时间都算了出来。这是何等的被动与讽刺。后来,女司机道歉了。道歉了又能怎样,道歉了仍然不能挽回舆论上这么被动的局面。最后大家想一想,如果女司机不撒谎,坦诚自己一开始的过错,抢在男司机前面,示弱并第一时间道歉,她的局面会是怎样! 核心提示: 危机公关首要的原则就是速度,速度是关键,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下。陶喆在曝光后九天才开发布会,应对的速度太慢。 2、陶喆出轨事件台湾歌星陶喆出轨,被媒体曝光,好男人的形象瞬间跌倒谷底。为了挽回形象,陶喆进行了危机公关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可是这些危机公关并没有获得大家的认同,反而是“越抹越黑”。陶喆糟糕的危机公关,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其一、应对的速度太慢。危机公关首要的原则就是速度,速度是关键,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下。陶喆在曝光后九天才开发布会,应对的速度太慢. 其二,应对负面事件,召开发布会传什么颜色的衣服合适?色彩学专家认为,颜色代表一个人的忏悔程度,颜色越深,忏悔的程度就越深。当年陈冠希、老虎伍兹应对桃色事件,召开发布会时,穿的都是深色外套。

公共关系经典案例分析完整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蒙牛—超女”与“闪亮—快男” “超女”、“快男”的推出是的原本火爆的湖南卫视收视率再创新高,尤其是“第二节超级女声”大赛成为2005年中国演出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甚至到达了轰动全国的地步。而07年的“快男”也在短短3 个月时间内打了一场高效漂亮的闪电战。“超女”、“快男”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让那么多中国家庭的电视机同时集中到一个电视台,让那么多媒体跟踪报道,成为全国成像那么多百姓的街头巷议论轮的话题,这和他们所从事的公共关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它的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出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者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公共关系包括组织、公众和传播三要素,接下来我将从这三方面对“蒙牛—超女”和“闪亮—快男”的成功进行分析。 首先,从组织上讲,社会学家认为,“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①,“超女”、“快男”这个组织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从海选

到预赛、复赛,层层淘汰,又层层设立复活机制,有决出的各赛区冠亚季军参加在星城长沙举行的决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可以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对选手进行包装。另外,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存、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构成了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②就环境而言,“超女”、“快男”在这点上也处理得比较妥当,其内部环境诸如决策层、员工队伍、管理机制、文化氛围、精神面貌等都做到了和谐有序。 从外部环境上分析,外部环境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公众,尤其对于“超女”、“快男”这类选秀节目而言,公众的支持与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作为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公众是以某个特定组织为核心而形成的特殊的利益共同体。以“蒙牛”为例,“蒙牛”以“超女”为平台,把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集中在年轻人身上,“蒙牛”获得“超女”的冠名费为2000万,加上15秒的插播广告及现场广告牌等,其投入总额在2800万左右。当然,“蒙牛”为“超女”贡献的远不止于此,在许多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和平面媒体广告上,都留下了“超女”们的倩影,而这笔投放费用则高达8000多万。前后两者数字相加,“蒙牛”的投入已达1.08亿。随着湖南卫视收视率和社会声望的急剧上升,“蒙牛”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时尚饮品,往往是一提到“超女”马上就想到蒙牛酸酸乳,喜欢“超女”的人也会“不可救药”地喜欢上蒙牛酸酸乳。由此可见,在“超女”的影响下,“蒙牛”将对象重点圈在年轻人这个时尚一族是极其明智的,它适应了年轻人对时尚疯狂追求的时势,可谓顺意公众,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蒙牛今年在酸酸乳上的销售收入至少20个亿,在酸性乳饮料上的平均利

