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时期文字
1.导入
本节课我们学习战国时期文字,主要介绍如下内容:
(1)战国文字概说
(2)关于六国文字的资料
(3)六国文字的特点
(4)秦系文字的资料
(5)秦系文字的特点
2.1战国文字概说
春秋之前,贵族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占有统治地位,文字也为贵族阶级所垄断。
春秋战国之交,旧的贵族阶级逐渐为新型的封建阶级所取代,文字开始扩散到民间。
战国之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文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文字的形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异体字的迅速发展上。
春秋时代的各个诸侯国中,由于周平王东迁,秦国因袭了宗周故地,忠实地继承了西周王朝所使用的文字系统。
进入战国之后,秦国由于比较落后,低地处西方偏僻之国,因此秦国的发展较东方各国缓慢。
秦国文字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俗体字迅速发展。
而东方各国的俗体则发展迅速,正体字和俗体字的差别很大,俗体字使用较为广泛,传统的正体字可说是溃不成军。
在正体和俗体的关系上,东方各国和西方秦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秦系文字:正体字因袭了西周王朝的文字传统,侧重于使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造正体,俗体字形跟正体字形有明显的联系,秦国的正体字后来演变为小篆,俗体字演变为隶书,俗体虽然对正体有影响,但是始终没有打乱正体系统,继承旧传统的正体字依然保持重要地位。
东方各国文字:战国时期东方各国通行的文字,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传统的正体字,相比,可谓是面目全非。
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把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与东方各国的文字区别开来,他把春秋时代秦国的文字和秦代的小篆合称为秦系文字;东方各国的文字称为六国文字,实际上不止齐、楚、燕、韩、魏、赵等六国,泛指东方各国的文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籀文,大抵属于春秋时期的秦系文字,与秦的石鼓文相似,收录的古文则属于战国时的六国系文字,与战国简帛文多见相同之处。
2.2记录战国时期六国文字的资料
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实物上的文字资料种类较多。
主要有:
(1)金文
西周后期到战国早期,铜器铭文中常见的内容并无太大变化,大多是做器的主人叙述做器的缘由,以及希望子子孙孙永远保有器物等。
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里,发现了好几套有铭文的编钟,这些编钟属于战国初年的器物,铭文总数近二千八百字。
铭文的内容主要讲音律,是先秦金文中的一个特例。
战国中期开始,传统形式的铜器铭文显著较少,“物勒工名”式的铭文大量出现,铭文主要内容是叙述做器的年份,做器的官吏和做器工人的名字。
兵器铭文在这类铭文中占有大量比重。
旧式的长篇铭文在战国中期之后仍未绝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河北平山发现而了公元前四世纪中期的中山王暮,墓中出土的铜鼎上的铭文长达469字,铜方壶上的铭文大450字。
写法上,春秋之前,铜器的铭文多为铸在器物上,战国中期之后,则往往是在器物制成后,用刀刻出来的。
上述中山王铜器铭文也是用刀刻的。
(2)玺印文字
战国时代各国的官方玺印、私人玺印遗留下来的很多,(秦始皇之前,一般人用的印也称为玺)。
因而玺印也是研究战国文字的重要资料。
古书记载,春秋时代已经开始使用官玺。
但是在实际的考古资料里,尚未发现属于春秋时代的东西。
战国玺印大多为铜印,此外比较常见的是银印、玉印等。
齐、楚、三晋等国的古印多把“玺”写作“鉨”。
(3)铸币文字
铸币在我国春秋时代开始应用,到战国时代已经在很多地方流行,目前发现的铸币大多是战国时代的青铜币,东方各国铜币的形制
复杂多样,可以分为布(像铲形),刀、园钱、蚁鼻钱四大类。
布主要行用于三晋和燕,刀主要行用于齐、燕、赵,园钱出现得较晚,三晋、齐燕似乎都有使用,蚁鼻钱主要使用于楚国。
(4)陶文
战国时代的陶器上往往有文字,这些文字大多是在陶器烧制之前用玺印打上去的(印文多为陶工名),少数是在烧制前或烧成后刻画上去的。
所以大多陶文也是玺印文字。
在东方国家的陶文里,齐燕二国的数量最多。
(5)简帛文字
我国在使用植物纤维纸之前,长期以简帛为主要书写材料。
据考察,简最晚在殷商初年就已使用。
帛作为书写材料也许稍晚。
由于简帛容易腐烂,因而早期的简帛文字很难保存下来。
目前发现的简帛文字最早是战国时代。
历史上西晋时期,曾在河南省汲郡发现战国时代的魏墓,出土了大批简,包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整部的书,可惜无传。
1978年,在曾侯乙墓里发现了二百多枚竹简,这是发现时代最早的竹简。
曾国曾是楚国的小国,文字作风与楚国基本相同,曾侯墓竹简可以作为楚简。
楚简都是用毛笔占黑墨书写,大多是关于随葬器物和送葬车马的几率。
成篇文字的帛书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一件,解放前就已流入美国。
2.3六国文字的特点
六国文字形体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俗体的流行。
俗体之中最常见的就是简体。
简体流行是文字使用越来越频繁的反映。
六国文字的笔画通常比春秋以前平直。
例如:详见教案:
六国文字的第二个特点是出现了一些加点、画或偏旁的繁化现象。
