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_风洞试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设备:风洞是进行实验的主要设备,进行实验
还需要风速、风压、气动力等测量设备。
实验模型:用于实验的结构模型必须遵循一定的相 似准则;
风场模拟:风洞模拟的风场必须反映实际的大气边
界风场的主要特性。
21:46:21
4.2.1、试验风洞
结构抗风研究风洞:低速大气边界层风洞,其气流的马赫 数Ma≤0.4,忽略空气压缩。另外,实验段较长,可在实验 段中加设必要的装置模拟出地表风速。 风洞有回流式风洞和直流式风洞两种。和回流式风洞相比, 直流式风洞占地小,造价低,但噪声大,实验段风速的品质 会受到风洞进、出口处外界大气的干扰以及实验段的压强低 于洞外大气压强等。
21:46:21
(3)压强 扫描阀:电 子切换开关
21:46:21
4.2.3 风速测量
(1)风速管 风速管是将总压管和静压管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复 合管。如下图。
风速管
21:46:21
风速计算
设总压和静压之差由风速管测出为Δ pm,考虑仪 器和测量误差为ξ,根据柏努利方程,则有
所以,风速为
1 2 pm U 2
21:46:21
国内主要风洞
同济大学风洞:有大、中、小三座边界层风洞,总体规模 居世界前列,其中 TJ-3 号风洞为世界同类风洞的第二位。
TJ-1 :直流闭口式,实验段1.8 m高×1.8m宽×14m长 , 风速1~30 米/秒。
21:46:21
TJ-2 :实验段高2.5 米×宽3.0米×长15m ,风速 3~67 米/秒。
脉动风速常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紊流度的方法测量。
根据测得的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
析可得脉动风速功率谱。
4.3 风场模拟
1、风场模拟主要参数 平均风速沿高度的变化、紊流度沿高度的变 化、脉动风功率谱、紊流积分尺度等。
21:46:21
2、模拟方法
自然形成法和人工形成法。
(1)自然形成法:在均匀粗糙壁上自然形成模拟 的大气边界层,所需试验段非常长,一般要求20米 以上,而且通常还需加上一定的人工紊流装置,目 前很少采用。
H测点区
DH测点区 I测点区 DI测点区 J测点区 K测点区 DK测点区
21:46:21
中间高屋盖西侧上表面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中间高屋盖西侧下表面 中间高屋盖东侧上表面 中间高屋盖东侧下表面 西侧排柱正反面 东侧排柱正面 东侧排柱反面 建筑物内表面
56
21 56 14 16 12 12 15
N测点区
3 试验设备
风洞:广东省建科院建筑风洞实验室,为串联双 试验段回流式风洞,分为大小两个试验段。本试验 使用的是大试验段。 1)大试验段为闭口试验段:长10m、宽3m、高2m, 最高风速为18m/s;
21:46:21
TJ-3 :实验段 2.0 米高×15米宽× 15米长 ,风速 0.5~17 米/秒。
21:46:21
湖南大学风洞
2004 年 6 月建成,占地 2000m2 ,建筑面积
3200 m2。风洞全长53米、宽18米,为低速、单回
流、并列双试验段的边界层风洞。
高速试验段高2.5 米×宽3米×长17米,试验段风
21:46:21
(b)压阻式:压阻效应。圆形硅膜片上采用集成 电路工艺制造了4个等值电阻,组成平衡电桥。 优点是灵敏度高,频率响应高。但易受环境温 度变化的影响。 (c)电容式:平板电容器的可动极发生移动或变 形,电容量亦变化。 结构简单、灵敏度和频率响应高。但精度较低。 (d)压电式 :压电效应。 频率响应及灵敏度均很高。但低频性能不好, 不适于测量变化缓慢的或静态压强。
控制
电信号
数据 计算机
采集主机 DSM3200
21:46:21
电子扫描阀测压系统组成示意图
4、风场模拟
考虑到本建筑物周围比较空旷,相邻建筑物对本
建筑物的风荷载的风致干扰影响主要来自西侧的武
汉大剧院,但由于d/b和d/H均在3.8以上,对本建筑 风荷载的干扰影响很小可以不加考虑。按国《荷载 规范》为B类地貌场地条件下的单体建筑风洞风压 试验考虑,地面粗糙度系数取为α=0.16。风荷载 按50年重现期考虑,其基本风压为0.35kN/m2,对 应的实际风速约为23.7m/s。