水门事件报道

水门事件报道 《华盛顿邮报》1972年10月10日 联邦调查局人员已经确认,水门闯入事件的背后,是一场旨在维护尼克松总统连任的大规模的政治间谍与颠覆活动。该行为是由白宫以及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官员指使的。 据来自联邦调查局以及司法部文件的信息称,自1971年起,这些活动选定了所有主要民主党候选人为目标,被视为总统连任努力的根本战略。 在水门事件调查中,联邦调查局人员发现,尼克松竞选捐赠金中有数千万美元预留了出来,专供开展广泛的地下竞选活动使用,即当成破坏民主党候选人个人名誉或扰乱民主党竞选的活动开支。 据说,竞选中开展“情报工作”是正常的,且两党都有所行动。但联邦调查员称,据他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此次尼克松共和党一方采取的行动无论是从范围还是密度上看,都是史无前例的。 后两段描述的是那些肮脏的交易: 尾随民主党候选人的家庭成员;搜集他们私生活中的各种书面材料;伪造信件并盗用带有候选人抬头的信纸进行散发;向媒体泄露错误或伪造的新闻;扰乱竞选活动安排;窃取竞选机密文件并调查多为竞选雇员的私生活。 此外,调查员称,活动还包括有组织地培植一些活动分子,混入到共和党和民主党代表大会的游行中去;对于潜在的尼克松竞选捐赠者的捐赠确定到位以前,对他们进行调查等。 水门闯入事件48小时后白宫录音(1972年6月23日,尼克松与白宫办公室主任海德曼) 海德曼正在谈论他们自己对闯入事件的调查:“我们又碰到麻烦了,联邦调查局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那个格雷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去管理他们……他们的调查……开始涉及到一些我们不希望他们掺合的地方……迪安……现在也同意米切尔的提议,解决这一切的唯一方式……就是我们得让弗农·沃尔特(中情局的副局长)给格雷打电话,就跟他说:‘你们别插手这事了,啊,别插手这个案子。我们不希望你们太多介入其中……’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停下来。” 尼克松:“好的,这样就好了……可你怎么把他找来呢?就是说你……好吧,我们来掩护赫尔姆斯好了……你把他们找来吧。” 海德曼:“没问题。” 尼克松:“要强硬些。他们既然使狠的,我们也要以奇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海德曼:“行,就这么办了。” 尼克松:“跟(赫尔姆斯和华特)说,‘看,这么做会把全部事情都暴露出去,就像整个猪湾事件一样,总统觉得’——啊,总之就不要谈什么太细节的东西。也别跟他们说我们没有参与,在这一点上不要太强调,就说‘这是个美丽的错误’之类的话,不要再在这上面查下去,‘总统认为那样将会又把猪湾事件之类的陈年旧事给翻出来’。嗯,‘这帮人是想从中再捞一笔’,他们应当把联邦调查局找来说我们是为了国家好,‘这个案子别再深挖下去了’。” 共和党主席鲍勃·道尔一次演讲中对《华盛顿邮报》的污蔑 本次竞选中最大的丑闻,莫过于《华盛顿邮报》成了麦戈文竞选的忠实仆人,无视法

最新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整理

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2-7-19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 4、蒋海松“吻别门”事件 5、百度被黑事件 6、谷歌“关闭门” 7、茅台乔洪受贿事件: 8、雪碧“汞毒门” 9、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 10、丰田汽车召回案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 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

《政府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政府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案例1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 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的“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千家谈”等“千家谈系列活动”,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 和“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已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1、此案例反映了政府公共关系中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政的问题。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要尽可能争取公众的了解,这就需要加强政府自身的传播工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沟通提供了广泛的参与方式,围绕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动员公众献计献策,集思广益,这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 ?2、广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举办“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动员成千上万的市民 参政议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政府与公众双向沟通的重要性,说明了公众议政活动在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时,应积极开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让公众的意见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还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秩序。由此可见,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就应该发展一系列公众议政参政的社会渠道。 案例2 20世纪80年代,天津市政建设跟不上,人民群众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坐车没有走路快,自来水腌咸菜,临建拆得没有搭得快”,群众意见很大。市政府决心为群众办实事,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说到做到,样样兑现。1983年,首先为市民办了10件实事,从1984年开始每年坚持为城乡人民办20年实事,到1989年已办了130件。如新建、改建了3000万平方米的住宅,等于解放以来前30年建房总数的3倍,使一半以上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花两年时间完成了的民用气化工程,使民用炊事煤气化的普及率高居全国之冠;花一年零四个月,完成了震惊中外的引滦入津工程,一扫天津人喝咸水的历史;新铺城市道路2137公里,建起由10来座立交桥和中环线外环线构成的“三环十四射”的城交道路网络等等。广大人民群众对市政府、市领导的满意程度达92%~99.4%,形成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1、此案例体现了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政府公共关系思想。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威信和美誉度,提高其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和好感,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政府要树立良好形象。政府要树立良好列,就必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天津市在实际工作中,将公众最关切、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办实 事的重点,限期解决,得到人民的一致拥护和支持。天津市为人民办的这些实事,也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一部分。 ?政府通过为人民办实事,加强了与人民的双向沟通,促进了人民对政府的了解、理

