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1、晚清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
补漏:总理衙门与自强运动
翻新: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重建:辛亥革命与帝制终结
2、议会制度之评析
●议会制度在民国难以实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基础相对薄弱。

●议会制度只是形式上的移植,没有考虑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脱离中国社会现实,
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窠臼。

●议会制度在中国缺少政治文化基础,在引进介绍中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版本各有不同,
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一知半解中更趋向于各取所需。

3、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独特性
1.跳跃式的政治发展趋势:中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政
治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极速跨越;
2.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政治发展的速率不均匀。

19C政治发展缓慢,20C与
政治发展相关的重大事件与政治运动接踵而至,政治发展速率特别快;
3.持续的革命道路:20C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革命崇拜的现象,革命运动在20C前半期
持续高涨;
4.农民在政治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民潜在的政治热情与冲动比之传
统社会更高更强,农民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等运动中均扮演了重要而又不同的政治角色。

4、历史遗产对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1.悠久的古代文明和巨大的历史惯性导致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启动缓慢;
2.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不断化解民主主义的挑战,体制内的民主成分极为稀少,以发展眼
光看,我国政治文化和制度的取向是朝着强化君主专制的目标演进;
3.强大的文化中心主义和大一统观念根深蒂固,但国家观念极为薄弱。

5、中国近代政治发展之目标
1.独立:鸦战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以民族主义相号召的谋求独立的救亡运
动是谋求政治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题中之义;
2.民主: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内在的本质要求,体现在制度层面及人们的政治生活中;
3.统一: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政治统一领土完整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长期追求的目
标,没有统一就没有真正的政治发展;
4.富强: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政治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才能确
保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富强是政治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衡量政治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尺度。

6、西方社会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1.全球民主化进程影响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近代中国处在世界民主化的第一次长波,第一
次回潮和第二次短波之中,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是对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回应;
2.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来自西方,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社会主义、法西斯政权);
3.中国人在认知上对民主产生了情感与理性的分离,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压迫,近代前
期中国人总是带着屈辱的心态学习西方,情感上憎恨敌人,理智上又不得不学习敌人;
4.民族主义运动与思潮的高涨,西方列强的入侵刺激受害者的民族情绪,催生出民族主义
运动。

在中国表现为三种价值取向:文化取向(中体西用、尊孔复古)、种族取向(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义和团、太平天国)、民主政治取向(戊戌维新、国会请愿、新文化运动等);
5.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的介入和操纵,西方大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通过发动战争、向
中国派遣政治军事顾问,寻找其利益的代理人来左右大清王朝的政策导向。

8、民主的回潮:军阀政治的形成
(1)、军阀政治的形成原因:
1)内忧外患,社会持续动荡;
2)帝制终结,民主势力难以聚合,国家权威出现真空;
3)宪政方案和恢复帝制均以失败告终,国家出现总体性危机;
4)地方主义滋长,辛亥革命后,政治重心实移之于各省都督;
5)尚武精神膨胀,以兵为贵,地方督抚练兵热情普遍高涨,弃文习武之风大盛。