例如:详见教案:
由于六国文字剧烈的简化现象以及为数不少的繁化现象,六国文字的面貌和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的文字很是不同。
六国文字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各国文字异形。
春秋时代的文字里,地方性的异体字就已经出现了。
如齐、鲁、薛、铸、杞等国的“老”字的写法,在其他地区就不通行。
战国时代,各国的变化往往不同,因此地方性异体字更是大大增加。
不但六国文字与秦系文字差异大,就是六国文字之间也有显著差异。
例如教材中的“者”字例。
同一个字所用的偏旁在不同的国家的文字里是不一致的。
例如“厨”等。
见教案。
同一词在不同的国家里或用本字,或用借字。
例如:“门”。
许慎《说文解字》说“文字异形”的情形确实是真实的。
这并不是说各个国家互相不影响,而是说战国时代字形因地而异的现象非常严重,远远的超出了前代。
2.4六国文字的正体和俗体与西周文字的关系
各国的正体字和西周的春秋文字比较接近,他们之间的共性较多,但是现在看到的六国资料里几乎没有不受俗体字影响的。
即使在一些
宗庙重器中也是如此。
例如:“为”“铸”见教案;六国文字传统的正体字几乎被俗体字冲击地溃不成军。
由此裘锡圭得出结论说,看来在战国末期,至少在某些国家里,俗体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正体字。
2.战国文字概说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文字也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
使用文字的阶层、范围出现扩大化趋势,书写的形式、书写的资料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这一时期,文字不像商及西周金文那样相对单纯,以甲骨文、金文为代表,这一时期,除了铸刻于铜器上的金文外,还有书写在竹简以及缣帛上的简帛文字;刻于玉石上的石刻文字,以及钤印在陶埴上的陶文;钱币上的货币文字;以及印章上面的玺印文字
共时的考察,战国文字因为它们的用途不同,写刻的方式与使用的工具不同,因而存在一定差异。
历时的考察,这个时代的文字与别的时代的文字相比,各类文字还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色。
2.1文字异形现象十分突出
文字异形是战国文字特点的最突出的表现。
这个时期,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现象十分突出,文字具有突出的地方色彩。
造成文字异形的原因有:诸侯割据;书写的材料和用途不同;简
化方式不同造成异形,装饰性笔画造成文字异形。
(1)诸侯割据造成文字异形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割据,因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以自由的发展。
这一时期,文字的演变也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秦国是在西周王朝旧有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因而较多的因袭西周文字,且经过简化和规范;而六国文字则装饰性成分过甚,书写较为随意,较难辨认。
如教材P163页:“者”“市”两字,秦、楚、齐、燕、晋分歧就十分突出。
(2)书写材料和用途不同造成的文字异形
战国时期,用于书写的媒介有青铜器、玉石、陶埴、玺印、刀币、简帛等;或铸,或刻,或写,因而文字表现出的特征不同。
玺印因其范围狭小,故字体结构紧凑,线条以直笔居多;简帛因书写范围较广,故多见弧曲线条;金文和玉石刻文因范围较大,可以写的饱满;货币文字的结构一般较为简单,这些都与书法方面的因素有关。
例如:教材P164页:“犬”和“皿”。
(3)简化方式不同造成文字异形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字使用日益频繁和广泛,对书写的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文字的简化势在必行。
由于各国缺乏统一的书写规范,不同阶层的人对文字的简化方式也不同,再加上个人书写习惯不同,因而简化的方式更为多样化:或个别笔画简化;借助省体符号;截除部分字形。
例如:教材P165页的“中”和“信”;“为”“廖”“乐”“昌”和“岳”;“里”“为”“逯”“曹”。
由于这一时期使用文字的人多,而各个诸侯国又没有统一的规划,大家乐得各显神通,因而文字异形现象十分突出。
例如:P166页的“寿”和“马”。
(4)书写的随意性造成的文字异形。
由于书写者书写随便,只求文字能够表意就可,忽视文字的结构,因而造成文字的异形。
同一地区的不同书写者,甚至同一书写者得不同书写都回存在差异。
例如教材P168页的“区”“黄”和“邵”。
2.2文字讹变现象十分激烈
文字讹变现象在上周时代就已发生。
战国时期,文字讹变程度更为激烈。
简帛、盟书等一些直接手书的资料中,一些字形不相近、语义不相干的词语都讹混在一起。
例如教材P168页的“妇”“者”“贞”“鼎”等。
2.3产生了新的近似的形符
战国时期,书写的随意性以及文字简化现象的出现为近似形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如玺印文字,因其书写的范围有限,很容易产生近似形符。
例如:“唯”和“尹”在西周金文中是两个相去甚远的形符,但是在古玺中,去掉某些笔画之后,两者字形相似。
详见教材P169页。
“焦”和“鱼”亦同。
2.4组合形符的增加和替换
与西周金文相对而言,战国玺印、简帛一类文字,组合形符的增减和变换要随便得多。
甲骨文中常见的附形足义现象,此时又有增加
的趋势。
如:上、下、左、右,表示方位之外,还表示与这些方位动作有关的引申义,于是又人增加表示行动之一的形符“辵”,从而造成异体。
详见教材P171页:上、下、左、右、往
2.5兼体式合文大量增加。
2.6转换形声字的声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