21:46:21
测点层位置及测压点个数
测点层/区序号 A测点层 B测点层 C测点层 D测点层 Da测点层 E测点层 F测点区 G测点区 测压点所在建筑物表面位置 2.7米标高处外墙面 8.4米标高处外墙面 14.4米标高处外墙面 20.4米标高处外墙面 23.4~26.2米标高处外墙面 25.9~36.4米标高处外墙面 北面低屋盖外表面 南面低屋盖外表面 测压点个数 36 60 60 60 28 42 60 60
2)小试验段为可开口亦可闭口试验段:长9m、宽 1.2m、高1.8m,最高风速为46m/s。
21:46:21
测压系统
美国Scanivalve公司生产的电子扫描阀测压系统, 型号:DSM3200,SPC3000,ZOC33×3压力扫描 模块,每次可测量372个测点。
模型测压孔 导管
ZOC33测压模块
21:46:21
风场模拟 1)风洞
在风洞试验段内采用B类尖塔、前方100mm挡板、 尖塔1.5m以下处加50mm木条和连续分布B类粗糙 元等模拟出B类地貌的风剖面。
1.6 1.4 1.2
平均风速测试值 湍流强度测试值
指数=0.16 指数= -0.3
高度(m)
1 0.8 0.6 0.4 0.2 0
21:46:2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U(z)/UG
2)实验风速
试验中风速(风压)参考点高度设置在0.5m(相
当于实际高度100m),参考点高度处试验风速约
为6.3m/s,风速比为1: 3.76,风洞试验时间比为1: 53.2。风洞试验中采用的采样时间为13.1s,采样频 率为313Hz。因此,试验采集的风压系数时程对应 的实际时间约为11.6min(=53.3*13.1)。
(2)人工形成法:当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大气边 界层模拟方法。方法有:曲网法、棍栅法、曲线切 面蜂窝法、1/4椭圆尖劈+挡板+粗糙元法、大孔眼 格网法、尖塔旋涡发生器法和孔板速度车法。
21:46:21
21:46:21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测压试验
21:46:21
21:46:21
21:46:21
4.4 试验模型
2004年7月建成。风洞为回、直流两用构造型式,
试验段宽3.0 m×高2.5m ×长15.0 m 。
21:46:21
北京大学风洞
宽3米×高2米×长32米直流式大气边界层风洞
21:46:21
哈工大风洞与波浪模拟实验室
单回流闭口双试验段构造。 风洞小试验段入口截面宽4.0m ×高3.0m ×长 25m,空风洞最大风速44m/s,主要用于单体建筑 和建筑群的流场显示、测力、测压等试验。 风洞大试验段入口截面宽6.0m ×高3.6m ×长 50m ,最大风速25m/s,主要用作风环境试验和桥 梁模型试验。 大试验段底板可开启,下设水槽,水槽宽5.0m, 深4.5,长50m,最大工作水深4 m;另在水槽中部 设有一10m长,5m宽,22m深的深井,主要用于深 海海洋平台研究。
21:46:2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最全,绵阳
低速所FL - 13直流风洞:宽8m×高6m×长15m/ 宽12m×高16m×长25m,其转盘直径为6m。20~
100米/秒/5~25米/秒
21:46:21
Φ3.2米低速回流风洞
4米×3米低速回流风洞
21:46:21
Φ5m立式风洞
直径5米,试验区 高7.5米;速度范围: 0~50米/秒
速 0 ~ 60 米 /秒连续可调。
低速试验段高4.4 米×宽5.5米×长15米,最大风
速不小于 16 米 /秒。
21:46:21
汕头大学风洞实验室
1996 年 11 月,风洞主试验段宽 3 米 ×高 2 米
×长 20 米 ,最高风速达 45 米 / 秒。
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
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投资约1200万元,于
21:46:21
21:46:21
(4)气动弹性模型
适用于所有结构。
采用相似理论设计
试验模型。 优点:直接获得结 构响应; 缺点:模型复杂。
21:46:21
21:46:21
21:46:21
东莞国际金融大厦
21:46:21
珠江新城
21:46:21
深圳证卷交易中心