(2)、军阀政治的特征:
1)武治性:军队首领执政,文官成为附庸和工具。

2)分裂性:军阀划地而治,作为生存和扩张的基地。

3)传统性:军队忠于军事首领而非国家;利益关系至上;以血缘/宗族/地缘/师生/联姻等
关系巩固内部团结,有浓厚的裙带关系;对儒/佛/基督教等思想资源的利用。

4)流寇性:流寇(随机扫荡式地掠夺税收和保护费)与坐寇(选择一个权威有节制地定期
收取稳定的税收)(奥尔森);军阀之流寇性主要体现为对社会资源的超强度提取。

(3)、军阀政治的后果
1)妨害国家认同:认首领而不认国家,国家认同难以形成,反噬国家现代性。

2)阻滞社会进步:军阀划地而治、截留税收,国家公共职能难以发挥,形成“五代式的
民国”。

3)政治制度化能力低下:不能创立新制度以吸纳社会各阶层参与政治,只能靠旧乡绅阶层
或新商人团体来维持其政治合法性与财政收入。

4)领土、主权受损:中央为统一而以主权换贷款;军阀为自保而依附帝国主义国家;军队
成为外国势力“分而治之”的工具,领土和主权严重受损。

9、国会请愿
清朝末年立宪派人士呼吁清朝廷速开民选国会实行内阁制的一场政治运动。

从1910年1月开始第一次请愿活动,到1910年年底结束第四次请愿活动。

迫使清廷将原定为九年召开国会的期限提前三年,并先设责任内阁。

但是在1911年,清朝廷组成“皇族内阁”,毫无立宪诚意,令立宪派大失所望,遂同情革命。

10、清末新政
在……背景下,清朝末年进行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1901年到1905年(从非政治方面改变),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内容包括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法制改革,修订新律等一
系列措施。

1906(从政治方面改变)年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公布《宪法大纲》,各省开始设立咨议局,大力推进地方自治;1909年宣布设立资政院,负责立法,财政收支预算等;1911年设立皇族内阁。

11、五次民主化浪潮的内容
(一)第一次民主化浪潮:戊戌变法
●思想背景:西学的传播与传统的反思
●推动力量:
❑光绪皇帝与高层官僚的主动变革
❑地方官吏与维新派士大夫的积极推动
❑中下层知识分子利用现代大众传媒大造变法舆论
●变法内容:
❑机构裁并:设制度局、懋勤殿,裁撤各监寺
❑行政变革:修改各中央机关的办事规则
❑奖励工商:打破对民间工商业的政策限制
❑广开言路:鼓励臣民直接向皇帝上书
❑教育改革:设京师大学堂,鼓励民间办新式学堂
❑科举改革: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
●失败原因
❑民族救亡运动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相互交织,使政治改革承受了巨大的重负。

❑康有为的“全变”、“速变”主张激起了保守的强力反弹,欲速则不达。

❑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实际掌握政权,变法牵涉进了权力斗争的内容
●政治意义
❑以康梁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后演变为立宪派)登上政治舞台。

❑变法失败促使人们对渐进政治变革产生怀疑,催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

❑统治集团内部加速分化,趋于改制的力量逐渐增强,最终导向了清末新政。

❑现代传媒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初步凸显,成为政治动员和政治变革的利器。

(二)第二次民主化浪潮:清末宪政运动
(1)、义和团运动后的中国政局:
“东南互保”(盛宣怀、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与“中国议会”(唐才常、汪康年):中央权威流失、政治危机加剧的集中表征
●新政派:清王朝试图刷新政治形象,挽救政治危机,以慈禧、张之洞、刘坤一为代表●维新派(立宪派):从开明专制到君主立宪,与革命派既有合作也有斗争,以康、梁为
代表
●革命派:种族(排满)、民族(反帝)、民主(民权)、社会(民生)四大革命,以孙中
山为代表
(2)、推动因素:
外部刺激:日俄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而大动干戈,暴露了清政府的无能,也验证了立宪政体的优势
清政府:派要员出国考察宪政;废除科举。

革命派:成立中国同盟会,整合革命力量。

立宪派:创办宪政社团和报刊,鼓吹立宪,发起国会请愿运动。

民众:参与抵制美货运动,国家观念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3)、清末新政的基本设想:
“分权以定限”:立法权归资政院,行政权专书内阁各部大臣,司法权专属法部。

“分职以专任”:中央设11部,各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厘定其职权,使相互配合而不相互掣肘。

“正名以核实”:依据实际情形更改各部名称,使名实相符、职责明定。

(三)第三次民主化浪潮:辛亥革命与帝制终结
1、原因与教训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还是绅士革命?
⏹清政府何以灭亡:“图强而速患”的悖论
⏹三点教训
❑推迟立宪,皇族内阁,失去了立宪派的支持
❑铁路国有,与民争利,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行政强制,中央集权,失去了地方势力的支持
2、辛亥革命与制度建设
各省临时政府:多为省份为军政合一,少数省份(如贵州)为军政分离、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各族平等,文官考试。

