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548-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常态课堂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常态课堂研究

1.问题的提出:

一线老师平时上课,绝大部分是常态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备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因此常态课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而上好每一堂小学道德与法治常态课,是广大一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实现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广大教学一线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及相关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非常有适用价值的、“广接地气”的重要课题,而经过多方阅读资料和网络查阅,到2017年6月3日,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常态课堂研究”几乎没有(不排除网上、报刊中还没有公布的),所以准备此项研究。

2.课题界定:

道德与法治: 2016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了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低年级品德教材也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和教育部审定,于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因后序册次教材正在审定中,仍沿用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高效常态课堂:常态课,指教师备课基本上是独立完成的,所花的时间与日常的备课时间没有显著差异,没有经过试教,使用的教室就是自己日常使用的教室,所用的媒体就是自己日常教学中经常在用的媒体,教学对象就是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的课堂。高效常态课堂是针对常态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是有效课堂的进一步提升。就是在常态课堂中,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完成教学任务,达成目标的效率高、效果好(学生在学业上力求收获多,提高大,进步快)。简言之,即负担轻,消耗低,维度全,质量高的常态课堂。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高效常态课堂是常态课堂的最高境界。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根据实际纸质查阅和网络查询,结果综述如下:

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近年来专注于“高效课堂模式”,受到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2015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王德虎老师,发表了一篇《“在常态中追求高效课堂——探究小学语文常态课高效教学策略”》论文,2013年07期《新课程教师》中,徐红梅老师发表了《探究小学语文常态课高效教学策略》。可见,连小学品德学科这方面的研究也难以查找到。(不排除有人在思考研究,还没有公布的情况)

国外:英国肯特布雷大学爱伦•史博教授研究的“优秀的教与学”,是在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率。爱伦•史博教授对高效的理解是:从高效享用学习资源,单位时间内高效学习,高效完成个性化学习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效互动与滋养四个方面来研究的。与我们新课标中所提到的三维目标也是吻合的。艾伦•史博教授的研究,对英国小班化的教学,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与优化的作用,而与我们国内的大班额集体授课的现状不太适用。

4.评选意义与研究价值: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04月29日已经发布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于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因后序册次教材正在审定中,仍沿用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以上分析可见:随着小学道德与法治,非起始年级教材的陆续修订审定使用,“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常态课堂研究”将是伴随此教材成长的一个新生的课题!本课题,关系到本学科教研员、广大教学一线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等关注的焦点——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常态课堂研究”,是一个广结人缘、广接课堂的有着重要适用价值的课题,哪怕申报的是一般课题,但是它将对其它学科高效常态课堂研究起到一个带动作用,所以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5.课题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著名的心理学家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对此理论有深远的影响,倡导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每个人都拥有语言文字、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智能,强调教师应去了解每位学生各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20世纪下半叶,尤•康•巴班斯基认为:要分析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的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取得最大成果等。

最近发展区理论。它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6.研究目标:

预计用两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一是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探索出2016年以来,已经审定使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准确把握其特点,渗透的思想理念等,更好地处理使用新教材。

二是针对现状有的放矢:探索出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常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是学习经验取长补短:总结出当前国内有影响的学校、周围教学质量好学校的常态课堂的特点和好的做法等,学习借鉴研讨,化解小学道德与法治常态课堂中的问题。

四是研究高效学习策略:探索学生学习兴趣、动机的激发,意志情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归纳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五是研究高效教学策略: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研意识,总结出高效常态课堂的策略(如导入、提问、激趣、小组合作、整合的策略等),在此研究的过程中,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

六是研究高效课堂评价:探索出适合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常态课堂的评价策略。

其他个人和集体目标。

7.研究内容:

一是审定的教材:2016年以来,已经审定使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二是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等途径,调查小学道德与法治常态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