重庆袁家岗体育场风洞试验模型
21:46:21
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风洞模型
21:46:21
4.5 武汉音乐风洞试验
武汉音乐厅主体建筑物东西轴线长约112米,南北 轴线长约70米,最大高度37.2米,建筑物外形酷似 一台巨大的钢琴 ,体形独特,从现有荷载规范中不 可能直接查到相应的风荷载。因此,必须通过风洞 试验来测试建筑物表面各部分的风压系数。
大连理工大学风洞、
西南交通大学风洞 等等
21:46:21
4.2.2 测量设备
1、压强测量(测压管、压强计、压强扫描阀) 1) 静压测量:低压管,测量流场中某一点的静压。 根前端为封闭的半球形管子,管前端开有4~8个小 孔(直径0.3mm~0.5mm )。孔位支杆修正系数。
L1=(3~8)D1, L2=(8~20)D2
变截面的U形管压强计 (c)斜管微压计 单管压强计的玻璃管倾斜一角度后便成斜管微 压计 。
21:46:21
(a)U形管压强计;(b)单管压强计;(c)斜管微压计
21:46:21
(2)测压传感器 液柱式压强计因体积大、反应慢、易受环境条 件影响等缺点,其应用已逐渐减少。代之以体积小、 反应快、数据量可直接采集和处理的测压传感器。 (a)应变式:测压范围广,结构简单,线性度好, 性能稳定。但灵敏度低。
21:46:21
回流式风洞全景图
21:46:21
回流式风洞构成
(1)试验段;(2)扩压段;(3)拐角与导流片; 21:46:21 (4)稳定段、蜂窝器和整流网;(5)收缩段。
回流式低速大气边界层风洞构成
(1)实验段;(2)扩压段;(3)拐角与导流片; 21:46:21 (4)稳定段、蜂窝器和整流网;(5)收缩段。
模型通过其端部的轴和两边的端杆相连。每边的
端杆上安装四根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和固定支架相
连。这样,模型和八个弹簧构成竖向弯曲和扭转两
自由度振动系统。
21:46:21
Rigid frame Rigid bar
Transducer Spring Rigid frame
Rigid bar Rigid bar
(1)测压模型
适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空间结构等。 优点: 风压分布;缺点:试验过程复杂(注意的问题:管 路系统的畸变和修正)
(2)高频动态测力天平试验(模型)
适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格构式)。优点: 试验方便;缺点:用途受限
21:46:21
21:46:21
(3)桥梁专门模型(节段模型)
测力、测振-识别桥梁气动参数。 刚体模型,保证在振动过程中模型本身不会发 生弹性变形。
4
4.1 风洞试验目的
结构风洞实验
结构抗风研究与设计时需要结构的体形系数和风
振系数,但仅依靠荷载规范,往往很难精确得到。
在实际中,常采用风洞试验来准确获得体形复杂结
构的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
风压分布、体型系数:刚性模型侧压风洞试验;
动力效应、风振系数: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
21:46:21
4.2 风洞实验主要设备
U 2
p m
21:46:21
(2)热线风速仪
目前常用的风速测量仪器。热线探头为表面镀铂钨丝,直 径约为5μm,长度约为1~2mm。测量前先通电加热并使接 入的电桥平衡,风作用下探头降温,再增加电压使探头升温, 直到电桥再平衡。根据电压变化即可知道风速变化。
21:46:21
4.2.4 脉动风速测量
21:46:21
1、试验模型
21:46:21
1:200
21:46:21
2、测压点布置
在各墙面和屋面边缘区域以及屋面屋脊区域布置 的测压点相对较为密集,而在建筑物外表面的其他 区域布置的测压点则相对稀疏。另一方面,考虑到 风压压差测量的要求,屋面挑檐部分上下表面和排 柱正反两面的测压点均一一对应布置,据此共布置 了608个测压点: 外墙表面:286个; 屋面上下表面:267个; 东西排柱上:40个; 建筑物内部:15个。
21:46:21
总压测量:平头总压管(皮托管),开口端平面 与气流方向垂直,另一端用导管与压强计相连接。
21:46:21
总压管
气流方向修正系数
2)压强测量仪
(1)液柱式压强计 (a)U形管压强计:设ρ1为被测压强,ρ2为参考 压强(常用大气压强),则