反思:立宪法易,行宪法难(引用威尔逊《行政学研究》的名言)
3、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余波:民初政党政治
1)民初政党政治的实践
❑三党鼎立局面的形成:国民、共和、民主
❑民初政党变化图(P149)
❑宋教仁案与政党政治的流产
❑民初政党的缺陷:接纳党员随意;党员跨党;政党认同淡薄;缺乏政治基础。

2)民初政党政治的意义:民主思想及其运作方式的普及;现代民主政治基本法则的显现;
政党政治的失败给革命党人提供了反面教训,促使孙中山该组国民党、重塑政党形象。

(四)第四次民主化浪潮: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
❑以党治国政治模式的确立:国民党组织的改造;党义治国与党员治国;党军的建立。

❑广泛的政治动员:宣传与组织;工农运动的勃兴;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社会基础之差异
2、国民革命的独特性
❑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专制主义,兼具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通过国共合作来共同领导革命
❑革命的参加者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国民性)
3、革命阵营的分裂:迁都之争(国民党);从“四·一二”到“七·一五”(国共破裂)
(五)第五次民主化浪潮:民主宪政运动
1.国民参政会与民主宪政运动
❑国民参政会:1938-1948。

❑第一次宪政运动:1939-1940。

宪政期成会;宪政问题座谈会;宪政促进会。

❑第二次宪政运动:1944.1-9。

宪政座谈会;中共提出“联合政府”主张。

❑意义:扩大了宪政的影响,普及了宪政知识;中共与民主力量的关系更加密切,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基础与生存空间;宪政被工具化。

2.“宪政”时期的政治架构
❑国民大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其职权为选举及罢免正副总统、制定并修改宪法、复决立法院所提之宪法修正案。

❑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成员由总统提名、立法院任命。

❑中央与地方关系采分权制,国防、外交、法律、币制等由中央立法并执行;
省县设议会、行自治。

12、军政及训政时期的政治架构
1、军政时期:1925.7.1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8.8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召开
●由国民党领导民众夺取政权,建立国家。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闭会期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行。

●坚持以党治国的原则,即由国民党决定国民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并加以监督,政府的职能
限于推行政策。

(国民党实际行使议会职权)
党、政、军三大权力系统均采委员合议制。

2、训政时期:1928.8-1947.12.25《中华民国宪法》生效
●1928.10.3通过《训政纲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训政时期基本政治架构。

●基本宗旨仍为以党建国、以党治国。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形式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
闭会时以政权托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应训练国民逐渐推行,以立宪政之基础;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最高指导机关。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

3、训政时期的有限政治发展
1931.6,《训政约法》。

体例与现代宪法大致吻合;规定人民权利与义务,但有多方限制。

1936.5.5,《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即五五宪草。

贯彻权能分治原则;实行五院制;实行总统制。

1946.12.25,《中华民国宪法》。

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为摹本,并结合孙中山三民主义而制定。

1943,不平等条约的废撤与主权之恢复。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1.何谓封建(马克垚)
●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
●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度
●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2.中国国家起源的脉络
国家起源实际上有三条并行的脉络,一是随着部落发展,氏族成员内部产生分化,某些强武
和掌握巫术的氏族或者氏族首领逐渐占据权力中心,而生产发展又使这些人拥有更多剩余财产形成贫富分化;二是氏族制逐渐瓦解被宗族制取代,军事与宗教贵族开始形成,富裕和握权的家族开始将权力世袭化;三是频繁自卫和扩张战争的需要,拉动了动员和从事战争的机制的建设。

