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第二章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晶界和晶粒位向的影响较大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抗力比单晶体高; 多晶体内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就越大,金属强度越高, 塑性越好。 多晶体变形不均匀性 晶粒受位向和晶界的约束,变形先后不一致,导致变形 不均匀。 由于变形不均匀,晶粒内部和晶粒之间存在不同的内应 力,变形结束后不会消失,构成残余应力。 综上,即塑性变形具有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以及不均 匀 性。
弥散型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当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 中时,将产生显著的硬化现象 沉淀强化(时效强化):第二相微粒是通 过对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 并产生强化 弥散强化:第二相微粒是借助粉末冶金方 法加入而起强化作用
四、冷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一) 组织的变化 晶粒形状的变化: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其晶粒形 状发生变化,变化趋势大体与金属宏观变形一致。 晶粒内产生亚晶 晶粒位相改变(变形织构:多晶体中原为任意取向 的各个晶粒,会逐渐调整其取向而彼此趋于一致。 这种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 组织) 拉拔时产生丝织构,轧制时产生板织构(变形织构 经退火后和各向异性仍然存在)
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
固溶强化:异类原子以置换或间隙方式溶入基体合 金,对金属的变形行为产生影响,使变形抗力和加 工硬化率有所提高,塑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应变时效:应变力作用下,材料的组织性能随时间 发生变化。当退火状态的低碳钢试样拉伸到超过屈 服点发生少量塑性变形后卸载,然后立即重新加载 拉伸,则可见其拉伸曲线不再出现屈服点,此时试 样不会再发生屈服现象。如果将预变性试样在常温 下放置几天或经200℃左右短时加热后再行拉伸, 则屈服现象又复出现,且屈服应力进一步提高。

晶粒大小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晶粒越细小,金属屈服强度越大
晶粒越小,金属塑性越好 晶粒细化对提高塑性成形件的表面质量有利
三、合金的塑性变形
合金的相结构有两大类:固溶体(如钢中
的铁素体、铜锌合金中的α相)和化合物 (如钢中的Fe3C、铜锌合金中的β相) 或多相合金
常见的合金组织:单相固溶体合金、两相

位错的运动示意
位错的运动就像毛虫爬行一样,是局部区域先滑移, 并逐步扩大,而不是理想的刚性滑动
位错运动的演示
柏氏矢量(联系《材料科学基础》)
刃形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
螺形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
刃形位错的柏氏矢量
螺形位错的柏氏矢量
位错的运动
刃形位错
滑移
螺形位错
攀移:正攀移、负攀移
fault)
晶界
一般分为小角度晶界(θ <10°)和大角度晶 界(θ >10 °) 晶界上的原子平均能量高于 晶内原子,高出的能量 称为晶界能。
wk.baidu.com
滑移时的临界切应力
晶体进入塑性时,在滑移 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切应 力称为临界切应力
临界切应力
临界切应力的大小,取决于金属的类型、
纯度、晶体结构的完整性、变形温度、 应变速率、和预先变形程度等因素。 滑移系上所受的切应力分量取决于取向 因子
滑移时晶体的取向
令μ=cosφcosλ,称为取向因子。 若φ=λ=45°,则μ=μmax=0.5,τ=τmax=σ/2。此意味着 该滑移系处于最佳取向,其上的切应力分量最有利 于优先达到临界值而发生滑移,这种取向称为软取 向; 而当φ=90°,λ=0°或φ=0°,λ=90°时,μ=τ=0此 时无论σ多大,滑移的驱动力恒等于零,处于此取 向的滑移系不能发生滑移,这种取向称为硬取向。
主要方式:
滑移:晶体在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
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的相 对移动或切变
孪生: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 着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一定的晶向(孪 生方向)发生均匀切变
滑移面示意
滑移的定义
所谓滑移,是指晶体(单晶体或构成多晶体
中的一个晶粒)在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 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 部分发生的相对移动或切变。 这些晶面和晶向分别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为滑移系(滑移 系的存在只说明金属晶体长生滑移的可能性)
典型的晶胞结构
面心立方 典型金属Al、Cu、Ag、Ni、γ-Fe
典型的晶胞结构
体心立方 典型金属α-Fe、β-Ti、Cr、W、V 、Mo
典型的晶胞结构
密排六方 典型金属α-Ti、α-Co、Be、Mg、Zn、Cd
三种晶胞的晶格结构
一、塑性变形机理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单晶体:各方向上的原子密度不同——各向
2.2 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热塑性变形的定义:从金属学的角度看,再结晶温 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热塑性变形或热塑性 加工。
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回复、再结晶与加工硬化同时发 生,加工硬化不断被回复或再结晶所抵消,而使金属处 于高塑性、低变形抗力的软化状态。