p1 p2 gh
(b)单管压强计
还需要风速、风压、气动力等测量设备。
实验模型:用于实验的结构模型必须遵循一定的相 似准则;
风场模拟:风洞模拟的风场必须反映实际的大气边
界风场的主要特性。
21:46:21
4.2.1、试验风洞
结构抗风研究风洞:低速大气边界层风洞,其气流的马赫 数Ma≤0.4,忽略空气压缩。另外,实验段较长,可在实验 段中加设必要的装置模拟出地表风速。 风洞有回流式风洞和直流式风洞两种。和回流式风洞相比, 直流式风洞占地小,造价低,但噪声大,实验段风速的品质 会受到风洞进、出口处外界大气的干扰以及实验段的压强低 于洞外大气压强等。
21:46:21
(3)压强 扫描阀:电 子切换开关
21:46:21
4.2.3 风速测量
(1)风速管 风速管是将总压管和静压管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复 合管。如下图。
风速管
21:46:21
风速计算
设总压和静压之差由风速管测出为Δ pm,考虑仪 器和测量误差为ξ,根据柏努利方程,则有
所以,风速为
1 2 pm U 2
21:46:21
国内主要风洞
同济大学风洞:有大、中、小三座边界层风洞,总体规模 居世界前列,其中 TJ-3 号风洞为世界同类风洞的第二位。
TJ-1 :直流闭口式,实验段1.8 m高×1.8m宽×14m长 , 风速1~30 米/秒。
21:46:21
TJ-2 :实验段高2.5 米×宽3.0米×长15m ,风速 3~67 米/秒。
脉动风速常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紊流度的方法测量。
根据测得的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
析可得脉动风速功率谱。
4.3 风场模拟
1、风场模拟主要参数 平均风速沿高度的变化、紊流度沿高度的变 化、脉动风功率谱、紊流积分尺度等。
21:46:21
2、模拟方法
自然形成法和人工形成法。
(1)自然形成法:在均匀粗糙壁上自然形成模拟 的大气边界层,所需试验段非常长,一般要求20米 以上,而且通常还需加上一定的人工紊流装置,目 前很少采用。
H测点区
DH测点区 I测点区 DI测点区 J测点区 K测点区 DK测点区
21:46:21
中间高屋盖西侧上表面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中间高屋盖西侧下表面 中间高屋盖东侧上表面 中间高屋盖东侧下表面 西侧排柱正反面 东侧排柱正面 东侧排柱反面 建筑物内表面
56
21 56 14 16 12 12 15
N测点区
3 试验设备
风洞:广东省建科院建筑风洞实验室,为串联双 试验段回流式风洞,分为大小两个试验段。本试验 使用的是大试验段。 1)大试验段为闭口试验段:长10m、宽3m、高2m, 最高风速为18m/s;
21:46:21
TJ-3 :实验段 2.0 米高×15米宽× 15米长 ,风速 0.5~17 米/秒。
21:46:21
湖南大学风洞
2004 年 6 月建成,占地 2000m2 ,建筑面积
3200 m2。风洞全长53米、宽18米,为低速、单回
流、并列双试验段的边界层风洞。
高速试验段高2.5 米×宽3米×长17米,试验段风
21:46:21
(b)压阻式:压阻效应。圆形硅膜片上采用集成 电路工艺制造了4个等值电阻,组成平衡电桥。 优点是灵敏度高,频率响应高。但易受环境温 度变化的影响。 (c)电容式:平板电容器的可动极发生移动或变 形,电容量亦变化。 结构简单、灵敏度和频率响应高。但精度较低。 (d)压电式 :压电效应。 频率响应及灵敏度均很高。但低频性能不好, 不适于测量变化缓慢的或静态压强。
控制
电信号
数据 计算机
采集主机 DSM3200
21:46:21
电子扫描阀测压系统组成示意图
4、风场模拟
考虑到本建筑物周围比较空旷,相邻建筑物对本
建筑物的风荷载的风致干扰影响主要来自西侧的武
汉大剧院,但由于d/b和d/H均在3.8以上,对本建筑 风荷载的干扰影响很小可以不加考虑。按国《荷载 规范》为B类地貌场地条件下的单体建筑风洞风压 试验考虑,地面粗糙度系数取为α=0.16。风荷载 按50年重现期考虑,其基本风压为0.35kN/m2,对 应的实际风速约为23.7m/s。
21:46:21
测点层位置及测压点个数
