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茱萸
药材名称:
吴茱萸
拼音名称:
WUZHUYU
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随萸子、吴萸、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科属: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产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
性味:
[性味、归经]辛、苦,大热。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
功效: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杀虫。
中成药:
共有99种中成药使用吴茱萸:复方木香小檗碱片癣湿药水小儿健脾贴膏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左金胶囊胃逆康胶囊泻痢消胶囊小儿腹泻外敷散消食贴痛经软膏等。
应用:
1、寒凝腹痛。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疗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每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疗厥阴
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等;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疗寒
疝腹痛;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治疗寒凝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
2、胃寒呕吐。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善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
逆止呕,兼能制酸止呕。常与干姜、甘草同用,治霍乱心腹痛,呕吐不止;
与半夏、生姜同用,治疗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配伍黄连,可治疗肝郁
化火、肝胃不和之胁痛口苦,吞酸。
3、虚寒泄泻。本品性味辛热,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
配伍效用:
1、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大枣得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
二药合用,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
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2、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疏肝行气、温中散寒,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补血行血,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
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
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3、吴茱萸配伍党参:吴茱萸辛苦性热,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
合用,温中寓补,有散寒补虚之功效,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4、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5、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
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忌服。
采收加工:
定植后2-3年开花结果,于8月中下旬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尚未充分
成熟时即可采收。选晴天,在早晨露水未干时,用剪刀将果穗剪下,不要折断
果枝,以免影响翌年产量。果实采回后立即薄摊晒干。晚上收回室内切不可堆积,以免发醇。一般连晒三天左右即可全干。如遇阴雨天,可用无烟煤、木炭
或烘干机烘干,烘时温度不得超过60℃,否则,吴茱萸所含挥发油会大量损失,降低药材质量。烘、晒时要经常翻动。干后除去枝梗,簸去杂质即成商品。
炮制工艺:
1、吴茱萸:除去杂质。
2、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晒干。每1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储藏贮存:
置阴凉干燥处。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1)吴茱萸含挥发油,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
(2)吴茱萸含生物碱,具体成分如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因碱、羟基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环磷酸鸟苷。吴茱萸碱用盐
酸乙醇处理即转化为异吴茱萸碱。从吴茱萸生药中尚分离出去甲乌药碱。
(3)其他成分:本品还含有黄酮类如花色甙、异戊烯黄酮;酮类如吴茱萸啶酮、吴茱萸精及甾体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以及柠檬苦素、吴茱萸苦素、吴
茱萸苦素乙酯、黄柏酮等。
2、药理作用:吴茱萸甲醇提取物、水煎剂有抗动物实验性胃溃疡作用;水煎剂对药物性胃痉挛有对抗作用,有明显镇痛作用;本品注射液有明显升高血压
的作用;煎剂、蒸馏液和冲剂均有一定降压作用,且其降压作用能被甘草煎剂
抑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形成;煎剂、吴茱
萸次碱和脱氢吴茱萸碱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在猫心缺血后,吴茱萸及吴茱萸汤
能改善部分心电图,部分减少血中磷酸肌酸酶及乳酸脱氢酶释放,明显增加血
中一氧化碳浓度,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具有一定的保护心肌缺血的作用。
3、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本品,吴茱萸冲剂内服,部分病人有口干、腹胀等副反应,但大都能在治疗中逐渐消失。入煎剂,服后常有上腹胀、胸闷、头痛头
昏等反应,休息片刻即可减轻。大剂量吴茱萸(30G)内服还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毛发脱落、孕妇易流产等。
中毒救治:
(1)洗胃、导泻、服用活性炭末。
(2)剧烈腹痛时,用硫酸阿托品1MG皮下注射。
(3)其他处理:酌情补液,并给予维生素B、C。
(4)中草药治疗:①石斛、谷精草、枸杞各15G,黄芩、生地、甘草各9G,菊花12G。水煎服。②杞菊地黄丸(汤)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以上中
药在出现视力障碍、毛发脱落时内服。
临床应用:
1、治疗高血压病:胆汁制吴茱萸500G,龙胆草醇提取物6G,硫磺50G,
醋制白矾100G,朱砂50G,环戊甲噻嗪175MG,混合研成细面。先将肚脐用
温水洗净擦干,取药粉200~250MG,敷入,盖以软纸片、棉球,按紧再用普
通胶布固定,每周换药1次。治疗353例,其中用中药治疗302例,显效170例,有效85例,无效47例;西药组51例,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9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7〕
2、治疗眩晕:吴茱萸9~12G、红参6~9G、大枣9G、生姜30G,水煎服。治疗2例,均治愈。1~2剂即见效。〔《湖南医药杂志》1975;(5):40〕
3、治疗美尼尔综合征:吴茱萸5G、党参15G、桂枝6G、生姜4片、大枣
4枚。随证加减。水煎服,日1剂。治疗22例,痊愈20例,好转2例。
〔《新中医》1990;(4):18〕
4、治疗呃逆:吴茱萸20G、苍耳子20G、肉桂5G,共研末。每次取10G,用醋调敷双足涌泉穴。治疗12例,大部分经治疗3天即可痊愈。〔《中医药学报》1990;(5):33〕
5、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吴茱萸、生甘草各80G,炒白术、桂枝各100G,
元胡、生龙骨各50G。共研末,过120目筛,备用。每次5G,日3次,用红
枣5枚、生姜3片煎汤饭前半小时冲服。治疗40例,显效24例,进步10例,无效6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10):444〕
6、治疗肾绞痛:吴茱萸9G,边条参(另炖)10G,淡附片、炙甘草各5G,小茴香、台乌药各15G,生姜汁1匙(冲)。水煎服,日1剂。治疗肾绞痛,
效果良好。〔《江苏中医》1989;(11):17〕
茶疗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