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英名师工作室工作简报第18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期主题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年第9期

“从目标维度破解‘学生’” “思想品德课教学泛化现象探微”

学习体会

第1版

李兰英思想品德名师工作室主办 本期责任编辑:李兰英 2013年第1期[总第18期] 2013-1-10 卷首语

学习·反思·实践

“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他人知道;三年不学习,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是对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迅速的确切形容。所以,我们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

反思就是回头、反过来思考。学习之后,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经验、教学实践等。反思属于顺应性迁移,在反思中获得认知的重建。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把反思的结果运用于实践,才会发现真理。

学习是基础,反思是调整,实践是行动。在学习、反思、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中,每个人才会获得不断的进步。

解放大路中学 王会群

肖川教授说过:只关心“教什么”的教育是没有肉体的教育,只关心“怎么教”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在我看来,“教什么”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怎么教”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什么属于科学范畴,怎么教属于艺术范畴。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只有有了科学的教什么,艺术的怎么教才能够发挥实际功效。

教什么和怎么教都很重要。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考虑哪一个问题呢?假设教师不考虑教什么,只考虑怎么教,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肯定是学生学不好,教师也教不好,哪有离开目的谈手段的?我们今天谈课堂教学时,总是在过程的设计与现状的感受上进行调整,教学目标似乎反而成了教学过程的障碍。但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脱离教学目标谈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假设教师只考虑教什么,不考虑怎么教,这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也许学生不喜欢听教师的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向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虽然教师没有很好的演绎教学内容,但却对它有了很好的把握。

教什么作为科学要素,对其研究和分析较好把握,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而怎么教作为艺术要素,要有所发展,就需要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作为学校教学指导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的工作重心应该把“教什么”放到第一位,对于不能科学规划与预测的事“怎么教”只能寄希望于教师个人的努力了。

在计划经济盛行的时代,工作中的决策与执行是分离的,所有的工厂只

管如何生产,但对于生产多少商品,以及商品销往何方都不用考虑。这种生产模式在教育也是充分应用,教什么成为教育决策者的事,怎么教才是学校、教师的事。与“教什么”有关的事情,如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编写,都由特定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外在于学校的学科专家负责;而学校与教师只负责将这些已经定稿的课标与教材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只需要执行“怎么教”的任务。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课本内容不合时宜落后于时代,需要调整更新却无人处置,教师把精力放在怎么教上,徒耗精力。即使课本没有问题,许多教师却没有认真研读内容,把浅薄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越是研究“怎么教”越有误人子弟之嫌。

忽视“教什么”会使教学失控,“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汽车区十中 隋立华

庄永敏老师(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版《思想品德》教材副主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组员)在谈到当前思想品德教学时,认为在教学的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现象等。其特点是浮躁而不深刻,花哨而不朴实,张扬而不清新。这种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必然导致浅层化、庸俗化。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受到质疑。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对于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合理的利用教材,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泛化,不在课堂上泛而化之的教授教材、教授知识、教授道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

第2版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读《从目标维度破解“学生”》有感

对思想品德教学泛化一个侧面的思索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要教师自主开发一些课程资源,但是片面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视教材的作用,又容易出现“课程资源开发的泛化”。

《课标》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课程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

由于缺乏课程意识,过去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购教材、编写教材、钻研教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去教。教材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这是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明显提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并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和超越,已成为课堂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此外,许多教师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但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也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比如,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把教材抛在一边,过多地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教材受到了冷落;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如在教学中大量补充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反映当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材料,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知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机会。此外,在考试命题中也出现了脱离教材、与教材不沾边的试题,使得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其实,倡导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主张彻底不要教材了。教材虽然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它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把教材完全抛在一边进行教学,既不利于教师“教”,也不利于学生“学”,背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洮南市第四中学张春雨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有一次回家哭着跟我说:“妈妈,我给班级丢分了。”我诧异的问怎么回事,原来孩子早上忘记带名签,被检查出来扣分了,影响了班级的整体成绩,偏偏就有另外一个孩子也没带名签,却撒谎说在衣服里面不好拿,蒙混过关,孩子就困惑了,到底是说实话对还是不说实话对呢,看着孩子哭得像花猫一样的小脸,我笑了,可冷静下来却突然意识到,这不也正是我在教学中常遇见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嘛。

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而在这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由于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人生理想都处于懵懂、迷茫中,这是极度危险的,我们作为

第3版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