测点层/区序号 A测点层 B测点层 C测点层 D测点层 Da测点层 E测点层 F测点区 G测点区 测压点所在建筑物表面位置 2.7米标高处外墙面 8.4米标高处外墙面 14.4米标高处外墙面 20.4米标高处外墙面 23.4~26.2米标高处外墙面 25.9~36.4米标高处外墙面 北面低屋盖外表面 南面低屋盖外表面 测压点个数 36 60 60 60 28 42 60 60
2)小试验段为可开口亦可闭口试验段:长9m、宽 1.2m、高1.8m,最高风速为46m/s。
21:46:21
测压系统
美国Scanivalve公司生产的电子扫描阀测压系统, 型号:DSM3200,SPC3000,ZOC33×3压力扫描 模块,每次可测量372个测点。
模型测压孔 导管
ZOC33测压模块
21:46:21
风场模拟 1)风洞
在风洞试验段内采用B类尖塔、前方100mm挡板、 尖塔1.5m以下处加50mm木条和连续分布B类粗糙 元等模拟出B类地貌的风剖面。
1.6 1.4 1.2
平均风速测试值 湍流强度测试值
指数=0.16 指数= -0.3
高度(m)
1 0.8 0.6 0.4 0.2 0
21:46:2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U(z)/UG
2)实验风速
试验中风速(风压)参考点高度设置在0.5m(相
当于实际高度100m),参考点高度处试验风速约
为6.3m/s,风速比为1: 3.76,风洞试验时间比为1: 53.2。风洞试验中采用的采样时间为13.1s,采样频 率为313Hz。因此,试验采集的风压系数时程对应 的实际时间约为11.6min(=53.3*13.1)。
(2)人工形成法:当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大气边 界层模拟方法。方法有:曲网法、棍栅法、曲线切 面蜂窝法、1/4椭圆尖劈+挡板+粗糙元法、大孔眼 格网法、尖塔旋涡发生器法和孔板速度车法。
21:46:21
21:46:21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测压试验
21:46:21
21:46:21
21:46:21
4.4 试验模型
2004年7月建成。风洞为回、直流两用构造型式,
试验段宽3.0 m×高2.5m ×长15.0 m 。
21:46:21
北京大学风洞
宽3米×高2米×长32米直流式大气边界层风洞
21:46:21
哈工大风洞与波浪模拟实验室
单回流闭口双试验段构造。 风洞小试验段入口截面宽4.0m ×高3.0m ×长 25m,空风洞最大风速44m/s,主要用于单体建筑 和建筑群的流场显示、测力、测压等试验。 风洞大试验段入口截面宽6.0m ×高3.6m ×长 50m ,最大风速25m/s,主要用作风环境试验和桥 梁模型试验。 大试验段底板可开启,下设水槽,水槽宽5.0m, 深4.5,长50m,最大工作水深4 m;另在水槽中部 设有一10m长,5m宽,22m深的深井,主要用于深 海海洋平台研究。
21:46:2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最全,绵阳
低速所FL - 13直流风洞:宽8m×高6m×长15m/ 宽12m×高16m×长25m,其转盘直径为6m。20~
100米/秒/5~25米/秒
21:46:21
Φ3.2米低速回流风洞
4米×3米低速回流风洞
21:46:21
Φ5m立式风洞
直径5米,试验区 高7.5米;速度范围: 0~50米/秒
速 0 ~ 60 米 /秒连续可调。
低速试验段高4.4 米×宽5.5米×长15米,最大风
速不小于 16 米 /秒。
21:46:21
汕头大学风洞实验室
1996 年 11 月,风洞主试验段宽 3 米 ×高 2 米
×长 20 米 ,最高风速达 45 米 / 秒。
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
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投资约1200万元,于
21:46:21
21:46:21
(4)气动弹性模型
适用于所有结构。
采用相似理论设计
试验模型。 优点:直接获得结 构响应; 缺点:模型复杂。
21:46:21
21:46:21
21:46:21
东莞国际金融大厦
21:46:21
珠江新城
21:46:21
深圳证卷交易中心
重庆袁家岗体育场风洞试验模型
21:46:21
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风洞模型
21:46:21
