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
佛教在中国传播时间纵达两千多个春夏秋冬,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本来就都是佛教名词。

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词汇宝库中的明珠。

在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竟有200多条是与佛教有关的!
【味同嚼腊】《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同嚼腊。

”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

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

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

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

”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

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

【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

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

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

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

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

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

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

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

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

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

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皆大欢喜】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

如《维摩诘经·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又如《法华经·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

”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

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

”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

《五灯会元·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

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

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

”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

”“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

【看风使帆】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

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

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

”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

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

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

“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

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

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

如《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

”《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

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借花献佛】佛说法时,诸天散花。

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

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

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

“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

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

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

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

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

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

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贼难防】本为禅语,见《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

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

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六内贼者,譬六爱欲。

”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

后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