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一、自然界是如何存在的?
客观唯心主义: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或绝对精神的外 化
主观唯心主义:人类主观精神或某种神秘的先验主体 设置的结果
机械唯物主义:某种“与人分离”的绝对的机械的客观规 律的运动变化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系统的稳定与涨落
稳定与涨落是描述系统整体状态情况的概念,是系统中存在的另一 种矛盾关系。
涨落:由于要素性能、要素之间的耦合、环境的随机干扰等情况的 变化或变异,刻划系统整体状态的宏观量很难始终保持在某种平均值上。
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涨落。
系统解体
非稳态
系统对涨落反应有三种情况:{恢复到自身状态→系统的稳定性 恒稳态
整体与部分之间是如何相互过渡的呢?在系统中,整体与部分是通过非 加和性过渡的。它表征着新属性的出现,表征系统与其构成部分之间的 质的差异。即构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经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彼 此约束和选择、协同和放大,这种交换是由耦合关系产生的相干性实现 的。
据此要求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分析其中的各部分之间是如何耦和 的;应该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加和性和非加和性会相互转化。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三)系统的分类
以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
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以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分:
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以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
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
以系统所处的状态分:
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
以人对系统的认识程度分
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二)系统的特点
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
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时空混合结构
系统作为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系统都离不开环境;
首先,环境提供物质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 其次,物质系统的功能只有在环境中才能实现; 再次,环境对物质系统具有调控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是人参与其中的人化的自然界;是获 得了“人的本质”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 界”。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1、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 但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 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客观性;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四)系统中两对重要关系
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最大的特性。贝塔朗菲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 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部分,而且同样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主 张从事物的关系中,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整体)的规律性,这就是整 体性观点的具体表述。相似于亚里斯多德的一个著名命题:“整体大于各 孤立部分之和”。
W.R.艾什比:艾什比提出把系统看成一个“黑箱”的观念。他认为只要研究 输入和输出的信息的变化情况,便可推测系统的整体结构,而不必去打开 “黑箱”认识系统的详细情况。这样一来,一般系统论可以看成“按控制论的研 究轨道发展的一门学科”。
钱学森:“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合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份”。 __《组织管理技术》钱学森《文汇报》1979年9月27日
(8-9万种); 非生命界包括:宇观领域、宏观领域、微观领域(包括两类、四大
家族,即轻子类和重子类,光子族、轻子族、介子族、重子族);
从物质聚集态看:
自然界物质可分为五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 有研究认为自然界还存在反物质和真空场等物质形态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关于反物质的根据是,所有基本粒子都有相应的反粒子。由 “正”粒子如质子、中子等构成的物质称“正”物质,由反粒子如 反质子、反中子等构成的物质称“反”物质。在比原子小的基 本粒子尺度上,粒子与反粒子是高度对称的,并且是形影不 离的,但一旦大于这个尺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在自然 界中,质子、中子等“正”粒子构成“正”原子,正原子构成地球、 太阳系和银河系中一切物质。这些物质应当称为“正”物质。 虽然从理论上讲存在着反电子、反质子和反中子等“反”粒子 构成的反物质,但尚无观测上的直接证据,这就出现了物质 与“反”物质的强烈不对称性。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3、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的统一性;
碳、氢、氧、氮占98%
宇宙万物在基本粒子层次上的统一性; 实物和场两种基本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实物:指以间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包括一切微观粒子、原子、 分子、宏观物体、宇观天体和生命物质形态。
场:指以连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包括电磁场,引力场、介子场、 胶子场等,是实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二、自然界的系统联系方式
(一)系统的概念
贝塔朗菲:作为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认为“生命现 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而只能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 以考察”。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 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是关于整体的一般科学”。 系统就是:“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可知性;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客观性:量子力学只表明微观客体的结构 具有潜在性,并不意味着微观客体的存在 依赖于观察手段,更不能说明由微观粒子 组成的“月亮在无人看它的时候不存在”。
可知性:直接、间接的存在、可知。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从物质分类看:
自然界可分为生命界和非生命界, 生命界包括:动物(150多万种)、植物(30多万种)、微生物
系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状态 亚稳态
来自百度文库
当涨落被放大之后,可能系统中的原有结构被新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结构所代替,向原有状态的复归也不再成为系统运行的自发趋势。另一 方面,当涨落被系统收敛平息,这时可能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向某种状态
的自发回归。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一、自然界是如何存在的?