4.5 武汉音乐风洞试验
武汉音乐厅主体建筑物东西轴线长约112米,南北 轴线长约70米,最大高度37.2米,建筑物外形酷似 一台巨大的钢琴 ,体形独特,从现有荷载规范中不 可能直接查到相应的风荷载。因此,必须通过风洞 试验来测试建筑物表面各部分的风压系数。
大连理工大学风洞、
西南交通大学风洞 等等
21:46:21
4.2.2 测量设备
1、压强测量(测压管、压强计、压强扫描阀) 1) 静压测量:低压管,测量流场中某一点的静压。 根前端为封闭的半球形管子,管前端开有4~8个小 孔(直径0.3mm~0.5mm )。孔位支杆修正系数。
L1=(3~8)D1, L2=(8~20)D2
变截面的U形管压强计 (c)斜管微压计 单管压强计的玻璃管倾斜一角度后便成斜管微 压计 。
21:46:21
(a)U形管压强计;(b)单管压强计;(c)斜管微压计
21:46:21
(2)测压传感器 液柱式压强计因体积大、反应慢、易受环境条 件影响等缺点,其应用已逐渐减少。代之以体积小、 反应快、数据量可直接采集和处理的测压传感器。 (a)应变式:测压范围广,结构简单,线性度好, 性能稳定。但灵敏度低。
21:46:21
回流式风洞全景图
21:46:21
回流式风洞构成
(1)试验段;(2)扩压段;(3)拐角与导流片; 21:46:21 (4)稳定段、蜂窝器和整流网;(5)收缩段。
回流式低速大气边界层风洞构成
(1)实验段;(2)扩压段;(3)拐角与导流片; 21:46:21 (4)稳定段、蜂窝器和整流网;(5)收缩段。
模型通过其端部的轴和两边的端杆相连。每边的
端杆上安装四根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和固定支架相
连。这样,模型和八个弹簧构成竖向弯曲和扭转两
自由度振动系统。
21:46:21
Rigid frame Rigid bar
Transducer Spring Rigid frame
Rigid bar Rigid bar
(1)测压模型
适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空间结构等。 优点: 风压分布;缺点:试验过程复杂(注意的问题:管 路系统的畸变和修正)
(2)高频动态测力天平试验(模型)
适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格构式)。优点: 试验方便;缺点:用途受限
21:46:21
21:46:21
(3)桥梁专门模型(节段模型)
测力、测振-识别桥梁气动参数。 刚体模型,保证在振动过程中模型本身不会发 生弹性变形。
4
4.1 风洞试验目的
结构风洞实验
结构抗风研究与设计时需要结构的体形系数和风
振系数,但仅依靠荷载规范,往往很难精确得到。
在实际中,常采用风洞试验来准确获得体形复杂结
构的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
风压分布、体型系数:刚性模型侧压风洞试验;
动力效应、风振系数: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
21:46:21
4.2 风洞实验主要设备
U 2
p m
21:46:21
(2)热线风速仪
目前常用的风速测量仪器。热线探头为表面镀铂钨丝,直 径约为5μm,长度约为1~2mm。测量前先通电加热并使接 入的电桥平衡,风作用下探头降温,再增加电压使探头升温, 直到电桥再平衡。根据电压变化即可知道风速变化。
21:46:21
4.2.4 脉动风速测量
21:46:21
1、试验模型
21:46:21
1:200
21:46:21
2、测压点布置
在各墙面和屋面边缘区域以及屋面屋脊区域布置 的测压点相对较为密集,而在建筑物外表面的其他 区域布置的测压点则相对稀疏。另一方面,考虑到 风压压差测量的要求,屋面挑檐部分上下表面和排 柱正反两面的测压点均一一对应布置,据此共布置 了608个测压点: 外墙表面:286个; 屋面上下表面:267个; 东西排柱上:40个; 建筑物内部:15个。
21:46:21
总压测量:平头总压管(皮托管),开口端平面 与气流方向垂直,另一端用导管与压强计相连接。
21:46:21
总压管
气流方向修正系数
2)压强测量仪
(1)液柱式压强计 (a)U形管压强计:设ρ1为被测压强,ρ2为参考 压强(常用大气压强),则
p1 p2 gh
(b)单管压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