三条线发展的结果必导致两大流域城邦国家联盟的出现,即华夏、东夷、苗蛮等三大联盟的战争,最后华夏族胜利,为家天下王朝奠基。

第二章
1、封建制之得失
优点:依赖宗法血缘纽带,实行间接统治;统治成本低,结构稳定
问题:王室对诸侯的控制问题;诸侯力量的均势问题;王朝扩张的限度问题(封地从何而来)2、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的特征
(1)礼崩乐坏(宗法制和礼乐制的破坏)
●表现:王室对诸侯间的秩序失去掌控,诸侯相互攻杀兼并;礼乐制度紊乱,诸侯、大夫、
士僭用礼乐,诸侯僭越称王,以图取周而代之;诸侯内部宗法秩序混乱,嫡长继承制被破坏,大夫架空诸侯甚至取代宗主
●春秋时期竞争分为三个层次:诸侯间;诸侯与内部的大夫之间;大夫之间
(2)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
(3)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
●教育转型:私学兴起,官学式微;教育的开放程度大增(“有教无类”);实用教育的兴
起,权术、技能、谋略。

●官制转型:世卿世禄制变为雇佣官僚制,越来越多底层的士凭着功业改变自己的地位和
命运
(4)春秋时期的政治转型
君主的权力:对国家大政的最后决断权;官吏的任免权;对军队的控制权;对后嗣的废立权;贵族对王权的制约减弱(国家集权化程度增强)
(5)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
●取向:法家取向,实利主义
●内容:奖励耕战,严刑峻法(胡萝卜+大棒)
●目标:建立专制君权与编户齐民的绝对主义国家
●后果:
1.军事化行政网络的建立
2.地方郡县体制的建立
3.平民和奴隶变成编户齐民,成为君主制的基石
4.贵族势力受到极大削弱
5.“儒法国家的诞生”(绝对主义国家)
(一)李悝变法:废除官爵世袭制;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革
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实行“平籴法”。

(二)吴起变法:均爵平禄;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威权;贵族到僻远的地方
去开发
(三)商鞅变法:
1.推行什伍编制,实行社会军事化;
2.打破贵族世袭制,实行军功授爵;
3.强制分家,实现小农体制;
4.开阡陌,垦荒地,建立小农私有制;
5.建立地方区划,实行郡县制;
6.迁都咸阳,脱离旧贵族控制。

(8)政治文化
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其次为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

儒家:礼治图景;处世和为政之道
墨家:小生产为基础的农民帝国
道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兵家:战争艺术
法家:实用取向;强调王权;军事化社会体制;愚民政策;严刑峻法;权力技术
3、秦汉专制制度的特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核心是皇帝制度;
●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稳定在三公九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制度上尚不完善。

4、法家帝国——秦
(1)皇帝制度的确立
定义: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创建的用以维护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尊严和权威的一项政治制度。

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

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

特点:制度建构来自先秦礼仪典章;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缺乏理论支撑,存在矛盾和缺陷
(2)官僚体系(金字塔)
中央:三公:丞相(负责几乎所有的国家事务,以行政为主)、太尉(是君主的主要军事顾问和参谋)、御史大夫(主管对官员的监察),形成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独特的皇权下的行政、军事和监察的三权分立。

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公堂掖门;廷尉,主管司法刑狱;治粟内吏,掌管农业赋税;典客,掌宾礼;宗正,负责皇族宗亲的管理;卫尉,负责宫门戍卫;太仆,掌皇家出行的舆马;少府,掌管山海池泽之税
列卿
地方:郡守、县令、乡官、亭长
文牍主义:官僚系统的运转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公文的传递,沟通各部门信息。

5、王霸之道——两汉
(1)郡县制的最终确立
削藩(文帝、景帝):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诸侯国析为几个小国,以图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推恩令(武帝):令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以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
附益法(武帝):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

(2)皇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名号制度:礼治秩序的外化
后宫制度:虚拟官爵,皇后与太后都有自己的官属
东宫制度:核心是皇位继承,三部分组成:继承原则;师保体系;东宫属官
宦官制度:东方专制王权的衍生物;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
(3)官僚体系
外朝官
三公(官僚):丞相(行政)、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
九卿列卿(家臣):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中朝官
亲卫武将:大将军、重号将军、杂号将军(皇帝控制军权与外戚专权)
尚书台(秘书班子):传递信息、审阅奏章、起草诏书
侍从官:侍中、散骑、中常侍、给事中、给事黄门
地方官
郡:郡守(太守)、郡丞、长史、都尉、属吏
县:县令/县长、县丞、县尉
全能主义的地方官制:地方主官对所辖地方全面负责,包括赋税征收、劝业农桑、主管刑狱、掌管教化、属下官员的考核与监督、担任地方军队的首领
王国官
文、景、武削藩,诸侯王国规模大减,设相(管理行政事务)、傅(督导国相行为)为主要官职
(4)选举制度
察举:自下而上,郡国定期或不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