在实际的金属中,并不像理想金属晶体中那样,原 子与原子紧密排列而是存在很多缺陷: 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冷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曲线明显可分为三个阶段: I.易滑移阶段:发生 (二) 性能的变化 单滑移,位错移动和增殖所遇 加工硬化:随变形程度的增 到的阻力很小, θ1很低,约为 加,金属强度、硬度增加, 10-4G 数量级。 II.线性硬化阶段:发 而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称 生多系滑移,位错运动困难, 为加工硬化。 θ2远大于θ1 约为 G/100— 加工硬化在金属的塑性成形 G/300 ,并接近于一常数。 加工中,会使变形力显著增 加,对成形工件和模具都有 III.抛物线硬化阶段: 一定的损害作用;但利用金 与位错的交滑移过程有关, θ3 随应变增加而降低,应力应变 属加工硬化的性质,对材料 曲线变为抛物线。 进行预处理,会使其力学性 能提高
滑移面、滑移方向和滑移系
滑移面、滑移方向
一般地说,滑移总是沿着原子密度最大的晶
面和晶向发生,沿原子排列最密集的方向滑 移阻力最小,最容易成为滑移方向。 滑移系多的金属要比滑移系少的金属,变形 协调性好、塑性高。 滑移面对温度具有敏感性:温度升高,金属 出现新的滑移系,塑性相应的提高。
点缺陷
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和异类原子
间隙原子 空位
置换间 隙原子
异类间隙 原子
线缺陷
位错是晶体中的线缺陷,包括:韧性位错、螺 形位错、混合位错
螺形位错
混合 位错
面缺陷
面缺陷是指二维缺陷,包括:堆垛层错、晶界 和亚晶界
堆垛层错(stacking 抽出型层错 插入型层错 如面心立方: ABCA(B)CABC 抽出 ABC(B)ABCABC 插入


通过计算晶体的临界剪切应力,并与实际的临界 剪切应力进行比较,人们发现,理论计算的剪切 强度比实验所得到的剪切强度要高一千倍以上。
位错理论
为了解释这种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差别,1934年泰 勒(G.I.Taylor)、奥罗万(E.Orowan)、和波兰 伊(M.Polanyi)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分别提出了 位错假设。他们认为在晶体内存在着一种线缺陷, 它在剪切应力下更容易滑移,并引起塑性变形。 随着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 了位错的存在,形成了一种位错理论。在随后的 几十年中,这种位错理论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微观 研究上获得了很大发展。 位错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晶界理论、晶体缺陷等 理论的发展。

