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歌剧《魔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莫扎特歌剧《魔笛》
摘要:歌剧《魔笛》几乎是无法分类的多样化歌剧,风格多样并且音乐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音乐的构成上具有独立的价值,这在当时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莫扎特《魔笛》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出生在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莫扎特虽然一生比较短暂,但是,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他一生中创作的作品共有549部,其中,歌剧22部、交响乐41部、协奏曲42部,还有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其作品数量惊人并且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他的一些作品依然活跃在现代音乐的舞台上,由于莫扎特的作品脍炙人口,使一代又一代人包括当代人都为之倾倒。
歌剧作为莫扎特音乐成就的基础,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赋予了歌剧音乐歌唱性、优美性和欢乐性,同时又饱含着忧伤,同时他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时代精神,尤其作品中体现出市民阶层的思想,这无疑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生活艰辛的状态,是他当时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莫扎特一生共创作22部歌剧,在这22部歌剧中,《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堪称莫扎特歌剧创作史上的颠峰之作。
其中《魔笛》的艺术创作水平最高,创造出了真正的综合性古典歌剧,可以称为歌唱剧的
最后集大成之作。
一、歌剧《魔笛》的创作背景
《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创作于1791年。
该剧是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体现德国歌剧风格最强的一部,他认为歌剧是一种最能够客观反映现实社会的音乐,他把德国的民族优良传统、优秀的品德等鲜明地刻画在该剧中,并且将剧情与音乐恰如其分的结合,使该剧成为莫扎特最具有统一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并且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民族叙事歌剧,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精神。
该剧深刻的影响着后德意志民族歌剧的建立、发展。
该歌剧同《安魂弥撒曲》,并称为莫扎特的“天鹅之歌”。
《魔笛》的剧本取材维也纳的童话《奥伯龙》以及诗人维兰德的童话故事。
莫扎特通过运用通俗易懂的神话剧形式来体现他的理想:光明终会战胜黑暗,智慧终会战胜愚昧,善良终会战胜邪恶。
通过音乐和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体现出莫扎特先进的社会理想,进步的道德观、政治观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其顺应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
这种把促进人们思想正确发展的善良与美好蕴藏于歌剧作品的做法,使人们在欣赏《魔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积极的影响。
二、歌剧《魔笛》的创作特点
《魔笛》的音乐写作综合了各种技巧,具备了歌剧的所有要素,并使之在表现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运用了维也纳风格的民谣曲调和意大利喜歌剧的要素,将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风格与德意志歌曲
的风格被巧妙地融合为一体。
不仅如此,该歌剧还包含了巴洛克的音乐风格。
使歌剧的内容更加多样性,并且音乐与剧情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成为维也纳古典时期最成熟、最富有美感的艺术典范。
歌剧《魔笛》中,内容包罗万象让人赞叹不已。
歌剧中人物的歌声或主导独奏乐器与伴奏的管弦乐之间关系配合巧妙;萨拉斯特洛用庄严、宽容的颂歌,表现出了睿智的形象;夜女王的咏叹调中使用技术性较高的花腔女高音,表现夜女王的独裁专制;巴巴基诺和塔米诺的对话,前者用德国轻歌剧的方式,取通俗民谣曲调写成的咏叹调,后者则用庄严歌剧的手法,写出抒情而严肃的咏叹调,用音乐巧妙地区分人物的身份,以及所代表的阶层。
其中巴巴基诺的音乐只用民谣曲调写成的简单歌曲,表现巴巴基诺自由诙谐的天性,中间加入排笛声则是巴巴基诺最为明显的标志。
这部歌剧的序曲用奏鸣曲式写成的短小的引子,非常有名。
在音调、形象与气氛上紧密的配合,使歌剧的音乐本身有了具体的直接的内在联系,但却没有成为整个歌剧情节的概括,这正它的魅力所在。
莫扎特通过新奇的配器手法创造了许多富于幻想的形象和效果,使听众进入一个音响丰满,色调明快,有神秘色彩的氛围之中。
主题先由整个管弦乐队以复调方式展开,时而在长笛的高音区出现,时而在中提琴的中声部奏出,继而又转到大管声部幽默而庄重地吹出。
连续不断飞疾进行着,变幻交织的演奏出主题,使音乐变得犹如一片没有边际的美丽海洋。
歌剧的第二主题和塔米诺、帕米娜的爱情主题相近,从错综复
杂的音响中产生,旋律明快朝气蓬勃、抒情而优美动听。
首先由平静的音乐悄悄的出现,而后逐渐带人沉浸在急速的发展之中,同时歌剧的交响性序曲依然展示了幸福的主题:首先是萨拉斯特洛清晰的认识生活中所产生的幸福;其次是巴巴基诺人生中经常出现的诙谐、细小的幸福;再次是塔米诺崇高的富有诗意的爱情幸福。
三、歌剧《魔笛》思想意义
在当时《魔笛》被人们认为是荒诞的典范,剧本有些诗句略显可笑、幼稚,但音乐与剧情的发展却构思巧妙、严谨,剧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是某种特定思想的代表。
善与恶的交织让人耳目一新,邪恶的夜后麾下有三位侍女,一有机会就慈悲行善;稳重的大祭司将女儿帕米娜托付给寺院中最阴险的奴隶看管;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是塔米诺和捕鸟人巴巴基诺的考验历程,即最尊贵者与最卑贱者可以携手创造奇迹的理想。
《魔笛》整个剧情动机还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那些不能被提升至人文主义高度的凡夫俗子,他们必须以自己简单的方式寻找和得到幸福;第二,共济会的人性思想,试图在具有崇高意念的人当中招募新成员;第三,夜后的领域,与共济会的世界恰恰相反,这是一片充满仇恨和诱惑的领土。
这部歌剧的气氛不能适用歌剧《唐璜》中节奏迅速的喜剧风格,因而莫扎特以极不寻常的人物形象以及全然不同的音乐构架建立了一个特殊的有机体。
在这里莫扎特以纯粹的音乐方式展现出人物,并且实现了人物的音乐本质
-----音乐就是表现人物所代表的思想最自然的语言。
《魔笛》集神话、寓言、戏剧于一体,将宗教、爱情和权力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严肃诙谐的风格和曲折的情节以及德国古典歌曲、意大利咏叹调等优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显示了莫扎特在那个时代独特的世界观,以及丰富、充满想象力的内心世界。
小结:
《魔笛》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直接影响了贝多芬、韦伯等人的创作,莫扎特当之无愧是当时最伟大的天才作曲家,先进的社会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进步的政治观、道德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他能够以客观的心态对待事物。
他将每一种情境,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变成了音乐,音乐成为他的语言,他不仅保持意大利音乐的古老优良品质,并且将其与德奥音乐融为一体,体现了对那个即将结束世纪的宏图和希望。
注释:
[1] 注释: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奥地利作曲家,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5
[2]方立平.《圣殿的巡礼———中外音乐博览》[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7.11
[3]张玄,徐国弼,申文凯,安绍石译著.《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人民音乐出版社
[4]钱苑林华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5]邵义强.《古典400年歌剧赏析》[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范宛新,河南南阳人,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专业,从事声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