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2007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2008/1/3/07:16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作者:未然 1、LG翻新事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摩托罗拉手机爆炸事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戴尔断货诚信风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西门子贿赂丑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森马广告风波.............................................................................................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家乐福群殴、踩踏事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品客、乐事、依云遭遇“标准门”.........................................................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奔驰汽车安全风波.....................................................................................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华为等知名企业辞工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中石油社会责任风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岁末年初,如果让我们回顾2007年中国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的话,就不难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更多的企业经历了危机公关之痛。从手机、汽车、IT到食品、服饰、超市等行业,众多企业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公关危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诸多危机公关案例事件中筛选十大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以全面还原2007年中国企业的危机公关现状。(以事件发生先后为序) 1、LG翻新事件 LG翻新事件起源于2006年,在2007年上半年愈演愈烈。2007年1月,在地下翻新工厂遭曝光后,LG声称背后有人敲诈;2月份又有媒体曝光工商局封存5台LG疑似翻新空调,随后LG承认更换部分产品包装;3月,湖南省消费者张洪峰披露了湖南省质量检验协会的鉴定结果,确认“其购买的五台LG空调都是翻新机器”,5月份张洪峰通过博客再次披露了LG空调的质量问题。LG翻新

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如“伊朗门”、“拉链门”、“虐囚门”等。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盖开脱,但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继续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宪法危机。1973年10月20日尼克松为了要罢免要求他交出证据的特别检察官,迫使拒绝解任特别检察官的司法部长辞职,司法次长继任司法部长後,又因为拒绝罢免这位特别检察官而辞职,最後第三任司法部长才答应罢免特别检察官,尼克松更动员FBI封锁特别检察官及司法长官、次长的办公室,宣布废除特别联邦检察局,把此案的调查权移回司法部。面对尼克松滥用行政权力来维护自己,招来国民严重指责。 10月31日,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调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证,

为弹劾尼克松作准备。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7月底,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尼克松于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从1972年6月17日詹姆斯·麦科德等5人闯入位于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开始,一直到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辞职,《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正是由于他们报道的内幕消息揭露了白宫与水门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最终促使了尼克松的辞职。在水门事件的大部分案情被揭露之后,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于1974年和1976年先后出版了两本关于水门事件内幕的书《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又译《惊天大阴谋》)和《最后的日子》(The Final Days),两位记者在书中详细记录了采访、报道以及挖掘整个事件的全部过程。 影视作品1977年,根据《总统班底》一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在第4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包括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艺术指导等在内的共计四项大奖。向两位记者提供情报的人,代号为深喉,在2005年5月31日揭晓,是前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W. Mark Felt)。 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也对水门事件进行了影射。 但最终,水门事件的卸任总统尼克松因继任总统富特对其无条件赦免而免受宪法制裁 拉链门 拉链门事件 拉链门事件,即莱文斯基丑闻,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连任成功后发生的一宗丑闻。这案是克林顿在任时最为人熟悉、最为人记着的一宗事件。 [编辑本段] 经过 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束后,克林顿的白宫处于选后的放松状态,碰巧当时共和党的国会为了预算问题而与白宫抗争,冻结了联邦开支,许多政府雇员都被指示暂时不要来上班,造成了包括白宫在内的许多政府机关空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莫尼卡·莱文斯基邂逅、调情、并发展为情人关系。 克林顿和莱文斯基的亲密关系维持了5个月。虽然外界并不知情,但是在总统周遭的执勤人员之间却是公开的秘密。1997年4月,莱文斯基的上司担心她与总统过从太密,于是把她调职到国防部。 莱文斯基在国防部认识了琳达·崔普,两人成为闺中密友。莱文斯基开始向崔普透露与总统交往的内容。她不知道,关于这个滔天秘密的电话谈话被崔普秘密录音。 1998年1月,宝拉·琼斯性骚扰案的原告律师开始搜集总统拈花惹草的证据,试图藉以证明总统的好色性格。莱文斯基呈交了书面证词宣称自己没有和总统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