客观唯心主义: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或绝对精神的外 化
主观唯心主义:人类主观精神或某种神秘的先验主体 设置的结果
机械唯物主义:某种“与人分离”的绝对的机械的客观规 律的运动变化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系统的稳定与涨落
稳定与涨落是描述系统整体状态情况的概念,是系统中存在的另一 种矛盾关系。
涨落:由于要素性能、要素之间的耦合、环境的随机干扰等情况的 变化或变异,刻划系统整体状态的宏观量很难始终保持在某种平均值上。
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涨落。
系统解体
非稳态
系统对涨落反应有三种情况:{恢复到自身状态→系统的稳定性 恒稳态
整体与部分之间是如何相互过渡的呢?在系统中,整体与部分是通过非 加和性过渡的。它表征着新属性的出现,表征系统与其构成部分之间的 质的差异。即构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经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彼 此约束和选择、协同和放大,这种交换是由耦合关系产生的相干性实现 的。
据此要求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分析其中的各部分之间是如何耦和 的;应该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加和性和非加和性会相互转化。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三)系统的分类
以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
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以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分:
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以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
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
以系统所处的状态分:
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
以人对系统的认识程度分
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二)系统的特点
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
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时空混合结构
系统作为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系统都离不开环境;
首先,环境提供物质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 其次,物质系统的功能只有在环境中才能实现; 再次,环境对物质系统具有调控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是人参与其中的人化的自然界;是获 得了“人的本质”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 界”。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1、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 但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 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客观性;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四)系统中两对重要关系
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最大的特性。贝塔朗菲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 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部分,而且同样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主 张从事物的关系中,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整体)的规律性,这就是整 体性观点的具体表述。相似于亚里斯多德的一个著名命题:“整体大于各 孤立部分之和”。
W.R.艾什比:艾什比提出把系统看成一个“黑箱”的观念。他认为只要研究 输入和输出的信息的变化情况,便可推测系统的整体结构,而不必去打开 “黑箱”认识系统的详细情况。这样一来,一般系统论可以看成“按控制论的研 究轨道发展的一门学科”。
钱学森:“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合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份”。 __《组织管理技术》钱学森《文汇报》1979年9月27日
(8-9万种); 非生命界包括:宇观领域、宏观领域、微观领域(包括两类、四大
家族,即轻子类和重子类,光子族、轻子族、介子族、重子族);
从物质聚集态看:
自然界物质可分为五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 有研究认为自然界还存在反物质和真空场等物质形态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关于反物质的根据是,所有基本粒子都有相应的反粒子。由 “正”粒子如质子、中子等构成的物质称“正”物质,由反粒子如 反质子、反中子等构成的物质称“反”物质。在比原子小的基 本粒子尺度上,粒子与反粒子是高度对称的,并且是形影不 离的,但一旦大于这个尺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在自然 界中,质子、中子等“正”粒子构成“正”原子,正原子构成地球、 太阳系和银河系中一切物质。这些物质应当称为“正”物质。 虽然从理论上讲存在着反电子、反质子和反中子等“反”粒子 构成的反物质,但尚无观测上的直接证据,这就出现了物质 与“反”物质的强烈不对称性。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3、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的统一性;
碳、氢、氧、氮占98%
宇宙万物在基本粒子层次上的统一性; 实物和场两种基本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实物:指以间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包括一切微观粒子、原子、 分子、宏观物体、宇观天体和生命物质形态。
场:指以连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包括电磁场,引力场、介子场、 胶子场等,是实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者。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二、自然界的系统联系方式
(一)系统的概念
贝塔朗菲:作为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认为“生命现 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而只能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 以考察”。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 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是关于整体的一般科学”。 系统就是:“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可知性;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客观性:量子力学只表明微观客体的结构 具有潜在性,并不意味着微观客体的存在 依赖于观察手段,更不能说明由微观粒子 组成的“月亮在无人看它的时候不存在”。
可知性:直接、间接的存在、可知。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从物质分类看:
自然界可分为生命界和非生命界, 生命界包括:动物(150多万种)、植物(30多万种)、微生物
系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状态 亚稳态
来自百度文库
当涨落被放大之后,可能系统中的原有结构被新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结构所代替,向原有状态的复归也不再成为系统运行的自发趋势。另一 方面,当涨落被系统收敛平息,这时可能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向某种状态
的自发回归。
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