滑移时晶体的转动
晶体在滑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
的约束作用会发生转动 就单晶体拉伸变形来说,滑移面会 力图向拉力方向转动而滑移方向则 力图向最大切应力分量方向转动 对于多晶体,晶粒被拉长的同时,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也朝一定方向转 动,各晶粒调整其方位而趋于一致
位错理论
1926,弗兰克尔,估算了晶体的剪切强度: 假设:理想晶体两排原子相距为a,同排原子间 距为b。原子在平衡位置时,能量处于最低的位 置。在外力τ作用下,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时,能量 上升,原子能量随位置的变化为一余弦函数。
当运动位错遇上障碍物时,若外加应力不
够大,就被阻止在障碍物前,构成位错塞 积 要使塞积位错群越过障碍物继续滑移,必 须增大外应力,这是加工硬化的原因之一。
位错的增殖
1950, 弗兰克/瑞德提出了位错增殖机制,即F-R源
一端受钉扎的刃形位错
螺形位错的交滑移
孪生
孪生是单晶体 塑性变形的另 一种方式。孪 生是以晶体中 的一定的晶面 (称为孪晶面) 沿着一定的晶 向(孪生方向) 移动而发生的。
交滑移
对于螺型位错,所有包含位错线的晶面都
可能成为滑移面。 交滑移:螺形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一定的 灵活性,当滑移受阻是,可离开原滑移面 而沿另一晶面继续移动 双交滑移:发生交滑移的位错,滑移再次 受阻,而转到与第一次的滑移面平行的的 晶面继续滑移 刃型位错不可能产生交滑移
位错塞积
位错的攀移
螺型位错无攀移 正攀移——正刃型位错位错线上移
负刃型位错位错线下移
位错的交割
两根刃型位错线都在各自的滑移面上移动,
则在相遇后交截分别形成各界,形成割阶 后仍分别在各自的平面内运动。 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交割时,在各自的位 错线上形成刃型割阶,位错线也能继续滑 移。 螺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交割时,相交后形成 的两个割阶被钉住而不能移动,只能通过 攀移才能使割阶移动。
位错的滑移-刃形位错
一个刃型位 错沿滑移面 滑过整个晶 体时,就会 在晶体表面 产生宽度为 一个柏氏矢 量的台阶
位错的滑移-刃形位错
刃型位错的移
动方向与位错 线相互垂直 位错滑移的结 果是在晶体表 面形成一个宽 度为柏氏矢量 的台阶
位错的滑移-刃形位错
螺型位错滑移过整
个晶体后,也在晶 体表面形成一个宽 度为柏氏矢量的台 阶。 位错移动的方向与 柏氏矢量垂直,即 与位错线垂直
异性������ 多晶体:晶粒方向性互相抵消——各向同性 ������
塑性成形所用的金属材料绝大多数为多晶
体,其变形过程比单晶体复杂的多。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分类
多 晶 体 的 塑 性 变 形 方 式 滑移
晶内变形
孪生 滑动 晶间变形 转动
以晶内变形为主,晶间变形对晶内变形起协调作用。
1、晶内变形

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按照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大小 ,可将其分为 聚合型两相合金:第二相粒子的尺寸与基体 相晶粒尺寸属于同一数量级 弥散分布型两相合金:第二相粒子十分微小, 并弥散地分布在基体晶粒内
聚合型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此类合金并非都因第二相而产生强化,只有第 二相较强时,合金才能得到强化 滑移首先发生于较弱相中 较强相数量很少,变形基本在较弱相中进行 较强相体积分数达到30%,两相以接近于相 等的应变发生变形 较强相体积分数高于70%,该相变为基体相
孪生
在常温下,大多数体心立方金属滑移的临界
切应力小于孪生,故滑移是优先的变形方式; 在很低的温度下则相反,孪生才能发生 对于面心立方金属,孪生的临界切应力比滑 移大,一般不发生孪生;在极低的温度下或高 速冲击载荷下,孪生才有可能发生 密排六方金属由于滑移系少,滑移难以进行, 主要靠孪生方式变形
2、晶间变形
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晶粒之间的相互滑动和转动
晶粒之间的滑动和转动
晶间变形
晶间变形不能简单的看成是经接触的相对机
械滑动,而是晶界附近具有一定厚度的区域 内发生应变的结果。 在冷态变形条件下,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 是晶内变形,晶间变形知其次要的作用,而 且需要其他的机制相协调。
二、塑性成形的特点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主讲:朱光明
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主要内容:
2.1
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2.2 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2.3 金属的超塑性 2.4 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塑性行为
2.1 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晶体:固体物质中原子呈周期性有规则的
排列的物质 空间点阵:原子在晶体所占的空间内按照 一定的几何规律作周期性的排列 晶格:为了描述晶体内原子排列的状况, 常以一些直线将晶体中各原子的中心连接 起来使之构成一空间格子 晶胞:从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反映晶格特征 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的原子排列 规律,这一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