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理论简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涯理论简史
前言-生涯理论发展简史
“生涯辅导”出现之前,一般人对这个专业的称呼是“职业辅导”,这种名词术语的转变,意味着这个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咨询人员的角色和工作内容都有了重大变革。
第一节生涯的基本概念
关于“生涯(career)” 一词。在希腊,Career这个词有疯狂竞赛的精神,如to career a horse (驾奴赛马)。在西方文化中,使用生涯一词,隐含着未知、冒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目前西方学者所接受的生涯定义是舒伯(Super,1976)的论点,根据这个观点,生命或生活>生涯>工作或职业。
由此看来,“生涯”的界限并未大到与“生命”或“生活”画上等号,也未小到与“工作”、“职业”等义,其本身即有丰富的内涵与范围。有以下特点:
一、方向性:它是生活的前进方向
人一生的生涯发展看似纷乱无序,但实际总在沿着某个
路径在前进。对于这个路径的方向,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引导者:
可能是自我概念,可能是生命意义或价值;(比如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号弘一法师)
可能是在追求某种需求的满足;(对权力、物质的需求)也有可能是某些特质如兴趣或能力;(比如姚明)
甚至是某些紧紧贴近社会的趋势。(大多数人)
所以我们要认清一个人的生涯,问题是找到内在指导生
涯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二、时间性:生涯是一生当中连续不断的过程
“生涯”综合了过去、现在到未来的状态。我们对一个人的生涯的认识,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状态是之前状态的结果。比如,现在的工作是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所导致的。将来的职业发展,也会受到当前职业状态的影响和制约。(这是从纵切面来看)
三、空间性:生涯角色是职业角色和与职业相关的其他角色
从“生涯”的横切面看,它会同时呈现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全然是职业,但又都与职业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我为例,我的生涯角色包括公务员、人夫、人子、人父、人友等。但是我作为一位美食爱好者,可能就与目前的生涯角色没什么关系。
生涯发展虽然是以职业角色为主,但是其他角色也会影
响到职业角色,是不可割裂的。所以,这要求我们在认识生涯的时候要全面的看问题。
四、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可能教育、工作背景相似甚至相同,但是每个人的生涯发展又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人们在每一个职位或角色
上的表现方式都不尽相同。
例如美国前总统约翰逊(Lynd on Johnson)和福特(Gerald Ford),都是工人阶级出身,都担任过海军指挥官、国会议员、国会秘书长,以至总统,但是两人在国会与总统任内的表现褒贬不同,各人的生涯经验也自然有别。
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性。
五、现象性:生涯是个人对自己状态的主观认识
生涯不等于生命,生命可以是客观的存在,生涯的存在却是个人主观意识所认定的存在。当一个人开始反思工作状
态时,生涯才“如影随形”。
职业是“人如何做他的工作”,生涯是“人如何看他的工作”,以至于“人如何从工作中看自己”。因此人生的意义可以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得以彰显,得以完成;不仅是由于这个人做了什么大官(客观的职位),而且是由于这个人做了
什么大事(主观的自我实现)。
六、主动性:生涯可以塑造和改变(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遗传条件、社会阶级、政策拟定,甚至
机会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涯发展。然而,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制约,而是能主动地去思考、去计划,进而改变环境、创造环境。生涯可以主动塑造,主要透过生涯转换过程中的生涯决定来完成。
帮助人们借助生涯概念认清自我,并进而主动塑造生
涯,这就是生涯咨询师赖以存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中国人的生涯概念
为什么将Career翻译成“生涯”,而不是“生计”、“志向”或“命运”?可以通过将这些词与生涯相比较,来探讨中国人“生涯”内涵,
一、生涯
把生涯看成“人生的极限”,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强调生涯的时间性。
把生涯看成“生活”或者生活方式,“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杜甫《杜位宅守岁》,这强调了生涯的空间性。
二、生计
谋生之计。生计为生存糊口的代名词。生计的意思不够
表达Career。
三、志向
志,上为“士”,下为“心”,士人之心,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涯目标是“学而优则仕”。而“君子不器”,君子不能拘束于一技一艺,所以中国士人的生涯观念是“反职业主义”的。
在中国社会,生涯发达的道路,以前是科举,现在是高考、留学考试、研究生考试,最终指向都是做官。所以中国人多有
“升学目标”,而少“求学目标”。中国人的“士人之心”要能顺遂,途径狭窄,路程漫长,不确定不可自控因素太多。
四、命运
“运”是由两种“命”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的“命” 与环境的“命”,二者如果适配,个人就是好运,反之就是歹运。个人的“命”,也可以通过个人主观意愿的进修、学习等,来配合环境需要进行调整,这是后天之命去迎合先天之命。
第三节生涯理论发展简史
生涯理论起源于美国,最早是以“职业辅导”形式出现的。职业辅导是指由专业的机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进行职业选择、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过程。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一一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 (Parsons )创办了“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并于1909年撰写了《选择职业》著作。该书第一次运用了
“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建构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以及人职相配的职业指导模式,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帕森斯的理论成为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20世纪60年代以来,职业生涯理论和实践获得蓬勃发展。90年代中期由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为人们所接受。综合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按其历史的演进大致
可划分为四个流派,即:特质论、生涯发展论、适应论、建构论。
一、特质论
全称为“特质因素论” (Trait-and-Factor theory ),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