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支撑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同创新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支撑平台
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各个产业相互协调、均衡发展并不断优化升级的有机整体。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就是要突破传统产业体系的构成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以创新为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创新对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重要作用。
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初期阶段,技术上的创新行为多是由单个的人或者企业完成。随着分工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原本处于分散状态的要素资源通过参与社会分工而紧密连结起来,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边界不断延伸,推动社会重大进步的创新活动已非单个的人或者企业所能独立完成,这就迫切需要将各种分散的创新资源整合起来,加强分工协作和平台共享,共同开展创新活动,也就是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至少包括两个层次的要求:低层次的要求是各个产业通过创新驱动,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成为“现代产业”;高层次的要求是这些“现代产业”的创新活动具有一致性,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作用,这样才能使这些产业成为有机联系的“体系”。因此,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创新活动,并非个别产业的单独的、偶然的创新行为,而是各个产业、各种要素资源和各种创新主体共同推进的协同创新。
在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过程中,从事创新活动的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企业是构成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元素,它位于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沿,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产业创新的需求和特征有着敏锐的理解和判断;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它为创新活动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高水平的研发技术;科研院所可以根据产业创新的需要,对重大理论性和应用性课题开展研究,是从事创新活动的重要研究平台。可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只有将它们有效整合起来,推动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及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率的创新支持。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高校和科
研院所的创新活动处于分割、分散状态,企业有创新需求而欠缺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创新能力但缺乏对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了解。协同创新就是要破除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隔阂,聚集三方乃至更多方的创新团队,共享资源,联合开展有组织的创新活动,使产学研有机融合起来。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推动高校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合肥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完全可以与在肥相关企业加强协作,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搭建统一的创新平台。
开展协同创新必须注意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明确产业发展定位问题。协同创新是具有目标导向的创新活动,它不可能在所有产业的全部环节同时进行创新,而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进行有组织、有重点的创新。因此,只有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对于合肥这样正在崛起的中西部城市来说,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必须充分研究国际分工格局和自身比较优势。从国际分工格局看,国际分工逐渐从以往的产业间分工为主向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为主转变,同时各国竞相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转移以提高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合肥的产业升级转型应符合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从自身比较优势来看,合肥在人才、土地、技术等方面拥有相对丰裕的禀赋资源,因而合肥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然包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业等。在明确产业定位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可以据此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瞄准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进步提供必要和持续的支撑。
二是避免创新出现“孤岛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区域的产业体系相互联系。如果协同创新仅是局限于组织本区域内的要素进行创新,而不注意与周边区域进行合作,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该区域成为“创新孤岛”。这种孤岛效应虽然在短期内不会损害创新对该区域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会使该区域与周边区域产业体系的匹配度和协调性下降,并可能导致跨区域产业链的断裂。因此,必须加强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推动不同区域的创新要素和资源相互协作。近年来,合肥通过参与合肥经
济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等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未来可以在跨区域内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合理规划产业发展体系,并通过跨区域的协同创新,为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提供协调可持续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