察举名目:孝廉、贤良、文学、尤异、治剧、兵法
征辟:天子(征)、公卿(辟)自上而下选拔人才
影响: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儒生与文吏、教化与管理融合)
导致官僚性质的门阀形成(荐举者与任官者之间的庇护关系、师生关系;家学渊源;地方贵族、豪强的关系网络)
(5)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
●成立太学,设立博士弟子员制度
●独尊儒术(“统一宗教运动”)
●儒学经典文本之争(今古文经之争)
●东汉末年,士林风尚影响太学生群体,与当道者产生冲突
(6)监察制度
监察制度与行政司法制度、军事制度构成皇权的三大支柱
秦朝:御史大夫(中央)、刺史(地方)
汉朝: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御史
特点:位卑而权重
功能: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保障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是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缺陷:受皇帝个人影响太大
(7)中央决策系统及运行机制
两种程序:一是由行政机关提出方案交由皇帝,皇帝认可后再交制定会议讨论,最后由皇帝决定。

另一种是皇帝提出方案或意向,交由会议讨论,由皇帝拍板。

形式:御前会议,皇帝主持,最重大的国家事务,如战争、议和、立储等
宰辅会议,宰辅主持,次一等的大事,如某项法律的修改
百官会议,扩大决策面,听取更多意见
特点:皇帝拥有最后的裁决权;决策的人治主义原则;决策的随意性
✧秦汉制度评议
特征:
1.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2.确立了皇帝制度及相应的东宫、外戚、宦官制度
3.确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庞大而集权的中央政府
4.确立了行政、司法、军事、财政一体的地方行政体制(全能主义)
5.确立了以征辟、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
6.确立了中央控制的、独立的、垂直的监察体系
主题:皇帝与丞相的关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监察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弊端:皇帝专断独裁,外戚宦官专权,权力制衡不足,官僚贪污腐化
第三章贵族与皇权——三国、魏晋南北朝
2、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针对察举征辟制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目的在于将选举用人权收回中央,削弱地方化倾向。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评议考察人才,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考评标准为“家世”和“品”。

品共分为九等。

后果:发生畸变,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固化。

3、门阀政治的形成与演变
东汉:官僚门阀化、地方政治豪强化、党锢之祸
西晋:实封王族以对抗门阀、豪强
东晋:门阀政治兴盛,皇帝与门阀、豪强共治
南北朝:门阀政治的畸变
隋唐:门阀政治的衰亡
4、户调式与社会的贵族化
原意是借此抑制豪强门阀兼并农户的势头,为国家多增加编户齐名。

作为基本经济、财政制度,包括占田制、课田制、限田制、荫亲荫客制。

后果:实质是将豪强门阀占田荫客的现象合法化、制度化,因而加剧了社会的贵族化倾向。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评议
背景:长期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交错流徙,因而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临时性、过渡性。

表现在:中央职官体系的双轨制(从三公九卿向三省六部过渡);地方政权的军事化(从士家制向编户征兵制过渡);以九品中正制为核心的选官制度(从察举向科举过渡);贵族豪强与门阀政治
利弊得失:
政务机构从宫廷事务机构中独立,形成了中书拟旨、门下审议的中央决策机构,省(台)及诸曹尚书等执行机构,相对独立的御史台监察机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潜流中发展。

“华夏”与“诸夷”大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环节。

中央皇权被削弱,外戚宦官被抑制,官僚贵族化,门阀政治形成。

南方体现为门阀与寒门的争夺;北方体现为少数民族军事贵族与汉族门阀的争夺。

第四章:考试帝国——隋唐
5.三省六部制(需加强,看paper)
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制初现,正式形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